這十本書是:《易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春秋左傳》《禮記》《論語》《孟子》《荀子》和《老子》《莊子》。不先讀這十部書的話,讀古代小說戲劇、包括魯迅的雜文,都會有不明白的地方。
歷史學家陳寅恪回憶,他年輕時曾見過一個老學者夏曾佑,夏曾佑對他說:“你能讀外國書很好。可惜我只能讀中國書,都讀完了,沒得讀了?!标愐『荏@訝,懷疑對方糊涂了。中國的典籍汗牛充棟,怎么可能讀完呢?直到陳寅恪老了,才發(fā)現(xiàn)當年那句話有道理:中國古書確實能讀完,較為重要的只不過幾十種而已。不過,陳寅恪說的到底是哪幾十種,今天無從查考了。
金克木說,很顯然,陳寅恪和夏曾佑看出來中國古書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是一個大的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有一些書是絕大部分書的基礎。離了這些書,其他書就無所依附。這就像從《紅樓夢》的本文中,產(chǎn)生了各種批注本和續(xù)作,又發(fā)展出龐大的“紅學”體系,但讀后面的書,前提是要讀原著。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系來說,必讀書的特點是:它們不依附于其他書,而且還是閱讀其他書的基礎。如果按這個標準來看,不止中國文化可以讀完,西方文化也可以讀完。
我們先說中國古書的頭緒是什么。首先要讀的是古代文人從小要背的書,他們的思想和話語體系,是從這個知識系統(tǒng)里來的,不讀就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這里我得多說幾句:其實,除了專注于學術(shù)的大儒,多數(shù)古代讀書人的閱讀量,連那幾十種古代典籍都達不到。他們的閱讀是圍繞科舉建立的。背的最熟的是朱熹注的《四書》,因為考試題從里面出。最??吹臅小霸囦涢澞?,也就是八股文試卷的范本??荚嚥淮笊婕暗木筒缓谜f了。明清很多兩榜出身的文官,對《尚書》和《禮記》都不太熟悉,更不要說諸子百家和歷史了。
所以說,你要是讀完下面這些書,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程度,起碼超過清代的舉人,這些書是:《易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春秋左傳》《禮記》《論語》《孟子》《荀子》和《老子》《莊子》。不先讀這十部書的話,讀古代小說戲劇、包括魯迅的雜文,都會有不明白的地方。
易經(jīng)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可以劃分出邏格斯的道和非邏格斯的道這兩種體系。金克木認為,產(chǎn)生自中國本土的經(jīng)典中,都偏重于邏格斯。原因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中國古代文獻的政治性都很強,追求集中性和全體性,是通過某種秩序,從全體落實到個體的。其中有六部最重要:就是《易經(jīng)》《尚書》《春秋》《詩經(jīng)》《論語》和《老子》,都在剛才的基礎書單里。這六部書在邏格斯的結(jié)構(gòu)性語言體系里,各有側(cè)重:《易經(jīng)》和《老子》是符號語言?!独献印冯m然抨擊當時的政治,但它提出來的是另一套政治見解和統(tǒng)治策略,也被漢、唐的皇家所推崇?!渡袝贰洞呵铩反淼氖枪俜秸Z言。而《詩經(jīng)》是官方和民間語言的藝術(shù)化結(jié)合,帶有暗示性。
尚書
老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