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的 是 非 觀
子貢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學生。
春秋時期,魯國是一個弱國,它呈現(xiàn)出這樣的社會狀況:富貴人少,貧苦人多。有很多窮人為了求得生存被賣到周邊國家做奴隸。按照當時魯國的法律規(guī)定,若有人在國外見到本國奴隸并把他贖回來,魯國政府就發(fā)獎金給這個人。子貢用自己的錢在國外贖回一個奴隸,他認為做好事求回報不道德,于是拒絕了政府的獎賞??鬃又篮蟀櫫讼旅?,溫和地糾正道:“你錯了!”
相反,一個人失足落水,子路勇敢跳下將他救上岸。這個人非常感激,送給子路一頭牛表示謝意,子路毫不客氣地把牛牽回家,孔子見到子路對他大加贊賞。
為什么子貢拒絕獎金的高尚行為會受到孔子的批評,而子路接受贈牛的求報行徑卻能得到嘉許呢?
孔子的人學觀點是這樣認為的:“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也就是說,只要符合道義,該獲取的盡管獲取,人們對此是不會反感和厭惡的。子貢以自我標準倡導(dǎo)的善為小善,它影響面小,時間短促,這樣的行為將阻礙更多的奴隸被解救,這種小善是“非”。而子路的善為大善,很多社會人士看到做善行不但使人內(nèi)心光明,而且還可以揚名獲利,所以紛紛效仿,魯國人將因此喜歡救人于危難之中,此是大善,大善是“是”,其影響時間長,覆蓋范圍廣,起到改良世風,教化百姓的勸德作用。
孔子的是非觀:一個人不能只隨自己的喜好行事,要以顧全社會大眾利益為中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