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你能發(fā)大財嗎?
賺錢發(fā)大財,是個很容易就被人們想到的話題。
今日談?wù)劙l(fā)財要訣。
2015年的夏天,跟幾位在北京的拳友一起打拳,他們是武當一期,武當二期和廣州一期的學員。
練了一上午拳之后,就找了個地方吃飯。
王鵬和艾飛和我當時都在學修帕奧禪法,邊吃邊聊中說到講到有位學帕奧禪法的中國賢友能入滅盡定,幾個人在半信半疑之間,還是感覺到此事很神奇。
這個滅盡定可不是什么一般人能入的定,只有擁有三果阿那含以上的果位的修行者才能入滅盡定。
講到滅盡定,我們想到并聊起了在佛陀時代發(fā)生的一個奇事。一個有關(guān)窮人發(fā)大財?shù)钠媸隆?/p>
在佛陀時代,一個很窮的名叫富樓那的人,他們夫婦把家里僅有的飯菜供養(yǎng)了碰巧出滅盡定的舍利弗。因為此項功德,富樓那一家很快就發(fā)了大財。
不是現(xiàn)世報,而是當時報。
佛教認為布施會帶來財富,尤其是能布施到一位阿羅漢,那是會帶來很大的果報。
我參加德師在泰國的禪修營時,有位高僧也來向德師學習。這位高僧很喜歡跟我講話,當然都是跟實修有關(guān)的話。
有一次,他問我,鄧,如果你遇到一位阿羅漢你會做什么?
我不加思考的立馬回答:我要供養(yǎng)他。
這位高僧笑了,說,難怪沒有人敢說自己是阿羅漢,因為大家都要供養(yǎng),因為大家都知道供養(yǎng)阿羅漢的果報非常大。
我很喜歡金庸這個人,因為他的武俠小說很令人著迷。
后來學了上座部佛教知識后,又留意到,金庸是極少數(shù)的真的懂一些佛教教理的人。
金庸的佛學造詣是很深的,下了大功夫。
一開始,金庸也是學大乘經(jīng)典。
后來棄大乘專門研究北傳的阿含經(jīng)。
之后,飛去倫敦專門來學習巴利語系的上座部佛教經(jīng)典。
看這經(jīng)歷,就知道金庸的福報相當深厚。
金庸已逝。
如果輪回中的他下世若能為人,一定更聰明,能寫出更好的東西。
我知道《四十二章經(jīng)》,是因為金庸。
其實在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里,金庸就引用到了《四十二章經(jīng)》。
而到了寫金庸本人最喜歡的那部《鹿鼎記》時,更是反復提到《四十二章經(jīng)》。
《鹿鼎記》這部小說寫得太好玩了,幾乎每位讀者都很喜歡。沒看過此書的讀者建議讀一下。
在《四十二章經(jīng)》中的第十一章-施飯轉(zhuǎn)勝-中,給出了一些布施的技術(shù)數(shù)據(jù)。
經(jīng)文如下: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翻譯成現(xiàn)代文字,是說:
我們布施一百個品行不好的人,其功德不如布施一個品德好的人。
布施一千個好人,不如布施一個持五戒者。
布施一萬個持五戒者。不如等量的布施一個初果須陀洹。
布施百萬個初果須陀洹,不如布施一個二果斯陀含。
布施千萬個二果斯陀含,不如布施一個三果阿那含。
布施一億個三果阿那含,不如布施一個四果阿羅漢。
布施十億個阿羅漢的功德,不如布施一個獨覺辟支佛。
布施百億辟支佛,不如布施一個能被稱為世尊的佛陀。
最好的布施,是布施中要有清凈的的心,不貪功德的心。其實一般習慣于布施的人,在布施的過程中,會感到很歡喜,根本不會考慮這些布施會帶來功德。
比如我在2015年,也就是跟上面幾個人一起練拳吃飯后不久的一段時間里。在廣州某中心遇見了路過來訪的智嚴法師。雖然中心可以安排法師的早餐,但我提出我愿意供養(yǎng)智嚴法師。我買了一些感覺智嚴法師喜歡吃的食物供養(yǎng)法師。供養(yǎng)時也沒有考慮這樣做會有什么功德,只是在供養(yǎng)法師的時候,感到很高興。這就是清凈的心。
懂得布施和養(yǎng)成布施的習慣對在輪回中的人們有很大和長遠的利益,布施也不一定要花很多很多錢,比如去年底我參加有人組織的一次布施,好像是75元。
一個人在過去世沒有布施的經(jīng)歷是發(fā)不了財?shù)摹?br>
比如像比爾蓋子這類人,練大學都沒有(辦法)讀完,卻能當上世界首富,能給出的一個原因就是過去世有過大布施。
馬老弟也是如此,人長得丑,學習也不好,考個大學都那么難,最后卻能發(fā)財,唯一能解釋通的就是過去世有過大布施。
能否解釋一下有些發(fā)了大財?shù)娜藚s守不住財,比如最近常說的眼看他起了高樓,又眼看他的樓塌了。有人解釋說,這是你用非法得來的錢所作布施的結(jié)果。
我本人是發(fā)不了大財?shù)?,因為我對發(fā)大財也不感興趣,我只是不喜歡挨凍受餓。
再來說金庸《鹿鼎記》中的《四十二章經(jīng)》,小說中講,有八部不同顏色的《四十二章經(jīng)》,找到后要湊在一起,能在里面拼出寶藏圖,就可以發(fā)大財了。
其實《四十二章經(jīng)》,也似乎是整個阿含經(jīng)的一個縮寫,雖不長,但方方面面,講出了佛教的精華。
研究佛教和練太極拳是我最重要的兩個愛好。
它們是不同的,不用混在一起。
它們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會給人帶來好處。
感謝讀完,一個月沒發(fā)文章沒寫文。粉絲數(shù)不掉反增,看來我應(yīng)該多發(fā)點文章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