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諸葛亮鄭重“辟謠”:“我只在南陽種過十年地。有人說我當年在襄陽隆中‘躬耕’,那是習鑿齒(人名)造謠。后來,人們受習鑿齒誤導,以訛傳訛。”
諸葛亮“辟謠”之后,講述了南陽和襄陽爭奪“躬耕地”的來龍去脈,并澄清真相。
諸葛亮出生在瑯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的一個干部家庭,少年喪父,便跟隨叔父諸葛玄生活。叔父帶著他來到襄陽,投奔老朋友劉表。劉表是荊州的一把手,辦公地點在襄陽,諸葛玄想在襄陽謀個一官半職。
但是,劉表這個人心胸狹窄,對前來應聘的人才總是疑神疑鬼。不僅如此,他還冷落了一大批投奔他的“杰出青年”:龐統、徐庶、孟公威、石廣元等。
諸葛玄不被重用,在郁郁寡歡之中病逝,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失去了生活依靠。
劉表與諸葛玄是好哥們,諸葛玄死后,他本應給諸葛亮安排個工作,但他同冷落其他“杰出青年”一樣冷落了諸葛亮。
那一年,是建安二年(197年),諸葛亮才17歲,尚不到弱冠之年。
于是,諸葛亮選擇了離開傷心之地襄陽,一路北上來到南陽,開荒種地,躬耕自食。
諸葛亮選擇去南陽躬耕,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隱居求志。
因為,當時的襄陽,只是三線城市。南陽是帝鄉(xiāng),東漢陪都,相當于現在的直轄市,標準的一線城市。年輕人誰不向往一線城市?一線城市機會多嘛。
南陽也確實會有更多“機會”。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此發(fā)跡,他的開國功臣及云臺28將大多是南陽人,公主中有7人封于南陽。東漢時,南陽籍官吏有154人,任三公者27人,被封侯者120多人。南陽城內,皇親國戚,絡繹不絕,王侯將相,豪門相望。那里,有巨大的政治智庫、軍事智庫......
諸葛亮選擇在南陽躬耕,正是為了抓著“機會”研習智慧、建立新的朋友圈的需要。
那么,選擇在南陽的哪個地方“躬耕”呢?臥龍崗!
臥龍崗在南陽郊區(qū),南瀕白水,北障紫峰,遙連嵩岳,山水相依,貼近繁華,遠離喧囂。諸葛亮在此結草為廬,晴耕雨讀。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在南陽臥龍崗已經“躬耕”10年。十年躬耕堪比十年寒窗,他以“隱居”的名義進行社會活動,朋友圈漸漸擴大,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
這一年,劉備慕名而來,“三顧茅廬”,二人在草廬中“答對”,縱論天下形勢,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戰(zhàn)略目標。
《草廬對》便由此而來。
若干年后,諸葛亮上書《出師表》,依然念念不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依諸葛亮的智力和品德,他絕對不會將“躬耕地”記錯或者出現筆誤。
讓人想不到的是,習鑿齒在諸葛亮去世130多年后,一句話給后世帶來了許多紛爭。
習鑿齒是東晉時期的狂悖文人,襄陽人士,號稱“諸葛亮的異代相知”,曾給《三國志》做注:“(諸葛)亮家于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盡管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沒有說“躬耕于隆中”,更沒有說“躬耕于襄陽”,習鑿齒還是強行把躬耕地“挪移”到了隆中。
自此,諸葛亮的躬耕地,被南陽和襄陽爭來爭去。
明嘉靖年間,兩地官司打到翰林院,甚至驚動了明世宗。清道光時,湖北籍的顧嘉蘅就任南陽知府,襄陽和南陽再次“爭搶”諸葛亮躬耕地,顧知府只好寫了一副"和稀泥"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十幾年前,當時的《襄樊晚報》報道說,襄樊曾四次進京游說教育部和人民出版社未果,時任市長羅輝便親自出馬,最終讓修改得有利于襄陽說的《隆中對》《出師表》編入教材。其中,《出師表》里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注解為“南陽”在“現在襄陽一帶”。
襄陽竟然不惜五次進京“做工作”,這種事情也真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如今,2019年秋期部編版九年級語文教材中,《出師表》和《三顧茅廬》中的兩處注釋有違史實。其一,《出師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中“南陽”的注釋,強行將南陽臥龍崗劃入漢水南岸的襄陽;其二,《三顧茅廬》中諸葛亮與劉備草廬對話不是叫《草廬對》,而是注解為“史稱《隆中對》”。
于是,南陽和襄陽對諸葛亮的躬耕地之爭再度點燃。
諸葛亮因此“辟謠”:我根本沒在襄陽種過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