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這首李白的愛國主義詩歌,描寫了胡漢開戰(zhàn),李白站在中原漢族的立場上,希望中原獲勝,邊疆百姓能過上安寧的日子。這兩句詩,描寫了戰(zhàn)士們腰插速入流星一樣的白羽箭,手持閃耀著秋蓮寒光一樣的利劍,把戰(zhàn)場上的情形描寫的淋漓盡致。
李白少年時期就表現(xiàn)出無與倫比的才華天賦,二十四歲的李白踏上了遠游的征途。他首先入蜀,到了成都,峨眉,重慶。一年后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來到揚州,不幸病臥,但結實益友。后來,朝廷詔令天下,民間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薦,但是李白始終懷才不遇,而立之年在長安窮困潦倒,自暴自棄。后來李白離開長安,歸還洛陽,回到家鄉(xiāng)安陸,建了一處石屋,日常耕種,讀書。后來又西游,見機希望得到唐玄宗賞識,唐玄宗仰慕李白詩賦,招其入宮,陪侍左右。安史之亂爆發(fā),李白與妻南逃避難,在廬山隱居。后來又不幸入獄,所幸被救,再次自薦,望得重用。乾元二年,關中大旱,李白終生輾轉流離,望得自由,但已經(jīng)六十出頭的李白奔波成疾,返回金陵,投奔當?shù)乜h令李陽冰,后來病重,于病榻之上把最后一首詩《臨終歌》交給李陽冰后與世長辭。
李白無疑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他的詩歌對后代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他豪放又浪漫的風格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人。而且,李白不僅詩詞歌賦聞名天下,還是一名武功高手。
細讀李白,會發(fā)現(xiàn)他對“劍”鐘愛,李白鐘愛舞劍,劍術高超,造詣非同一般,他的劍術在唐朝排名第二,第一便是人稱“劍圣”的裴旻。
裴旻是唐朝開元時期人物,曾參與對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戰(zhàn)事,官至左金吾大將軍,傳言李白向他學習過劍法。開元元年,裴旻母親去世,請來唐朝大畫家吳道子在天宮寺做壁畫為母親超度,吳道子說他好久沒有作畫,不知從何畫起,便請裴旻舞劍,來啟發(fā)他的靈感。隨機,裴旻拔劍起舞,走馬如飛,左旋右抽,拋劍十杖,用劍鞘接住,震驚旁人。吳道子被他出神入化的劍術震撼,揮毫潑墨,須臾之間一幅為天下之壯觀的壁畫就完成了。
唐文宗稱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舞,還有張旭的草書為唐代三絕,可見“詩仙”“劍圣”的名聲名不虛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