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硬幣發(fā)行60周年 已發(fā)行4套流通硬幣、96個品種普通紀念幣
佘慶琪
近日,由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主辦、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承辦的“國幣之尊·藝術之美”——人民幣硬幣發(fā)行60周年全國巡展在上海圖書館開幕。
人民幣硬幣,既是“國家名片”,也是精美的藝術品。自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fā)行人民幣硬幣起,我國共發(fā)行了4套流通硬幣、96個品種108枚普通紀念幣、2000余種貴金屬紀念幣。此次展覽展示我國已發(fā)行的流通硬幣、普通紀念幣及貴金屬紀念幣,為社會公眾和錢幣研究、收藏、愛好者深入了解人民幣硬幣,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錢幣文化提供了難得機遇。
本次展覽共分四個部分——鑄就基石、印鑒歷史、金碧輝煌、爭奇斗艷,分別展示我國已發(fā)行的流通硬幣、普通紀念幣、貴金屬紀念幣和造幣衍生產品,介紹這些產品的生產工藝、技術以及它們背后的故事。
四套流通貨幣
第一部分“鑄就基石”介紹我國已經發(fā)行的四套流通硬幣,以及模具設計與制作和硬幣生產。其中1955年版一分,1956年版兩分和1955年版五分為最早發(fā)行的人民幣硬幣。
據了解,第一套人民幣其系列中并未規(guī)劃生產硬幣。因此,現已發(fā)行的四套硬幣分別歸屬于第2、3、4、5套人民幣系列之中。第一套流通硬幣歸屬于第二套人民幣系列。這套硬幣又稱為“硬分幣”,是我國流通使用時間最長的硬幣,至今仍未退出流通領域。
第二套流通硬幣歸屬于第三套人民幣系列。這套硬幣與已發(fā)行的“硬分幣”形成中國硬幣的系列產品配套裝幀出售,國內少量發(fā)行。這套硬幣是我國發(fā)行的第一套流通硬幣,于1957年12月1日發(fā)行,有壹分、貳分、伍分三種面額。硬幣正面統(tǒng)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國名,國名為繁體漢字;背面為麥穗、面額和年號。
第三套流通硬幣歸屬于第四套人民幣系列。這套硬幣在設計上首次采用了花卉圖案,1角、5角、1元背面主景圖案分別菊花、梅花和牡丹花。
這套硬幣于1980年4月15日發(fā)行,有壹角、貳角、伍角、壹圓四種面額。壹圓硬幣的正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名和年號,國名改用簡化漢字,背面為長城和面額;壹角、貳角、伍角硬幣正面為國徽和國名,背面為麥穗、齒輪、面額和年號。
這套硬幣是我國首次發(fā)行的銅合金硬幣,也是流通硬幣系列中唯一具有貳角面額的硬幣。這套硬幣中的一元硬幣背面采用長城圖案,因此人們又把這套硬幣稱為“長城幣”。該套硬幣生產數量少,流通時間短。
第四套流通硬幣歸屬于第五套人民幣系列。這套硬幣首次采用“中國人民銀行”行名, 1角、5角、1元背面圖案主景分別為蘭花、荷花和菊花。
紀念幣與紀念章
在“印鑒歷史”這一部分中,解說員向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記者介紹了我國已發(fā)行的96個品種總計108枚普通紀念幣,它們是歷史的生動載體,也是錢幣文化的重要組成。普通紀念幣使用材料包括銅鎳合金、鋼芯鍍鎳、銅合金、雙色銅合金等,防偽技術也在不斷升級。
第三個部分是“金碧輝煌”介紹貴金屬紀念幣。貴金屬紀念幣是國家法定貨幣的組成部分,一般采用金、銀、鉑、鈀等貴金屬材質制造。我國已經發(fā)行貴金屬紀念幣2000余種,按題材可分為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生肖賀歲等多個系列。
熊貓系列貴金屬紀念幣始于1982年版,在工藝上采用多種雕刻手法,成功解決了在單一幣面上表現出熊貓毛色黑白相間的難題,塑造出極具裝飾性的熊貓形象。1983年1盎司熊貓金銀幣獲1985年度“世界硬幣大獎”最佳金銀幣。
第四部分“爭奇斗艷”介紹由造幣工藝、技術制造的造幣衍生品。奧運獎牌是這部分的亮點。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正高級工藝美術師羅永輝為公眾進行了精彩的錢幣知識講座。展覽還設置了獨一無二的互動體驗環(huán)節(jié),觀眾可以在“手打章”項目中,體驗傳統(tǒng)制幣的感覺。作為上海購物節(jié)的重要項目之一,展覽現場準備了極具特色的錢幣及其衍生品,如熊貓金銀幣、生肖狗年金銀章、投資金條、吉祥福袋等,更有錢幣設計師親臨現場參與互動。
上海首展之后,該展覽將在十月至十一月期間,陸續(xù)在南京、沈陽、西安、成都等地巡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