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早教,相信每位爸媽都有不同的探索。以下知識摘自《抓住兒童敏感期你的教育就對了》,幫助爸媽們事半功倍~
0—6 歲各階段敏感時間表(若看不清此圖的,可以往下看文字解析)
什么是兒童敏感期?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huán)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并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寶寶成長的九大敏感期
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fā)展時,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后要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也不顯著。敏感期主要分為以下九類:
感官敏感期(0-6歲)
感官敏感期的對策Tips:
語言敏感期(最關鍵2-6歲)
語言敏感期的對策Tips:
細小事物敏感期(1.5-4歲)
關注細小事物敏感期的對策Tips:
秩序敏感期(2—4歲)
秩序敏感期的對策Tips:
動作敏感期(關鍵2-6歲)
動作敏感期的對策Tips:
閱讀敏感期(4-5歲)
閱讀敏感期的對策Tips:
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2.5-6歲)
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的對策Tips:
繪畫書寫敏感期(3-4.5歲)
怎樣應對孩子的書寫敏感期Tips:
文化敏感期(3-9歲)
文化敏感期的對策Tips:
感官敏感期(0-6歲)
感官敏感期會從孩子0歲時出現(xiàn),并一直持續(xù)到6歲左右。孩子是依靠視、聽、嗅、味、觸等各種感官來認識和理解世界的(五感~)。
孩子喜歡咬手,喜歡到處摸一摸,往往拿來東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啃一啃,這都是孩子的天性。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huán)境,了解事物。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舉動有時候是大聲呵斥,這么做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畏難以及不安全的感覺,甚至讓孩子變得膽小,不利于孩子氣質培養(yǎng)。正確的做法是,家長應該把家里的小玩具清洗及消毒后允許孩子去嘗。對于孩子的一些探索要求,只要不具危險性,家長都可以鼓勵孩子大膽去嘗試,讓孩子學會用五官去探索世界。
感官敏感期的對策Tips:
1、媽媽多說話別吝嗇
寶寶對媽媽的依賴不僅體現(xiàn)在說話的聲音上,還能準確判斷出媽媽下班的腳步聲和開門聲,然后第一時間來迎接媽媽,這是因為寶寶內在的敏感性能讓他們在眾多聲音里選取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聲音。即使對那些還不具有說話能力的寶寶來說,媽媽的聲音依然會讓他們聽得興致盎然,這是一種“獨特”的音樂。
所以,各位媽媽不要吝惜你的言語,多跟寶寶說說話,如果想鍛煉寶寶的聽覺,還可以和寶寶一起玩聽猜游戲,成人躲起來發(fā)出聲音,讓兒童根據(jù)聲音來尋找成人,或者讓兒童閉上眼睛,成人模擬某種聲音,讓兒童聽辨是什么的聲音。
2、保證安全隨便啃
“在保證安全衛(wèi)生的前提下,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給他提供可以咬、嘗的東西,比如各種軟硬不同的食物,干凈的、不同質地的物品等。 ”育兒專家說,讓他想啃咬什么就去嘗試啃咬什么,以滿足他用嘴巴探究的欲望,一段時間以后,孩子的口腔敏感期過了,也就不會再把東西隨便的放進嘴里了。
3、提供探索素材
父母應該了解,寶寶用手去碰觸和翻動物品時,是強烈的探究動機和求知欲望的一種表現(xiàn),并不是故意搗亂弄亂家里。此時,父母應一方面給寶寶制定合理的規(guī)矩要求,另一方面還要給寶寶提供機會去探索。為他準備一些舊磁帶,安全的物品供其玩耍,多鼓勵寶寶能夠獨立打開某樣東西。只有當寶寶所做的事具有危險性,或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極不良影響時,才進行干預。
4、看電視目注意距離控制亮度
寶寶視覺敏感期到來的時候,會對外界五彩斑斕的世界充滿好奇。有些家長擔心看電視會對寶寶的視力造成傷害,所以經(jīng)常阻止。其實,只要注意看電視的環(huán)境和控制時間,寶寶適當看電視對其成長是有好處的。
正確做法:可以告訴寶寶看電視時,要離電視機遠點,看完動畫片就要關掉電視機。另外,媽媽要注意房間的亮度要和電視機的對比度相協(xié)調,不要太暗,也不要太亮,可以在屋子里開一盞柔和的小燈,這樣眼睛就不容易疲勞了。與此同時,還可以多給寶寶買些色彩艷麗的圖書,培養(yǎng)寶寶愛讀書的習慣。
語言敏感期(最關鍵是2-6歲)
從寶寶出生第12-18個月會用一個簡單的詞匯代替和表達;會用手勢、表情等輔助表達自己的意愿。18-24個月之間,孩子的詞匯量迅速增加會用兩個或者三個簡單詞匯表達外外,車車,意思是說:推小車去外面;24-36個月之間,孩子詞匯量明顯增多,會用邏輯性的簡單句子。
那么,3—6歲的幼兒,會用已掌握的詞匯表達自己意愿,簡單描述內心想法,發(fā)音正確。
語言敏感期現(xiàn)象及對策Tips:
1、不斷重復單詞,比如,對話中不斷重復同一句話。女兒叫媽媽:“媽媽——”回答:“哎——”,然后再次叫“媽媽——”,重復回答“哎——”。
理解和應對:最早是無意識的模仿,在模仿的過程中,孩子發(fā)現(xiàn)一個詞語和一個外物能配上對,令他驚喜不已。
2、 鸚鵡學舌。孩子就像一個錄音機,你說什么,他就重復什么。你問話,他也不會回答,只會重復。
理解和應對:孩子很快發(fā)現(xiàn)一句話能表達一個意思,而這時,他的舌的發(fā)展也到了能模仿整句的程度。
3、詛咒。
毫無原因和道理,就是喜歡詛咒人。比如,突然說“我恨你!”“我打死你”等。
理解和應對:到了2歲半左右,隨著兒童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又發(fā)現(xiàn)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話有時候會產(chǎn)生一種強有力的效果,或者像一把劍一樣能刺傷別人,這個發(fā)現(xiàn)令他驚喜,于是,他可能開始沒輕沒重、快樂地使用這種有力量的語言。父母一聽到孩子使用詛咒的詞匯,就反應強烈,視之為洪水猛獸。孩子就更加感受到這種語詞的力量,他也更加喜歡使用這類詞。我們知道,詞語的力量特別被原始人看重。原始人相信咒語會變?yōu)楝F(xiàn)實。中外大量的巫術小說和神話傳說就來源于此,喜歡使用詛咒的語言,可能就是兒童在重復人類早期的足跡。
4、說悄悄話。
孩子突然神秘起來,熱衷于趴在你耳邊說悄悄話,但嘴唇動了半天,你卻一句也沒聽清楚。
理解和應對:語言可以有那么多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大聲喊,也可以成為兩個人之間的秘密。孩子在語言敏感期里,在用各種方式探索語言的魅力。盡管他什么也沒有說出來,但他卻體會了悄悄話的感受。你不妨配合他,一起展開美好的想象,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5、對接電話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比如,鈴聲一響,孩子第一個飛奔到電話旁,拿起電話:“請問找誰?再見,拜拜?!敝虚g一點也不停頓,對方根本沒有說話的空,接著,就煞有介事地掛斷電話。
理解和應對:這也是一次關于語言的探索。語言不僅來自人的身體上,還可以從那奇妙的機器里發(fā)出來,這真是太奇妙了!雖然孩子還不知道接聽電話的過程和禮節(jié),但是這種語言上的交流方式同樣吸引他去嘗試。
6、用新詞。
經(jīng)常用自己學來詞應用到生活里。比如,樂樂說“老師,他敲詐我?!崩蠋焼枴八趺辞迷p你?”“我們本來換了玩具,可他硬要更多的。”
理解和應對:當孩子發(fā)現(xiàn)語言的魅力還在于同樣的詞用在不同的地方,感覺是不一樣的,就開始像一個文學家一樣刻意追求、努力尋找一些更美妙的語詞,甚至開始糾正大人的語言。
7、結巴。
理解和應對:到了3、4歲,兒童開始有了邏輯思維能力,隨著詞匯的積累,他希望用更準確的詞匯和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這個時候,有些孩子,尤其是男孩會突然出現(xiàn)口吃現(xiàn)象,這種情況表明他的語言儲備跟不上思維的速度,他的語言能力和思維速度是脫節(jié)的,只是一個暫時現(xiàn)象,并不是真的口吃。這種時候,成人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放慢速度表達,或者幫助他把話說完整。
關注細小事物敏感期(1.5-4歲)
這個奇特的敏感期一般發(fā)生在孩子1歲半至4歲之間。這時候的孩子對于周圍環(huán)境中的細小事物會格外重視,比如地上的小螞蟻、墻上的釘子眼、衣服上不起眼的小黑點、一根頭發(fā)絲,甚至是隨便一小塊碎紙片都能引起他極大的興趣。當孩子處在這一敏感期時,我們應該引導他學會觀察這些細小的東西,這也是對他敏銳觀察力的培養(yǎng)。
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tips
要點一:在室外,關注螞蟻、小豆子、小花瓣、小石子,等等
教育感悟:
每個孩子都要經(jīng)歷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小螞蟻、小石子、小豆子、小野花等微小的東西,在孩子的眼中都是無比神奇,且又充滿無限樂趣的。尤其是小螞蟻,孩子會用各種方式來表現(xiàn)他對觀察螞蟻的熱情。
所以,媽媽這時候要放平心態(tài),不要因為孩子觀察螞蟻而覺得那沒有意義,也不要因為他數(shù)小花瓣而覺得那是在浪費時間。這種對微小事物的細心觀察,將對孩子心理的發(fā)展以及觀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媽媽妙招
1、給孩子創(chuàng)造適當?shù)挠^察機會。
媽媽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觀察的機會,比如帶他一起尋找路邊的小螞蟻洞,并陪著他一起觀察。在這個過程中,媽媽也可以給孩子做一些講解,讓他既能體會到觀察的樂趣,還能從中學到知識。
當然,媽媽創(chuàng)造的這個機會也有要求,就是要保證孩子的安全以及健康。不要讓他在車輛經(jīng)過的路邊等地方觀察,也要適當控制他的觀察的時間,否則就會對他的身體形成傷害。
2、別強行打擾孩子的“觀察工作”。
孩子的觀察在他自己看來,其實也是一種“工作”,一種值得他聚精會神去做的“工作”。但有許多媽媽卻會在孩子觀察某些東西的時候,直接就來打擾他,甚至是阻止他。媽媽在阻止過程中的訓斥、威嚇,也許會對他的心理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
所以,媽媽不要強行打擾孩子的這種“觀察工作”,完全可以給他一些時間,最后讓他自己主動離開。不要去破壞他的認識過程,因為這也是在培養(yǎng)孩子專注的品質。
3、不要強制性地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
有的媽媽有這樣的認識:既然觀察細小的事物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那就直接將許多小東西擺在他面前,一個一個讓他認好了。這樣的方法就是在強制性地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這種方法,并不一定會引起他的興趣。因為孩子都是先對某一個小事物產(chǎn)生了興趣,之后才會積極地去認知這一事物。
4、多帶孩子進入大自然,讓他自己去觀察。
對于剛剛開始認識世界的孩子來說,大自然是他最好的老師。所以,媽媽可以多帶孩子進入大自然,去親身體會并觀察事物。
在讓孩子接觸自然的時候,媽媽不要提前就給他設定一個目標,也不用一定要讓他去認識什么,這樣就會阻礙他體驗大自然的樂趣。有時候媽媽的“講解”,反而失去了觀察的欲望。媽媽要明白,在這一敏感期的孩子,只愿意去觀察他感興趣的事物,所以媽媽的“針對性教學”也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
要點二:在室內,關注小線頭、頭發(fā)絲、紙屑,等等
孩子在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里,在室內還會關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比如小線頭、頭發(fā)絲、紙屑,等等。他會捏起一個小線頭轉手又扔掉,或者是攢在一起,也會盯著一些碎紙屑不放。這時候,媽媽也不用很擔心,也沒必要驚慌,耐下心來“欣賞”孩子的這些可愛舉動就好。因為一段時間過后,這些行為會自然消失。
教育感悟
這個敏感期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一旦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開始學著自己有模有樣地掃地、收拾東西的時候,那就意味著他的這一敏感期已經(jīng)過去了。這也表明孩子正在成長,他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識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
媽媽妙招
1、不要隨便打斷孩子的觀察興趣。
把床單上的小線頭反復地捏起來,扔出去,孩子的這些舉動在媽媽看來也許是可笑的,但他自己卻覺得很有意思。
對于小線頭、小紙屑一類的小玩意兒,媽媽只要隨孩子自由去處理就好。媽媽不要隨便打斷孩子的觀察興趣,甚至去阻止他繼續(xù)進行某些行為。因為一旦打斷了他的觀察興趣,他的內心深處的某種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對他的心理造成傷害。
2、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
當孩子對一些小東西格外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去收集。有時候媽媽會很不理解孩子的這種收集行為,因為他收集的東西既沒有收藏價值也沒有學習意義。
其實,孩子的這種收集行為只是他心智發(fā)展的需要。因為他感覺到自己的弱小,但卻又無法改變這一事實,于是他就會關注一些和自己同樣弱小的事物,甚至會把愛轉移到這些事物上來。媽媽不要隨便就丟掉孩子的這些小收集品,可以給他找一個小盒子讓他專門存放,以此來保護他的這種行為和心理。
3、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小玩意兒。
像小線頭、小紙屑等一類東西對孩子來說是不具有什么危險性的,而孩子又對它們這怎么感興趣,所以媽媽可以為他創(chuàng)造一些類似的小玩意兒,讓他自由地去玩耍。如果條件允許,媽媽還能和他一起玩耍,加深了親子間的感情。
4、媽媽也要警惕一些小東西。
雖然孩子對小東西關注的心是需要媽媽去保護的,但是媽媽自己也要提高警惕。因為一些小東西也許存在潛在的危險。
媽媽要注意的東西有許多,比如一些玩具里很小的塑料球不要讓孩子誤吞下去,很小粒的藥丸也要放在他夠不到的地方,衣服里的干燥劑、地上的老鼠藥、蟑螂藥更要引起媽媽的重視,不要讓孩子誤食,等等??傊?,媽媽要讓孩子既能感受到關注小東西的樂趣,培養(yǎng)他的觀察能力,又要保證他的身體健康與安全。
秩序敏感期(2-4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秩序感強烈,對物體擺放的位置、事情完成的順序以及物品的歸屬等問題會有極強的“執(zhí)念“,他會很堅決地維護他認定的秩序,不允許任何人隨意改變。而就在孩子于環(huán)境之中建立內在秩序時,他的智能也在同時進行逐步建構。
秩序敏感期的對策Tips:
1、合理的、不合理的需求
面對孩子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種種看似不可理喻的行為,要試著更多地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如果孩子產(chǎn)生的是合理的需求,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并盡量滿足他們在秩序敏感期的“有序愿望”;對于原則性的需求,如果不能夠滿足孩子,就要靈活變通,通過擁抱、講道理、轉移注意力、尋找替代目標等平息孩子的情緒,切記蠻橫“鎮(zhèn)壓”。怕為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埋下“禍根”。
2、不要讓孩子秩序錯亂
孩子會因為秩序產(chǎn)生自然的快樂,也會因為秩序錯亂而亂發(fā)脾氣。對于正處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來說,只要物品離開了它們應該在的位置,他就會很快發(fā)現(xiàn),并且要求把物品回歸原位。如果大人不理解這種敏感性,而讓孩子的秩序錯亂下去,會讓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沖突,不利于孩子以后建立規(guī)則。
3、滿足孩子的秩序感
當孩子看到某些物品放置無序時,他仿佛受到了某種刺激、某種指令,強烈地希望把物品回復原位。比如,一塊肥皂躺在洗漱臺上而沒有放在肥皂盒里,或者一只椅子放在不恰當?shù)牡胤?,一個2歲的孩子會突然注意到它,并把它放回原處。只有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jié)上的不協(xié)調,而更大一些的孩子和大人很少會注意到這一點。
秩序感是孩子的一種需要,當它得到滿足時,孩子就會產(chǎn)生真正的快樂。秩序感也讓孩子認識到每樣東西在環(huán)境中所處的位置,讓孩子能夠適應環(huán)境,能夠在細節(jié)上支配環(huán)境。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才能感到平靜和快樂。因此,當孩子樂于去做一些關于秩序的事情時,家長不妨滿足他的這個需求。
4、提供一個有序的環(huán)境
秩序的破壞會給兒童帶來不安全感,兒童不得不把精力轉移到對無秩序環(huán)境的抗爭中,從而浪費生命成長的時間。
因此,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擺放有序,每次使用后一定要注意及時歸位。孩子的東西更要注重擺放有序,家長不要隨便去更改它們的位置。盡量不要對孩子居住的環(huán)境做太大的改變,比如頻繁地為孩子更換床鋪、居室、生活環(huán)境等等,尤其是長途旅行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另外,對于處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引導他們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這不僅能讓孩子養(yǎng)成整潔有序的習慣,還能使孩子獲得更完善的成長空間。
動作敏感期(關鍵2-6歲)
孩子從出生后就進入了動作敏感期,當媽媽把手指放到嬰兒的小手心里,他立即會抓住不放,若是將某個東西靠近他的嘴角,他也會迅速地吸允,這些都是孩子在動作敏感期的體現(xiàn)。動作敏感期會從0歲持續(xù)到6歲。
動作敏感期對策Tips:
要點一:孩子對“捉迷藏”非常感興趣,喜歡把自己藏起來
孩子在2—4歲時,會把自己藏在門后面、床下、桌子下、書櫥等處。孩子為什么會喜歡藏起來呢?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喜歡玩耍,還因為這是他探索空間的一種方式。在捉迷藏的過程中,孩子不僅能增加其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還會提高對空間的感知能力。
媽媽妙招
1、不要責怪“藏”起來的孩子。
媽媽如果不了解孩子在動作敏感期時喜歡探索空間的行為,就因為孩子常?!巴媸й櫋倍械綈阑?。不明白他為什么總是讓自己擔心,總是藏起來讓自己找不到他。如果媽媽在不了解原因的情況下,突然發(fā)現(xiàn)女兒不知道哪去了,就會十分著急。其實,這只是孩子想要和媽媽玩一個“捉迷藏”的游戲,所以,媽媽不要因此而責怪孩子。
當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藏起來時,要知道這只是孩子在動作敏感期的正常表現(xiàn)。媽媽不妨假裝尋找一會兒,然后再找到他,這樣孩子一定會很高興。
2、理解“藏”起來的孩子。
當孩子在電視上或圖畫書中看到某些地方時,這些不同的空間就會在他的腦海中留下印象。他會想象如果自己在那樣一個空間里會有怎樣的感受,另一種空間是怎樣的呢?所以,他會按照自己的想象模仿另一種空間的生活。
有些寶寶在看了關于小鼴鼠的動畫片后,就會模仿小鼴鼠鉆地洞的樣子,把自己藏在被子里。對于他來說,這種隱蔽而奇妙的空間,給他帶來了許多的樂趣。這時媽媽要理解自己孩子,不要以為這是他調皮淘氣的表現(xiàn),其實他只是在玩一種探索空間的游戲。
3、和孩子一起捉迷藏。
在孩子看來捉迷藏十分有趣,但媽媽可能會覺得找來找去的游戲很無聊。盡管如此,面對喜歡捉迷藏的孩子,媽媽也應該配合一下。常常和孩子一起捉迷藏,孩子會感到很開心。所以,媽媽要滿足孩子的探索需求,讓孩子快樂地度過每一個敏感期。
要點二:孩子把物體摞起來,壘高,推倒,再壘高,建立三維空間感
孩子在三四歲時往往會開始喜歡“壘高”,他把積木一塊塊地壘起來,然后推倒、再壘高、再推倒……不厭其煩。不僅僅是積木,有時他還會把家里的東西搬到一起,摞起來,然后推倒……其實,壘高是孩子在動作敏感期的一種表現(xiàn),是他對空間感受的一種過程,這個敏感期有可能會延遲到孩子的小學階段。由于孩子是通過物體的位置來感知空間的,所以媽媽可以借這個機會讓孩子了解更多的空間概念。
媽媽妙招
1、通過壘高讓孩子了解更多的空間概念。
通常,孩子對空間概念的理解都是在游戲中獲得的,媽媽不妨充分利用搭建積木的游戲,讓寶寶明白了大的物體放在底部會比較牢固的道理。
2、讓孩子拿安全的物品壘高
在孩子喜歡壘高的時候,媽媽要注意他使用的物品是否安全。比如,不能拿易碎的物品玩壘高,否則不但容易摔碎物品,還容易被碎片扎傷。
在孩子的動作敏感期內,媽媽要把不安全的物品放好,如玻璃、陶瓷、金屬等材質的物品在壘高并推倒后容易扎傷或砸傷孩子,媽媽要將此類物品收起來,避免孩子拿去玩壘高。
3、別禁止孩子的壘高行為。
看著孩子將物品壘了又推,媽媽也許會覺得無聊而枯燥,但孩子正是在壘高的過程中感知空間的存在的。所以,面對孩子反復的壘高行為,媽媽不要去禁止他。即使孩子將所有的玩具都拿去壘高,甚至把各種生活用具也拿去壘高時,媽媽也不要生氣,更不需要告訴他生活用品不是玩具,只需要讓他盡情地壘高就可以了。
4、和孩子一起做壘高游戲。
如果媽媽能抽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壘高游戲,他就會玩得更加高興。有些媽媽不但陪孩子壘高,還把壘高設計成競賽游戲。這樣不僅讓孩子鍛煉了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在取積木的時候還鍛煉了腿部肌肉,同時體驗到親子互動的樂趣。
要點三:玩水,玩沙對孩子有強烈的吸引力
媽媽會發(fā)現(xiàn)越是下雨天孩子越是要跑出去在小水灘里使勁踩,非要把水花濺起來才高興。不管媽媽怎么勸阻,他還是踩著水花自得其樂。若是下起大雨就更高興了,哪怕淋濕他也要在雨中嬉戲。每當走過工地旁的沙堆,他總偏偏要從這“小山上”踩過去,伸手抓起沙,再揚出去。有時還會蹲在沙堆邊,挖起“山洞”來。孩子為什么這么喜歡玩沙、玩水呢?
教育感悟
原來水和沙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都沒有固定的形狀,類似于一件變幻莫測的玩具。對于孩子來說,水不僅僅晶瑩剔透非常美麗,而且還很神奇。而沙子不但是固體的,也是流體的,它變化多端又易被掌握。它多變的形態(tài)和多種多樣的玩法滿足了孩子創(chuàng)造和想象的需求。
除了水和沙子以外沒有任何一種玩具能如此多方面地滿足孩子的需要。所以,媽媽不要以怕孩子被淋濕、怕沙子會弄臟衣服等理由禁止他玩水和沙子。
媽媽妙招
1、允許孩子玩水。
媽媽常因為孩子見到水就想玩、下雨天他也要到處跑而生氣。其實,玩水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孩子在玩水的過程中可以熟悉水的特性,了解到水是流動的、無色無味的、透明的,而且同時還能鍛煉身體,有益于孩子的健康。
所以,面對愛玩水的孩子,媽媽不妨讓他盡情去玩。下雨天出去踩水泡,媽媽可以為孩子買一件透明的小雨衣,讓他踩水泡時不會被淋濕,也不必舉著雨傘,這樣可以盡情地玩耍。另外,媽媽還可以在浴室為孩子準備一個盛滿水的大盆和一些皮球、小船、能夠飄浮的玩具等,讓孩子置身于水的世界里,他會覺得十分新鮮,并會越玩越有趣。媽媽還可以引導孩子玩出許多花樣,如拍打水面濺起水花、用手指畫出漩渦、用水杯盛滿水再倒進去發(fā)出嘩啦啦的水聲。媽媽還可以讓他把玩具丟進水里,他會發(fā)現(xiàn)有的玩具會下沉,而有的卻浮在水面上。多種多樣的玩法,會讓孩子眼花繚亂,樂不可支。
2、和孩子一起玩沙子。
雖然孩子十分喜歡玩沙子,但媽媽還是要讓他遠離建筑工地等處,去安全的地方玩。比如,可以為孩子制作沙盤,讓他回家玩沙子。玩沙的沙盤可以放在陽臺、走廊、院子里等處,這樣就不會弄臟了屋子。
媽媽還可以為孩子買來小鏟子、小桶等玩具,讓他在沙堆上挖洞、筑堤,用小鏟子往小桶里裝沙子然后再倒出來,還可以用小碗當模具制作一個個沙堆??傊?,沙是沒有固定形狀的,可以讓他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玩耍。
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玩完沙子后,媽媽要讓他仔細洗手,并且要常常給喜歡玩沙的孩子剪指甲,注意不要讓沙子殘留在指甲或小腳趾之間。沙盤的沙子要盡量選用細沙,這樣沙子的摩擦力小,就不會因沙質粗糙而造成擦傷。
3、有機會可以帶孩子去海邊。
媽媽如果有時間可以帶孩子去海邊,讓他在沙水之間尋找樂趣。事實上,不僅是孩子,成人也樂意玩沙。在沙灘上,赤腳踩在柔軟的沙上,就能毫無距離地親近大自然。媽媽可以在海邊和孩子一起戲水、玩沙子,享受海灘的樂趣。
要點四:喜歡剪、貼、涂,開始很自然地、有意識地使用一些工具
當孩子到了三四歲時,出于好奇和好動的本能,開始對于一些手工工具和材料感興趣。他開始喜歡用剪刀剪紙張、玩貼畫,并且為書上的圖形涂抹上不同的顏色。這是孩子學習手工的開始,媽媽不要覺得孩子是在淘氣,拿著剪刀亂剪、用彩筆亂畫,更不要禁止孩子的剪貼和涂抹行為,而是應該鼓勵孩子大膽動手去做,從而鍛煉孩子的創(chuàng)作能力。
面對喜歡做手工的孩子,媽媽可以為他多準備一些手工材料,如白紙、彩紙、剪刀、彩筆、橡皮泥等,讓孩子盡情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媽媽妙招
1、欣賞孩子的手工作品。
在孩子剛開始學著用各種工具做手工的時候,也許他的剪紙并不很美麗,涂抹的顏色也不是十分協(xié)調,但媽媽要學著欣賞孩子的作品,要從作品中看到他的進步,并經(jīng)常表揚他、鼓勵他,讓他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加專注地投入到手工制作中去。
媽媽要知道,孩子的作品是否真的美麗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能在制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動手動腦,從而鍛煉了手腦的配合能力和精細活動能力,促進大腦發(fā)育。所以媽媽要鼓勵孩子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并用手工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現(xiàn)出來。
2、和孩子一起玩剪、貼、涂的游戲。
媽媽要抽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剪紙、貼畫、涂顏色或者捏橡皮泥等手工游戲。在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的過程中,媽媽如果能對孩子的制作略加引導,就能迅速提高他的制作能力。
同時,媽媽也會發(fā)現(xiàn)手工制作不僅是孩子喜歡玩的游戲,成人玩起來也會覺得很有趣。當媽媽和孩子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時,母子的關系就變得會更加親密。
3、為孩子準備安全的手工工具。
對于喜歡做手工的孩子,媽媽要為他準備安全的工具,以防他使用不當而傷到自己。例如剪紙用的剪刀,要選用兒童專用的剪刀,剪刀前端一定要是弧形的,不能有鋒利的尖;橡皮泥要選用較好的,不能有刺鼻的氣味,在玩過橡皮泥后一定要讓孩子洗手;盡量不讓孩子使用裁紙刀,因為裁紙刀太鋒利,如果需要裁紙可以由媽媽幫忙把紙先裁好。
同時,媽媽還要教給孩子工具的具體使用方法,如剪刀拿反了很可能就剪不動了,而拿的姿勢不正確,又容易傷到手。所以,讓孩子做手工,媽媽也不要忘記安全第一的原則。
要點五:各種好玩的游戲,如“你扔我撿”
動作敏感期的孩子總是十分活潑,不但喜歡各種各樣的玩具,還非常喜歡和別人一起做游戲。孩子多做游戲,不但可以使肢體的大動作更加協(xié)調,還能促進精細動作的發(fā)展。
教育感悟
其實,游戲便是孩子早期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有專家設想,孩子在早期很可能以為自己和外界是一體的,但是隨著動作的增加,才逐漸明白自己和它物是分離的。這時,他就會喜歡用扔東西來體驗物與物之間的分離,不斷扔東西的同時也鍛煉了肢體動作的發(fā)展。
媽媽妙招
1、和孩子一起玩“你扔我撿”的空間游戲。
媽媽會發(fā)現(xiàn)孩子在三四歲時也會喜歡扔東西,孩子為什么會喜歡把東西扔出去呢?這是因為他喜歡搞破壞嗎?是否應該制止他?
其實,這是孩子對空間感知的一種方式,當他發(fā)現(xiàn)一個物體與另一物體是分離的,便喜歡把手中的物體扔出去,以此來體驗“物體與物體分離”這一發(fā)現(xiàn)給他帶來的樂趣。所以,在這一時期媽媽不妨經(jīng)常與他一起玩“你扔我撿”的游戲。
當然,有些物品是不適合扔出去的,所以媽媽盡量把一些不容易摔碎的物品放在孩子的手邊,如橡膠玩具、毛絨玩具、塑料制品等等,讓他盡情去扔。當孩子稍大些時,媽媽還可以給他買一個彈力球,當他把球扔出去后,彈力球還會自己彈回來。對于孩子來說,這樣好玩的玩具能使他更為強烈地體會到探索空間所帶來的樂趣。
2、在玩游戲時要多鼓勵孩子。
媽媽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戲的時候,要經(jīng)常鼓勵孩子,這樣不但能讓孩子玩得更高興,還能增加他的自信心。
如事例1中的媽媽,在平平把玩具丟出后,鼓勵他“扔得真遠”;事例2中的媽媽夸贊女兒跳的好看。當孩子玩游戲的時候,媽媽可以不時地夸贊他一句:“你真是太棒了!”受到夸獎的孩子會因此變得更加積極。即使是孩子自己玩游戲的時候,媽媽也可以想辦法鼓勵他一下,讓他更快樂地玩下去。
3、多與孩子玩運動型游戲。
媽媽要和處于動作敏感期的孩子多玩一些運動型游戲,如事例3中的媽媽和超超一起玩拍皮球,左右手交替的拍法不僅能鍛煉手臂的肌肉,還能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以及手腦配合的協(xié)調性,同時也能讓孩子的左右腦得到均衡發(fā)展。
(待續(x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