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hexun.com
我們這代人生活在一個高度實用主義的時代,學什么,做什么都講究“有用”二字,有用的事情就做,沒用的就不做。
而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長更是如此:
彈鋼琴是有用的,玩沙子是沒用的;
背唐詩是有用的,看小人書是沒用的;
下圍棋是有用的,玩積木是沒用的。
所有考不了級、不能拿證、沒有加分、不算特長、無助于考重點的,家長都振振有詞:
“學這個,有用嗎?”
而在中國父母的認知里,就連知識都被劃分為有用和無用。
有用的知識助人升學求職、走上人生巔峰,而那些“無用”的知識則壓根不該花時間去學。
圖 :.baike.com
你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喬布斯的例子。
這位蘋果之父曾談到,他從斯坦福大學輟學,放棄了自己的“有用”專業(yè)去聽美術課,研究san serif 和serif字體。
這在當時看來完全“無用”和“浪費時間”的舉動,在他十年后設計第一臺Macintosh時發(fā)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喬布斯說:
“如果我當年沒有去上這門美術課,蘋果電腦就不會有這么漂亮的字體。
跟著我的直覺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東西,此后被證明是無價之寶。
可能很多人會說,這只是一個特例罷了。
可是它卻結結實實地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大量“無用”的知識是由不在乎它們是否有用的人積累起來的,等到時機成熟,我們就可以用過科學的方式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所謂無用的知識,不過是你不知其有用之處,又或者你并沒有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知識等級。
首先,知識是什么?
能稱得上知識的,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客觀的,能被驗證的,相對正確的。
“客觀的”:
知識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不以擁有共識的人數(shù)多少為轉移。
“能被驗證的”:
知識不是猜測。也許未來,某些猜測真的會成為知識的一部分,但在被切實驗證之前,它們依然不能算作知識。
“相對正確的”:
任何正確的東西都是建立在某個框架之上的,比如現(xiàn)有的科學水平。當框架本身發(fā)生了變化,原來正確的東西當然就不正確了。知識,只能隨著人類認識世界的深入而被不斷修正,人類的探索還在繼續(xù),就只能說相對正確、現(xiàn)有正確。
知識還分層次?
即使到了現(xiàn)在,人們也總是常常以為學歷就代表知識,學府排名就代表擁有的知識排名,且讀書年頭越長,知識就越多。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理解,是由于他們不清楚知識的繁復,總以為念了十幾年書就跟把一根裝滿各類知識的記憶棒插進了腦子里一樣,突然變得無所不知。
很多關于高層次知識的修行沒人教,也沒法教。
信息知識:
我們從外界直接攝取來的那部分信息。
加工知識:
比如你接收到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樣的信息。思考過后,發(fā)現(xiàn)不掃一屋跟不能掃天下沒有什么關聯(lián),不做小事就無法做大事的前提是得看彼此之間的關聯(lián)性是不是夠強。在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后,這是屬于你的知識。
體系知識:
在某個領域擁有足夠多的加工知識,并有能力將它們有機地捏合成一個整體。
這里有兩個要點:一個是這些知識彼此之間是有強關聯(lián)的,屬于同一個系統(tǒng);另一個是組合起體系知識的是加工知識。
智慧:
它可能并不像下面幾層知識那么具體,但它卻是真真正正的由大量體系知識搭建起來的。至于把什么和什么搭在一起、怎么搭,都只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并非所有的知識
都同等重要
知識除了分層次之外,在同一層也是有天壤之別的,比如我們直接攝入的基礎信息知識里,有效程度也有差別。
有些知識是孤立的,無法或者很難跟其他知識產(chǎn)生“化學反應”。
比如鴉片戰(zhàn)爭是何年何月發(fā)生的這類歷史史實;
比如《新華字典》第68頁第三個字是什么?
你能說這些不是知識嗎?你能說這些知識無效嗎?你只能說,這些相對比較孤立的知識是“次有效知識”。
圖:zhulong.com
有效知識和次有效知識的差別就在于知識本身的連結點數(shù)量和可應用的范圍。
有效知識本身可以引發(fā)進一步思考,還能通過與其他知識的聯(lián)結,改變其他知識或孕育出新知識,而次有效知識就極少能干這些事。
因此,當我們攝入基礎信息知識的時候,要注意多攝入有效知識。
碎片閱讀 VS 系統(tǒng)閱讀
閱讀分為系統(tǒng)閱讀和碎片化閱讀。
系統(tǒng)閱讀:
一般指的是閱讀系統(tǒng)書籍的行為,也有可能是尚未成書的。如果從知識的分類來看,閱讀的至少是“體系知識”。
碎片化閱讀:
閱讀的是某些知識碎片,這些知識碎片沒有形成體系,可能只是某個結論或某個觀點。
碎片化閱讀是針對閱讀對象而言的,并不是你花多少連續(xù)時間在閱讀上。
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認可系統(tǒng)閱讀好處多多,但它的弊端也同樣明顯:大多數(shù)時候系統(tǒng)閱讀都是需要大塊時間的。
而這些缺點卻恰恰是碎片化閱讀的優(yōu)點。但同時,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好像什么都懂一點,但要真問兩句,可能什么都不是真懂。
圖:kedo.gov.cn
這樣的局面怎么破?
我們需要一些能力,能夠從碎片化的知識中迅速抽離出我們需要的東西。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先建立起自己關于判斷知識的知識體系。
● 首先,能分辨出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
● 其次,針對自己要的東西,補齊相關需要的背景知識,將碎片化閱讀變成我們建立每一個知識體系的入口。
從碎片化閱讀起步,從而順利過渡到系統(tǒng)閱讀。
有什么辦法
可以打造知識體系?
1 .
完善你的“元知識”
元知識:
組成知識本身的更基礎的知識,以及控制與調(diào)節(jié)知識的知識。
簡單地說:要得出A知識,首先要掌握哪些B知識,以及從B到A的算法是什么。
方法是:堅持用科學、辯證和邏輯的思維來往自己的腦子里加東西。
同時,遇到跟自己現(xiàn)有知識體系不符的東西能用客觀、理性和思辨的態(tài)度去對待。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了這樣的思考習慣,當有了一定的基礎打底之后,就會更有能力,也能更加快速地判斷哪些知識是你該深入挖掘、能拿來給你的知識體系添磚加瓦的,哪些是一眼就知道無須再浪費時間去了解的了。
2 .
學會深度思考
元知識決定了知識大廈的有效性,若是元知識有誤,那么往上加的東西越多,只會錯得越離譜。
深度思考主要是一個發(fā)現(xiàn)錯誤、發(fā)現(xiàn)矛盾,并及時修正元知識的過程,而非完全順著腦子里原有的條條框框深化固有知識的過程。
這句話不代表深度思考就不能往原有的知識體系里加東西了,但應該非常警惕,用本質(zhì)化和邏輯化思考的方式去測試元知識的正確程度。
“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不是那樣,邏輯上有沒有毛病,它本來該是什么樣……”
3 .
分享、分享、再分享
分享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第一,分享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
我把好的思想或方法論分享給你,你多少有所得。也許你會提出一些不同的東西,觸發(fā)我更多的思考。單單是我自己在分享的時候,也是一個對知識的自我記憶和強化的過程。
第二,分享是一件能倒逼你完善知識體系的事。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當要做一次分享之前,就會特別主動認真地學習,原因就是怕出丑。
第三,每一次分享過后,將各類反饋進行歸類和收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查漏補缺的方式。
因為隨著你分享次數(shù)的增多,你會收集到各種各樣的見解和問題,這就跟雇用了一批黑客幫你“捉蟲”一樣。
任何一個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大學里學習的知識90%都會被忘記。
英國數(shù)學家阿爾弗雷德·懷特海德寫過一本教育學經(jīng)典——《教育的目的》。他提出了“惰性知識”(inert ideas)——被動接受的知識。
懷特海德認為,簡單地教授知識,但不讓學生去使用它們、把它們和其他的想法聯(lián)系起來是有害的。
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是這么說的,忘掉知識之后,剩下的東西才是教育。
引申一句:知識可能會被遺忘,但一個人建立起的知識體系就是那剩下的東西。
< end="">
文章選自微信公眾號:“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