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jié)。到了這一天,大多數(shù)的美國人不管多忙,相距多遠,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一起享受一頓豐盛的節(jié)日晚餐。
在很多流行的說法里,感恩節(jié)起源于早期從歐洲移民到北美的白人們對印第安人的感恩。然而縱觀美國歷史,北美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關(guān)系卻并不像“感恩節(jié)”字面上那樣充滿恩情,反而是充斥著血腥與暴力。
“感恩節(jié)”變噩夢
早期的歐洲拓荒者們來到新大陸后,時常受當?shù)赜〉诎踩说亩骰?,因此雙方關(guān)系處得還算融洽。
比如在殖民者定居點詹姆斯敦,印第安部落酋長女兒波卡洪塔斯,就隔三差五會帶領(lǐng)隨從給定居點的殖民者們送來食物,使他們免受饑餓之苦。
1620年,普利茅斯迎來了著名的“五月花”號,這艘船滿載著來自英國的分離派清教徒。當時正值冬季,氣候嚴寒,田野寂寥。當?shù)赜〉诎踩瞬粌H慷慨地拿出貯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獵獲的野鴨和火雞,還教給這些被他們救活的白人種植玉米和南瓜,飼養(yǎng)火雞。到了第二年,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普利茅斯的移民們終于獲得了豐收。
流傳比較廣的感恩節(jié)起源,便是普利茅斯移民們邀請印第安人共同慶祝豐收的故事。
公元1621年11月,90名印第安人與“五月花”號移民們歡聚一堂。他們舉行宗教活動向上帝表達謝意,點起篝火,舉行盛大的宴會,將獵獲的火雞、豐收的南瓜等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在接下來的兩天,還舉行了摔跤、賽跑、唱歌、跳舞等各種娛樂活動。
可是事實上,這種和平友好的日子并沒有持續(xù)很久。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歐洲移民到達美洲,他們與土著之間的矛盾開始不斷升級、爆發(fā)。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歐洲移民與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不同,在信仰基督教的移民們眼中,印第安人是異教徒。此外,一些經(jīng)濟問題也埋下了雙方日后激烈對抗的禍根。比如移民們向印第安人出售烈酒的行為,導(dǎo)致土著人酗酒鬧事猛增,引起土著部落上層人士不安;又比如移民們的家畜都沒有圈養(yǎng),侵害印第安人莊稼的事件頻繁發(fā)生等等。
最重要的還是土地問題。印第安人沒有私有制概念,土地、山林在他們眼中需要遵循自然法則,不可過分掠奪。但是當印第安人看到移民們啼饑號寒,于心不忍,便將一些土地暫時交給他們耕種,沒想到移民們直接就當作“永久出讓土地”而心安理得地獨占了這些土地,甚至為了擴張,還想盡辦法用各種低廉的商品從印第安人手中騙取土地。這是印第安人不能容忍的。
由于宗教、資源和土地的矛盾,雙方?jīng)_突升級。
1637年6月5日,普利茅斯殖民當局派遣 “討伐隊”襲擊印第安人貝克特部落。拂曉時分,趁著村民們都在熟睡,“討伐隊”潛入一個村子,縱火殺人。到天亮,幾百名印第安人被殺害,婦女和幼童被俘虜后又被扔入火堆活活燒死。
這是殖民當局對印第安人的第一次有組織的屠殺。而在其后的半年里,這一慘劇不斷在整個北高山地區(qū)印第安人村上演。
被驅(qū)逐、屠殺的黑暗歷史
美國獨立以后,為了霸占更多印第安人的土地,聯(lián)邦政府承襲英國等殖民者在殖民地時期曾實行過的對印第安人的剝奪、驅(qū)逐政策。
1835年,面對白人的不斷入侵,不愿離開家鄉(xiāng)的佛羅里達塞米諾爾人終于忍無可忍,在首領(lǐng)奧西奧拉的率領(lǐng)下,同驅(qū)逐他們的政府軍進行戰(zhàn)斗。
戰(zhàn)爭進行了8年,印第安人會巧妙地利用沼澤地與侵略者周旋,利用靈活機動的戰(zhàn)術(shù)不斷襲擊政府軍的哨所和據(jù)點。美軍出動了6萬多人的軍隊,換了4名指揮官,都無法取勝。1837年,政府軍打著停戰(zhàn)的旗號,邀請奧西奧拉參加談判,卻背信棄義地將他逮捕,3800多名印第安人除了藏在沼澤的少數(shù)人員,其余全被美軍驅(qū)趕殺害。
隨著豐富的礦藏和牧草在西部大平原被發(fā)現(xiàn),大批資本家和開拓者蜂擁而來。為了掃除西進運動的“障礙”,聯(lián)邦政府用“購買”、脅迫乃至武力“討伐”等方式驅(qū)趕印第安人,迫使其放棄保留區(qū)土地。
1859年,因為科羅拉多北部派支峰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金礦, 10萬采礦者來到這里,并要求軍隊把原來居住在這里的印第安人逐出家園。
從1861年至1864年,政府軍隊與該地區(qū)兩個部落的戰(zhàn)爭持續(xù)了三年之久。最終,印第安人被迫放棄原有的土地,到被指定的小保留區(qū)去。
即便一再退讓,印第安人的悲劇仍沒有停止。1864年11月 28日拂曉,J.M.齊溫頓上校率部包圍了桑德河畔的一個營地,這里熟睡著的是700名遷移途中的印第安人,他們毫無戒備,遭到了野蠻的屠殺。一位目擊商人證實,印第安人“被剝掉頭皮,腦子被敲了出來”;軍人“用刀子把婦女開膛,用棍棒毆打幼兒 ,用槍敲進他們的頭顱,把腦子打出來,支裂他們的身軀”。除了首領(lǐng)黑壺和少數(shù)青年武士得以逃脫,剩余450名印第安人被殺害后曝尸荒野。
這場慘劇只是印第安人悲慘遭遇的一個縮影。據(jù)1894年美國國情統(tǒng)計局估算,在1775年至1890年之間,美國政府對印第安人進行的戰(zhàn)爭導(dǎo)致后者死亡約45000人。同時期,在與白人的個人沖突中,印第安人死亡超過8500人。此外還有大量印第安人因流行病和食物短缺而死亡。比如切羅基部落的人口減少了大概10%-50%,而大約一半的克里克人和塞米諾爾人則在遷移中死亡。
幸存下來的印第安人,其主要居住地被迫壓縮到貧瘠狹小的區(qū)域。據(jù)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估算,截至2020年底,全美的570萬印第安人,約占總?cè)丝诘?%,他們中的22%居住在印第安人保留地。這些保留地主要位于貧瘠的中西部地區(qū),最大的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最小的僅0.5平方公里。在白人殖民者到來之前,印第安人幾乎分布于全美各處,如今卻在東西海岸主要大城市難覓蹤跡。
參考資料:
周鋼:《野牛的滅絕與大平原印第安人的命運》,《史學(xué)月刊》,2002年第7期
張林艷: 《美國人屠殺印第安人背后的真相》,《文化教育》,2011年2月
張雷:《屠殺印第安人》,《世界博覽》,2015年3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