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湯加味(源于《傷寒論》.印氏加味)
[方藥組成] 炙麻黃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干姜6克,細(xì)辛3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生甘草10克,生石膏30克(先下)。
[功用] 溫化水飲。
[主要癥狀] 外寒內(nèi)飲型(一型):咳喘突發(fā).畏寒背冷,痰多清稀,咳吐甚爽.倚息不能平臥.面色青晦,唇甲紫紺。舌質(zhì)紫暗,舌苔白滑.脈弦精數(shù)。
陽虛停飲型(二型):咳喘年久,痰稀量多,咯出甚爽,心悸氣短,胸悶干嘔.倚息不能平臥。顏面及四肢水腫。舌質(zhì)淡暗,舌苔白,脈弦滑數(shù)。
[辨證要點(diǎn)] 一型:本證系風(fēng)寒束表,寒飲內(nèi)停.故見惡寒、背冷,痰多清稀,咳吐甚爽。因水飲停肺,故咳喘倚息不能平臥。
二型:本證系久病陽虛,水飲內(nèi)停,陽不化水,故痰稀量多,吐出甚爽,心悸氣短.倚息不能平臥.并見顏面及四肢水腫。
[適應(yīng)證] 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
[加減法] 發(fā)熱、惡寒,咽痛者,加山豆根10克,魚腥草30克,以清熱解毒。胸悶甚者加炒白芥于10克,炒萊菔子12克以化痰降氣。喘嗽痰鳴者加地龍10克,僵蠶10克,全蝎6克以祛風(fēng)定喘。水腫甚者,加茯苓30克.澤瀉30克以和尿消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