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硬骨魚綱
2、鲇形目(Siluriformes)
◆ 特征 有韋伯氏器;口大齒利,口須1—4對; 咽骨有細齒;體表裸露或局部被骨板;有脂鰭,胸鰭和背鰭常有一強大的鰭棘。
(1)海鲇科 Ariidae
★ 海鲇Arius thalassinus (赤魚,青松魚)
◆ 特征 體呈長形,前部寬闊、后部側(cè)扁,稍粗壯;一般體長60—80厘米、體重2000—3000克 ,最大個體可長1.5米,可達9000克。頭大且平扁,眼較小,眼間隔寬而平坦,頭頂裸露且有弱粒突??诖螅瑏喯挛?,在口角外形成較厚的唇褶,腭骨牙呈絨毛狀每側(cè)3群。有觸須3對,上頜1對較長, 可伸達鰓孔,下頜2對較短。脂鰭短小。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齒細尖絨毛狀,頜齒呈帶狀排列,腭齒每側(cè)3群:前端2小群并列,后部大群呈長三角叢。側(cè)線明顯且平直。體背部深綠色,腹部銀白色 ,兩側(cè)有銀色光澤。背鰭位于胸鰭后上方;背鰭、胸鰭各有一硬棘,棘的前后緣有鋸齒;尾鰭深叉形呈灰黃色;其他各鰭均為淺紫色。為暖水性底層魚類,常在緩流的泥沙底活動,主要以甲殼類、貝類等以及小魚為食。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國產(chǎn)于南海和東海。
海鲇Arius thalassinus
(2)鯰科 Siluridae
★ 鲇 Silurus asotus Linnaeus(土鯰)
◆ 特征 體長,后部側(cè)扁。頭平扁??诖?,口裂未端止于眼前緣的下方。下頜突出,上下頜具細齒。成魚須2對1頒須達到胸鰭未端。胸鰭刺前緣鋸齒明顯。臀鰭基部甚長,鰭條數(shù)目多。尾鰭小,微內(nèi)凹,上下葉等長。棲息于水體中、下層,尤喜在緩流和靜水中生活。性不活躍,白天隱居十水草叢或洞穴中,黃昏和夜間外出覓食,以小魚、蝦為食。雌魚體長200毫米左右達性成熟。4~6月產(chǎn)卵,卵粘附在水草上。在長江最大達5~6市斤,常見1~2市斤。肉鮮嫩、少刺,為群眾喜食的魚類。分布于全國各主要水系。
鲇 Silurus asotus Linnaeus
★ 南方大口鯰 Silurus soldatovi meridionalis Chen(河鯰、叉口鯰、鯰巴朗)
◆ 特征 外形與鯰相似??诹盐炊诉_到或超過眼中部的下方。上頜須達到胸鰭基部。胸鰭刺前緣具2~3排顆粒狀突起。尾鰭不對稱,上葉比下葉長白天隱居水底或潛伏于洞穴內(nèi),夜晚獵食魚、蝦及其他水生動物。雌魚體長達700毫米左右達性成熟。4~6月,在江河砂石底質(zhì)的激流淺灘處產(chǎn)卵。卵沉性。幼魚喜集群。最大可長至一百市斤。是重要的大型經(jīng)濟魚類。分布于長江以南的江河中。
口鯰 Silurudionalis Chen
◆ 鲇與大口鲇的鑒別
★ 大口鲇:口裂大,末端至少與眼中部相對。胸鰭棘前緣較光滑,無明顯鋸齒。尾鰭上葉明顯長于下葉。背部和體側(cè)色彩均勻,背部無斑紋。幼魚頭部腹面有黑色斑點,體長為10~15cm的幼魚存在第2對下頜須,須3對;成體須2對。通常3~4齡、3kg以上才達性成熟,成熟卵呈油黃色。
★ 鲇:口裂小,末端只與眼球前緣相對。胸鰭棘前緣有明顯鋸齒。尾鰭上下葉之間有凹陷,上下葉等長。背部和體側(cè)具深淺交替的色彩及不規(guī)則的云狀斑。須2對,頜須較長,頦須較短。1~2齡、75g左右即性成熟,成熟卵呈草綠色。國特有種,瀕危。僅分布于昆明滇池。喜生活于湖岸多水草處,白天隱于水底,晨昏活潑索食。肉食性。
昆明鲇 S. mento
.
天津自然館收藏的“鲇魚王”標本
“鲇魚王”頭部特寫
★ 湄南缺鰭鲇 Kryptopterus moorei Smith
湄南缺鰭鲇 Kryptopterus moorei Smith
★ 叉尾鲇 Wallago attu (Bloch et Schneider)
叉尾鲇 Wallago attu (Bloch et Schneider)
(3)胡子鲇科 Clariidae ★ 胡子鲇 Clarias fuscus
◆ 特征 背鰭、臀鰭均很長,背鰭無硬刺。無脂鰭。須4對。上下頜及犁骨有絨毛狀齒帶。鰓腔內(nèi)有樹枝狀的鰓上器官。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一般棲息于河溝、池塘和水稻田中,性喜群棲生活,常數(shù)十至數(shù)百尾穴居于岸邊石洞或泥洞中。以魚、蝦、昆蟲等為食,適應(yīng)性很強。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以廣東、福建較普遍。
胡子鲇 Clarias fuscus
★ 蟾胡鲇 Clarias batrachus
◆ 特征 體形較大,暗褐色,P.、V.色較深黑;腹部至C.基有不規(guī)則的灰褐色圓點;D.鰭條60-76,A.鰭條47-58。性較兇猛,捕捉時不小心會被刺傷。肉質(zhì)細嫩,耐低氧、生長快、成活率高、繁殖周期短,適于小水體密養(yǎng)。泰國每年可飼養(yǎng)兩季,13933.5kg/畝,4cm 以上的魚苗飼養(yǎng)一年,最大個體重約0.5kg。
.
蟾胡鲇 Clarias batrachus
(4)鲿科 Bagridae
★ 黃顙魚 Pseudobagrus fulvldraco (Richardson)(黃臘丁)
◆ 特征 須4對;上頜須長,末端達到或超過胸鰭基部。體無鱗。背鰭硬刺后緣具鋸齒。胸鰭刺比背鰭刺長前、后緣均具鋸齒。脂鰭較短,臀鰭條21~25。尾鰭分叉。鼻須:一半為白色另一半為黑色。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白天潛伏于水底層,夜間活動。雜食,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成熟雄魚肛門后面有生殖突。4~5月產(chǎn)卵。親魚有掘坑筑巢和保護后代的習性。分布較廣,產(chǎn)量大,肉嫩,少刺,多脂肪。最大約1.5市斤。是普通食用魚類。分布于全國各主要水系。
黃顙魚 Pseudobagrus fulvldraco (Richardson)
★ 岔尾黃顙魚 Pseudobagrus eupogon Boulenger
◆ 特征 吻短。須4對;上頜須長,未端超過胸鰭中部。體無鱗。背鰭硬刺后緣具鋸齒。胸鰭刺與背鰭刺等長,前、后緣均有鋸齒。脂鰭短。臀鰭條21~23。尾鰭深分叉。鼻須全為黑色。為江河、湖泊中常見魚類,尤以中、下游湖泊為多。營底棲生活。食昆蟲、小蝦、螺螄和小魚等。個體不大。分布于長江水系。
岔尾黃顙魚 Pseudobagrus eupogon Boulenger
★ 江黃顙魚 Pseudobagrus vachelli(Richards0n)(硬角黃臘丁、江顙)
◆ 特征 頭頂覆蓋薄皮。須4對,上頜須未端超過胸鰭基部。體無鱗。背鰭刺比胸鰭刺長,后緣具鋸齒。胸鰭刺前緣光滑,后緣也有鋸齒。腹鰭未端達臀鰭。脂鰭基部稍短于臀鰭基部。臀鰭條21~25。為底層魚類。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尤以江河為多。主食昆蟲幼蟲及小蝦。最大個體2市斤左右。分布于長江和珠江水系。
.
江黃顙魚 Pseudobagrus vachelli(Richards0n)
★ 光澤黃顙魚 PseudObagrus nitidus Sauvage et Dabry(尖嘴黃顙、油黃姑)
◆ 特征 吻短、稍尖。須4對,上頜須稍短,未端不達胸鰭基部。背鰭刺較胸鰭刺為長,后緣鋸齒細弱,胸鰭刺前緣光滑,后緣帶鋸齒。腹鰭未端能達到臀鰭起點。脂鰭基部短于臀鰭基部,臀鰭條22~25。尾鰭深分叉。江湖中、下層生活。食水生昆蟲和小蝦。4~5月在近岸淺水區(qū)產(chǎn)卵。生殖時,雄魚在水底掘成鍋底形圓穴,上面覆蓋水草,雌魚產(chǎn)卵于穴中,雄魚守候穴旁保護魚卵發(fā)育。個體不大,常見體長為80~140毫米。分布于長江水系。
光澤黃顙魚 PseudObagrus nitidus Sauvage et Dabry
◆ 幾種黃顙魚的鑒別
胸鰭棘前后緣均具明顯的鋸齒�
★ 黃顙魚:體短粗壯,體長<4.2倍體高,背鰭前距> 1/3體長
★ 長須黃顙魚:體較長略細,體長> 4.6倍體高,背鰭前距< 1/3體長
胸鰭棘前緣光滑,后緣有強鋸齒�
★ 瓦氏黃顙魚:頭頂被皮膜,須較長,上頜須末端后伸可達胸鰭起點
★ 光澤黃顙魚:頭頂大部裸露,須較短,上頜須末端稍起過眼后緣
★ 擬鲿 Pseudobagrus spp
擬鲿 Pseudobagrus spp
★ 鈍吻鮠 Leiocassis crassirostris Regan
◆ 特征 頭較短,吻圓鈍。唇肥大。眼被皮膜覆蓋。須4對,上頜須未端幾達鰓膜。背鰭刺長于胸鰭刺,后緣光滑或僅留鋸齒痕。胸鰭刺前緣光滑,后緣鋸齒發(fā)達。脂鰭長,基部超過臀鰭基部。臀鰭條17~19。尾鰭深叉。為底層魚類。個體不大。產(chǎn)于長江水系。
鈍吻鮠 Leiocassis crassirostris Regan
★ 長吻鮠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unther(江團、肥沱)
◆ 特征 頭較尖,吻特別肥厚,顯著突出。須短,4對。眼小,被皮膜覆蓋。背鰭刺后緣有鋸齒。胸鰭刺前緣光滑,后緣鋸齒弱。在臀鰭上方有一肥厚的脂鰭。臀鰭條14~18。尾鰭分叉。棲息于江河的底層,冬季在多巖石的深水處越冬。肉食性,以小魚、蝦、水生昆蟲為食。4~6月,在底質(zhì)多為砂、礫石的急流中產(chǎn)卵。卵粘性。為同類魚中生長較快、體型最大的一種。最大達20市斤。肉鮮嫩,少細刺,被列為上等名魚。其鰾特別肥厚、干制后為名貴的魚肚,向被視為肴中珍品。分布于全國各主要水系。
長吻鮠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unther
★ 細體鮠 Lei si paratti Gunther(溜竿黃臘丁、牛尾巴)
◆ 特征 體細長,頭平扁。須4對,上頜須未端不達胸鰭基部。背鰭刺后緣有細弱的鋸齒,刺長與胸鰭刺相等或稍短。胸鰭刺前緣光滑,后緣鋸齒明顯。脂鰭基部稍長于臀鰭基部。臀鰭條17~20。尾鰭內(nèi)凹,兩葉未端圓。棲息于江河底層。個體不大,常見者100~200毫米。分布于長江中、上游。
細體鮠 Lei si paratti Gunther
★ 短尾鮠 Leiocassis brevicaudatus Wu
◆ 特征 體較租短。唇厚。須4對,細小,上頜須未端超過眼后緣。背鰭刺長度大于或等于胸鰭刺,后緣鋸齒細弱。胸鰭刺前緣光滑,后緣有發(fā)達的鋸齒。脂鰭基部長于臀鰭基部。臀鰭條17~18。尾鰭內(nèi)凹。生活于江河的底層。個體不大。分布于長江水系。
短尾鮠 Leiocassis brevicaudatus Wu
★ 切尾鮠 Leiocassis truncatus Regan
◆ 特征 頭稍平扁,吻圓鈍。須4對,上頜須后伸達到眼后緣與胸鰭之間的中點,背鰭刺短,后緣光滑。胸鰭刺稍長于背鰭刺,前緣光滑,后緣鋸齒發(fā)達。腹鰭后伸達肛門。脂鰭基部長于臀鰭基部。臀鰭條17~20。尾鰭后緣微凹,或近截形。江河中生活的底層魚類。個體不大,最大約2m毫米。分布于長江水系。
切尾鮠 Leiocassis truncatus Regan
★ 白邊鮠 Leiocassis albomargintus Rendhal(別耳姑)
◆ 特征 頭頂有厚的皮膜覆蓋。吻圓鈍。須4對,上領(lǐng)須稍超過限后緣。背鰭刺后緣稍粗糙。胸鰭刺比背鰭刺短,前緣光滑,后緣鋸齒明顯,脂鰭基稍長于臀鰭基。臀鰭條19~21。尾鰭圓形,邊緣鑲有朋顯的白邊。一般雄魚體細長,個體較大。雄魚粗短,個體小。棲息在江河、湖泊的底層。分布于長江水系。
白邊鮠 Leiocassis albomargintus Rendhal
★ 大鰭鱯 Mystus macropterus (江鼠、石扁頭、石胡子)
◆ 特征 體長,頭平扁。須4對,甚長,上頜須未端超過背鰭起點。體無鱗。行鰭硬刺光滑:胸鰭刺發(fā)達,前緣粗糙,后緣具鋸齒。脂鰭特別長,起點接近背鰭,末端幾與尾鰭相連。中小型底層魚類,多在江河水流湍急、底層多礫石的環(huán)境中生活。夜間覓食,食底棲動物。6~7月繁殖,在流水灘產(chǎn)卵,卵粘附于石上。常見為0.5~1市斤,最大達10市斤。分布于長江、珠江水系。
大鰭鱯 Mystus macropterus
★ 斑鱯 Mystus guttatus
◆  特征 體長,側(cè)扁。頭平扁,吻寬而圓鈍,略似犁頭狀??趯挻螅挛?,弧形。上、下頜齒帶弧形,腭骨齒帶略呈半環(huán)形,齒絨毛狀。唇厚,下唇中間不連續(xù)。須4對。 棲息于江河的底層,以小型水生動物為食,如水生昆蟲、小魚、小蝦等,也食少量的高等水生植物碎屑。每年4 -6月繁殖,但在6 -8月也發(fā)現(xiàn)有成熟個體。分布于錢塘江、九龍江、韓江、珠江、元江等水系。
(5)鮡科Sisoridae
★ 中華紋胸鮡 Glyptothorax sinensis Regan(石黃姑、黃臘丁)
◆ 特征 頭平扁。眼小。上唇具小乳突,下唇薄而光滑。須4對,上頜須有寬闊的皮褶與吻部相連,末端超過胸鰭起點。頦部和胸部均具皺褶。體無鱗。背鰭刺短,光滑。胸鰭刺前緣光滑,后緣具鋸齒。脂鰭與臀鰭相對。尾鰭分叉。底棲小型魚類。常在急流中活動,用胸腹面發(fā)達的皺褶吸附于石上,以昆蟲幼蟲為主要食物。5~6月,在急流石灘。上產(chǎn)卵,卵粘附于石塊上。分布于長江中、上游。
中華紋胸鮡 Glyptothorax sinensis Regan
★ 巨魾 Bogarius yarrelli
◆ 分布于瀾滄江。
巨魾 Bogarius yarrelli
★ 魾 B.bagarius
◆ 分布于瀾滄江。
魾 B.bagarius
★黃斑褶鮡 Pseudecheneis sulcatus (McClelland)
★ 無斑褶鮡 P. immaculatus Chu
無斑褶鮡 P.  immaculatus Chu
★ 黑斑原鮡 Glyptosternum maculatum
黑斑原鮡 Glyptosternum maculatum
(6)叉尾鮰科
★ 斑點叉尾鮰 Ictalurus Punctatus (溝鯰、河鯰)
◆ 特征 體延長,后部側(cè)扁,頭部平扁,尾叉較深。胸鰭有一硬棘,末端較尖,背鰭短,有脂鰭。體表光滑無鱗。體上部呈淡藍色或橄欖色,腹部銀白色,體側(cè)分布有黑色或深褐色斑點,當其體重超過2500克以后,斑點逐漸消失。口亞下位,有觸須4對,口角須最長,超過胸鰭基部,頤須和鼻須較短。原產(chǎn)于美國密西西比河,重點分布在伊利湖、安大略湖、安艾達湖以及其它河流和附屬水體內(nèi),通過馴養(yǎng)已成。為美國主要淡水魚類。近些年世界許多國家都紛紛引種養(yǎng)殖。我國于1984年由湖北省首次從美國引進。目前我國南北方均有養(yǎng)殖。
斑點叉尾鮰 Ictalurus Punctatus
(7)長臀鮠科
★ 長臀鮠 Cranoglanis bouderius(骨魚)
◆ 特征 體長,側(cè)扁,背鰭起點為體最高處。頭尖,平扁,略呈三角形,頭后斜向隆起。分布于 廣西的左江、右江、紅水河、邑江、郁江、黔江、潯江、西江、桂江,廣東的北江等地。
長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
(8)錫伯鲇科Schilbidae(schilbid catfishes)
◆ 特征 ?D.短或缺如,具1棘;A.基部長,不與C. 相連?常具脂鰭。分布于非洲、亞洲南部。
★ 中華刀鲇 Platytropius sinensis
★ 長臀刀鲇 P. longiandis
(9)魚芒科
◆ 特征 須2對;體側(cè)扁;D. 位很前,常在V. 前上方,具1-2枚棘?脂鰭小,不與C. 相連。分布:亞洲南部的淡水魚類。巨無齒魚芒 最大(2.5m,250kg)9屬約26種,我國2屬5種。 ★ 細尾魚芒Pangasius nasutus
細尾魚芒Pangasius nasutus
★ 短須魚芒 Pangasius micronemus
短須魚芒 Pangasius micronemus
★ 粗尾魚芒 Pangasius beani
粗尾魚芒 Pangasius beani
★ 長絲魚芒 Pangasius sanitwangsei
長絲魚芒 Pangasius sanitwangsei
(10)粒鲇科 Akysidae(stream catfishes)
◆ 特征 ?背鰭基短,具棘;脂鰭存在或無;P. 具強棘?鰓孔??;體常具縱行顆粒突。分布:亞洲南部的淡水。
★ 中華粒鲇 Akysis sinensis
中華粒鲇 Akysis sinensis
★ 短須粒鲇 Akysis brachybarbatus
(五)鱸形總目Percomorpha
◆ 特征 腹鰭胸位或喉位;鰭一般有棘,體通常被櫛鱗,稀有裸出或被小骨片或骨板;許多種類頭部骨骼上具刺;口裂上緣僅由上頜骨組成;鰾無管或無鰾,稀為鰾有管。
1、鱸形目Perciformes
◆ 特征 鱸形目是真骨魚類中種類最多的一個目,它的鰾無管;鰭一般具鰭棘;上頜骨一般不參加口裂邊緣的組成;一般有2個背鰭,第一背鰭由鰭棘組成,第二背鰭由鰭條組成;腹鰭不多于6鰭條,一般為胸位,有時為喉位或位于胸鰭稍后下方。主要分布在溫、熱帶海洋內(nèi),在全世界鱸形目魚類的生產(chǎn)中,以石首魚類和金槍魚類占主要地位,其次為鯖類、魚旨 類等。
(1)鱸亞目(Percoidei)本亞目主要包括棲息在熱帶和溫帶區(qū)域的海水和淡水魚類,種類繁多。
◆ 特征 背鰭一般發(fā)達,腹鰭1鰭棘、5鰭條,胸位或喉位。上頜骨與前頜骨連接不密切。肋骨不包圍鰾。
① 魚旨  科(Serranidae) 包含石斑魚亞科、鱖亞科、常鱸亞科。
◆ 特征 下頜通常長于上頜,頜齒絨毛狀或雜有犬牙;頭和頰部被鱗,鰓蓋骨上有棘。
★寶石石斑魚  Epinephelus areolatus
◆ 特征 體側(cè)無縱帶與橫帶。體部以及除胸鰭外的各鰭上滿布寶石狀斑點。胸鰭上具赤色條斑;尾鰭淺凹形,邊緣呈白色。
暖水性中下層魚類。喜棲息于巖礁底質(zhì)海區(qū)。體長一般為250-300毫米。為廣東沿海習見經(jīng)濟種類。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僅產(chǎn)于南海。
寶石石斑魚  Epinephelus areolatus
★ 六帶石斑魚Epinephelus seXfasciatus
◆ 特征 全體棕色。體側(cè)有6條褐色橫帶,各帶排列整齊,帶寬大于帶間隙。背鰭鰭條部、尾鰭和臀鰭上有不規(guī)則斑點。為暖水性中下層魚類。一般體長了5~140毫米。在砂礫底質(zhì)海區(qū)漁獲較多。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西部。我國只見于南海。
六帶石斑魚Epinephelus seXfasciatus
.
★青石斑魚 Epinephelus awoara
◆ 特征 全體散布橙色小點。體側(cè)有5條暗色橫帶,第一與第二條緊相鄰,第三與第四條位于背鰭鰭條部與臀鰭鰭條部之間,第五條位于尾柄上。背鰭鰭條部及尾鰭邊緣黃色。暖水性中下層魚類。一般體長120—200毫米。喜棲于巖礁底質(zhì)海區(qū)。為廣東沿海習見經(jīng)濟種類。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國只見于南海。
青石斑魚 Epinephelus awoara
.
★ 赤點石斑魚Epinephelus akaasa
◆ 特征 體側(cè)無縱帶與橫帶。頭部、體側(cè)以及背鰭與尾鰭上皆具赤色斑點。尾鰭圓形。暖水性中下層魚類。體長一般200毫米左右。喜棲息于巖礁與砂礫底質(zhì)海區(qū)。為廣東沿海習見經(jīng)濟魚類。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chǎn)于南海和東海南部。
赤點石斑魚Epinephelus akaasa
④天竺鯛科(Apogonidae)
★ 細條天竺魚Apogonichthys lineatus
◆ 特征 頭大。吻短。眼大,眼間隔約等于眼徑。兩頜齒絨毛帶狀,犁骨與腭骨亦具絨毛齒。體被弱櫛鱗,鱗較大,易脫落。第一背鰭鰭棘細弱。尾鰭圓形。體側(cè)有9~ll條暗色橫條,條紋寬小于條間隙。為近岸中下層小型魚類,一般體長在100毫米以下。性喜結(jié)群,通常棲息于底質(zhì)為沙泥的淺海。在黃渤海區(qū)的成魚生殖期為8、9月。雄魚有護卵作用,卵子含于口腔內(nèi)孵化。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chǎn)于東海北部、黃海和渤海。
細條天竺魚Apogonichthys lineatus
★ 斑柄天竺鯛Apogon fleurieu
◆ 特征 斑柄天竺鯛眼大,眼間距稍小于眼徑。兩頜、犁骨與腭骨皆具絨毛齒。體被薄櫛鱗,排列整齊。臀鰭鰭棘2,第一鰭棘很短小。頭部有3條白色細帶。體側(cè)無橫帶,在尾柄有一暗色斑。為暖水性中下層小魚。體長一般80~120毫米。棲息于沿岸淺海。我國在海南島沿海常可捕到。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國只見于南海。
斑柄天竺鯛Apogon fleurieu
★ 四線天竺鯛Apogon quadrifaosci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 特征 四線天竺鯛與斑柄天竺鯛主要區(qū)別為:體每側(cè)有2條棕色縱帶,第一條較細,自眶上方起沿體背緣向后至第二背鰭基下;第二條較粗直,自吻端起穿過眼徑,沿體側(cè)中央向后直達尾鰭末端;尾柄無暗斑。為暖水性中下層小魚,體長一般60-85毫米。棲息于沙泥底質(zhì)的淺海。為廣東沿海一帶習見魚類。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國只見于南海。
四線天竺鯛Apogon quadrifaosci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⑤ 鱚科(Sillaginidae)
★ 多鱗鱚Sillago sihama
◆ 特征 多鱗鱚體細長,略呈圓柱狀,被弱櫛鱗。側(cè)線上鱗4-5列。體側(cè)無斑紋。各鰭亦無斑點。暖水性淺海底層魚類。喜棲息于水質(zhì)澄清的沙底海區(qū),亦進入淡水。體長為135-165毫米,大者可達200毫米。 為我國沿海習見種類。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國沿海均產(chǎn)之。
多鱗鱚Sillago sihama
.
★ 斑鱚Sillago maculata Quoy et Gaimard
◆ 特征 斑鱚體略呈圓柱狀,被弱櫛鱗。體側(cè)有不規(guī)則斑紋。第一背鰭尖端有一褐色斑;第二背鰭具細斑點。暖水性淺海底層魚類。體長一般125~196毫米。為我國海南島沿海常見種類。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國見于南海及東海南部。
斑鱚Sillago maculata Quoy et Gaimard
⑥ 鲹 科(Carangidae)
◆ 特征 體多少側(cè)扁,頭側(cè)扁。尾柄細。鱗小,圓鱗,有時隱入皮下。側(cè)線完全,常有棱鱗著生在側(cè)線的全部或一部,亦有無棱鱗者。兩個背鰭多少分離,第一背鰭短,棘細弱,第二背鰭長。臀鰭通常與第二背鰭同形,其前方常有二分離棘,有時第二背鰭及臀鰭的后方有1個或幾個小鰭。
★ 藍圓鲹(Decapterus maruadsi)
◆ 特征:身體呈紡錘形,稍側(cè)扁,長約12~30厘米。青灰色。鰓蓋后上角有1塊黑斑。眼被脂瞼,僅瞳孔中央留露1條長縫。上下頜有1列細齒。第2背鰭和臀鰭后方各有1個游離小鰭。體被小圓鱗。為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洄游性顯著,游泳迅速,喜結(jié)群,有趨光性,頭部朝向日出日落方向,夜晚趨向月光,適用藍綠光誘捕。多以浮游生物為食。
藍圓鲹 (Decapterus maruadsi)
★ 竹夾魚(Trachurus japonicus)
◆ 形態(tài)特征: 體呈紡錘形。稍側(cè)扁脂眼瞼發(fā)達。體被小圓鱗,側(cè)線上全被高而強的棱鱗,所胡棱鱗各具一向后的銳棘,形成一條鋒利的隆起脊。體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鰓蓋骨后緣有一黑斑。背鰭2個。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chǎn)之。
竹夾魚(Trachurus japonicus)
★ 大甲鯵 Megalaspis cordyla
◆ 特征 脂眼瞼非常發(fā)達。棱鱗強而高,被于側(cè)線彎曲部后部及直線部全部,在尾柄處連接形成一隆起嵴。第二背鰭后部有7-10個游離小鰭,臀鰭后部有6-8個游離小鰭,小鰭的數(shù)目隨魚的大小而異。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游泳迅速。體長200-400毫米,大者可達1米多。盛產(chǎn)于廣東沿海。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國產(chǎn)于南海和東海。
大甲鯵 Megalaspis cordyla
⑦ 石首魚科(Sciaenidae) 常見為小黃魚和大黃魚
◆ 特征:體方長而側(cè)扁,被有櫛鱗或薄的圓鱗。側(cè)線完全。上頜無輔上頜骨。頭顱黏液腔發(fā)達。頤部有黏液孔或小須。兩頜齒細小,呈絨毛狀,或有犬齒。犁骨、腭骨及舌上無齒。鰓孔大,鰓膜與峽部不連。背鰭連續(xù)具一缺刻。臀鰭鰭棘1-2。腹鰭胸位。尾鰭一般楔形,尖長,或圓形等。
★ 小黃魚Pseudosciaena poJyactis Bleeker
◆ 特征 頭較大,頭顱具發(fā)達粘液腔。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倍余。臀鰭第二鰭棘長小于眼徑。鱗較大,在背鰭與側(cè)線間具鱗5-6行。鰾腹分枝的下分枝之前小枝長于后小枝。脊椎骨一般為29個。
底層結(jié)群性洄游魚類,喜棲息于軟泥或泥沙底質(zhì)海區(qū)。魚群分布水深:產(chǎn)卵場為10-25米;越冬場為45-80米。漁獲物體長 為160-250毫米。有明顯垂直移動現(xiàn)象,黃昏時上升,黎明時下降,白天在底層或近底層。為我國主要經(jīng)濟魚類之一。分布于我國東海、黃海和渤海。
小黃魚Pseudosciaena poJyactis Bleeker
★  大黃魚 Pseudosciaena crocea
◆ 特征與小黃魚主要區(qū)別:尾柄長為尾柄高的3倍余;臀鰭第二鰭棘等于或大于眼徑;鱗較小,背鰭與側(cè)線間有鱗8-9行;鰾的腹分枝的下分枝中前小枝與后小枝等長;脊椎骨一般為26個。結(jié)群性近海魚類,通常棲息于水深60米以內(nèi)海域的中下層。漁獲物體長為300-400毫米,體重400-800克;最大可達750毫米,4公斤。為我國主要海產(chǎn)經(jīng)濟魚類之一,年產(chǎn)量僅次于帶魚。分布于我國南海、東海和黃海南部。
大黃魚 Pseudosciaena crocea
★ 黑鰓梅童魚Collichthys niveatus Jordan et Starks
◆ 特征 頭大而圓鈍,額部隆起,粘液腔發(fā)達。枕骨棘棱顯著,呈馬鞍狀。頦孔4個,不顯著,中央頦孔及內(nèi)側(cè)頦孔成四方形排列。體被薄圓鱗。鰓腔上部深黑色。鰾每側(cè)具14-15對側(cè)枝。為近海小形魚類,體長一般為100毫米左右。喜棲息于近海港灣沙泥底質(zhì)海域,不作長距離洄游。 分布于我國東海、黃海和渤海。
黑鰓梅童魚Collichthys niveatus Jordan et Starks
★ 叫姑魚johnius belengerii
◆ 特征 吻突出。口下位。上頜牙外行稍大,排列稀疏,內(nèi)行及下頜牙都很細小。頦孔為“似五孔型”,中央一對相互接近,中間具肉墊。鰾前側(cè)向外突出成球形側(cè)囊,后端細尖,鰾兩側(cè)約有14對纓須狀側(cè)枝。體被櫛鱗,側(cè)線鱗44-50個。暖水性近海中下層魚類,喜棲息于泥沙底和巖礁附近海域。一般能發(fā)出較大叫聲,因此得名。體長70-140毫米。懷卵量約7~9萬粒。生殖期4~7月。為我國沿海習見種。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chǎn)之。
叫姑魚johnius belengerii
★ 黃姑魚Nibea albiflora
◆ 特征 吻短鈍。頦孔為“似五孔型”,中央頦孔一對相互接近,中間有一肉墊;內(nèi)側(cè)頦孔和外側(cè)頦孔均存在。無頦須。鰾大,前端圓形,無向外突出的側(cè)囊,鰾側(cè)具纓須狀側(cè)枝,約22對。脊椎骨25個。暖溫性近海中下層魚類。體長一般為201-310毫米,重190-550克;大者可達410毫米,重1200克。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洄游,生殖期游向近岸水深4、9米處產(chǎn)卵。鰾具有發(fā)聲能力,特別在魚群,密集的生殖盛期。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chǎn)之。
黃姑魚Nibea albiflora
★ 鮸魚Miichthys miiuy
◆ 特征 頭中等大,尖突。頦孔4個,中央頦孔及內(nèi)側(cè)頦孔呈四方形排列。無頦須。上頜外行牙和下頜內(nèi)行牙擴大,呈犬牙狀。鰾圓錐形,后端尖細;鰾側(cè)具34對側(cè)枝,小枝細密,交叉成網(wǎng)狀。體被櫛鱗。側(cè)線完全。暖溫性底層魚類。喜棲息于底質(zhì)為泥或泥沙海域。漁獲物體長一般為450-550毫米,重1500-2500克;大者可達800毫米,重4公斤左右。為我國海產(chǎn)經(jīng)濟魚類。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chǎn)之。
鮸魚Miichthys miiuy
★ 白姑魚Argyrosomus argentatus
◆ 特征 口大,上下頜略等長。上頜牙細小,排列呈帶狀;下頜牙2行,內(nèi)行牙較大。頦孔6個,細小。鰾大,前端圓形,不向外突出成側(cè)囊,鰾每側(cè)具側(cè)枝25對。體被櫛鱗,側(cè)線鱗48-51個。為中下層魚類,一般棲息于水深40-100米的泥沙底海區(qū),生殖季節(jié)結(jié)群向近海洄游。體長一般為120-260毫米,重250-400克;最大可達340毫米,重1100克。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chǎn)之。
白姑魚Argyrosomus argentatus
⑧ 鯛科(Sparidae)
◆ 特征 體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側(cè)扁,一般背緣隆起度大。體被中等大的圓鱗或弱櫛鱗??诙宋?,上頜骨大部或全部被眶前骨所遮蓋。齒強,前端為犬齒狀、圓錐齒狀或門齒狀,兩側(cè)為臼齒或顆粒齒。鰓膜與頰部不連。背鰭連續(xù),鰭棘強大,臀鰭3棘,以第二棘最強大。
★ 真鯛(Chrysophrys major)
◆ 形態(tài)特征:體側(cè)扁,呈長橢圓形。頭大,口小。全身呈現(xiàn)淡紅色,體側(cè)背部散布著鮮 艷的藍色斑點。尾鰭后緣為墨綠色,背鰭基部有白色斑點。
◆ 分布: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近海均產(chǎn)之,但近年產(chǎn)量不多。
⑨ 方頭魚科(Branchiostegidae)
★ 銀方頭魚Branchiostegus argentatus
◆ 特征 頭近方形。吻較長。眼較小。頭長為吻長的2.2~3.6倍,為眼徑的4.4~5.2倍。后頭骨隆起嵴向前延伸,
達到左右外篩骨后端連線的前方,在嵴的前端不分成2叉。腹鰭較大,其長大于眼后頭長。尾鰭雙截形,有蠕蟲狀斑紋。為溫水性中下層魚類。體長一般260~340毫米。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chǎn)于南海及東海。
銀方頭魚Branchiostegus argentatus
⑩麗魚科(Cichlidae)
◆ 特征 體一般為長橢圓形,被中大櫛鱗,側(cè)線前后中斷為二,一般上側(cè)線止于背鰭鰭條末端之下,下側(cè)線則位于尾柄的中部??诓淮?,兩頜齒一般呈錐形,腭骨無齒。前頜骨能伸縮。背鰭連續(xù),鰭棘發(fā)達。分布在南美、中美、非洲及西南亞,種類頗多,許多是供觀賞的熱帶魚。
★ 莫桑比克羅非魚(Oreochromis mossambica)
◆ 特征 外形類似鯽魚;體側(cè)扁,背較高;頭中等大小,口端位,鱗大,圓形;側(cè)線分上下兩段;尾鰭末端鈍圓形。為長江以南的高產(chǎn)養(yǎng)殖品種。
(2)帶魚亞目 分3科,我國產(chǎn)2科。常見帶魚科,我國產(chǎn)4個屬。以帶魚為常見種。
◆ 特征 體延長,側(cè)扁,裸露或具細鱗。眼側(cè)位??诹汛螅舷骂M具強大犬齒,前頜骨固著于上頜骨,不能向前伸突。背鰭及臀鰭均很長,后方有時具小鰭。腹鰭胸位,有時消失。尾鰭存在或消失,鰭條基部不迭于尾下骨上。胸鰭位低。
.
★ 帶魚(belt fish)
◆ 特征 體顯著側(cè)扁,延長成帶狀,尾細長如鞭,一般體長60至120厘米、體重200至400克;頭窄長而側(cè)扁,前端尖突;兩頜牙發(fā)達而尖銳;眼大、位較高,眼間隔平坦、中間微凹;鱗退化成表皮銀膜,全身呈富有光澤的銀白色,背部及背鰭、胸鰭略顯青灰色;背鰭長,起點于鰓孔后上角沿背部齊長,臀鰭不明顯,只有鰭棘刺尖外露;無腹鰭。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溫、熱帶海域。我國沿海均產(chǎn)之。浙江嵊山漁場是帶魚的最大產(chǎn)地,其次是福建的閩東漁場。
(3)鯖亞目(Scombroidei)
◆ 特征 魚體大多呈紡錘形。前頜骨固著于上頜骨,不能向前伸出,尾鰭鰭條基部重迭于尾下骨之上。背鰭鰭棘正常。臀鰭前無游離鰭棘。有或無皮膚血管系統(tǒng)。
①鯖科(Scombridae)
◆ 特征 體呈紡錘形,被小圓鱗。背鰭2個。背鰭及臀鰭后方有小鰭。尾柄兩側(cè)有2到3隆起嵴。我國現(xiàn)知產(chǎn)11屬、約21種,許多都是經(jīng)濟價值較高的經(jīng)濟魚類。
a、羽鰓鮐屬(Rastrelliger)
★ 羽鰓鮐[Rastrelliger kanagurta(Cuvier)]
◆ 特征 羽鰓鮐體紡錘形、略側(cè)扁;橫切面為圓形;背鰭二個;鰓耙長而扁,呈羽毛狀,故名“羽鰓鮐”;眼大、脂眼瞼發(fā)達;側(cè)線完全,與背緣平行。分布于紅海、非洲東岸、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是印度、印度尼西亞主要漁獲品種。我國僅產(chǎn)于南海。
b、馬鮫屬(Scomberomorus)
★ 藍點馬鮫Scomberomorus niphonius
◆ 特征 體長而側(cè)扁,呈紡錘形,尾柄細,口大,稍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體被細小 圓鱗,側(cè)線呈不規(guī)則的波浪狀、體側(cè)中央有黑色圓形斑花背鰭2個,尾鰭大,深叉形。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chǎn)于東海、黃海和渤海。主要漁場有舟山、連云港外海及山東南部沿海、每年的4~6月份為春汛,7~10月份為秋汛,5~6月份為旺季。
藍點馬鮫Scomberomorus niphonius
c、金槍魚屬(Thunnus)
★ 黃鰭金槍魚T.albacares
◆ 特征 有鰾。背鰭、臀鰭和小鰭皆呈黃色;胸鰭向后達第一背鰭后端,第二背鰭及臀鰭甚低。
黃鰭金槍魚T.albacares
.
② 箭魚科(Xiphiidae)
◆ 特征 前頜骨延長形成箭狀吻部,胸鰭很低,腹鰭有或無。均為溫帶、熱帶或亞熱帶海洋上層的大型經(jīng)濟類。
帆旗魚
(4)鯧亞目(Stromateoidei)
★ 銀鯧Silvery pomfret
◆ 特征 體呈卵圓形,側(cè)扁;頭較小,吻圓鈍略突出;下頜較上頜短;體被小圓鱗,易脫落,側(cè)線完全;體背部微呈青灰色,胸、腹部為銀白色,全身具銀色光澤并密布黑細斑;無腹鰭,尾鰭深叉形。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chǎn)之,東海與南海較多。主要漁場有黃海南部的呂泗漁場,可形成較大的漁汛。
銀 鯧Silvery pomfret
(5)鰕虎魚亞目(Gobioidei)
◆ 特征 體長圓形乃至鰻形,被以圓鱗或櫛鱗,鱗片或呈退化狀,或甚至完全無鱗。無側(cè)線。腹鰭胸位,各由1鰭棘、4或5鰭條組成,左右腹鰭頗為接近,或在大多數(shù)種類內(nèi)愈合為一鰭,形成一完整的圓形或長形的吸盤,使魚體得以吸附劑于水底砂石或其他物體上。背鰭鰭棘均頗細弱而柔軟,不呈堅硬的刺狀。鰓蓋膜與頰部相連鍶孔側(cè)位,常狹窄。一般無鰾及幽門盲囊?!〈蠖酁槿馐承?,生活于近岸海底、淺彎、河口或淡水河流湖泊中,以底棲性的甲殼動物、軟體動物、蠕蟲等為食,幼魚及某些成魚以浮游生物為食。
① 鰕虎魚科(Gobiidae)
◆ 特征 身體長形或呈鰻狀,被以圓鱗或櫛鱗,或鱗片呈退化狀,或完全無鱗。左右腹鰭愈合,形狀不一。胸鰭基底部肌肉不發(fā)達,不呈臂狀,第一背鰭最多有10鰭棘。分布遍及全世界,但以溫暖地帶為多。
★ 櫛鰕虎魚 Ctenogobius giurinus (Rutter)(廬山石魚、春魚)
◆ 特征 頭略扁平,吻鈍??诙宋唬骂M微突出。體被[木節(jié)]鱗,頭部裸露。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腹鰭胸位,左右愈合成吸盤。雄魚背鰭、臀鰭較長。底棲性小型魚類,成魚散居于石隙中。食各類水牛無脊椎動物。4~6月產(chǎn)卵,卵粘附于石上。幼魚有集群溯游習性,可大批捕撈,加上成為風味特殊的食品。分布極廣,除青藏高原外,幾乎遍布于全國。
櫛鰕虎魚 Ctenogobius giurinus (Rutter)
★ 成都櫛鰕虎魚 Ctenogobius chengtuensis (Chang)
◆ 特征 體細長,略呈圓筒狀。頭略平扁。頭部和背鰭前的背部裸露。第2背鰭前的鱗片不規(guī)則。背鰭2個,彼此分離。腹鰭胸位,左右愈合成吸盤。體鱗邊緣呈黑色。棲息于山澗溪流的底層。為30~50毫米長的小型魚類。無經(jīng)濟價值。分布于長江上游各支流。
成都櫛鰕虎魚 Ctenogobius chengtuensis (Chang)
② 塘鱧科(Eleotridae)
◆ 特征 體長而側(cè)扁,被櫛鱗。腹部分離,胸鰭大,尾鰭圓或稍尖。
分布于熱帶、亞熱帶的淡水與海水混合的水域。白天躲在河底的洞穴或石頭下,黃昏后便出來覓食,是以小蝦和小魚為生的肉食性魚類。
★ 沙鱧 Odontoburis obscura (Temminck et Schlegel)(塘鱧、蒲魚)
◆ 特征 體粗壯,前部渾圓。頭大,稍平扁,口上位.兩頜具細齒。頰部肌肉發(fā)達。背鰭2個,彼此分離。腹鰭胸位,左右分離。生殖期間:雄魚體表光滑,雌魚體表粗糙,有明顯的生殖突。底層魚類,喜隱居于巖石縫隙,或泥沙、雜草等隱蔽處。食蝦。4~6月產(chǎn)卵,以石隙、空蚌殼及破瓦罐等為產(chǎn)卵巢穴。雄魚有守巢護卵的習性。肉多,鮮美可口。江浙一帶以[純]菜、蒲魚(沙鱧)為名菜。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及福建等地。
沙鱧 Odontoburis obscura (Temminck et Schlegel)
★ 黃魚幼 Hypseleotris swinhonis(Gunther)(黃肚魚、黃麻嫩)
◆ 特征 體短小??谛绷?,下頜稍長于上頜。兩頜均具細齒。眼徑大于眼間距。體被[木節(jié)]鱗。背鰭2個,彼此分離。胸鰭大。腹鰭胸位,左右分離。尾鰭圓形。 棲息于水體底層,為江河、湖泊常見的小型魚類,一般體長40毫米以下。數(shù)量較多,無經(jīng)濟價值。 分布于長江水系。
黃魚幼 Hypseleotris swinhonis(Gunther)
③ 彈涂魚科Periophthalmidae
★ 彈涂魚 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Osbeck)(跳鯊魚)
◆ 特征 體圓,頭大。吻短鈍。眼明顯外突,位于頭頂前方。眼間隔呈一細溝。上下頜各具齒1行。無側(cè)線。背鰭2個,彼此分離。胸鰭基部具臂狀肌柄。腹鰭胸位,左右愈合成心臟形的吸盤。尾鰭橢圓。小型魚類,生活在海水咸淡水中。當退潮時,借尾部和胸鰭肌柄的力量跳躍于泥灘上覓食小動物。分布于沿海各江河口。
彈涂魚 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Osbeck)
(6)攀鱸亞目Anabantoidei
◆  特征 本亞目具有輔助呼吸的鰓上器官,由第一鰓弓的上鰓骨等擴大特化而成。鰾后室擴大。腹鰭胸位,棘1枚,有時退化。被圓鱗或櫛鱗。
①攀鱸科 Anabantidae
◆ 特征 第一鰓弓上有輔助呼吸器官,并有豐富的血管網(wǎng)分布。本類魚性格粗暴,對同類往往毫不留情,對其它的魚類卻比較溫順,多為肉食性部分品種會吃小魚。適應(yīng)弱酸性軟水。PH值5.5-6.5之間適應(yīng)水溫20-30攝氏度。本類魚主要產(chǎn)于東南亞和赤道非洲。
★ 攀鱸 Anabas scandens Linnaeus
◆ 特征 背鰭開始于胸鰭基之上,犁骨與腭骨具齒,可離水而長久不死,產(chǎn)于南方各省的淡水中。
②斗魚科(Belontiidae)
★  圓尾斗魚Macropodus chinensis(Bloch)
◆ 特征 體側(cè)扁,背、臀鰭基部長,幾相對。背鰭有4~5根延長的分枝鰭條。腹鰭胸位,有1~2根延長的分枝鰭條。臀鰭幾與尾鰭相連。尾鰭圓形。雄魚鰭條延長更甚,體色更艷。小型魚類,棲息湖汊、塘堰、稻田及溝港等處的水草叢里。能吞吸空氣,借口腔內(nèi)的表皮行輔助呼吸。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及北方各省。
圓尾斗魚Macropodus chinensis(Bloch)
.
★ 叉尾斗魚 M.operculars(Linnaeus)
◆ 特征 魚體長可達5-10厘米。尾呈叉狀,對低溫缺氧有很強的適應(yīng)能力,雄魚之間要進行爭斗,叉尾斗魚對水質(zhì)要求不嚴,在水溫20-25度的臟水中,生長良好。喜食昆蟲幼體和魚蟲,也食干餌料。性好斗,又能吞食小魚,不宜混養(yǎng)。養(yǎng)時在水中多植水草和多放些石塊,為其設(shè)置藏身隱蔽之處。分布 于長江以南各水系中。
叉尾斗魚M.operculars(Linnaeus)
③鱧科 (Ophiocephalidae)
◆ 生活習性 喜在多水草、泥底的湖泊河流中生活,在缺氧、急流、寒熱等環(huán)境下均能生活。成魚以魚及蛙為食餌,故在淡水養(yǎng)殖中,常被列為清除對象。
★ 烏鱧 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
◆ 特征 體黑色、圓鱗,上有許多斑點很像蝮蛇花紋,頭如蛇頭,頭兩邊鰓弧上部有“鰓上器”,有呼吸空氣的本能,口裂大,捕食方便。底棲魚類,喜居水草叢生的靜水或微流水水域;能在其他魚類不能生活的環(huán)境中生存。水中缺氧,它可以依靠鰓上器在空氣中呼吸。即使沒有水只要能保持一定的濕度就可以存活1周以上。跳躍能力很強。
烏鱧 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
★ 斑 鱧 Channa maculata
◆ 特征 體近圓筒狀,尾柄粗短。頭長,吻短,略平扁,口大,下凳稍突出,頜具尖齒。頭、體均被鱗。胸鰭圓。腹鰭小,前位。尾鰭圓形。體黑灰色,腹部灰白,具眾多不規(guī)則的小黑斑。背、臀、尾鰭均具黑色斑紋,胸鰭略黃。分布于長江以南各水系,包括臺灣、海南島。
斑 鱧 Channa maculata
(7)刺鰍亞目 Mastacembelus
◆ 特征 體延長似鰻。背鰭、臀鰭和尾鰭連成一片,背鰭有許多游離的小棘,臀鰭有2-3鰭棘,胸鰭存在,無腹鰭??诹焉暇売汕邦M骨組成。無基蝶骨,肩帶連于頭后的椎骨上。鰾無管。
★ 刺鰍 Mastacembelus aculeatus (Basilewsky)(剛鰍、刀鰍)
◆ 特征 體細長。吻尖而突出,具游離皮褶。上下頜均具絨毛狀齒。體被細鱗、無側(cè)線。背鰭有33~34枚硬刺。無腹鰭。背、臀鰭基步極長,與尾鰭相連。底棲魚類,棲息于多水草的淺水區(qū)。個體不大,一般體長在250毫米以下。分布于長江水系。
刺鰍 Mastacembelus aculeatus (Basilewsky)
.
★ 大刺鰍M.armatus(Lacepede)
◆ 特征 吻突大于眼徑,臀鰭鰭棘2。分布于長江以南各水系及海南島、臺灣。
大刺鰍M.armatus(Lacepede)
(8)鮣亞目(Echeneoidei)
◆ 特征 第一背鰭變成1個長橢圓形的吸盤,位于頭的背側(cè)。第二背鰭及臀鰭均無鰭棘。腹鰭胸位。前頜骨發(fā)達,具牙齒。鱗小,圓形。無鰾。本亞目只有鮣科Echeneidae,分布于熱帶及溫帶海洋中,常吸附在其他大形魚體或浮物上,以作遠游,為肉食性魚類。我國有3屬,即鮣屬(Echeneis)、短鮣屬(Remora)和大盤鮣屬(Rhombochirus)。
★ 鮣魚(E.naucrates)(印頭魚,吸盤魚,粘船魚)
◆ 特征 體細長,一般體長220~450毫米,最大體長約達1000毫米。前端平扁,向后漸尖,漸成圓柱狀。頭稍小;頭及體前端的背側(cè)平扁,有一長橢圓形吸盤,頭的腹側(cè)稍圓凸。吻很平扁,寬,前端略尖。眼小,側(cè)位,距鰓孔較距吻端近。眼間隔很寬平,全由吸盤占據(jù)。背鰭2個;第一背鰭變成吸盤,吸盤是由22~25對軟骨板組成,中央有一縱軸褶,周緣游離,橫軟骨板的后緣具絨狀小刺。第二背鰭長,始于肛門后上方的附近,前端鰭條較長,最后鰭條的末端伸不到尾鰭基。小魚尾鰭尖形,大魚漸變?yōu)椴鏍?。廣分布世界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中國沿海均產(chǎn)。游泳能力較差,主要靠頭部的吸盤吸附于游泳能力強的大型鯊魚或海獸腹面,有時吸附于船底,被帶到世界各海洋。當?shù)竭_餌料豐富的海區(qū),便脫離宿主,攝取食物。然后再吸附于新的宿主,繼續(xù)向另外海區(qū)轉(zhuǎn)移。
鮣魚(E.naucrates)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硬骨魚綱 !!!!!
馬鮫(鲅魚)/ 秋刀魚 / 鮐魚(青占魚)的區(qū)別?
中國淡水魚觀賞圖集(二)
魚鰭有幾種?各有什么功能?
【今日頭條】史上最全的魚類圖譜 作為水產(chǎn)人你認識多少?(下)
從魚態(tài)如何鑒賞好金魚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