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墻
湖北省襄陽城墻位于現襄樊市襄城區(qū)境內,起初筑于漢初(具體年代無考),屢經整修(從城墻磚上有“ 鄧城”,“太平興國”,“岳”、“光緒”等字樣可證),略呈正方形。其東南隅有仲宣樓(俗稱會仙樓)、魁星樓,西南隅有獅子樓,西北隅有夫人城。明洪武初年,衛(wèi)國公鄧愈守襄陽,在整修舊城的同時,并將東北隅城垣擴展至江邊,增辟二門(大北門、長門),連同原有四門(詳見《縣城集鎮(zhèn)》部分),各建城樓一座(今僅小北門城樓巋然獨存)。六個城門外各有甕城,東、南、西三門的甕城外另有子城,甕城、子城外各設吊橋(后改石橋)。城垣周長7.6公里,平均高8米,寬10米左右,用土層層夯筑,外用大塊青磚壘砌(今僅存小北門,大北門和襄陽公園附近各一段)。城北以漢水為池,東、南、西三面鑿有城濠,濠寬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終年水波瀲滟,儼若平湖(今襄陽公園用以供游客泛舟),全國罕見。由于城高且固,濠寬且深,加之漢峴天設,山川環(huán)衛(wèi),是以號稱“鐵打的襄陽”。
2001年
6月
25日,
襄陽城墻作為明代古建筑,被被國務院批準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襄陽城約始筑于
西漢高帝六年(前
201),城址疑在今襄陽城西北的漢水邊,劉表遷荊州治于襄陽前后在城東另筑新城。宋時由
土城改為磚城,并將直進直出式
城門改為屯兵式的
甕城門。明洪武初年,漢水南岸北移,為加強城東北角防御能力,遂將城向東北擴展,使城周長達
7.3公里,面積達
2.5平方公里,城墻堅固,護城河最寬處達
250米,易守難攻。
建筑特點
現存城墻基本上是于
明代所建,外砌城磚,內用土夯筑。東、西、南、北城墻分別長
2.2公里、
1.6公里、
1.4公里、
2.4公里,城墻均高
8.5米,寬
5—15米。共有
6座城門:東門曰"陽春",南門曰"文昌",西門曰"西成",大北門曰"拱宸",小北門曰"臨漢",東長門曰"震華",城門由明
萬歷年間的
知縣萬振孫題額。
除了六個城門之外,另有四座
角樓,名曰王粲樓、獅子樓、
奎星樓(三座角樓皆已頹圮,唯于
1990年代初重建了王粲樓)。在襄陽城中心十字街處有鼓樓(
昭明臺),于南街設有
譙樓,城內建筑相互呼應,構成一個完備的古代城池功能整體。
清
順治二年,知縣董上治再題額:東門曰"保厘東郊",南門曰"化行南國",西門曰"西土好音",北門曰"北門鎖鑰"。現僅存一座臨漢門樓,其他或因市政改造被拆除,或因風雨災害而傾頹,但整體上依然保留著古代城市的基本格局和雙層防御體系。
重大事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