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精神鑄就的溆浦龍舟之魂
作者:張昌竹(2010年06月03日)
溆浦龍舟原始粗獷,具有很強的競爭性。龍舟頭高尾翹,船成梭子型,全長26-28米,有倉26-28間,尾部翹起呈燕尾狀,尾高達2.8米,舵是獨立的一把大槳,長達5.8米。用一根粗竹纜把它從頭到尾緊緊的繃起來,在船的中央安一根不高的柱子,把繃緊的纜繩放在柱子的頂端,纜繩上可以懸掛各種旗幟。有橈手48人、舵手3人、舞頭旗 2 人、坐頭(又稱搶水手)2人、腰旗手2人、鑼鼓手2人、鐵炮手2人、吹嗩吶1人、舀水2人。至少64人。 溆浦龍舟,沒有龍頭,它是以舞頭旗者為“活龍頭”,舞頭旗人就是全船的總指揮,打鼓的看舞頭旗的,橈手聽鼓點。比賽開始后,頭旗手要站在飛奔的船頭上跳起來舞,不僅要穩(wěn)得住,而且還要會插“天式”(即倒立),有的還會用腳來舞旗。競渡前到溆水岸邊屈原廟中祭祀,競渡時兩岸人聲鼎沸,場面壯觀,凱旋者,要殺豬宰牛慶祝。扒完后放入專供龍船停放的龍船亭。
在溆浦流傳著一首《長工歌》,唱的就是長工從正月到十月應該在雇主家所做的工作,比如三月忙耕田,四月忙下種。其中關(guān)于五月就是這么唱的“五月里來五月中,五月是個撈(方言:看的意思)船工。老板打起黃油傘,抬轎遞茶老長工”。這說明溆浦人撈龍船是和插田一樣重要的。溆浦龍舟的競爭性也是極強的,自古就有“寧荒一垅田,不輸一年船”之說。因此也就有了“江口茶灣村一向姓媳婦抱著孩子看船,跟著鑼鼓聲為橈子手加油,居然箍死了懷里的孩子”的傳說。當然“扒過龍船認親家”一說,就更加說明了溆浦龍舟所代表的地方榮譽和家族榮光,同時也說明了溆浦人的那種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
一 溆浦龍舟與屈原
遠古溆浦的龍舟,是為了祭祀龍神,這與溆浦的地理環(huán)境、生產(chǎn)方式與生活習俗是相關(guān)的。溆浦四面環(huán)山,中部為溆水及其支流的沖積平地,“最為沃壤,特宜稻,耕作無廢”①。在古代,水,就成了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命根子。溆浦人認為:龍,是水神之王,它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因此,溆浦人崇拜龍、祭祀龍,希望它保佑常年風調(diào)雨順,河水波瀾不驚。屈原在溆浦創(chuàng)作的《九歌》,其中描述的“駕龍舟兮乘雷,載云旗兮委蛇”,就是溆浦龍舟競渡的生動寫照。清乾隆時的《湖南通志》記載:“龍舟競渡最早始于武陵”,可見溆浦就當是龍舟的發(fā)祥地。溆浦好漲端午水,這期間漲的洪水常常是一年中最大的,因此人們就在端午這天扒龍船祭龍,以求平安。
屈原流放到溆浦,進入溆水,面對林密山高,雪雨霏霏,想起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xiàn),創(chuàng)作了以詩言志的《涉江》,表達了“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的矢志不渝的思想。為了組織黔中郡官兵奮起抗秦,在這里生活了七八年,深入到民間鄉(xiāng)里,對溆浦的巫風儺韻非常熟悉,他依據(jù)這些俚歌形式,結(jié)合自己的思想創(chuàng)作了《九歌》,表達了對前線戰(zhàn)士的敬仰和贊美之情。陳掄先生在其著作《歷史比較法與古籍校釋》一書中,考證了《楚辭》中有大量的古字讀音同溆浦方言是完全吻合的。這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屈原在溆浦的創(chuàng)作生涯。
屈原以其完美的個人修養(yǎng)、忠貞的道德品質(zhì)和頑強的拼搏精神贏得了溆浦人民的無上敬仰和衷心愛戴。屈原離開溆浦去汨羅時,溆浦人民含著熱淚送他上船。相傳,屈原五月初五在汨羅江投江,其噩耗五月十五才傳到溆浦。因此,溆浦人為了屈原在水下的安全,又重新扒起龍船,祭祀龍神,以求龍神對屈原的關(guān)照。此后,就將每年五月初五為“小端午節(jié)”,十五作為“大端午節(jié)”,將龍舟初五下水,扒到十五,既祭龍神,又紀念屈原。同時,還在溆水岸邊建起了“招屈亭”、屈原廟,并在龍舟下水之后,競渡之前,先到屈原廟祭祀屈原。晉人常林在《義陵記》里說“項羽弒義帝,溆人縞素哭于招屈亭,高祖聞而義之”。劉邦就因為溆浦人有義,便將溆浦更名義陵并置義陵縣,治武陵郡。
二 屈原的完美自身、敢為人先精神成了溆浦龍舟之魂
完美自身是敢為人先之始,扒龍船就先從造船開始。溆浦人認為“買的木料笨,偷的木料靈”,龍船要靈不要笨。“龍船料要偷,十賽贏九頭”。因此,每到三月之后,人們便半夜去偷料。偷料前,要先“打好探子”,到山上找到要偷的樹,系上紅繩。晚上就直接去偷,三五人砍下來,抬起就跑,一人在后放一封小鞭炮。如果木料的主人發(fā)現(xiàn),便會追,便會罵,但那是偷料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因為偷料人跑在前,木料的主人在后追,那就意味著龍船在比賽時也會被別人追著跑。龍船做好后,要舉行下水儀式,叫“關(guān)頭”。關(guān)頭時,全船劃手手執(zhí)橈片按順序站立在船的兩旁。旗手、鑼鼓手騎在船纜之上,鞭炮齊鳴,祭師跪在船頭,面朝江水,口中念有祝詞,一手拿雄雞,一手提利斧,一聲吆喝,一斧將雞頭剁掉,反手拋入江中,人們旋即將豬頭、魚、粽子也拋入江中。此時,鞭炮齊嗚,八名童男赤身搖動火把,圍著龍船奔跑,稱之為“跑火”,說是驅(qū)趕邪惡。而后,劃手們齊聲吶喊,將船連同旗手、鑼鼓手一同舉起,沖入江中。
船做好了,選人也是極認真的。比如坐頭的搶水手,就要求身材高大,強壯有力,最好是練過武功的青壯年。一般是在全村或全族的所有青壯年中,用淘汰法比扳腕子看力氣、比摔跤看靈活,最后勝出的2人當選。所有上船的人也是通過這樣選出來,從初五龍船下水,練習到十三,還要進行一次清橈,通過“清橈”來重新調(diào)整力量。凡是上了龍船的人,每時每刻都不敢怠慢。因為一旦被“清橈”出來,不僅自己臉上無光,見不得人,同時還要受到親朋好友的嘲笑,做父母的也會感到臉上無光,姑娘們更會瞧不起他。
溆浦龍舟競賽是一種力與美的比拼。溆浦龍舟坐前頭的橈子手,分頭引、二引和三引,這三對橈要有豐富的劃船經(jīng)驗和強壯的身體。他們是全船的引導和楷模。打鑼敲鼓,吹嗩吶的大多在這間倉的左右;舞腰旗的腰旗手,一般都是男扮女裝,拿著破蒲扇,穿著女人的紅花上衣,扎條長長的假辮子,做出各種灰諧可笑的動作,逗引大家哈哈大笑;船上有一位專管放鐵炮的鐵炮手,鐵炮裝的是土硝,點燃后響聲震天撼地,一般裝一炮有六響或八響,鐵炮的后沖力很大,可以推動龍舟向前,也可給橈子手助威;一般是3個舵手,溆浦人稱他為“艄公”,拿一把長艄,比賽開始,艄公把艄掌好,龍舟就如一條直線,溆浦人稱這叫“夾艄”;當比賽進入關(guān)鍵時刻,艄公們都會情不自禁地跳起來,為龍舟加油助威,溆浦人稱這一舉動叫“跳艄”;鑼鼓手也是全船的指揮者,全船橈子手,只聽鑼鼓點子聲的急或慢來掌握劃船的節(jié)奏,吹嗩吶的大多是站在船的中間,多是吹雙嗩吶。比賽開始時,首先把兩船靠攏排齊,然后由各自的搶水手抓住對方的船幫,當鐵炮聲響起,雙方的搶水手就把對方的船使勁往后推,力氣強者就爭得起跑優(yōu)勢,直到慢慢分開。最后,快船要超過慢船船頭,再掉頭過來才算得勝,叫“包頭”。此時,船上的、岸上的鑼鼓聲、鞭炮聲、鐵炮聲、吶喊聲、吆喝聲一齊響起,震天撼地,得勝者由村里或族里嫁出去的女家用鞭炮一直送到家,村里或族里殺豬宰牛以示慶祝。
三 屈原精神鑄造了溆浦龍舟之魂,也培育了溆浦兒女
溆浦人得屈原精神之熏陶,素以追求完美、敢為人先著稱于世。清代乾隆嘉慶時期的嚴如煜被后人奉為湖湘文化的中堅。1800 年川、陜、鄂三省教匪方熾。嘉慶廷試問嚴,“公對曰:‘軍興數(shù)載,師老財潰,以數(shù)萬疲憊之眾與猾賊追逐數(shù)千里,長林深谷之中,投誠之賊無地安置,則已降復亂;流離之民,生活無資,則良亦從亂;鄉(xiāng)勇戍卒,多游手募充,慮一旦兵撒餉停,則反思延亂。如此則亂何由弭?臣愚以為莫若仿古屯田之法,三省自遭蹂躪,荒蕪不下億萬畝,舉流民降賊之無歸鄉(xiāng)勇、戍卒無業(yè)者,悉編入屯,團練捍衛(wèi),計可養(yǎng)勝兵數(shù)十萬,餉省而兵增,化盜為民,計無出此’”②。用這種人性化的“平撫并用、化盜為民”的辦法安定了貴州苗民和川陜鄂三邊叛亂。(公)“性豪邁,去邊幅,泊榮利。”③“馳騁古今理亂,貫穿天文、河渠、兵法、星卜,以逮輿地險要。形格勢要,若聚米畫沙,燭照而龜灼,所規(guī)畫常在數(shù)十百年外。遇盤根錯節(jié),無不迎刃而解,其措施略見于所著書:嘗佐兩廣總督那公彥成,籌??苡小堆蠓纻溆[》;佐姜公籌苗疆有《苗防備覽》;佐辰沅道傅鼐籌屯田有《屯防書》、又有《三省邊防備覽》、《漢中府志》及《樂園詩文集》若干卷。后之有志經(jīng)史者必取其鏡也。”④其《洋防備覽》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系統(tǒng)地提出了海防思想,比魏源的《海國圖志》早38年”⑤。陶澎評之曰“奕奕南山,其大千里;公廟巋然,與之并峙”⑥。
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婦女解放的先驅(qū)向警予也是溆浦人。她才華過人,完全秉承了屈原的堅持真理、敢為人先的品德和不怕犧牲的精神。至于知識分子如舒新城、向達等,更是剛正不阿、執(zhí)著真理的典范。
注:①酈道元《水經(jīng)注﹒序水》
?、凇ⅱ?、④、⑥陶澎《布政使銜陜西按察使嚴如煜墓志銘》
⑤李健《金陵新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