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形玉杯(西漢)
這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漢代遺作,在玉器史是占絕對重要的地位。
這件西漢玉角杯通長18.4厘米,口沿上微殘,青玉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浸斑。仿犀牛角形,中空??诔蕶E圓形,往下漸收束,近底處成卷索形回纏于器身下部。紋飾自口沿處起為一立姿夔龍向后展開,紋飾繞著器身回環(huán)卷纏,逐漸高起,由淺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為圓雕。在浮雕的紋飾中,還用單線的勾連雷紋作填空補白。此杯現(xiàn)藏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
角形玉杯:這件角形玉杯,出土自墓主棺槨頭箱。用一整塊青玉雕而成,呈犀牛角造型,口橢圓,腹中空。高18.4厘米,口徑5.9-6.7厘米,口緣厚0.2厘米,重372.7克。器表上面線刻一尖嘴獸,回環(huán)往復,生動逼真。 相傳犀牛角的酒杯可以溶解毒物,玉雖不能解毒,南越國的玉匠卻借題發(fā)揮,就著石頭的形狀施刀,綜合運用玉雕的各種工藝方法,在器身上巧妙布局各層紋飾,再經(jīng)過細致的打磨,二千年后玉角杯仍放射出溫和恬潤的光澤。
文物基本資料
名稱:角形玉杯;
制造年代:西漢;
材料:新疆和田玉材;
規(guī)格::通高18.4厘米,口徑5.8—6.7厘米;
收藏地:廣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館。
文物簡介
西漢角形玉杯通長18.4厘米,口徑5.8—6.7cm,口沿上微殘,青玉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浸斑。現(xiàn)藏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玉杯仿犀牛角形,中空??诔蕶E圓形,往下漸收束,近底處成卷索形回纏于器身下部。玉杯紋飾自口沿處起為一立姿夔龍向后展開,紋飾繞著器身回環(huán)卷纏,逐漸高起,由淺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為圓雕。在浮雕的紋飾中,還用單線的勾連雷紋作填空補白。一夔龍纏繞器身,集淺浮雕、高浮雕、圓雕藝術為一體,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漢代遺作,在玉器史是占絕對重要的地位。
文物外形特點
杯形如獸角,口橢圓,杯底有細軟彎轉的繩索式尾,纏繞在杯身下部。杯口沿陰刻弦紋一周,杯身以淺浮雕和雙鉤法飾勾連云紋。器體輕薄,拋光琢制俱佳。 口沿上微殘,青玉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浸斑。仿犀牛角形,中空??诔蕶E圓形,往下漸收束,近底處成卷索形回纏于器身下部。紋飾自口沿處起為一立姿夔龍向后展開,紋飾繞著器身回環(huán)卷纏,逐漸高起,由淺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為圓雕。在浮雕的紋飾中,還用單線的勾連雷紋作填空補白。一夔龍纏繞器身,集淺浮雕、高浮雕、圓雕藝術為一體,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漢代遺作,在玉器史是占絕對重要的地位。漢代之絕品1983年西漢南越王墓出土。
與何家村獸首杯相比
與何家村獸首杯相比,角形玉杯底端沒有短流,亦沒有獸首,是不同于獸首杯的一種角杯。這種角杯在中國新石新時代就有陶制品,在戰(zhàn)國的銅器刻紋上也發(fā)現(xiàn)了它的形象。在飲酒時,這種角杯不同于獸首杯從短流中下注的方式,而是從口部飲用,完全符合傳統(tǒng)的用杯習慣。這種來源不同的角杯,后來逐漸融合,在唐三彩中就發(fā)現(xiàn)了獸首無流的角杯。自唐代以后,角杯漸不多見,后世只偶爾作為特殊工藝品加以仿制,標價數(shù)千。 現(xiàn)藏于: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
背景資料
南越王墓的偶然發(fā)現(xiàn)
文獻記載,南越王葬所非常隱秘。相傳第一代南越王趙忙死后,為了防止后人盜掘,喪事是在十分神秘的氣氛中進行的。出殯時四輛靈車分別從四城門運出,且多設疑家,遮人眼目。三國時,吳主孫權曾派幾千兵卒南下廣州,在今越秀山一帶尋掘南越王墓,結果只找到了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的墓??梢姷谝弧⒍显酵跄故呛蔚鹊碾[蔽!那么,葬所如此隱蔽的南越王墓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的呢?
廣州市區(qū)北部有一座海拔 49.7 米的小山,山勢南北長東西窄,形如臥象,故得名象崗。象崗原與越秀山相連,是越秀山最西邊的一個小山崗。這座其貌不揚,土里土氣的小山崗也曾有過輝煌的過去。元明時,這一帶古樹參天、野花遍地、牧笛嘹亮、樵歌悠揚,是一處野味十足的名勝,曾招來不少厭煩都市生活的觀光客。“象嶺樵歌”還有幸成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也就是在明代,由于擴展廣州城、大開北門的緣故,象崗與越秀山被攔腰切斷,成為一座孤零零的小山。
清代在象崗山頂建有城防炮臺——鞏極炮臺,與其北面和東北面的保極、永寧、耆定三炮臺共同構成廣州城北的堅強防線。本世紀五六十年代,象崗被劃為軍事禁區(qū)。真是此一時,彼一時,過去的榮耀并不能長久地留在現(xiàn)代人的記憶里。隨著歲月的流逝,象崗的名字失去了往昔的魅力,幾乎被人們忘掉了。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經(jīng)濟建設的高速發(fā)展,廣州這個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繁華都市,地皮緊張、價位暴漲。象崗山一帶正是廣州最繁鬧的地區(qū)之一,它的北面是大賓館、大酒店、民航和車站(火車站和汽車總站)集中分布地區(qū),東西兩面是游人如織的越秀公園和流花公園,車水馬龍的解放北路緊貼崗腳,崗南是廣州市主要街道之一的東風路。解放路和東風路繁華無比,沿路商肆鱗次櫛比,幾無方寸空閑之地。
1980 年底,廣東省基建處不惜巨資,在象崗頂挖山平土,歷時3 年,把山崗削低了17 米,平整出一塊約 5000 平方米的地皮,計劃在此建造4 幢高層公寓樓。
1983年6月9 日,當北面的第一幢樓動工開挖墻基時,揭露出了一些大石板(即墓的頂蓋板),石板與石板之間裂縫下面,空洞洞的,一片漆黑。遇到了這種出乎意料的新情況,工地負責人宣布暫停施工,保護現(xiàn)場,并及時把發(fā)現(xiàn)的情況報告給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一座沉睡千年的古墓終于醒來了,它睜開了眼,疑惑地注視著 20 世紀 80 年代人世間的巨變。也許墓主會首先發(fā)出這樣的疑問:這里就是我曾經(jīng)居住過、統(tǒng)治過的南越國嗎?
《人民日報》在 1983 年 11 月 11 日第三版以《我國考古發(fā)掘又一重大收 獲——廣州發(fā)現(xiàn)西漢南越王墓》為標題進行了報道。文中稱此墓:
其科學價值,可與滿城陵山漢中山靖王和長沙馬王堆漢墓相比擬,在全國漢墓考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象崗第二代南越王墓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秦漢期間嶺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物質文化的發(fā)展、南越國史都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同時為探索第一代南越王趙佗墓提供了重要線索。這座墓葬發(fā)掘以后,有關單位擬就地籌建博物館加以永久保護,供國內外學者和人民群眾參觀。
全國考古界權威雜志——《考古》在1983 年第12 期以基本相同的標題刊登了一篇報道。文中說:象崗南越王墓是嶺南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石室墓,墓中出土遺物,是嶺南 漢墓中出土數(shù)量最多,收獲最大的一座。墓中出土19 枚印章,是全國漢墓中罕見的。有金印、包金銅印、玉印、象牙印、瑪瑙印等多種。其中在墓主身上發(fā)現(xiàn)9 枚,最大的一枚呈龍鈕金印,文曰“文帝行璽”,可確定墓主是第二代南越王。值得注意的是,除墓主遺骸以外,在墓道、前室、左耳室、后左室、后右室中還發(fā)現(xiàn)十多具殉葬人的遺痕。從同出的印章、封泥、隨葬遺物以及殘存的骸骨牙齒推測,他們的身分應是墓主生前的姬妾、侍御和雜役徒隸。說明南越國上層統(tǒng)治者流行殉葬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