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通譜(1種)
A、焯系明羲裔萬寶支(7種)
B、焯系明羲裔萬全支(7種)
C、焯系明義裔張鏗支(12種)
D、焯系明義裔張翔支(1種)
E、炳系明經(jīng)裔張興支(5種)
F、炳系明縑裔張漢淪支(1種)
G、炳系明衍裔張正顯支(1種)
二、浙江?。?2種)
1、
2、
3、焯系□裔張錫支(3種)
序號 | 題名 | 版本 | 撰修 | 居地 | 先祖 | 摘要 | 索引 |
1 | 剡北張氏重修宗譜 不分卷 | 清道光20年(1840),木活字本 | 張登洙 | 嵊縣 剡縣 濟美堂 | 始祖:[宋]張浚; 先祖:張縂; 先祖:張錫; 始遷祖:張贇 | 譜謂系出南宋名臣浚之後。縂之孫錫始遷山陰馀貴莊。錫子贇遷居會稽二十五都德政鄉(xiāng)清水塘,其地於明成化八年後改隸嵊縣。此即清水塘譜。譜存譜序、傳記。 | 1222 |
3 | 剡北張氏宗譜 不分卷 | 清同治8年(1869),木活字本 | 張如春 | 嵊縣 剡縣 濟美堂 | 同上 | 參見清張登洙修《剡北張氏重修宗譜》條目,此系續(xù)修譜。存冊載譜序、凡例、家訓(xùn)、誥敕、像贊、傳、墓志銘、世系圖、行傳等。 | 1223/A |
3 | 剡北張氏宗譜 不分卷 | 清光緒30年(1904),木活字本 | 不詳 | 嵊縣 剡縣 濟美堂 | 同上 | 參見清張登洙修《剡北張氏重修宗譜》條目,是譜系繼同治8年譜之續(xù)修譜。譜存譜序、家訓(xùn)、誥敕、傳、世系圖等。 | 1221 |
4、其它(1種)
序號 | 題名 | 版本 | 撰修 | 居地 | 先祖 | 摘要 | 索引 |
1 | 張氏家譜 不分卷 | 清光緒7年(1881),木活字本 | 不詳 | 松陽 | 始祖:[宋]張浚; 始遷祖:張奇祿; 先祖:[清]張鵬運 | 譜稱是族為宋名臣張浚之後。先祖奇祿遷居松陽城西;其七世孫鵬運于清乾隆年間由城西耐性橋徙居舊市之城頭,為始遷祖。存冊載宦職、像贊、系圖、世傳。 | 1237 |
不知屬于哪一系?
三、江蘇?。?種)
1、焯系明義裔張鏜支(3種)
2、焯系先猷裔張鏜支(5種)
3、其它(1種)
序號 | 題名 | 版本 | 撰修 | 居地 | 先祖 | 摘要 | 索引 |
1 | 延令張氏重修族譜六卷 | 清光緒5年(1879),木活字本 | 張長山 | 泰興 百忍堂 | 始祖:張浚; 先祖:張縂、張杓; 始遷祖:[明]張可大; 始遷祖:[明]張大紀 | 始祖浚,南宋抗金名將,祖居漢州綿竹縣,後家於鎮(zhèn)江??IG、杓??G下傳至第六世可大,於元明之際遷居泰興。杓下傳至第十六世大紀,亦於明萬歷間遷來泰興是譜系此二支之合譜,奉可大、大紀為始遷祖。譜內(nèi)關(guān)於浚、縂之遷徙情況與寧鄉(xiāng)諸譜有異。卷一譜例、家訓(xùn)、傳記,卷二誥敕、祖像、世系圖,馀卷皆載年表。 | 925647-52 |
不知屬于哪一系?
四、上海市(3種)
序號 | 題名 | 版本 | 撰修 | 居地 | 先祖 | 摘要 | 索引 |
1 | 南塘張氏族譜 八卷 | 清光緒13年(1887),刻本 | 張德剛 | 松江 華亭 | 同下 | 參見張觀吉修《南塘張氏前族譜》條目。是譜所載世系圖、行傳皆起自始遷祖儒。 | 長004858/B |
2 | 南塘張氏前族譜 二卷 首一卷 | 清光緒19年(1893),刻本 | 張觀吉 | 同上 | 始祖:張浚; 先祖:[宋]張矦; 始遷祖:[宋]張湍; 先祖:張縂; 先祖:[明]張儒 | 譜奉南宋名臣張浚為一世祖。第四世矦,南宋嘉定間知平江府事,遂居於吳;其孫湍,宋亡後徙居華亭七里亭,為華亭始遷祖;傳至第十七世儒,明萬歷間遷至南塘,為南塘始遷祖。是譜載系圖、行傳及有關(guān)張浚、張縂之碑文、奏疏等。系圖、行傳皆止於南塘始祖儒。蓋光緒十三年譜竣工後又修此譜,補敘儒以前世系,故稱“前族譜”。 | 長004858/A |
3 | 浦南三鳳張氏族譜四卷 | 清咸豐7年(1857),寫本 | 張曾泰 | 同上 | 先祖:張浚; 始遷祖:張趙璧; 先祖:[明]張成; 先祖:[明]張拱端、張履端、張軌端。 | 譜稱為南宋名臣張浚後,自浚孫趙璧世居華亭。始遷一世祖成,舊居漕涇,明時遭倭難,遷塘南(即浦南三界村)。其六世孫拱端、履端、軌端同登萬歷四十年應(yīng)天榜,時稱三鳳。是譜卷一、二誥敕、遺像、世系,卷三、四著述、科第、傳志、節(jié)孝、祀典、眆墓。有明陳子龍序。 | JP225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