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代的假期可謂學生時代乃至人生中最充滿激情與夢想的假期。有些人熱火朝天地投入到各項志愿者活動當中去,邁出踏入社會的步伐;有些人東奔西跑、朝九晚五地在為未來的簡歷上添上實習的經歷;有些人或跟隨父母,或聚集朋友,或獨自背上行囊,踏上悠閑舒適的旅游行程;有些人,抵抗住假期的種種誘惑,在書本的海洋中暢游;而也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則踐行著吃、睡、上網、看電視的假期“四大件”,直到新學期開始。
當“壓力山大”成為口頭禪和關鍵詞時,每個人都需要放松一下一直緊繃的神經,給自己一個緩解壓力的空間。成功的定義是多樣化的,終日辛苦勞作也許能換來成就,但不見得能獲得幸福,學會放松和享受是熱愛生活的體現,也是為放假后的學習、工作做準備。但關鍵是,當寒假的懶惰病襲來時,當事人是否體會到了放松和享受,還是一邊內疚自責,一邊抱著零食泡在互聯網上?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玩得充滿負罪感、不能盡興。當休閑源于自己的主動選擇,自主規(guī)劃,而不是因無所事事而被電視、網絡控制時,無論是充電還是放松,都可以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其實放松和充電本身并沒有孰優(yōu)孰劣,重要在于平衡。為什么身處同學當中就能發(fā)奮,而獨自在家就會變得懈???我們的動力應該來自內部還是外部?如今,我們常體會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差異,決定我們人生選擇的更多是外在標準、他人眼光,還是自己內心的聲音?在教育體制的長期影響下,學生們更習慣于被要求、被監(jiān)督,較難與大學中倡導的自我管理、自我規(guī)劃接軌。曾有個有趣的心理研究,一個班的小朋友憑興趣每天拉兩個小時的小提琴,老師為了促使他們拉得時間更長,就告訴他們每拉一小時獎勵一塊糖,結果反而拉琴的時間普遍減少。因為外在動力的作用有限,反而使他們的內在動力削弱了。
曾有負責大學生就業(yè)工作的老師感慨,應該在大學入學時就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張空白的簡歷,而大學四年就是要把這份簡歷填滿的過程。其實填滿的不僅是簡歷,更是精彩的人生答卷;目的也不僅是為了找工作,而是一種人生規(guī)劃的意識,目標管理的能力。
規(guī)劃生活,設立目標的方法不難學習,不過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更難的是執(zhí)行力。當書已堆積成小山時,要攻克它就會讓人產生一種畏難心理,雖然制訂了閱讀計劃,但每當一想到開始,身體就會有排斥的反應,產生負面情緒,在這種情緒下往往很難進入狀態(tài)。因此,好的目標要分解為一個個小計劃。多小呢?要小到基本不會讓你的身體察覺到發(fā)生了改變,也就不會出現排斥反應。比如把一書包的書從眼前拿開,只選最重要的一本,給自己規(guī)定一天在某個固定時間最多只能看1小時,(這個標準要依據你能接受而不產生抵觸情緒而定)但要完全的專注,還可用計時器給自己定時,最重要的是讓你自己不會因為任務難以完成而放棄。不要小視日積月累的作用,每天自學1小時,一周7小時,一年365小時, 3~5年的學習你就可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如果每天都有86400元進入你的銀行賬戶,而你必須當天用光,你會如何運用這筆錢?天下真有這樣的好事嗎?是的,你真的有這樣一個賬戶,那就是“時間”。每天每一個人都會有新的86400秒進賬。那么面對這樣一筆財富,你打算怎樣利用它們呢?
其實時間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運用時間。除了要決定你該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也是決定什么事情不應該做,比如假期里的看電視和上網。其實時間管理的關鍵還是個人管理。不僅是時間與事務的安排,更是去思考如何在自己最富有激情和動力的時光里,精彩地體驗人生,實現自身的價值。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