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秋 蟲 賦--玩秋蟲(專輯)(中)
目錄(1)秋蟲
(2)秋蟲至--韓小妮
(3)秋蟲--羅雙利
(4)老北京入冬習(xí)俗:冬養(yǎng)秋蟲_汀汀
(5)冬養(yǎng)秋蟲話民俗
(6)秋蟲賦--譚登坤
(7)秋蟲日記--韓小妮
(8)秋蟲的怡養(yǎng) - 福中堂
(9)聽“玉彧軒主”談秋蟲心得
(10)北京人的蟋蟀--高文瑞
(11)蛐蛐兒,秋天的小精靈_魏定渤
(12)秋夜蟲鳴聲
(1)秋蟲
昨日忽急忽疏、忽大忽小下了一天的雨,天一下子涼快起來,可不是嗎?已經(jīng)立秋了啊。
墻邊屋角,花前草旁,總能聽到秋蟲的淺吟低唱。我們住的地方還有北京人俗稱的蛐蛐兒、油葫蘆、老咪嘴、梆子頭的叫聲,雖然稀疏,可比起城里靜寂無聲就聊勝于無了,就十分慶幸了。倘若是在遠郊的夜晚,又會有蟈蟈兒、金鐘兒、金鈴子、嗞喇子(即紡織娘)、咂嘴兒,成千上萬的秋蟲的鳴叫聲匯成一片,那氣勢,頗為雄壯,另有一番情趣。
那天晚上出去遛彎兒,聽到一只“鋼聲”的蛐蛐兒叫聲,勾得我站在那里尋思半天,不是現(xiàn)在的人敵情觀念激增,我一定不會放過它,好久沒有肆無忌憚的玩一把了。
行家捕捉蛐蛐兒,主要的是通過辨析鳴聲,尋找良種斗蟋。洪亮雄渾,或蒼勁剛烈,那一定是大個上品蛐蛐兒。若其聲抑揚頓挫并有間歇者則更佳。如其鳴聲寬厚帶沙啞聲,多為長衣闊翅,也不能放棄。叫聲尖利單薄的、連續(xù)鳴叫的,肯定是小個,決非將才。但是有兩種情況例外,其一鳴聲清脆似“金鈴”者;其二鳴聲清脆極似“油葫蘆”者,兩者均可能是上品將才。蛐蛐兒個大,項背也寬,身體也長,翅翼必然寬長,其發(fā)聲的頻率和聲響,自然與個小的不同。但是有一種俗稱“爛衣”的蛐蛐兒,翅翼天生破碎,叫聲低啞得幾乎不易辯察,卻是戰(zhàn)場上特別兇猛的“戰(zhàn)將”。離開它們已經(jīng)幾十年了,真想念它們哪。
少時,一放暑假,便會急急忙忙寫完所有的暑假作業(yè),騰出功夫來以利玩耍。剛開始是和小伙伴一同去,后來戰(zhàn)績不佳就自私起來,或自己單槍匹馬,或帶上弟弟做助手。誰都有自己的“根據(jù)地”,去的最多的是“北師大”,“師大”里的一草一木已經(jīng)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哪次去少了也得捉上它百十只,回家后放在一個大桶里興致盎然的細細挑選,媽媽叫吃飯都假裝聽不見,非得媽媽急了才快速的扒上兩口作罷。大個的“將軍們”挑完了,其余的會放了。于是床底下就會擺滿了玻璃的、鐵皮的、瓷的,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蛐蛐兒罐兒,于是每晚都會在蛐蛐兒成片的清吟中幡然做著美夢。
也有遇到危險的時候,一天中午,我突然在師大的一堵土墻邊聽到此起彼伏的兩只蛐蛐兒爭斗的聲音,其中一只的洪亮“鋼聲”引起我的注意,一只身體狹長的蛐蛐兒從一個縫隙里竄了出來,我看都沒看它一眼,我知道縫隙里一定還有一只“大將軍”。我看到它了,體形寬闊,身長體厚,背闊肋滿,四四方方的。我知道我遇到了一只極品蛐蛐兒,抑制住快要跳出來的心,慢慢靠上去,左手拿蛐蛐兒罩堵住縫隙,右手用一支樹棍輕輕的撥拉它,它回身向更深處逃去,里面黑洞洞的什么都看不見,我失望極了,無望的用樹枝向黑處劃拉。什么東西竄到蛐蛐兒罩,一條手指頭粗細、尺八長的小蛇,身上還有紅紅的斑紋。我魂兒都嚇沒了,扔下蛐蛐兒罩,撒腿就跑,它還追我。跑遠了,魂兒也回來了,我撿起石塊反擊,小蛇落荒而逃,進了草叢中。我還不死心,又找到那條縫隙,用樹枝一通亂捅,什么也沒有。我失望泄氣的向縫隙里“走腎”,哈哈,它爬出來了,真大,我小心的捉住它,它的一條“大夯”(大腿)掉了,可我一直當(dāng)它寶貝,跟我東殺西蕩從沒敗過。后來,他們說獨腿的不帶玩。沒人跟它斗了,但我一直細心的養(yǎng)護它。
一段時間里,我成了斗蛐蛐兒的大王,誰的蛐蛐兒都不是對手。一有功夫就抱著一堆蛐蛐兒罐兒東西亂竄,享受勝利的快感。街坊有個原國民黨的軍醫(yī),一天經(jīng)過他家窗戶(他家在一樓),斗蛐蛐兒去?他問。他是長輩,我只能回答,是。我看看你的蛐蛐兒。他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大罐兒小罐兒的、玻璃的鐵皮的瓷的擺了他家一窗戶。他看了一遍,說,咱倆掐掐?那時總以為蛐蛐兒是小孩子的玩物,大人也玩?他搬出了幾個蛐蛐兒罐,過了很久我才知道那叫“澄泥罐兒”,不知有沒有清代趙子玉制作的,要有,現(xiàn)在可值了銀子了。這是后話了。當(dāng)時就是覺得高級,吃食有食盤,喝水有水盂,還有休息的小房子(過籠),斗蛐蛐兒也有斗罐兒。他的蛐蛐兒肥大、壯碩,只是不敏捷,慢騰騰的在罐兒里踱步,顯得挺沒精神的。我的倒是敏捷、虎虎有生氣,但經(jīng)過激烈的拼殺,沒有一只能贏過他。我不服氣,又回家搬來了“大王”,“二王”“三王”,但全都敗北,真是沮喪。后來對蛐蛐兒不那么熱衷了,也許從那時開始的。
說起蛐蛐兒不能不提一下南宋的太師“蟋蟀宰相”賈似道和明宣宗“蟋蟀皇帝”朱瞻基。賈似道還寫了世界第一本關(guān)于蟋蟀的書“促織經(jīng)”。不過賈似道在蒙古大軍圍困襄陽,軍情十分緊急的情況下,這位主管軍事的賈大人還在家里和妻妾們斗蟋蟀。朱瞻基不理政務(wù),專玩蟋蟀。玩蟋蟀玩到誤國誤民的份兒上,就難免要遭人唾罵了。玩物不能喪志。
現(xiàn)在斗蛐蛐兒可了不得,天津、上海每年秋后都舉行斗蟋蟀大賽,掛賭,賭資動輒幾十萬。有的發(fā)了財,有的妻離子散。這又是我不欣賞的地方。
立秋過后,白露前,北京、天津的蛐蛐兒迷們紛紛去山東德州,寧陽一帶專門捕捉蛐蛐兒。據(jù)說那里的蛐蛐兒精品多。聽說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都不好好種莊稼,種的莊稼只是為了蛐蛐兒的生長環(huán)境,不施化肥,不打農(nóng)藥。也聽說有的村莊因此致富。只是我不以為然,不是正路。
蛐蛐兒給我的少年帶來了不少樂趣。雖然現(xiàn)在我有時還會躍躍然,但過去的時光已一去不復(fù)返了。
(2)秋蟲至--韓小妮
插圖/顧汀汀
□星期日周刊記者 韓小妮
太陽還在毒辣辣地曬著,月份牌上的節(jié)氣已經(jīng)過了立秋。 “立秋到,蟋蟀叫”,被稱為“秋蟲”的蟋蟀登場了。
蟋蟀玩家們早就扳著手指頭等著這一天了。他們會很認真地說:小小的蟋蟀,奧妙無窮。有的人從中鉆出了學(xué)問,蟋蟀還沒開打,就能報出它是什么“門派”、打什么招式。也有人到了一定的年紀(jì),開始喜歡“靜養(yǎng)”蟋蟀的過程。就像收藏家、被稱為“京城第一大玩家”的王世襄所說的:“怡情養(yǎng)性應(yīng)當(dāng)是養(yǎng)蛐蛐的正當(dāng)目的和最高境界。 ”
當(dāng)然,更普遍的是對夏天抓蟋蟀、跟小蟲斗智斗勇的回憶。一位上海爺叔告訴我們:“在這個城市里面,只要是一個男的,小時候百分之百玩過蟋蟀。 ”
(3)秋蟲
羅雙利
靜謐的秋夜,天邊懸掛著一輪明月,水銀一般的月光傾灑在屋前的一大片草叢里,一些蟲鳴聲便會從沾滿露珠的青草葉里鉆出來,或高昂闊亮,或唧唧嗤嗤,或啾啾噓噓,透過舊木窗,清呤呤地彌漫在耳邊,倚窗聆聽,宛若一首悠揚動聽的秋夜曲。
這般景象,每每憶起,便覺得這些躍動在夜色里淺吟低唱的小蟲子,似一支染著顏料的畫筆,一點一點涂抹掉了那些憂傷與惆悵,讓我年少的時光擁有了似秋陽般的溫暖與明媚。
細數(shù)流年里鳴唱在記憶里的秋蟲聲,最令人驚心的便是秋蟬,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非蟋蟀莫屬。
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蟬》寫道:“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鼻锵s是高潔的,喜好棲居在挺闊明朗的高枝上,只吸吮著晨間的露水,聲音流麗而高遠。家鄉(xiāng)的老屋前,依山傍水長著兩棵極茂盛的梧桐樹,匝匝密密的桐葉,寬闊得很,每一片葉子都似一只綠色的手掌,重重疊疊,不留一絲縫隙。當(dāng)太陽緩緩西沉,那些小巧玲瓏的蟬,便躲在枝丫間,一唱一和,喚醒了酣睡的枝干。晚風(fēng)拂過,一陣陣蟬聲穿過葉子的空隙,溜了出來,讓屋檐下的每個角落里都灑滿了秋的韻味。
秋蟬,也叫寒蟬。寒蟬,輕聲讀起來,分明是透著一把把涼意的,這涼意,鑲嵌著一縷清澈似琉璃般的溫潤,瞬間鋪滿心扉。秋蟬早已褪去了那份浮躁、熾烈,悄悄地藏匿在清幽的時光背后,扇動著雙翅,朝著遠處一聲聲嘶鳴著,這鳴叫聲,低沉、喑啞,久久回蕩著,從涼意漸添的秋風(fēng)里,滲出一抹抹淡淡的憂傷?;蛟S有人會不喜歡秋蟬聲的凄婉,悲切,而我卻偏愛流年里它們帶給我的這份最細膩最溫暖的感傷。蟬的生命很短暫,大約只有一個季節(jié)的長短,進入中秋后,蟬感受著季節(jié)開始變得微涼,再難引吭高歌,蟬聲日漸衰弱,待日光變得更加寒涼時,蟬聲已消逝,而蟬的身軀,就會似落葉般悄然墜下,和那些枯枝敗葉一道,幻化成泥。
自古蟋蟀似乎缺少了蟬的高潔,卻也是秋天比較有名的小蟲。山坡田野里,墻壁的洞穴里,堅硬的巖石縫隙里,蓬松的落葉堆里……到處都可以尋覓到蟋蟀的身影。善于跳躍的它們,長著兩只呈細絲狀的觸角,也有著一雙輕薄且油亮的紫褐色羽翅,三對長著一些棘刺的堅硬小腳,嘴里還生長著一對鋒利的牙齒,一左一右就像是兩扇大門。黃昏漸上,清新的夜風(fēng)頻頻搖動著樹葉,沙沙作響,悠閑的蟋蟀便在灌木叢里散落開來,細硬的前腳摩擦著濕軟的泥土,一只只來來回回,不停地穿梭著,宛若夜幕下那一只只靈動、輕狂的小精靈。有時在藤蔓間縱身一躍,沒入草叢,很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一些“瞿瞿瞿”的鳴叫聲,縈繞在耳畔。
蟋蟀的鳴叫聲,顯得比蟬聲更生動,更飄逸。秋月朦朧的夜晚,坐在昏暗的燈下讀書,窗外,驟然響起了蟋蟀幽幽的長呤,它們劃破寂靜的夜空,穿過屋前林立的樹木,清清淺淺地襲來,時而清亮悅耳,如墻上懸掛的一只紫風(fēng)鈴,時而悠揚溫婉,如少年手中輕撫的竹笛?;秀?,它們就是佇立在夜空里的歌者,彈唱著一首首溫暖的曲子,安撫著疲倦的人兒沉沉入夢田。
很小的時候,便知道家鄉(xiāng)的人們給蟋蟀取了個極富意味的名字,叫做“灶蟋”,大概是因為每每到了暮秋,窗外,桐樹凋零,涼風(fēng)四起,它們將日以繼夜,吟唱不斷的樂園悄悄搬到了庭院里,一些蟋蟀便開始盤踞在了廚房里的灶臺或柴垛里,一只追著一只,圍著用土磚壘成的灶臺,一圈一圈兜轉(zhuǎn)著,或停駐一會,或飛快地疾躍幾步后,又停駐一會,直到天明前,一直都是這樣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好似花叢里的小蜜蜂。偶爾也會周遭到一只從門口溜進廚房覓食的小貓,一邊踱步一邊“喵—喵—喵”地叫喚著,等小貓的叫喚聲越來越靠近灶臺邊時,這些蟋蟀感覺像是要如臨大敵了,便順勢沿著灶臺邊裂開的縫隙,一股腦地鉆了進去,躲起來了。當(dāng)“喵—喵—喵”地叫喚聲漸漸遠去,它們便很快地從灶臺邊狹小的縫隙里鉆出來,又不停地追逐著……
時光安靜地流逝,家鄉(xiāng)的老屋依舊隱映在綠樹叢間,只是那斑駁的灶臺早已不在了,那些圍繞著灶臺鳴唱的蟋蟀,也再難覓蹤影。唯有那些“襟襟蓋蓋,襟襟蓋蓋”的蟲鳴聲,聲聲相綴,還在記憶里不停地吟唱著,恍若用了一根長長的棉線,輕柔地將它們縫上了歲月的衣襟。
居住的這座城市,入夜,下著秋天里的一場霏霏細雨,密集的雨簾,沿著高挑的屋檐垂落,嘀嗒嘀嗒地響徹著,恍惚是那些生命相遇過的秋蟲,依舊還在夜幕下鳴叫著似的。懷想著,若是沒有秋蟲,那些漸行漸遠的年少時光,也許會黯淡許多吧。 
 
(4)老北京入冬習(xí)俗:冬養(yǎng)秋蟲_汀汀
“冬養(yǎng)秋蟲”是入冬后的一個古老民俗。秋蟲主要是養(yǎng)蟈蟈、蟋蟀、油葫蘆、金鐘兒、秋蟬以及蝴蝶等。                           
明清時的北京盛行養(yǎng)蟈蟈,當(dāng)時皇宮內(nèi)及城鄉(xiāng)人們都喜愛玩養(yǎng)蟈蟈。養(yǎng)蟈蟈的容器有用草棍或高粱秸編成的籠子,講究的要用葫蘆。葫蘆皇室貴族的多是用象牙楠木或景德鎮(zhèn)的名瓷御制而成。而民間的葫蘆制作也很精細,老北京時專有種葫蘆和加工雕刻經(jīng)營葫蘆的手藝人。清代皇宮內(nèi)曾專有孵育蟈蟈及蟋蟀的暖室,育養(yǎng)好的秋蟲裝入錦囊或精致的葫蘆中供皇帝們把玩,還常放在宮宴中邊吃邊聽美妙音響以助興。據(jù)《清宮詞選》載:清宮內(nèi)的宮女都愛養(yǎng)蟈蟈,有一次一個宮女正侍候慈禧沐浴,宮女揣在懷中的蟈蟈忽然大叫起來,宮女當(dāng)時嚇了個半死兒,可沒想到慈禧卻沒生氣,反倒高興得嘻嘻笑了起來。老北京人將秋蟲養(yǎng)至冬日有寓意為延年益壽之意。舊京時要買冬蟈蟈則需到豐臺養(yǎng)花的暖房去買,此時的冬蟈蟈價錢當(dāng)然是最貴的。玩養(yǎng)蟈蟈有四合院里的老少爺們,也有住在雜院里的五行八作的普通平民如人力三輪車夫等。而殖養(yǎng)冬蟈蟈者大多是府宅貴人梨園名伶或文人墨客們,名凈金少山畫家齊白石王雪濤等名人都喜愛養(yǎng)蟈蟈。有些人冬日將蟈蟈葫蘆揣入棉袍內(nèi)的特制背心里,外出邊辦事邊欣賞蟈蟈的鳴叫。記得大畫家齊白石還曾畫有一幅白菜與蟈蟈的著名國畫呢!
養(yǎng)蟋蟀更是舊京時人們消閑逸趣的一個樂事兒,正像古籍《詩序傳》載:蟋蟀是民間于“歲晚務(wù)閑”,“相與燕飲為樂”的“相戒”之蟲。養(yǎng)蟋蟀自古就是人們的嗜好。蟋蟀因其**聲鳴而俗稱蛐蛐,又名促織,舊京時曾有“促織鳴,懶婦驚”的俗語,其意說的是當(dāng)家庭主婦們聽見蛐蛐兒鳴叫時,表示天氣已漸涼,主婦們該準(zhǔn)備一家人過冬時必備的衣裳啦。蟋蟀是種在全國均可見到的昆蟲,而以山東浙江等地的品種最著名,山東的寧陽縣清代時曾向皇宮進貢蟋蟀,至今該地成為捉蟲養(yǎng)殖交易的著名市場。
明代的宣德皇帝最好玩斗蟋蟀,曾是“酷好促織之戲”的大玩主,民間曾有“蟋蟀**叫,宣德皇帝要”的俗語。清代時慈禧也喜歡聽蛐蛐鳴叫,還曾將宮內(nèi)養(yǎng)的蛐蛐賞賜給喜養(yǎng)蛐蛐的京劇名家譚鑫培、楊小樓等。每年的秋分后是捉蛐蛐養(yǎng)蛐蛐斗蛐蛐的最佳時期,舊京時少兒們和以蛐蛐售賣為生計的小販常到郊外古城墻旁、墳地、雜草叢等地用捕捉工具去捉捕。又因清代皇宮王府貴族人們很喜愛養(yǎng)蛐蛐兒和斗蛐蛐兒,所以各地名蟲經(jīng)常云集到古都京師。老北京街市也常有出售蛐蛐罐和蛐蛐兒的店鋪和地攤。舊京時在永定門外有個叫胡村的村莊有不少墳地和廢舊廟宇,曾是盛產(chǎn)蛐蛐如好斗的“鐵彈子”、“白牙青飛翅”之地。蛐蛐的品種眾多,養(yǎng)蛐蛐以選頭大項闊,牙長腿長,腰背厚實的為優(yōu),即蟲形要方厚,項要寬老,翅要薄尖,牙齒鋒利堅硬,腿要長圓,尾要尖糯的,這樣的蛐蛐斗勝的幾率最高。保養(yǎng)好的蛐蛐可度冬逢春,成為人們隆冬過大年的娛樂玩物。冬養(yǎng)秋蟲曾是老北京人們的冬趣樂事,也是件有益的休閑活動。
(5)冬養(yǎng)秋蟲話民俗
“秋蟲,你為什么來人間”
“早不是舊時候的清閑”
“這膏草,這白露,也是呆”
“再也沒有用,這些詩材”
這首是詩人徐志摩的一首《秋蟲》,在我國的北方,“冬養(yǎng)秋蟲”是入冬后的一個古老民俗。秋蟲主要是養(yǎng)蟈蟈、蟋蟀、油葫蘆、金鐘兒、秋蟬以及蝴蝶等。老北京人將秋蟲養(yǎng)至冬日有寓意為延年益壽之意。有些人冬日甚至將蟈蟈葫蘆揣入棉袍內(nèi)的特制背心里,外出邊辦事邊欣賞蟈蟈的鳴叫。記得大畫家齊白石還曾畫有一幅白菜與蟈蟈的著名國畫呢!
然而,在古韻江南水鄉(xiāng)卻很少見此習(xí)俗,其實即使在北方這樣的古老民俗也早就快被年輕一代所遺忘了。盡管如此,在享譽世界的著名景點城市蘇州卻有這樣的一個人,他不管出入怎樣的場所胸口的口袋里總會放上一只小盒子,里面不時的會放出昆蟲的鳴叫聲。每當(dāng)有人問他“養(yǎng)蛐蛐???”他總會鄭重的糾正說“應(yīng)該叫做秋蟲?!彼褪翘K州蘇秀藝術(shù)團總團長馮正昊先生。
說到馮正昊先生,其實對于蘇州的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出生于書香世家的他本是一位杰出的評彈演員,也曾成為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與央視僅是一步之遙;開公司,博視傳媒曾享譽江浙滬,收到社會各界的好評。然而在此時,他卻急流勇退,冒著巨大的風(fēng)險成立了蘇秀藝術(shù)團。曾有人質(zhì)疑他的決定,馮先生當(dāng)時是這么說的:“這是我的夢想,而夢想就應(yīng)該是拿來實現(xiàn)的,否則要它何用?”
在2013年春,蘇秀藝術(shù)團經(jīng)省文化廳批準(zhǔn)、由市文廣新局備案并在國內(nèi)多位資深文化人的支持下組建成功,下設(shè)了曲雜(評彈)團、歌舞團、交響樂團、藝術(shù)培訓(xùn)學(xué)校及蘇秀演出經(jīng)紀(jì)機構(gòu)、蘇秀文博園(籌)等等數(shù)個部門,使藝術(shù)團成為擁有多個藝術(shù)門類的生產(chǎn)實體和2個演出經(jīng)營實體,擁有各類藝術(shù)人才近100名,于是一個在江蘇省為數(shù)不多的綜合性民營專業(yè)藝術(shù)表演機構(gòu)就這樣悄然誕生了。
“傳承江南古韻文化、締造時尚魅力藝術(shù)”是藝術(shù)團發(fā)展之宗旨。團內(nèi)演職人員大部分畢業(yè)于專業(yè)藝術(shù)學(xué)?;騺碜詫I(yè)藝術(shù)劇院,他們在藝術(shù)園地上辛勤耕耘,日積月累,不斷創(chuàng)新出經(jīng)典節(jié)目,不少作品和演員先后問鼎國家級藝術(shù)獎項。成立短短半年時間,在總團長馮正昊的帶領(lǐng)下藝術(shù)團演員的足跡遍及江浙滬,涉及觀眾已達5萬人次。原創(chuàng)作品“幸福家園、圓夢蘇州”和諧社區(qū)情境劇之《小巷情深》有望在年底前與觀眾見面。藝術(shù)團還曾受邀參加2013意大利藝術(shù)節(jié)、第五屆外商投資企業(yè)運動會開幕式等多項大型活動演出,深受國際友人的喜愛。同時藝術(shù)團積極拓展文化發(fā)展新思路,在剛剛過去的2013蘇州鄉(xiāng)村旅游“駕”年華和中國蘇州(相城)美食嘉年華的活動中,蘇秀藝術(shù)團開展一系列的文化惠民演出,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為夢想加油”是蘇秀的企業(yè)文化,也是總團長馮正昊堅守的信念。重合同、講信譽是我們的立足之本。藝術(shù)團在政策的領(lǐng)導(dǎo)下與時俱進,堅持發(fā)展,開拓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為繁榮精神文明作出不懈的努力和貢獻!
(6)秋蟲賦--譚登坤
秋蟲賦
譚登坤
白天里有秋蟲的叫聲嗎?太陽一出,樹葉草葉,玉米高粱,都醒了,葉子們扭動著細腰,揮舞著綠手帕,它們太驕傲,太自由,舞得亂了節(jié)拍,它們誰的號令也不聽,誰的恫嚇也不聽,滿世界都是嘩嘩的響聲,流水似的,風(fēng)雨似的。
那些秋蟲,亮晶晶的蟋蟀,灰綠色的伏蛉兒,肥胖的蟈蟈,蚱蜢,扁擔(dān)蟲,那些黑色的,白色的甲殼蟲,針尖兒大的,綠豆大的,黃豆大的,指甲蓋兒大的,它們太小了,太小太小了,它們在白天里歌唱,在樹葉上跳舞嗎?它們可能躲在樹蔭下,伏在草葉下歇晌呢,可能睡覺呢;或者,它們坐擁盛宴,飽享著葉脈之泉,看草木莊稼起興,心里嘲笑著群魔亂舞呢。它們用豐沛的露水洗了手臉和觸須,干干凈凈地走路和休憩,它們在心里說,我們的舞臺在星光下,在月光下。
月下,秋蟲的鳴唱驚心動魄。從草叢里,從菜畦里,從瓜田里跑出來,從豌豆豇豆紅豆綠豆黃豆的豆秧里,從谷子高粱玉米的熟睡的葉片里跑出來,從森林里,從河邊塘邊跑出來,秋蟲們開始了它們動情的鳴唱。秋蟲的歌聲如潮如涌,轟然沛然。秋蟲的聲音里略帶著嘶啞,有從容有淡遠,那是深厚的秋意,有悠遠的蒼涼。
許許多多不知名的秋蟲鳴成一種交響,渾成背景。在這背景上,蟈蟈的鑼鼓最響,蟋蟀用稍高的男聲,吟出一串有節(jié)奏的嚓嚓聲,它更像一種勞作,像磨礪,收割,或是打軋。蟋蟀的粗獷男聲,引來伏蛉上場。伏蛉的聲音更像守秋的農(nóng)婦,玉米的紅纓子老了,谷穗彎了,伏蛉像囑咐晚歸的孩子一樣,嘹亮熱切地喊著,熟了熟了,熟了熟了!是熟了,掐一掐玉米的種子,已經(jīng)硬實得頂指甲蓋了。無數(shù)的谷粒飽漲著,把谷穗子撐得磁磁實實的了。
秋蟲的鳴唱如此鋪張,要聽秋蟲的歌聲,那好像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實,一點也不。那要是秋蟲的朋友和鄰居,那還要心非常非常地安靜。星星出來了,月亮也出來了。洗凈了手臉,又放下了碗筷兒,卻放不下莊稼,還愿意一個人在阡陌上走走。那或者是到地里護秋,抱一卷兒鋪蓋,在田間地頭,就月亮地兒里一鋪,就睡在草花和莊稼的旁邊。這時候的莊稼,像熟睡的嬰兒,安安靜靜地,憨態(tài)可掬;這時候的心情,清清爽爽的;身披星月,耳聽天籟。那秋天的蟲鳴,就會像一件暖人的斗蓬,輕輕地,又是親密地,把你包圍起來了。
白天里,滿世界的車聲人聲,滿世界的嘈雜,把一個人的心情也攪動得浮躁。那一顆浮躁的心,是聽不到秋蟲的鳴叫的。它太容易被混淆,太容易被忽視了。秋蟲的歌聲在遠處,永遠在遠處。秋蟲的歌聲如云如霧,曼妙迴遠。眼前沒有蟲鳴,你聽到的永遠是遙遠的秋蟲的歌唱。那只秋蟲就在你的身邊,就在你的眼前,那你聽到的歌聲,也依然是遠處的歌聲。秋蟲們把自己的聲音經(jīng)過了特殊的處理,用所有的葉子,用潮濕的空氣,拉起一層一層的紗縵,來過濾自己的演唱,那聲音在層層過濾之后,不管你站在哪一個位置聽,你聽到的聲音都是遙遠的,迴緩的。它們約齊了,用低八度的聲音吟唱。它們不尖聲細氣,也不怪聲怪氣。更多的秋蟲,把自己的聲音,揉進共同的合唱里,形成洪大的底色,終于分辨不出,到底是哪一種蟲子,奏響了哪一個音部。它們平和、低緩,如吟如訴;它們浩大、洪荒,如天邊的滾雷。這一曲秋蟲交響樂,把個秋天唱熱了,唱熟了,又把露水唱涼了,唱冷了。直唱到夢獲禾谷,霜染秋晨。
更多的時候,蟲于人滿懷了敵意。人走在阡陌上,蟲見之,龐然大物也,會遠遁。秋蟲那么小,那么小,人又那么高那么高,它們已經(jīng)嘗夠了和人打交道的滋味。蟲對于人的警惕,即使在晚上,依然高度的敏感。它永遠和你保持著距離。你循著一條小徑走過去,你覺得你走近了秋蟲的舞臺,那身邊的蟲鳴會像一路彈起的琴鍵一樣,像掠過樹梢的陣風(fēng)一樣,一路退去,銷聲匿跡。一只蟋蟀,會在你的腳步落下的某一個時刻,忽然噤聲。那個距離是它早已測量好的。你一點都沒辦法改變。你的腳后退一步它就會唱起來,你的腳前進一步,那它立即就停止了歌唱。
要想走進蟲的世界,要想聽到熱鬧的蟲鳴,那首先就要放低了姿態(tài)。那就要走進草木,渾同草木;那就要親近蟲孳,渾同蟲孳。而只要你有耐心有會心,你就能聽到秋蟲昂揚的又是平靜的歌聲。并且,你聽到的又都是那么清晰,那么準(zhǔn)確的,那么明亮的歌聲。雖然那秋蟲的舞臺在遠處,秋蟲的歌聲在遠處,然而,秋蟲的舞臺無比的大,秋蟲的歌聲無處不在。
后來,我忽有所悟,我疑心,那秋蟲的鳴聲,并不是歌唱,而是秋蟲世界的喧囂市聲。那中間,也有呼喚,也有安慰,也有奔波和爭執(zhí),也有建設(shè)和收藏。
秋天的夜里,靜靜的,沒有了莊稼拔節(jié)的聲音。只有秋蟲的鳴叫。遠遠的。那低緩、遼遠、轟鳴的歌聲,是對收獲的提醒和督促嗎?是一場正劇的謝幕,還是開幕?那里面有鑼聲也有鼓點。一個勞作了一年的人,對秋蟲的聲音會有良多感受;那是敏感的,也是留戀的。
(7)秋蟲日記
玩蟋蟀分三個階段:收、養(yǎng)、斗。60歲的林為說:“到我現(xiàn)在這個年齡,特別喜歡的就是養(yǎng)這一塊?!斌耙遂o養(yǎng),養(yǎng)它的那段時間,人也跟著養(yǎng)性,走路、搬東西都輕輕的。怪不得著名收藏家、被稱為 “京城第一大玩家”的王世襄稱:“怡情養(yǎng)性應(yīng)當(dāng)是養(yǎng)蛐蛐的正當(dāng)目的和最高境界。 ”
挑自己喜歡的東西怎么會累
黃梅天一過,林為就開始為迎接今年的蟋蟀做準(zhǔn)備了。他把一百多個蟋蟀盆從車庫里拿出來,先要用加了茶葉的開水煮,消毒、去味,然后再在大伏天里放到太陽底下曝曬、去潮。為了安置這些蟋蟀盆,他特意在客廳的電視柜旁辟出一大塊空間,放了兩個架子。每個盆放上去前都被小心擦拭了一番,還開了一條縫透氣。
對于玩蟋蟀的人來說,秋天分成三個部分:早秋、中秋和晚秋。這和氣象意義上的秋天關(guān)系不大,倒是和節(jié)氣有點關(guān)系,分別對應(yīng)了玩蟋蟀的“三部曲”:收、養(yǎng)、斗。
“從8月7日立秋,到9月7日前后的白露,主要是收蛐蛐;從白露到9月23日左右的秋分,主要是養(yǎng)蛐蛐?!绷譃檎f,“蛐蛐有個成長變化的過程,要到秋分以后顏色才會定下來。等它的品種定型后,你才能確定它是不是可以出去打仗。所以按照老法,斗蛐蛐要到秋分以后,一直斗到入冬”。王世襄在《秋蟲六憶》里寫道:“北京稱蟋蟀曰''蛐蛐''。不這樣叫,覺得怪別扭的?!绷譃檎f普通話時,也愛叫蟋蟀為“蛐蛐”。
他不僅在上海的花鳥市場里找蟋蟀,每年立秋一過,還要到外地去收蟋蟀。上周采訪他時,他剛買好去河南的火車票,準(zhǔn)備8日出發(fā)?!艾F(xiàn)在上海本地基本不出蛐蛐了,大都來自山東、河南等地?!彼f,“到外地去收可以接觸到第一手的蛐蛐,有成千上萬只供你挑選,收蛐蛐的樂趣全在這個挑選的過程中?!?div style="height:15px;">
收蟋蟀的工具是一個編織筐,一堆竹管筒。竹管筒細細長長,一個筒放一只蟋蟀,口用棉花塞住,放進四四方方的編織筐里,每年總要帶幾百只蟋蟀回來?!皬?月初開始,你只要在火車站看到這種編織筐就知道:噢,他是跟我一樣去收蛐蛐的。”林為說。
在外地的一些蟋蟀市場,是由買主租攤位。“5塊錢租個小凳子、小桌子,兩塊錢一杯茶,你就坐在那里等著。農(nóng)民抓了蛐蛐會送過來,一包一包放在你桌上,你就挑吧?!彼f,“挑好了跟他們談價錢,3塊、5塊、10塊,隨便說?!?div style="height:15px;">
林為每次去收蟋蟀,總要待上一個星期到十來天。來回車票、住宿加上買蟋蟀,花費大概在3000元左右。問他看那么多蟋蟀累不累,他說:“你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怎么會累???這個不可能累的?!?div style="height:15px;">
養(yǎng)蛐蛐時,電視都不敢看
收回來的蟋蟀,林為會再挑選一番,特別喜歡的留下,其余的送朋友。他說:“到我現(xiàn)在這個年齡,特別喜歡的就是養(yǎng)這一塊。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觀察蛐蛐,它有各種變化,就像一個小孩長大一樣,太有樂趣了。”
養(yǎng)蟋蟀,這個“養(yǎng)”字前面要加一個“靜”。蟋蟀宜靜養(yǎng),人也跟著養(yǎng)性?!叭绻序欣鲜翘幵诮乖瓴话驳那榫w下,到秋分的時候,它的顏色就定不好。”林為說,“養(yǎng)蛐蛐的那段時間,要很靜、很投入地為它服務(wù),生怕驚動它。所以我連電視都不看,走路、搬東西都是輕輕的?!?div style="height:15px;">
養(yǎng)蟋蟀要喂它吃喝,給它打掃衛(wèi)生,晚上還要放母蟋蟀進去陪它。伺候一百多只蟋蟀,林為每天要花上5小時?!捌鋵崜Q水、換飯很快的,兩樣?xùn)|西,每個蛐蛐盆幾十秒就換好了。但是換的時候,你總是想要趁機看看蛐蛐。”他說,“平時你不能老去看它,看它一次,就驚動它一次。老去看的話,再好的蛐蛐也要被你搞壞了。所以一天也就看個一兩次,趁喂食的時候看看?!?div style="height:15px;">這一點,王世襄在《秋蟲六憶》里倒是也有描寫:“……以上雖可以在一兩分鐘內(nèi)完成,但方才開蓋時,蛐蛐躲進了過籠,所以它是什么模樣還沒有看見呢。愛蛐蛐的人,忍得住不借喂蛐蛐看它一眼嗎?要看它,需要打開過籠蓋,怕它蹦,又怕折斷須,必須小心翼翼,仔細行事,這就費工夫了。 ”
觀察的時間久了,蟲主對每只蟋蟀的特征、脾氣性格都了如指掌。林為說:“從這一百只蛐蛐里,你拿一個出來,再丟進去,我馬上把它找出來。你養(yǎng)的孩子,會認不出來嗎?不可能認不出來。它們每個都不一樣,有各自的特點。”
對于他來說,最享受的是在晚上十一二點的時候,把最偏愛的那十幾只蟋蟀攤在地板上,盆蓋全部打開,客廳燈關(guān)掉,只戴一個頭燈,細細觀察。
這時的蟋蟀也不亂跑,一般不會從盆里逃出來,“因為它處在比較安逸的環(huán)境里”。林為說:“這個時候氣溫降下來了,吃的東西都添足了,又有母的相伴,應(yīng)該是最舒服的時候。要是它還不安定,到處亂爬,那有可能就是本身體質(zhì)的問題了。這樣的蛐蛐斗不好,要把它剔除掉?!?div style="height:15px;">蟋蟀宜靜養(yǎng),反過來,養(yǎng)得好的蟋蟀也是不大叫的?!绑敖杏袝r是要尋找配偶。當(dāng)什么條件都滿足它了,它是不叫的。要是一個人養(yǎng)一百只蛐蛐全部在叫,那說明他不會養(yǎng),水平很差?!?div style="height:15px;">好蛐蛐,寧愿戰(zhàn)死也不投降
秋分過后,到了蟋蟀開斗的季節(jié)。古人贊蟋蟀有五德:“鳴不失時,是其信也;遇敵必斗,是其勇也;寒則歸宇,識時務(wù)也;傷重致死,是其忠也;敗則不鳴,知恥辱也?!痹隗皭酆谜哐劾?,一個好蛐蛐就像英勇善戰(zhàn)的將士一樣,懂得“精忠報國”。
“去年我有一個蛐蛐,天天斗,連贏了八場。等到再要斗,跑去一看,它在盆里一動不動地死了。這樣去世是最好的。它的精力已經(jīng)用盡了,要是還堅持上場的話,那是會輸?shù)舻??!绷譃檎f,“還有一個蛐蛐也是類似的情況。它場場贏,贏到我看它已經(jīng)不行了,準(zhǔn)備拿回來養(yǎng)老。沒想到跟我一起玩的幾個人又悄悄拿去斗了。那一場它怎么斗呢?它已經(jīng)不會走路了,就撐著站在原地不動,一直頂著。打到最后,它發(fā)力一口,把對方打敗了。回到家一看,它已經(jīng)死了?!闭f到這里,林為忍不住贊道:“我的蛐蛐,真好!”
斗蛐蛐的什么形式都有,朋友間相約斗著玩的,參加友誼比賽的,甚至還有一些賭博性質(zhì)的。林為說,有一群60多歲的“老工人”群體,主要以娛樂為主,不斗錢,只斗著玩?!敖兴麄?'老工人''是因為(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或者更早些時候,玩蛐蛐的主體階層是工人。后來改革開放后,玩蛐蛐的個體戶多了,工人反而少了。因為那時蛐蛐貴了,他們玩不起了。但還是有老工人玩,這個時候我們說起他們就有點尊敬的口吻了。因為他們經(jīng)濟情況跟玩蛐蛐已經(jīng)有落差了,還在玩,說明是真喜歡。我們小區(qū)就有一個,每年買幾百塊錢的蛐蛐,斗著玩?!?div style="height:15px;">甚至還有光養(yǎng)不斗的。林為說:“我有一個同學(xué),他每年買一千塊錢蛐蛐,連斗著玩都不斗,就是養(yǎng)蛐蛐,一直養(yǎng)到它老死。一千塊錢現(xiàn)在不算什么,但他從(上世紀(jì))90年代就開始了,每年買一千塊,那時還是個大數(shù)字。他就是喜歡養(yǎng)?!?div style="height:15px;">抓蛐蛐的過程,你在跟大自然交流
星期日周刊記者 韓小妮
聽到知了的那一聲叫,心情真是好
星期日周刊 (以下簡稱 “星期日”):在外地收蛐蛐,除了到市場上挑,你會到地里看農(nóng)民抓嗎?
林為:會,我還會自己去抓。在上海,我吃完晚飯要出去跑一個小時的。所以到了外地,抓蛐蛐就當(dāng)是鍛煉身體了。吃好飯跟同去的朋友聊聊天,大概八九點鐘出去抓,12點之前回來睡覺。
我去年在河南,有幾個人看著我抓蛐蛐,都說我很神奇。我只要手電筒光一掃,腳輕輕踩兩下,蛐蛐就出來了。哪些值得我抓,哪些不值得,我馬上就看好。我逮蛐蛐,后面有兩個人跟著我往竹管筒里灌。我用網(wǎng)兜逮好遞給他們,他們兩個人都來不及裝。
星期日:是因為你每年都去外地,所以比較熟練嗎?
林為:也不是,這是從小鍛煉出來的能力。我這兩年也沒有每年都去抓蛐蛐,大部分時間還是坐在那里收的。
星期日:小時候是怎么開始玩蛐蛐的?
林為:那時我有個隔壁鄰居,是個開店做照相框生意的木匠。他不抽香煙、不喝老酒,在舊社會的時候就喜歡斗蟋蟀。我跟他的兩個兒子一起玩,每年夏天去捉蛐蛐,總歸要抓幾百只。回來以后,我們?nèi)齻€每人挑上幾十只,再分頭去養(yǎng)。
星期日:抓蛐蛐的時候多大了?
林為:大概十一二歲。那時沒鈔票,經(jīng)常早上4點鐘爬起來,走上兩三個鐘頭到田里去抓??诖镉袔追皱X,但那要省到回來的時候再坐車子,生怕回來的時候走不動。照理蛐蛐應(yīng)該半夜里捉,但是半夜里我們沒這個膽量,也沒交通工具。
星期日:那時到哪里抓?
林為:七寶的蛐蛐是最好的,還有浦東三林、楊高路、南匯、南翔、瀏河都去過的。
星期日:到了地里怎么找呢?
林為:聽叫聲,觀察地形。它做窩的時候會把一些小顆粒的土咬出來,堆在洞口。所以要是看到一些土圍在洞口,圓圓的很小的顆粒,那洞里面就有蛐蛐。但是你不能直接抓啊,還要找到它的另外一個出口。這樣你把手指伸進一個洞口,把網(wǎng)罩放在另一個上,它一逃躥就能逮到了。不光這樣,抓蛐蛐分各種情況,有各種抓法。
星期日:這其實也是小時候了解大自然的一種方式。
林為:對。它的主題就是跟自然的一種融洽。那個時候你投入進去,真正感覺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你跟這些對象在交流。比如抓一個蛐蛐,你再怎么狡猾,我也要把你抓出來,這就是一種交流。
星期日:跟它斗智斗勇的過程。
林為:是的。我們那時不光抓蛐蛐,知了、金龜子、青蟲、蚱蜢,各種蟲都抓。我抓知了也很厲害。揉一個面團,不斷地在水里拍打,打成面筋,它就變得很粘。然后找一根竹竿,把它往上面一粘。看到樹上的知了,把竹竿慢慢升上去,升到知了的位置,一碰它就粘住了。聽到知了的那一聲叫,心情真是好。要是沒抓到,它是一聲響亮的叫聲,由近而遠一下子飛掉了。
我們是在
喜悅和挫折的交替中成長的
星期日:現(xiàn)在的小朋友可能都沒體驗過。
林為:他們享受不到。我們小時候還拿吃冰棍的棍子給知了做籠子。那時的棍子不是寬的、薄的那種,橫截面是正方形的。自己吃的冰棍沒那么多,馬路上人家丟掉的,趕快撿回來洗一洗,曬曬干,就這樣一根一根互相疊成十字,然后橡皮筋一扣,卡成一個正方形。
星期日:那個時候的動手能力都是很強的。
林為:對。我們的成長環(huán)境和現(xiàn)在不一樣,什么都要靠自己動腦筋,自己動手,不可能找家長買的。身體也要很靈活。因為我們都是白天抓蛐蛐,白天蛐蛐這一蹦,它是連著跳,第一下攔不住它,它幾下就跳到十幾米以外,往地里一鉆,找不到了。所以我練就了一個能力:蛐蛐第一跳的時候,我整個人會飛出去,馬上擋在它前面,兩只手把它攔住。
星期日:這很考驗身手??!
林為:很好玩。那時不靈活的小孩根本沒法玩。同樣一個蛐蛐,有的小孩手腳沒輕重,一把抓起來或許就死掉了,或者腳斷掉、須斷掉。我抓起來它一點都不會受傷。
星期日:夏天玩蟲,真是全方位考驗一個人的能力啊。
林為:對,還要靠自己去判斷,處理和朋友之間交往的關(guān)系?,F(xiàn)在的孩子不需要,家里面他說了算。我們那時候不行啊,伙伴之間要互相謙讓。你不謙讓,誰跟你玩?
那個時候能夠把各種蟲都玩完一遍的,人家都很佩服你的。其他玩不過的小孩都愿意跟著你。小時候只要我的蛐蛐兒拿出來,后面跟著十幾個人,因為我的蛐蛐厲害嘛。這個時候很有榮譽感,表明在這方面你強過他們。
星期日:那么抓完以后斗蛐蛐呢?
林為:那是滿足爭強好勝的一種心理,生物界的雄性都有這種心理。還有呢,小時候玩蛐蛐都是自己去捉,自己付出了一定的勞動。捉回來的蛐蛐如果獲勝了,那有種成就感。要是失敗了也有好處。雖然回來垂頭喪氣,但也考驗了我們的承受能力,對我們心智的發(fā)展是有好處的。不像現(xiàn)在的小孩,受到一些挫折馬上就不行了?,F(xiàn)在回頭看,我們是在喜悅和挫折的交替中成長的。
雜草叢生的院子也是舒服的
星期日:小時候所積累的對大自然的了解,你覺得對你長大后有什么幫助嗎?
林為:很實用的幫助也沒有,我覺得就是一種親近。
星期日:跟自然、跟土地的親近?
林為:對,在我身上也是一種本能。你看我的院子,好多人都說,怎么這么臟啊,草都長得亂七八糟的。我就喜歡這個,而且草里面都是蟲,我還不準(zhǔn)打藥。我覺得這才是真實的,如果用水泥鋪得很整齊的話,我覺得不舒服。
我養(yǎng)的蛐蛐要是第一場就斗輸了,我就把它扔在這個草叢里,讓它在這里叫叫。
星期日:這些草都是雜草嗎?
林為:對,雜草叢生。有時候小狗在上面跑跑,也很舒服的。你看那里稀稀拉拉長了兩棵玉米。我是隨便丟了兩顆種子進去,就長成這樣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老了。旁邊爬了一點豇豆,另一邊種的是絲瓜。我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星期日:田園式的?
林為:鄉(xiāng)村的,我特別喜歡生活在農(nóng)村。
星期日:你在農(nóng)村待過嗎?
林為:我以前在云南西雙版納插隊的時候,先在農(nóng)場里搞宣傳工作。后來當(dāng)?shù)氐慕逃窒蜣r(nóng)場要人,我就被調(diào)到地方上去,在農(nóng)村的小學(xué)里教了兩年書,接著又到公社里的中學(xué)教了兩年。
那個村里只有這么一個學(xué)校,學(xué)校里就我一個老師。在我之前,沒有一個漢族人待在那里超過三個月的。我去的那天特別像電影里的鏡頭,全村的人都出來站在路邊,年紀(jì)最大的跑過來感謝我,很激動地說他們祖祖輩輩沒有文化,我是“毛主席派過來的”。然后就殺豬、宰雞歡迎我。
我去的時候還沒有學(xué)校,先是跟他們一起蓋房子,蓋好后,再把他們那些原來讀過兩三年書的人招過來,有的都十七八歲了。開學(xué)第一天一下子收到十幾只雞,他們都抱著雞來上課。
星期日:是從家里抱過來送給你?
林為:對,所以一開始課都沒法上。學(xué)生說,第一節(jié)課你先不要上,我們幫你蓋雞窩。大家就去砍木頭幫我搭雞窩,搭好了再上課。
星期日:你說到之前沒有一個漢族人待在那里超過三個月的,為什么?
林為:非常孤獨。只有你一個漢族,其他都是少數(shù)民族。語言不通你可以學(xué),但是觀念不一樣,你得適應(yīng)。完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要融合進去很難。舉一個例子,他請你吃飯,你得有勇氣才能吃得下去。我提到“勇氣”兩個字。那碗雞,腸子是不破開來洗干凈的,就這樣一段段剪下來,也就是說雞屎也在里面,那是吃一口就叫你噴的。跟我一起去的人,吃了一口就捂著嘴跑出去了。豬血是生的,豬肝切片拌在里面,也是生的,撒點鹽讓你吃。這個你做得到嗎?你吃了,就是好,不行的話,他們就另眼相待了。我吃下去了。
星期日:剛才你說你特別喜歡生活在農(nóng)村,所以后來生活得不錯?
林為:是的。那時候我自己養(yǎng)雞、養(yǎng)豬,帶著學(xué)生到山里面開荒,種了一大片玉米。玉米收回來給豬吃,豬吃得很肥,到了年底殺掉,每個學(xué)生都分到一份。
蟋都微訊XDFYESN
(8)秋蟲的怡養(yǎng) - 福中堂
京城玩賞以蛐蛐、金鐘、油葫蘆和螽斯類的蟈蟈四大鳴蟲為主。蟈蟈在鳴蟲中也列為聆聽鳴蟲,但是蛐蛐還有天生好斗的勇士風(fēng)采,脫殼七天就會鳴叫,鳴叫只是它在求偶時的一種表現(xiàn),有“天下第一蟲”志稱。
三秋時一樣秋蟲,“三秋”指的是“早秋”、“中秋”、“晚秋”的秋蟲怡養(yǎng)。早秋是從白露到寒露,中秋是從寒露到霜降,晚秋是從立冬到冬至。三個階段的秋蟲項色腦線、形體色澤和肉質(zhì),都有不同的變化。早秋田野捕來的蟋蟀,怡養(yǎng)要精心,早秋蟲稱為“早蟲”,性情發(fā)躁,要放在寬敞的老盆,置于陰涼處擺放,最好用薄荷葉泉水洗個澡,清除肚子中的灰水,每天用茶葉水或綠茶水擦子盆罐,嚴(yán)禁常揭開盆罐,不能放雌蟲三尾兒,食料以稀粥為主。中秋時的蟋蟀經(jīng)過一階段的生活,也適應(yīng)涼爽的天氣,從白露到寒露根據(jù)蟲體的項、色變化可以參斗,在這以前應(yīng)葷、素食搭配,仍以厚壁盆罐怡養(yǎng),放入食、水槽和過籠,準(zhǔn)備配上雌蟲三尾兒,達到求偶后出征打斗。選三尾兒雌蟲很有講究,什么顏色的蟋蟀選什么雌蟲,這是斗蟋中的秘訣。到晚秋,天氣進入寒冷階段,對秋蟲的玩賞注意它的老化和衰老。此時也是晚秋蟲參斗的最佳時間,從頭相。腦形。須。肉質(zhì),一定要認真選蟲,精細喂養(yǎng)。
寇金寶先生說過:“秋蟲三秋怡養(yǎng)不是一兩天就能掌握的經(jīng)驗,玩到老學(xué)到老?!?div style="height:15px;">一、蛐蛐的怡養(yǎng)
談起蛐蛐的怡養(yǎng),每個人的見解不同,世間沒有一個人能夠把它真正理解透。
李和平先生認為養(yǎng)蛐蛐要四項合一:第一項,要把蛐蛐成熟期分開,雖然說出土沒差幾天,由于品種、產(chǎn)地、生長環(huán)境的不同,造成成熟期不一樣。第二項,用罐不一樣,早秋的蛐蛐要用早秋罐,罐的透氣性要好,要助它早成熟;晚秋的蛐蛐要使用晚秋罐,壁要厚,保濕度要好,不能讓蛐蛐自身的水分透支,要讓它晚成熟。第三項,吃食不一樣,早秋的蛐蛐食必須能夠幫助它早成熟,火性要大,中秋的要溫,晚秋的要涼。第四項,怡養(yǎng)方法不一樣,要想讓蛐蛐早成熟,必須要早下三尾兒,在蛐蛐到手的第三天就要下母,但在到手的前一兩天,應(yīng)該給蛐蛐喂兩天冬瓜。因為這個季節(jié)比較熱,冬瓜有防暑降溫、清除腸子里雜物的功能,再有喂冬瓜的蛐蛐中晚秋不起肚,喂之前先要泄,有一個清腸的過程。要計算它的過蛉次數(shù),最好讓它在初斗前過70個以上。因為這批蛐蛐在白露前后就要斗,必須做到三秋的蛐蛐要分得細,否則的話,養(yǎng)再多的蛐蛐也斗不到晚秋。
參加過和平局比賽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前兩場瞧著自己的蛐蛐比賽稚嫩,勉強挑出來的蛐蛐去參加比賽,入盆以后,盡是無牙的,這就是因為蛉子沒有過透,造成不開牙;中間幾場,成熟期又都到了,蛐蛐偏多,斗了這個又耽誤那個;后幾場蛐蛐又偏老,很多蛐蛐成熟期已過,又耽誤了不少蛐蛐。
李和平先生認為在每年7月份以前,要把自己所有的罐子處理好,把它們都擺在同一個環(huán)境下,將蓋子打開,在管子中心用吸管點上幾滴水,蓋好蓋兒,過兩個小時再打開,把那些罐子里比較干的拿出來,貼上同等標(biāo)簽,這些罐子是準(zhǔn)備養(yǎng)早秋蛐蛐的。然后把那些仍然還有水的罐子再用江米湯泡一下,讓它的保濕度再強一些,這些罐子貼上另一個標(biāo)簽,用于養(yǎng)晚秋的蛐蛐。剩下的罐子養(yǎng)中秋的。
罐子處理完后,準(zhǔn)備好今年喂蛐蛐的食,早秋、中秋、晚秋格子貼上標(biāo)簽。這些事情再7月初以前一定要做完,因為往后雨量偏多,濕度偏大,不愛干。一切準(zhǔn)備完畢就準(zhǔn)備下山東了。
到了山東以后把所有收到手的蛐蛐,包括三尾兒,喂上冬瓜,之后把三秋的蛐蛐分開,把最好的三尾兒給早秋蛐蛐下。進京后這批三尾兒留給晚秋用,因為它肚子里有籽,這些三尾兒也是壽命最長的。中秋和晚秋的蛐蛐要和早秋的蛐蛐分開,防止他們聽見早秋的蛐蛐喚雌撞頭,最好在當(dāng)?shù)刭徺I瓷罐的同時自己去取土。回京后,三秋的蛐蛐格子入罐。各喂各食,一食喂到底。早秋的蛐蛐千萬不要下過籠,因為下過籠會讓蛐蛐定不住盆,有過籠的要比沒下過籠的晚成熟半個月還多。再加上現(xiàn)在比賽大多采取濕斗,喂食喂水,如果到那時再拿出過籠有點來不及。
過籠還有另一個名字叫蛉房,也就是說濕雌雄蟈蟈過蛉的地方。如果沒有過籠,勢必要影響斗前蛐蛐的過蛉。早秋的蛐蛐需要提前幾天支上罐支子,透氣性讓它好一點。雖然蟈蟈有見光容易蹦的毛病,但早秋的蛐蛐罐里有三尾兒不會造成損失。中秋的蛐蛐如果早下三尾兒,也應(yīng)該是白天下,晚上提,要計算它的過蛉次數(shù),蛐蛐一生過蛉應(yīng)該在200次左右。
晚秋的蛐蛐要和早秋、中秋的蛐蛐分開,長期帶過籠,不能下母,等到早秋的蛐蛐基本用光,再把晚秋的蛐蛐下上三尾兒,也可以找一些老咪三尾兒來陪著它,即便過不上蛉,還能讓蛐蛐穩(wěn)的住盆。
另外,用衛(wèi)生紙或餐巾紙疊上四五層,剪成2分錢大小的四方塊蘸上水,攥干,放到盆底,每天喂蛐蛐的同時,往這張紙上滴幾滴水,用來調(diào)節(jié)蛐蛐罐的干濕度。雖然罐里有過籠,但是蛐蛐肯定在這張紙上。這種方法只適用于晚秋的蛐蛐,早秋的蛐蛐不能用。
二、蛐蛐罐的特性
蛐蛐罐在中國大體分為南方罐和北方罐兩類:南方罐,以宜興紫沙泥盆和蘇州盆為代表,也稱之為“南盆”,做工精美,罐壁薄,密度低,硬度低。有點:透氣性好。缺點:易碎,保濕保溫都不好。在北方,因天氣比較炎熱,空氣中的含水量比較低,加之入秋以后,早晚溫差大,在北方很少有人使用南方罐。
北方罐分兩種:一種天津罐,做工精美,用料考究,硬度高,密度也高,有點:保溫保濕比較好,適合北方一樣蛐蛐;缺點:透氣性不好。二是西安罐,做工不講究,但實用性比南方罐和天津罐強,比南方罐壁偏厚,比天津罐壁偏薄,很適合西安人在中秋怡養(yǎng)蛐蛐。
天津罐比較適合怡養(yǎng)晚秋的蛐蛐,因其厚,密度高,保濕性好,在飼養(yǎng)過程中,不會讓蛐蛐自身的水分丟失。
西安罐用于養(yǎng)早秋的蛐蛐,也就是早熟的品種。因為現(xiàn)如今開盆較早,大局面的比賽在白露節(jié)氣就已經(jīng)開始了。利用西安罐的透氣性好,讓蛐蛐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再成熟一步,也就是說,雖然蛐蛐的品級不如對方,但必須在歲數(shù)上占優(yōu)。其實斗蛐蛐早秋、晚秋斗都是蛐蛐的歲數(shù),只有在中秋,斗的才是蛐蛐的品級。
蟋都微訊XDFYESN
(9)聽“玉彧軒主”談秋蟲心得
網(wǎng)上挖到一篇好帖,原作者為蟲友“玉彧軒主”,內(nèi)容很實用,且涉及鳴蟲種類較多,因此決定放在本版塊。
秋要盡,冬要來?;厥走@個秋天的往事。也許可收獲少許心得
論天談地不如說鳴蟲,這個秋天碩果累累,秋蟲在陣陣歡歌。廢話少說,今年養(yǎng)了不少鳴蟲,大有蟈蟈,小有黃蛉。經(jīng)過這一陣子,得出不少經(jīng)驗與大家交流一下。
蟈蟈篇:
蟈蟈這一身肥肚大的鳴蟲,叫聲洪亮,幾乎是鳴蟲愛好者必養(yǎng)的東西。作為一種雜食的鳴蟲,它幾乎什么都吃,只要味道鮮美,不論外觀,一口吞下。
飼養(yǎng)細節(jié)(個人見解)
1.不要喂黃瓜,蘋果,梨子等水分甜度較大的食物。一是容易脫肛,二是容易斷須子。如果甜分粘在了須子上,他會不管什么東西把須子咬掉的,適量喂些絲瓜葉,胡蘿卜,蟈蟈特別愛吃。
2.給蟈蟈的空間盡量的大,這個樣有利于手腳伸開,廣泛活動?;謴?fù)自然的環(huán)境狀態(tài),最好放上一些植物,這樣可以使人和蟲心情歡快。
3.時常加葷,如螞蚱,面包蟲,麻根蟲,知了等一些蟲子,這樣可以補充能量。
4.不要??矗阅懶?,會被嚇到。
5.常曬太陽,增強免疫力。
6.常冷墩,增強蟈蟈體質(zhì)。
馬蛉篇:
一身烏光瓦亮,其貌不揚,但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可謂“蟲不可以貌相”??!那聲音鐺鐺的,實在一絕!
飼養(yǎng)細則(個人見解)
1.最好用叫罐飼養(yǎng),或者蟈蟈筒皆可,砸個底就行。在底上鋪上菜葉以保持水分,菜葉要每天都換,以保持濕度,底要常噴水保持水分......因為馬蛉喜歡潮濕,如果干燥會使它缺水而死。
2.馬蛉吃的東西很廣,可以喂菜葉,泡飯,還可以加些葷,但實物要及時換,以免發(fā)霉,這樣會對蟲子造成傷害。
3.清除罐內(nèi)異味。之所以有異味,是因為實物發(fā)酵引起的,這些發(fā)酵有可能會產(chǎn)生令人致命的氣體,更何況蟲呢。
4.不要整天讓他呆在黑暗之中,要讓他見見光,如果只在黑暗中,那么違反了它體內(nèi)的生物鐘,也就是會得人類的“抑郁癥”也會易死。
5.要常喂大米稀飯,增加體內(nèi)水分。
竹蛉篇:
身體嬌小,有青有紫,皆養(yǎng)之,身處鳴聲,樂矣。竹蛉含青竹 紫竹兩種,因為紫竹肚子上有根紫線所以故名。
飼養(yǎng)細則(個人見解)
1.住另一半喜歡待在低矮的灌木叢上,根據(jù)這個特性,飼養(yǎng)是可以在盒子中放一些枝葉供它攀爬,或者直接養(yǎng)在葫蘆里(葫蘆里必須先一下里面又有水分)
2.竹蛉的生命力很強,可以3-5天不進食,竹蛉可以喂些蘋果,絲瓜葉,白菜葉,泡飯,時而加些小蟲。
3.竹蛉的糞容易發(fā)酵,并且較臟,盒子或葫蘆要及時清理,保持水旱合理。
4.竹蛉常常躲在葉子下面,這樣,葉子也要經(jīng)常更換,保持水分,葉子可選,無花果葉,艾葉,月季葉等。
5:及時喝水,竹蛉缺水,常喂,常叫竹蛉飛飛,有利于翅不被粘在一起。
金鐘篇(天蛉)
全身碧綠,聚光雙眼,柔中帶鋼的須子,健壯的六肢,可愛的爪花,宏亮的叫聲``````
飼養(yǎng)細則(個人見解)
1:金鐘生活在高高的樹上,較難捕捉,所以金鐘生活得很自在,為此最好把金鐘放在一個活動地方較大的容器中,這樣可以既避免金鐘斷須,還可以使金鐘盡快熟悉生活環(huán)境,快活鳴叫。
2:因生活在樹上,具有攀爬性,所以在飼養(yǎng)過程中,也應(yīng)該盡量滿足攀爬性。這一特征最好在容器中放入月季花枝葉或薔薇的枝葉供其攀爬,還可以食用,一舉兩得。既活動了筋骨又喂飽了金鐘。
3:金鐘易斷須(為此養(yǎng)了最少七八條來研究原因)金鐘放在小盒中。斷須率是最大的,最好放在蟈蟈筒中(我就這么干的),這樣斷須率會大大減小。
4:常喂豆食,喂大米稀飯,菜葉等,增加體力。時常放出來飛飛,這樣避免翅子粘在一起。
油葫蘆篇
油葫蘆叫聲如同催眠曲,它生性好斗,在一起遇到的油葫蘆常常打方分出勝負,這也是一大鳴蟲。
飼養(yǎng)細則(個人見解)
1。油葫蘆最好用叫罐養(yǎng),罐內(nèi)一定保持濕潤,最好做個小家,有利于擴大油葫蘆的叫聲。
2.油葫蘆為雜食性鳴蟲,即為雜食,可以什么都喂,菜根菜葉,菜豆,小蟲大米等。
3,油葫蘆臟,不容易打掃叫罐,所以,在籠里放些菜葉,這樣便于清理。
4,最好成對飼養(yǎng),雄蟲看到雌蟲后名叫的會更加響亮,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5,給油葫蘆保持干凈,這樣有利于,鳴叫時更加清脆。
黃蛉篇
頂須是黃蛉中的極品,貴則上千元。鳴聲動聽悅耳,聲音清晰而有韻味,比金蛉還清脆響亮,其形象佳,鳴聲美,曾譽為“鳴蟲之王”。
飼養(yǎng)細則(個人見解)
1黃蛉須子價值比“黃金”,所以如果蟲子須子斷了,那么這個價值就低大了。所以我建議洋在黃蛉盒中或是萬體中,不易斷須,這樣觀賞價值就高了。
2黃蛉可以喂大米稀飯,一定要熬爛了,這樣黃蛉會更容易吃的多,時常為一些葷的(我喂的小蚊子),還有南瓜,蘋果...... :
3還要保持濕度與溫度,這是對黃蛉健康的一個關(guān)鍵點,尤其是濕度,這點至關(guān)重要。
4不要光悶在盒子里,還要放出來讓它活動一下,但是范圍要控制,它很敏捷,弄不好就跑了,這點要小心!
5注意保暖,還可以放只雌性的,這樣可以加強雄性的鳴叫力。
金蛉子(花蛉)
金蛉子更注重觀賞性,長長的須子搖來擺去,動作很帥!這種鳴蟲口勤常叫,也是鳴蟲愛好者之一最常養(yǎng)的蟲。
飼養(yǎng)細則(個人見解)
1此蟲性子較好,群居(指的是次蟲)較好的蟲單養(yǎng),這樣的觀賞性大大提高。
2這蟲動作細膩,若在換食時不注意,它會很快逃走,此點注意!
3對于此蟲我一般是一鍋稀飯搞定,還有南瓜,嫩冬青葉,熟軟的麥子。
4它的體質(zhì)較好,可以時常冷墩,但是不要一直這樣,對蟲是一種傷害,易亡。
5注意關(guān)盒時,易夾須子,這點也應(yīng)注意。
墨蛉篇
全名為赤胸墨蛉,又稱蟻蛉,胸部泛紅。
飼養(yǎng)細節(jié)(個人見解)
1此蟲喜群居,不時發(fā)叫,雖然聲音不大,但是聽著是為享受,應(yīng)養(yǎng)在萬體中更好。
2喂的食物有:稀飯,南瓜等。
3墨蛉膽子較大,易近人,是較好的鳴蟲之一。
青蛉篇
這種鳴蟲貌似蟋蟀,但是青蛉頭小,身寬,易分辨。
飼養(yǎng)細節(jié)(個人見解)
1這種鳴蟲與蟋蟀等土生鳴蟲都大相徑庭,一樣要打底,濕潤,但是有一點不同,它不愛鉆洞,只是找一個能遮光的地方就行。
2它的行動較遲緩,所以對于它喂食時大可放心,可喂米飯,麥粒即可。
3此蟲為夜鳴蟲,如果叫它倒叫,需要改變它體內(nèi)的生物鐘。
寶塔蛉篇
寶塔蛉,學(xué)名云斑金蟋。
飼養(yǎng)細節(jié)(個人見解)
1飼養(yǎng)它應(yīng)該干濕分開,有干也有濕。
2叫罐養(yǎng),換食觀賞時一定用罩子.
3環(huán)境不要太熱,熱了容易撞罐傷蟲.
4喂食葉類、我發(fā)現(xiàn)它喜歡南瓜和豆食,對胡蘿卜也喜歡.
5及時清理,他新陳代謝快,糞便多.
6葉子放進去一定要擦干水.
磬蛉篇(轉(zhuǎn)貼)
磬蛉大多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喜棲息在矮灌木蔥和淺草叢中,以及草堆下的亂磚石堆中的陰暗潮濕處,有時也藏身于林陰下的草叢石塊的空隙中。
它常與金鐘兒生活在一起,有共生現(xiàn)象,數(shù)量比較稀少,因而是一種比較珍貴的鳴蟲。
此蟲一般在8~10月出現(xiàn)成蟲,1年只發(fā)生1代。平時以植物的莖、葉和果實為食。
磬蛉的鳴叫聲比較獨特,又清脆又凝重,鳴聲如“慶慶慶慶”,富有回音,優(yōu)美悅耳。磬是一種佛教中的樂器,形似缽,銅質(zhì)中空,敲擊時發(fā)出“慶令令”的聲音,有數(shù)秒鐘的回響。此蟲之所以稱為“磬蛉”,就是因為其鳴聲很象擊磬之聲。
促使磬蛉多鳴叫的技巧
磬蛉剛捉回或剛買回來時,有的養(yǎng)2~3天就能開始鳴叫,但有的養(yǎng)了5~6天仍不開叫,更有的養(yǎng)了10天還不開叫,有的雖然很快開叫,但叫的次數(shù)很少,1天只叫2~3次,且每次叫的時間都很短暫。
要想使磬蛉讀哦鳴叫,有2種方法:一種方法是適當(dāng)加強其營養(yǎng),即除了平時喂飼米飯、南瓜、蘋果、菜葉等素食之外,適當(dāng)增喂些蒼蠅、蚊子、蚜蟲、小蛆蟲等葷食,讓它獲得較充足的營養(yǎng),體質(zhì)增強后就會增加鳴叫的密度和時間。
另一種方法就是利用傳統(tǒng)的“下雌”法,即在雄蟲飼養(yǎng)盒中放進雌蟲,這樣就可以刺激雄蟲,使它鳴叫得很賣力,而且一次接一次地連續(xù)鳴叫。
有人將3~4只雄磬蛉放在較大的盒內(nèi)飼養(yǎng),放進2~3只雌蟲,就可使雄蟲叫的十分起勁,此起彼落,連續(xù)不斷地鳴叫,熱鬧非凡。
不過,此鳴蟲有一種惡習(xí),在食物稍為 短缺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相互吞食的現(xiàn)象。由于磬蛉數(shù)量較少,不易捕捉,比較貴重,對這一點不可不防。最好是在飼養(yǎng)盒的中間用鐵絲紗將雌蟲和雄蟲分隔開,使雌雄蟲彼此看得見,聞得見對方的氣味,觸角和尾須也能接觸到,同樣可起到刺激雄蟲賣力鳴叫的作用,倒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
(10)北京人的蟋蟀
喜愛“蟲”的人把蟋蟀好有一比:它的頭像中國京劇的大花臉。仔細觀看,還真有點兒意思。京劇誕生在北京。北京人也最愛玩蟋蟀。20世紀(jì)六七十年代以前,北京人大都玩過蟋蟀,那時不富裕,也沒有這么多的玩具,蟋蟀就成了夏秋時節(jié)最好玩的玩意兒了——
京城人玩蟋蟀
北京的蟋蟀
斗蟋蟀在北京可有年頭了?!堕L安客話》載:“京師人至七八月,家家皆養(yǎng)促織?!吲枘喙蓿榫允?,不論老幼男女,皆斗以為樂?!闭f這話的是蔣一葵,他是明代萬歷年間的人??梢?00年前,北京人玩斗蟋蟀的風(fēng)氣之盛。
蟋蟀的名稱很多?!掇o?!防镞@樣注釋:“亦稱''促織’、''趨織’、''蛐蛐兒’。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觸角較體軀為長。雌性的產(chǎn)卵管裸出。雄性善鳴,好斗。”前人稱蟋蟀為秋蟲,著有《秋蟲源流》,考其源流甚詳,又名“促織”,南方人多這樣稱呼。據(jù)記載還有“百日蟲”、“反背蟲”之名。民間稱“蟋蟀”者為多,可能就是它的“學(xué)名”了。而北京人習(xí)慣上多稱蛐蛐兒。
北京也是盛產(chǎn)蟋蟀的地方。這么說吧,以前到了北京的城外就能聽到蟋蟀的叫聲。如廣安門外的大井、小井,右安門外,左安門外,德勝門外,安定門外等都有蟋蟀的蹤跡。清河、南苑一帶的蟋蟀就很好。香山、舊宮、南苑機場都出過好蟋蟀,像白牙青、白牙紫、鐵彈子等都是北京知名的蟋蟀品種。志書里記載著北京永定門外5里有個胡家村,那里產(chǎn)的蟋蟀特別好。明代崇禎年間寫的《帝京景物略》里專門寫了那里產(chǎn)的蟋蟀“矜鳴善斗,殊勝他產(chǎn)”。這些蟋蟀拿到老天橋去賣,準(zhǔn)能討個好價錢。專門賣蟋蟀的在鮮魚口,東曉市也有,蛐蛐罐上蓋著紅布。
斗蟋蟀如看大片
友人文良說,斗蟋蟀前要小心伺候。沒買蟋蟀之前就開始盤罐:用茶葉水煮,在太陽下曬。再用丁香水加點鹽洗罐,為的是殺菌。罐起毛,再用干布盤罐。罐不能起堿,不能干燥,又不能起真菌。
玩蟋蟀玩的就是眼力。根據(jù)脫殼的情況,有眼力的能看出蟋蟀是斗前期的,斗中期的,還是斗后期的,不僅是看個頭大小。同樣的蟋蟀,出生的時間段不一樣,愛斗的時間也不一樣,到深秋,找不到雌蟋蟀,更極為好斗。蟋蟀的出生早晚,與氣候也有關(guān)系。雨量大,出生的時間就早。一般頭茬的個頭要大一些。而出生在中間階段的蟋蟀,個頭不大,卻在狀態(tài)之中,非常愛斗??大暗哪挲g,可看蟋蟀脖子那塊白毛膜,如果紫黑,就老了。
斗蟋蟀也講“兵法”,出戰(zhàn)時有套游戲規(guī)則,“用兵”時也有一套韜略,總原則是長不斗寬,黑不斗黃,薄不斗厚,嫩不斗老,病不斗常。
斗蟋蟀有不規(guī)矩的:斗前讓蟋蟀吃半生不熟的蒜,對方不斗,而此方窮追。還有的在蟋蟀頭上點藥,力量倍增,如服興奮劑一般。為防止此類現(xiàn)象出現(xiàn),要先把雙方的蟋蟀在米湯或白蘿卜水里潤一下,然后在一段時間里同吃一類食物。最后過戥子稱重量,相互之間不能大出2毫或3毫。
準(zhǔn)備齊全后,把兩只蟋蟀先放在橢圓形的斗池中,底下放上餐巾紙。經(jīng)雙方委托的主斗手檢查大小、精神狀態(tài)、品相。主斗手只能用探子打探本家的蟋蟀,達到最佳狀態(tài),認為可以,即可開閘,撤去斗池中間的擋板。
好的蟋蟀入罐就尋找對手,一般的一口下去,不是腿殘,就是牙壞,牙硬的還能把過籠咬掉一塊,能達到死掐的更是精彩,雙方能持續(xù)一兩分鐘,好的時間更長。咬跑為輸。一回合下來,也可以再用探子調(diào)整狀態(tài),還不掐,或打不起性即為輸。
文良曾當(dāng)過斗手,說起這里的故事更是有意思。玩主大部分包房,在夜里斗。晚上把該做的準(zhǔn)備工作做好,攝像機架在頂部。要供養(yǎng)2至3個小時或更長時間。斗是在共同出錢的包房里。觀者可以在自己的房間里觀看,有裁判,斗的過程雖然每個蟋蟀的時間長短不一,卻極為精彩??粗@些蟋蟀在上下翻騰,前后追擊,真比看上一場拳擊比賽還要過癮。主人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失意的懊悔,總結(jié)經(jīng)驗,以利再戰(zhàn)。鐘情人,蟋蟀戰(zhàn)死后,把它放在一個小棺材里,寫上某某將軍等字樣,拿布包起來。有的年輕人一氣之下會當(dāng)時將蟋蟀摔死。
一次與常文良開玩笑說起,你是蟲里面的“蟲”,何不把你葡萄畫作中加入蟲,形成你的“葡萄?!?,彰顯民俗特點。一試,果然不爽,頗有韻味。蟲文化博大精深,有相當(dāng)厚實的底蘊。蟋蟀是咬食植物根莖的害蟲,但它的鳴聲給金秋夜闌帶來撩人幽思的情致,蟋蟀鳴叫給人一種提示,如機杼之聲,故有“促織”之名。
蟋蟀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一般認為,蟋蟀文化起于唐,興于宋,盛于明清。到了今天,養(yǎng)蟋斗蟋作為一種文化仍然吸引了不少愛好者,僅在北京就有幾萬名,每年還都進行各種賽事活動。(高文瑞/文 王忠民/圖)
(11)蛐蛐兒,秋天的小精靈_魏定渤
蟬鳴——大自然《秋韻之聲》的序曲
轉(zhuǎn)眼間,我們從濕熱的盛夏走進了涼秋。
幾場秋雨過后,將是衰草蓬蓬,落葉紛紛,秋蟲聲聲……
這不禁讓我想起著名散文家王汶石、楊朔文章中,那西北隴上腳踏秋草,和北京街道腳踩落葉的感覺,真是讓我這位花甲之人時常記憶于心間。于是,那年,我們幾位中老年人又聚在一起,于秋夜里去野外聽那一片秋聲……
有人說,蟬為秋韻第一聲。其實,這個有爭議的小生靈,人們曾用自己的悲歡好惡給蟬捆綁上莫須有的罪名。筆者曾寫過一首順口溜為蟬鳴過不平:“你在地下苦苦修行十幾個春秋/難道就為了揚柳枝頭得意叫鳴/失意和騰達都以自我借題發(fā)揮/請公正評判啊我是個什么象征”。聽蟬兒的鳴叫,各有所感。但是,把蟬作為秋韻第一聲,實在是有些牽強了。公正的說不如說是大自然《秋之韻》的序曲。鄉(xiāng)下不就有“夏天知了叫了,秋天就要到了”的說法嗎?還有人說,“蟋蟀者,秋蟲也。”“白露旺生,寒露漸絕。”(引自《蟋蟀秘譜》作者孟昭連)所以,蟋蟀又有寒蟲、蛩蟲、促織之稱。
那是一個月圓風(fēng)輕的秋夜,我們幾個兒時的小伙伴們,在市郊外的草叢中席地而坐,手里輕輕搖動著蒲扇坐聽天籟之聲。不知道他們心境如何,天生熱愛大自然的我,此刻心里愜意極了。屁股下面坐的雖然不是“漫觀綠苔生閣”之地,但夜空卻是“素娥流天”,我們仿效著古人《月夜聞蟲賦》的意境,靜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的蟋蟀,在草叢之中發(fā)出一片“蛩聲流連”的鳴奏、交響之聲。
除了蟋蟀們在歡快地演奏著小夜曲?還有藏在草叢中的金鈴子在彈撥月琴;躲在花間的紡織娘在羞澀的唱著情歌;聚集在墻角里的甲殼蟲們正在開詩歌朗誦會;還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小精靈們在為“秋之聲”伴唱的和聲……哦,天籟中傳來了或舒緩輕柔、或纏綿悱惻的一片秋之聲。
秋聲之中,當(dāng)屬蟋蟀是在慷慨悲歌。因為,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蛐蛐兒們知道,秋天是很短暫的。等不到寒霜降臨,它們的生命就要走到終結(jié)。所以,越到秋深,它們的歌聲越凄涼、越傷悲,,怪不得大人們常常在那靜靜的秋夜里,坐在老柳樹下,叭嗒著煙袋鍋子,聽著蛐蛐的鳴叫,免不了嘆口氣說,這小東西苦戀著秋啊。
說到蟋蟀,使我聯(lián)想到了一段令人悲傷的故事。十年動亂中,一位領(lǐng)導(dǎo)干部被“四人幫”誣陷為反革命分子而投進了監(jiān)獄。一關(guān)就是近十多年。當(dāng)他被黨中央平反后釋放出來之后,性格發(fā)生了變異。原本喜歡說笑的他變的寡語,變的深沉,變的孤僻,尤其是秋天時節(jié),他常常一個人走到小花園,呆呆地坐在那里深情地聽著蛐蛐兒的叫聲,有時一聽就是大半宿還不愿意離去。不解其意的兒女們漸漸地對老人的怪異產(chǎn)生了迷惑。但老人依舊和蟋蟀的情緣難解。
我是老人的鄰居,出于好奇和探索,我就經(jīng)常性的攙扶著老人到門口的小花園里聽蛐蛐兒叫。望著老人癡迷的神態(tài),我聯(lián)想到了一個問題。春天、夏天和冬天,怎樣才能讓老人仍然能聽到蟋蟀德叫聲呢?
于是,我找到公園的朋友,委托他錄了一盤什么“蛐蛐兒”“油葫蘆”、“棺材頭”之類的不同品種蟋蟀的鳴叫聲。當(dāng)我把這盤錄音帶子交給他老人家聽的時候,老人那渾濁的眼球突然放出光來,接著,淚水涌出了干癟的眼窩……當(dāng)時窗外正飄著雪花,呼嘯著寒風(fēng)。這天夜里,他給我講了他和蟋蟀的一段故事——
“我從小就參加革命工作,對黨可以說是忠心耿耿,1957年我給黨提意見,把我打成右派;文化大革命又說我歷史有問題,批斗之后把我送進了外省市的一座監(jiān)獄。我的性子本來就剛烈,在加上我對判決不服,就和他們大吵大鬧。結(jié)果他們把我關(guān)進了一間單獨的小屋子里。那是一年秋天,我空蕩的屋子里突然出現(xiàn)了一位客人,天天伴隨著我。這個客人就是一個小蛐蛐兒。開始,它在遠距離打量著我,后來,就蹦到我的桌子上,近距離地看著我,那搖晃的小腦袋,上下左右搖動著的兩根小觸須,那一雙黑黝黝、明亮亮的小眼睛,好像在問我為什們一個人呆在這里。我就跟這個小東西說著我的遭遇和不幸,這個小蛐蛐真是通人性啊,每當(dāng)我說到傷心惱人的時候,它總是“嘟嘟嘟”地叫幾聲。我聽著這蛐蛐的叫聲,心里就不那么煩躁了。令我沒有想到的事,這小東西幾乎每天按時來到我的桌子上,先是看我一會兒,然后就叫一陣子。后來,我就在桌子上給它放上一點飯粒兒和水,用以感謝它天天準(zhǔn)時來陪我這個孤獨的老頭兒……”
“后來呢?”我見他沉默了,就輕輕地問了一句。
“它整整賠了我一個秋天,后來天就冷了,它就在也沒來過。這小東西禁不住霜打呀。不過,它整整陪了我一個秋天。”
現(xiàn)在,這位老人已經(jīng)過世了。老人和蟋蟀的這段感情,使我想起了宋人楊萬里的《蛩聲》:“誠齋老子一歸休,最感蛩聲五報秋。細聽蛩聲元自了,人愁卻道是他愁”的寫蟋蟀的詩。
久居都市的我們,也久違了秋天那靜夜里蛐蛐兒的聲聲鳴叫。
哦,那是一個多么多情的秋夜啊,為了獲得心理上的享受,我們幾位年過花甲的老頑童們,騎上自行車來到了郊外。靜靜傾聽草叢中的秋聲一片……
而我,生性喜歡大自然,今年,我們再度相約,要騎車到郊外去聽蛐蛐叫聲……
雖然,季節(jié)還沒有到,但我似乎已經(jīng)陶醉在秋蟲鳴叫的聲浪里了。
魏定渤
(12)秋夜蟲鳴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剛靜下心來,翻開馮夢龍的《醒世恒言》,忽聽窗下蟲鳴聲,“唧——唧唧——”。放下書,我跑到窗外尋覓那鳴叫的秋蟲。
這蟲聲自墻角草叢傳來,時斷時續(xù),時高時低,時緊時慢,略帶點古詩詞里平仄的音律,錯雜交替地在這秋夜里彈唱著。記得韓愈曾說過:“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fēng)鳴冬?!?nbsp;古人以自然的現(xiàn)象提醒時序,蟲鳴是曠野最生動的音符,在這秋夜里蟲兒鳴報,秋已將至,秋風(fēng)蕭颯。此刻,聽著蟲鳴,我感覺內(nèi)心溫暖得好像有一支故鄉(xiāng)的民謠在歌唱。
《詩經(jīng)》中說,“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nbsp;蟋蟀別名促織,蟲族中名聲大的要數(shù)蟋蟀、蟈蟈、油葫蘆和金鈴子。蟈蟈,我不大喜歡,它的叫聲有點刺耳。金鈴子,屬直翅目蟋蟀科的小鳴蟲,雖然體形比蟋蟀小,但鳴叫的聲音清脆,猶如金屬鈴子的響聲,故被飼養(yǎng)者稱為“金鈴子”,是諸多鳴蟲中的佼佼者。油葫蘆比蟋蟀略小一點,它叫聲清脆,但不像蟋蟀好斗。只有蟋蟀既叫又好斗,自古以來有許多人以斗蟋蟀為賭業(yè),一只上等的蟋蟀價格可觀。斗蟋蟀,在封建社會要數(shù)明、清為最盛。
去年秋天,我的一位同事在單位后面的黃豆地里捉到一只蟋蟀,說是一只上好的蟋蟀。他找來一只盒子養(yǎng)著,不巧的是沒幾天,那只蟋蟀死了,同事好一陣難過。人為蟲死而難過,古來就有。今晚,我也在尋覓著那鳴叫的蟲兒,可蟲在哪兒呢?蟲兒的感覺是敏銳的,我彎腰細細察看時,它無聲無息,當(dāng)我離去不遠,它又開始歌唱。不過聽得出,今晚的蟲兒有些疲倦,那斷斷續(xù)續(xù)的叫聲帶有一層濃濃的睡意,給秋天的夜晚,又添加上了一層靜謐和可愛。
我一個人,守著一盞孤燈,捧一冊古籍,對著窗外高遠的天,沉睡的原野,輕柔的蟲鳴,沉醉著,遐想著。曾經(jīng)枯竭的思緒隨蟲兒的愉悅和歡叫瞬間靈動起來,是這蟲聲頓悟了我的靈感。此情此景,多想邀友坐于茶爐前,品香茗,聽蟲語,悅耳悅心,該是怎樣超凡脫俗的境地呀。
有人說,春聽鳥語,夏聽蟬鳴,秋聽蟲吟,冬聽雪落。而此時我正欣然于秋蟲的呢喃,漫溢在整個夜晚的上空,和著舒爽的秋風(fēng)此起彼伏,更增添了一份雅致和清新。
秋蟲的叫聲是一個季節(jié)的開始,叫聲的終止又是一個季節(jié)的結(jié)束,到大雪覆蓋天宇萬物時,它便銷聲匿跡。這一點很像知了,知了是夏天的寵兒,叫聲貫穿整個夏日,一個季節(jié)就是它們一生,所以,有什么理由不放聲歌唱呢?那是它們對生命真誠地謳歌,能用一生來歌唱生命,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玩鳴蟲——蟈蟈、蛐蛐、油葫蘆,其中多少樂事
這種高級、貴族的玩法,特別適合冬天的你
古都閑趣憶鳴蟲
老北京四大鳴蟲
小時候常養(yǎng)著玩兒的蛐蛐,現(xiàn)在還能養(yǎng)嗎?
老北京的蟈蟈兒:養(yǎng)冬蟲者,皆是富貴閑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