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安門老照片縮略圖:
(縮略圖中的老照片在文後依年代列出)
左安門為北京外城南之左(東)門,與明中葉北京建外羅城一并建成於嘉靖四十三年(1564)。修筑外羅城本就出於國家御敵保持安定的初衷,城門名的選取想來也沒有太費什么心思,就以“安定”為先了。京城原已有安定門,所以外城南面三門,中取“永定”,左右就為“安”了。
這明朝的城門還留了個破綻,等福臨住進紫禁城後,自然也是南面為王,可皇上坐在龍椅上,左右和後背都“安”了,就覺得南面不“安”。明皇城本已有了東、西、北安門,承天門外還有長安左、右門,加上外城的左安、右安,放眼望去,這南中軸線上就沒一個“安”門?;噬狭ⅠR坐立不安了,為了長治久安,遂把承天門就改名叫了天安門,這有天就有地啊,得,北安門就叫地安門吧。滿清倒是省事兒,就改了個“天安”、“地安”,還有“大明”得改成“大清”,別的門就是它啦??磥磉@求安穩(wěn)是有傳統(tǒng)的啊。
瑞典美術史家奧斯伍爾德·喜仁龍(OsvaldSiren)在其1921-1922年游歷北京所著的《北京的城墻和城門》中描述(1984漢譯本):“左安門,亦稱江擦門,在建筑和結構上與右安門毫無二致,但周圍的景物不如後者那么豐富多采,所以給人的總印象有所不同。它是北京諸門中距離人口稠密的中心區(qū)最遠的城門,所以要到此門,須走比到右安門更遠的路程。這里的路,南至西南城角(原文如此,竊以為應是東南城角),北接開闊田野。田野上一部分種植糧食和蔬菜,一部分長滿了蘆葦。這里除了遠遠可以望見的城墻外,簡直沒有什么城市跡象。世界上有幾個古都可以提供如此開闊的無建筑地面,可以在其城區(qū)內看到如此純粹的田園生活呢”。更被喜仁龍稱其為“村門”。其實就是剛解放的時候,左安門內也更像城外,進城後沒多遠,東、西、北所面對的就是大面積的,後來被稱為龍?zhí)逗臐竦睾娃r田,其間散落著一些寺廟、墳地和村舍,絕無城市景象。修建外城時西部是將遼金故城納入城內,而東部則是將一直是郊野的地方包了進來,并因其遠離繁華中心,各個時期都忽略了這裏的建設,就是現在的南城也落後於內城,房價都差一大截子呢。
如前所述,左安門又稱江擦門。這“江擦”又是何意呢,有傳說是 “將將擦過去”的意思,可是總感覺傳說不靠譜。而另有一說法,左安門甕城門洞外側有石砌礓礤,故俗稱“礓礤門”。查“礓礤(jiāngcǎ)”意為在坡度較大的地段上,本應設臺階,但是為了能通行車輛,將斜面做成鋸齒形坡道,就像現在好多車庫門外的斜坡,水泥劃成一棱一棱的,這種斜坡就叫“礓礤”。再說左安門內外原都是村野之地,修了城門,必然要用碎石鋪路,這路面坑洼不平,地勢也是深一腳淺一腳的,路面就像是一段一段的“礓礤”??傊桥c“礓礤”有關,所以就謔稱左安門為“礓礤門”,礓礤寫起來過於怪異,就訛變成了“江擦”。竊以為此說還是挺靠譜的。
外城東垣南端并不規(guī)整,不像西垣是南北筆直的,而是折向西。所以,外城東南角樓非??拷蟀查T,相距也就一百來米。就像內城西北角向南凹進一樣,外城的東南角是向西凹進的。庚子事變後,為了讓鐵路進城直達正陽門,在天壇東,左安門迤西的城墻扒了豁口,鐵道破城而進,穿過外城大片的開闊地帶繞到內城根的正陽門下。至今這條鐵道仍是進京的主線,已經有一百一十年了。
左安門城樓與廣渠門、右安門一樣,是單層單檐歇山小式。這是在外城建成時的標配,清乾隆年間的城樓改建(在喜仁龍考查北京城墻城門時,發(fā)現有乾隆三十一年燒制的城磚,這說明在這時期有過較大規(guī)模的城樓改建和城墻修補),沒有獲得規(guī)制上的提升,所以一直到它頹圮,以至被拆除,都還是保持了原形。左安門城樓是灰筒瓦頂,脊、鴟吻和脊獸都不是琉璃件,與筒瓦一樣都是澄(dèng)漿細泥的灰(黑)活,與城墻同為一個色調,戧脊走獸5個。城樓帶迴廊,有廊柱16根。面闊三間,通寬16米,進深一間,通進深9米,高6.5米,樓連臺通高15米。城樓門洞為三伏三券式券洞門。城樓內兩側城墻內壁筑有與內城反向的登城馬道。
甕城呈半圓形,東西寬23米,南北長29米。明嘉靖四十三年外城建成時,只修了城樓和甕城,甕城正對城門處辟有甕城門洞,清乾隆十五年之前外城七門均無箭樓,是年加蓋了永定門箭樓。這說明外城其它門的箭樓都是在乾隆三十一年後,參照永定門箭樓的規(guī)制陸續(xù)增建的。左安門箭樓與右安門形制相同,與永定、廣渠、廣安三門相比,箭樓兩側面箭窗各少2個。即南面2排,每排7個,共14個;東西兩側面2排,每排2個,每面4個,共8個,箭樓總共設箭窗22個。箭樓北面(背面,面向甕城內)正中辟過木方門,甕城門洞位於箭樓下方的城臺正中,為三伏三券式券洞門(門洞應是明朝之物)。箭樓為單檐歇山小式堡壘式建筑,灰筒瓦頂,戧脊走獸5個。面闊三間,寬13米,進深一間,寬6米,高7.1米,樓連臺通高16.6米。
據孔慶普先生《北京明清城墻、城樓修繕與拆除紀實》(2004)載:“1950年9月中旬開始對城樓等古代建筑進行初步調查”,其中“左安門城樓是一座單層三開間建筑,其外墻和屋檐損壞不嚴重。箭樓已坍塌大半”。1953年,城樓、甕城和坍塌大半的箭樓被相繼拆除,護城河被取直。關于城磚的去處,據說1958年2月王昆侖提交給北京市委的一封信中說:“外城城墻是沒有什么歷史文物價值足資保留的,各區(qū)都在填墊坑洼,修浚明溝,改造廁所,需要土源和城磚??杀M先分區(qū)發(fā)動義務勞動,按必要地帶就近進行拆除”(本人未見原件,該引文來自網絡)。
在這“沒有什么歷史文物價值足資保留”的外城城墻上的左安門內外,究竟有什么可圈點之處呢,當然這就見仁見智了。說左安門就不能不提蕭太后河。澶淵之盟後,宋遼相和,遼便在南京城東郊開鑿運河,改善漕運。因是在蕭太后時期開鑿,後人自然就習稱“蕭太后河”了。史上流傳的“蕭太后”是遼國圣宗耶律隆緒之母蕭綽(953-1009),小字燕燕,是遼國著名的政治家。圣宗十一歲登基,蕭綽被尊為皇太后,并攝政。遼進入了歷史上統(tǒng)治中原二百年間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傳說此河以“蕭太后”命名,是因她當年率軍征戰(zhàn)北宋時,扎營在此,差役尋找水源,終于找到了一條河流。蕭太后嘗後夸贊水質甘冽,便問起水名,差役報是條無名河,她遂降旨就以自己的名號命名。蕭太后河上游與京杭大運河相交,流經廣渠門外,再經老虎洞,折向東南,在通州匯入涼水河。明清時期,這一帶居民多以行船或打魚為生,有明清筆記載云:“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織,如同江南水鄉(xiāng)”。京東一帶地勢本就低洼易澇,這條河不但加強了這一地區(qū)的漕運能力,還成為了城市的主要排水通道,而且利於農耕。
在左安門迤東的外城東垣南端外,曾有地名“架松”。因一墳地周圍有數棵虬勁、盤曲的“龍松”,彎曲的主干有架木支撐而得名。這“架松”的墓主人就是清代開國功臣,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可是被多爾袞陷害入獄,不到四十歲就死于獄中,草草葬在了這個地方。等到順治帝福臨親政後,才為豪格平了反,重新封為和碩肅親王,并立碑。順治十三年,豪格被追謚,成為清代第一個被追謚的親王,稱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入太廟。這裏後來就成了北京郊野的一個游覽之地。大約在上世紀中葉,這“架松墳”的古松先後枯死或被伐,就空留下了一個地名。1970年代,這裏建設居民小區(qū),1981年決定成立街道辦事處,可取個什么名兒呢?朝陽區(qū)政府有位熟讀《毛主席詩詞》的工作人員,提議將“架松”,改為“勁松”,用典是毛主席有句詩是“暮色蒼??磩潘伞?。也算是諧聲了,這就有了今天的勁松地區(qū)。
左安門內還有個知名景點,那就是法藏寺彌陀塔,俗稱“乏塔”。法藏寺是當年有名的大寺院。建于金大定年間,原名彌陀寺。明景泰年間重修,改名法藏寺,額題“敕賜法藏禪寺”,俗名也叫白塔寺。傳說是這樣的:“法藏寺里的寶塔是一個老和尚從遠處背來的,進左安門的時候因為塔的個頭太大,過城門洞很困難,費了好大勁,寶塔將將擦著城門洞才給背進來,老和尚氣喘吁吁的說:‘這城門,將擦呀’。所以左安門就被叫作“將擦門”了,進城之後老和尚乏了,就把塔放到一個葦塘邊,塔就被叫作“乏塔”了,廟也跟著叫“乏塔寺”了。那個放寶塔的葦塘就是後來的龍?zhí)逗保ㄒ渣S城根下的博客《左安門值房與“江擦門”的來歷》)。法藏寺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坍毀,而塔獨存。此塔內空可攀登,是京城周邊少有的樓閣式塔之一。過去每年九月九,京城各界人士來此登塔遠眺,稱為“九九登高”。由於後來塔身逐漸傾斜,又離鐵道較近,從安全起見,於1967年被拆除。
歷史上的左安門附近一直是比較荒涼偏靜的地區(qū),破舊民宅、墳地和大片的荒野。1952年為改善左安門內一帶的環(huán)境,北京市組織群眾挖了三個人工湖,因“龍須溝”的水匯集于此,此處如龍頭,經梁思成提議定名為“龍?zhí)逗?,就是後來的龍?zhí)逗珗@。1957年還在此平整大片土地,遷墳300余座,建立了“龍?zhí)吨参飯@”。
聽聞新的“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中有“今後還將爭取恢復建設左安門城墻。與明城墻形成南北呼應態(tài)勢,與前門箭樓、內城東南角樓、永定門城樓四大城樓共同構成環(huán)天壇文化圈的外圍標志性建筑的格局,成為展示老北京城墻與護城河建筑風格的獨特的新景”。原崇文區(qū)計劃復建左安門和外城東南角樓,并在2013年完成。後來與東城區(qū)合并,復建之事也沒了下文,不會泡湯吧。若要重提復建,可千萬別像復建永定門似的有太多缺憾,要修舊如舊,嚴格參照舊有形制,不能在這事上隨意杜撰“創(chuàng)新”。
清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圖》上的左安門圖
1900s,法藏寺彌陀塔,在左安門內(明信片)。
1905年前後,法藏寺彌陀塔明信片,遺址位於今幸福東街南端鐵道西側,額題“敕賜法藏禪寺”,俗稱“乏塔”,左安門內,1967年被拆除。
1905年前後,左安門箭樓南面(甕城外)明信片。
1920s,左安門箭樓南面(甕城外)。
1920年前後,法藏寺彌陀塔。
1922,左安門城樓西北面,城墻內側馬道已坍塌 [喜仁龍Osvald Siren]。
1922,左安門箭樓北面甕城內,在城門洞內向南拍攝 [喜仁龍Osvald Siren]
1922,左安門箭樓東面,甕城,石橋,護城河 [喜仁龍Osvald Siren]。
1922,左安門箭樓東面及甕城外護城河,在護城河南岸向西拍攝[喜仁龍 Osvald Siren]。
1922,左安門箭樓西面 [喜仁龍 OsvaldSiren]。
1925,左安門箭樓南面,甕城外關廂。
1930s,左安門城樓西南面(甕城內)。
1950s,法藏寺塔,1967年被拆除。
1950s,左安門內大街。
1951年前後,左安門城樓南面(甕城內)。1953年,該城樓,以及甕城、箭樓相繼被拆除。
參考:網上看到的左安門復建效果圖。在城樓位置卻畫著箭樓,沒有甕城和城樓,大謬。這哪里還是北京的左安門,總不能杜撰出個新式樣,擱哪兒當“古董”吧。這裏是首都耶。
參考:這是從網上找到的一幅左安門復原效果圖??串嬅媸菂⒄障踩数埖囊环蟀查T照片畫的。但是只注重了形似,沒注意細節(jié),把箭樓側面的箭窗,由4個畫成了6個,不知是沒注意,還是想當然。甕城墻與箭樓相交處,雉堞矮墻是有一向上的斜度的,就像斜坡的扶手墻(可參照實物老照片),而畫中是平交。要是按照這種效果圖復建左安門,那不鬧笑話才怪呢。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