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施治手法:(二)單純罐手法
單純罐手法是指單獨使用拔罐進行保健與治療的一種方法。常用的單純罐手法有閃罐法、留罐法和走罐法。
1.閃罐法:閃罐法即在某一部位(如穴位、病灶點)進行反復吸附并立即使之脫落的一種手法。
(1)淺吸閃罐法。 淺吸閃罐法是使罐體吸附在選定的部位,如穴位、病灶點上(罐體內吸人皮膚肌肉較少),立即提拉罐體使之脫落,至皮膚潮紅,以每個部位10-30次為度的一種手法。在使用部位先涂抹刮痧拔罐潤膚劑為佳。通過對某一部位進行吸緊牽拉、放松的物理刺激,局部經(jīng)絡氣血充盈←輸布←再充盈→再輸布,從而使其運行狀態(tài)得以調整,營衛(wèi)狀況得以改善。此法多用于風寒束表、局部肌膚麻木、疼痛、病位游走不定的患者以及顏面部穴位的拔罐。
(2)深吸閃罐法。 深吸閃罐法又稱響罐法,操作方法基本與淺吸閃罐法相同,只是罐體內吸附皮膚肌肉較淺吸閃罐法深,故提拉脫落時常發(fā)出響聲,因而又名“響罐法”。需在閃罐部位先涂抹潤膚劑方可使用。功效原理基本與淺吸閃罐法相同,只是吸力增大,刺激量比淺吸閃罐法大。此法多用于病變較深且較局限的病癥。
2.留罐法:留罐法也叫坐罐法,指罐體吸附在選定的部位或穴位或病灶點上且留置一段時間(10-30分鐘)的一種拔罐手法。
(1)單罐法。 即治療時只使用一個罐體的方法。適用于病變單一或局限的病癥。如心律不齊、心慌選內關穴;大便不正常選天樞穴;頭痛選太陽穴;落枕選肩井穴;胃痛選中脘穴等。
(2)多罐法。 即治療時多個罐體同時并用的方法。適用于病變廣泛的病癥。治療時又分排罐法和散罐法兩大類。
人排罐法即將多個罐體吸附于某條經(jīng)絡或特定部位上(如某一肌束)的一種手法。拔罐時應遵循自上而下的順序原則,即先拔上面部位,后拔下面部位。如坐骨神經(jīng)痛可在足少陽膽經(jīng)的環(huán)跳、風市、陽陵泉、懸鐘穴,足太陽膀胱經(jīng)之秩邊、殷門、委中、承山穴上拔罐;肥胖病人可在背部夾脊穴自上而下拔罐。
密排法:多個罐體緊密排列在某一部位,罐體與罐體之間間隔1-2厘米,注意罐體與罐體之間不可太近,否則會出現(xiàn)罐體間相互牽拉所致的疼痛與損傷。此手法多用于病變局限、癥狀明顯,體質較好的患者。
疏排法:罐體與罐體之間相對較遠,間隔5—7厘米以上。此手法多用于病變廣泛、癥狀較多而主癥不明顯、體質較差的患者。
3.散罐法指全身各吸附罐體之間相隔較遠。此手法常用于全身病癥較多的患者。如心律失?;颊哌x膻中穴、內關穴、心俞穴等;肩周炎患者選肩井穴、肩骼穴、曲池穴、條口穴等。
(1)發(fā)泡罐法。 指拔罐吸附部位出現(xiàn)水泡現(xiàn)象的一種手法。使吸附部位出現(xiàn)水泡一是可通過增加罐內負壓,延長吸附時間來實現(xiàn);二是水濕、酒濕之邪盛,感冒等患者10分鐘左右亦可自己起水泡。這種現(xiàn)象與藥物敷貼、發(fā)泡灸法相似,但此法的水泡散在表皮,無痛苦,除有治療作用外,還有強壯作用,對正氣不足、免疫力低的患者提高正氣和增強免疫力有一定作用。此法起罐后皮膚上出現(xiàn)的水泡一般不必挑破;1-2天后可自行吸收消失;若需挑破或已破潰,用紫藥水涂抹即可。瘢痕體質者禁用。臨床上對哮喘、心下痞硬患者可選膻中穴、巨闕穴運用此法治療。
(2)提按罐法。 用手提起吸附肌表的罐體,隨即按下復原,力量逐漸加大,以罐體不脫離肌表為度,如此反復20-30次。此法使罐體內吸附的肌膚上下振動,增加拔罐功效,振蕩相應經(jīng)絡俞穴、臟腑氣血,促進氣血運行,振奮五臟六腑。此手法常用于腹部,對胃腸不適、消化不良、小兒疳積、泄瀉、痛經(jīng)等癥有較好效果。
(3)搖罐法。 用手握著吸附肌表的留置罐體,均勻、有節(jié)奏地上下(或前后)左右搖動,以一個部位20-30次為宜。此法通過對局部的反復牽拉,可增加刺激量,提高療效。操作時,力求做到手腕放松、力量柔和、動作協(xié)調、均勻,忌快與生硬,以病人自感放松、舒適、能耐受為度。
(4)轉罐法。 用手握著罐體,慢慢地使罐體向左水平旋轉90-180,然后再向右水平旋轉90-180,一個左右轉動為1次,反復10-20次。轉罐法扭矩力較大,可造成更大的牽拉,比搖罐要強烈,可放松局部肌肉組織,促進氣血流動,增強治療效果。操作時注意使用此手法前須在施術的肌膚上涂抹潤膚劑,手法要輕柔,以患者能忍受為度,忌用強力。多用于軟組織損傷,如腰肌勞損等深部無菌性炎癥所致的局部疼痛。
4.走罐法:又稱行罐法、滑罐法、推罐法、拉罐法、移罐法,指罐體吸附肌膚后,用手握著罐體在皮膚上進行移動(前進方向罐體口稍提起,后部著力于肌膚,速度可快可慢,視病情、部位與治療需要上下左右移動罐體),以皮膚上出現(xiàn)紅、紫、黑色斑為度的一種手法。此手法作用力度、面積都較大,與刮痧療法有相似之處。操作前應在待走罐的部位涂上刮痧拔罐潤膚劑,否則易出現(xiàn)皮膚損傷和疼痛。一般背部走罐宜上下移動,胸部應按肋骨走行方向來回移動,上下肢、腹部宜旋轉移動(順時針、逆時針均可)。此法對經(jīng)絡氣血不通、臟腑功能失調、外感等病癥,如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經(jīng)痛、感冒發(fā)燒、高血壓、支氣管炎、哮喘、慢性胃腸炎、痤瘡等病癥都可廣泛應用,且效果頗佳。常用走罐法有以下3種:
(1)淺吸快移法。 使肌膚吸附于罐體內3—5毫米高,移動速度為每秒30—50厘米行程,以皮膚微紅為度。適用于體虛年邁、兒童和病情表淺者,如末梢神經(jīng)炎、輕度感冒等。
(2)深吸快移法。 使肌膚吸附于罐體內5—8毫米高,移動速度為每秒15-30厘米行程,以皮膚表面紅紫色為度。適用于經(jīng)絡氣血不通、臟腑功能失調的多種病癥。使用部位常以背部膀胱經(jīng),即背俞穴為主。
(3)深吸慢移法。 使肌膚吸附于罐體內8-12毫米高,移動速度為每秒3-5厘米行程,以皮膚表面紫黑色為度。適用于久寒痼冷、經(jīng)絡氣血阻滯日久、筋脈肌肉失養(yǎng)等病癥。如肌肉萎縮、中風半身不遂、腰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jīng)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