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有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每逢亂世,多戰(zhàn)必多功,昔年唐秦王李世民擊劉武周、平劉武周、誅殺王世充,因功勞過大封無可封,李淵只好任命李世民為天策上將,三國曹孟德,挾天子以令不臣,進魏公,加九錫,權勢之大無人能及。
最后的結(jié)果便是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慘死,李淵退居太上皇,曹操惜敗于赤壁無力改朝換代,但其子曹丕卻能依靠曹操留下的實力逼漢獻帝劉協(xié)禪讓稱帝,一談到權臣名將,大多在位極人臣后舉兵造反,既是大勢所趨,又是擔憂自己的身家性命,北周宇文護蹉跎太師之位數(shù)十載為進一步,最終落得慘死。
1.王翦
一說起秦國名將,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想起素有'人屠’名號在長平坑殺四十萬趙軍的白起,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王翦和白起并列,被稱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翻閱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史書,幾乎每一國都有王翦的身影。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打算對楚國下手,依舊打算派滅了趙、韓、魏、燕兩國的王翦出馬,可王翦張口就要六十萬兵馬,要知道這可是秦國近三分之二的部隊,更何況王翦此時已經(jīng)位極人臣,如果王翦有二心,秦國馬上就能改天換地,恰好此時李信則堅稱不過「二十萬人」,因此秦始皇派遣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進攻楚國結(jié)果慘敗。
迫于無奈秦始皇只好親自向王翦請罪,讓其率領六十萬士卒出兵楚國,在上一次慘敗后這六十萬大軍幾乎就是秦國全部的兵馬了,為了讓秦始皇放心,王翦先「請美田宅園池甚眾」,再「以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耳」自污,公元前224年,王翦滅楚,王翦深知此時自己已經(jīng)位極人臣,回到秦國后便退隱,不再過問朝政,以一位曾經(jīng)的權臣身份終老。
2.韓信
同為漢初三杰,早在蕭何、張良跟隨劉邦時,韓信還在受著胯下之辱,如果不是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可能會就此埋沒一生,在蕭何的引薦下,韓信成為劉邦手下大將,先是靠著暗度陳倉解了劉邦漢中之困,隨后定三秦,滅魏國,破代國,誅趙國齊國后,韓信受封齊王,手中掌握著劉邦半數(shù)兵馬,只要想,韓信馬上就可以拋開劉邦自立。
然而韓信卻沒有這么干,韓信太傲了,《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span>敢對皇帝這么說話的人從古至今也僅有韓信一人,他和王翦一樣,對帝位,對名聲,對一切都不看重,但他也不像王翦那樣灑脫,無法做出自污之事,導致了他最終的悲劇收場。
公元前197年,劉邦討伐陳豨,《史記》中稱韓信密謀造反,卻因為內(nèi)奸泄密導致被抓,不等劉邦回來呂后便動手殺了韓信,并將韓信夷三族,一代名將最終慘死,《史記·淮陰侯列傳第》記載: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3.郭子儀
安史之亂后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早年郭子儀以武舉人入伍,恰逢亂世,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jié)度使奉命勤王,先后收復了河北、河東,郭子儀雖然不像王翦、韓信那樣有滅國之功,卻在唐王朝即將破滅之時一舉將唐王朝續(xù)命數(shù)百年,因為功績,郭子儀官至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由此郭子儀一舉控制了唐王朝的軍政大權,經(jīng)常有人將郭子儀和曹操相對比,兩人都是在一個王朝即將崩塌之際扶大廈之將傾,而曹操最后進位魏王,篡漢之心已然暴露無遺,郭子儀卻從頭至尾都忠心的輔佐唐皇,哪怕因為小人奸計遭貶也沒有心生不滿,雖然位極人臣,卻從未有過二心。
公元757年,郭子儀收復洛陽與長安受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名義上能統(tǒng)領天下軍隊,隨后郭子儀抵御黨項人和吐蕃人的進攻,御敵于國門之外,先后經(jīng)歷肅宗、代宗、德宗三朝,德宗即位后明升暗降奪了郭子儀的兵權郭子儀也沒有任何不滿,被賜號'尚父’,公元781年郭子儀去世時,被追贈為太師。
郭子儀、韓信、王翦三人生前大多權傾朝野,王翦手握六十萬大軍卻自污,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卻能放下一切,韓信獨占河北卻能將兵權交還劉邦,只不過是韓信的政治頓悟力太差,屢次不把劉邦看作皇帝,為人又太傲,最終落得一個慘死的結(jié)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