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凱迪
“敦煌”一詞,最早見于《史記·大宛列傳》,經歷九死一生鑄就鑿空之旅的張騫說“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這一記載證明早在中原王朝正式涉足西域之前,“敦煌”一詞就已經成為了一個西北地區(qū)為人熟知的地名。再后來的數千年歲月間,敦煌一度成為了西北繁榮鼎盛的重鎮(zhèn),而當我們今天再來到這片熱土時,卻發(fā)現除了旅游業(yè)之外,敦煌基本上只是一個縣城水平而已。是什么讓敦煌跌落神壇呢?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出隴西,渡黃河越焉支山(今山丹縣東南40公里)西進,橫貫河西走廊,入匈奴境(原月氏故地,后為匈奴渾邪、休屠部駐牧之地)千余里,與匈奴連番激戰(zhàn),于皋蘭山(今張掖市合黎山)大獲全勝,俘獲渾邪王的兒子及相國、都尉等,收休屠王祭天金人。當年夏天,霍去病再次出擊,出高厥塞而越居延澤,逆弱水而上,經過小月氏(今酒泉市一帶)突然出現在祁連山北麓的匈奴后方,再次重創(chuàng)匈奴,斬首三萬余人。隨后漢朝政府便在河西設置了武威與就酒泉兩郡。
十年之后,漢朝政府順應河西走廊跨越式發(fā)展的趨勢,將“河西兩郡”析置為后世聞名的“河西四郡”(析武威西境置張掖郡,析酒泉西境置敦煌郡)。作為“四郡”中最為西陲之郡,敦煌郡控扼絲綢之路通衢,據兩關(陽關、玉門關)之險,是中原王朝進擊西域的前進基地與軍事跳板。從此時開始,敦煌就以獨立的郡級單位屹立于河西走廊的西端,見證著陸上絲路的盛衰。
南北朝時期,處在中西交通要沖的河西敦煌變成了第三個大型佛教造像現場。承接涼州一帶原有佛教信仰基礎,北魏政府與民間力量不斷斥資擴大莫高窟的規(guī)模,更有當地中西交通要沖的地理條件的無限加持(大量來自中亞、南亞的佛教徒到此講經布道),敦煌終于成為中外文明的佛教圣地,并在隋唐時代得到了長期完善提升。
宗教文化地位的提升,讓敦煌在南北朝時期獲得了官方與民間政治經濟資源的大量傾斜,再加上自身絲綢之路樞紐地位的不斷鞏固,這一時期的敦煌成為了河西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
圖/莫高窟
然而,繁榮之中總是孕育著危機。在隋煬帝設立伊吾郡(哈密)之后,絲綢之路干線逐漸到了晉昌(今瓜州縣,位于敦煌之東)到伊吾(今哈密)的新北道,即如今的國道312線,無需繞道敦煌郡城的舊北道,舊玉門關也隨之東遷到今瓜州雙塔堡附近。
自此之后,敦煌日益喪失了中西通衢的有利交通地理位置,大量商隊、使團與軍隊選擇走此道進入西域(如著名的玄奘法師便是自晉昌城北上出新玉門關而入西域),并不經過敦煌,漢魏時代的西域路線逐漸廢弛,敦煌逐漸偏離的絲綢之路主航道,商業(yè)紅利日益涼薄,逐漸轉變?yōu)橐粋€單純的文化城市。
圖/莫賀延磧(哈順戈壁)——唐代新北道所在
安史之亂后,唐朝西部邊境主力回師平叛,吐蕃人趁機用兵河西諸州。到貞元三年(787),沙洲(敦煌)作為河西最后的堡壘被吐蕃攻陷(時河西節(jié)度使遷治敦煌)。至此,河西、隴右諸州盡為吐蕃所有,關中以西幾乎盡為戎狄牧馬之所,不復當年繁華。
盡管敦煌曾經因為歸義軍的崛起而一度重新恢復榮光,然而漢族中央王朝與陸上絲綢之路的衰亡仍然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敦煌的淪落。到明朝時,嘉峪關以西的敦煌早已成為蒙古部落的駐牧之地。自此,敦煌與東方依舊保留在郡縣體制下的河西走廊形同陌路,成為"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圖/明代嘉峪關
今天我們看到的敦煌民眾,其實是清朝中期從甘肅其他地方遷來戍邊者的后裔。在這片曾經輝煌的土地上,締造奇跡的故人依然不在,留下的僅僅是那寂寥無聲的莫哥窟回蕩著千年的祈禱。
參考文獻:
1.漢書
2.新唐書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