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一個生活在身邊的心理疾病。人的一生中有三個抑郁癥的高發(fā)期,作為第三個發(fā)病高峰,老年抑郁癥更容易讓人無助無奈陷入絕望。在面對這些“連死都不怕”的老年抑郁癥患者時,鄭占杰想告訴大家:這早已不是個讓人絕望的疾病,在及時規(guī)范治療下,70%的抑郁患者都能好轉,50%能回到正常生活。
一位68歲的老人總覺得渾身不舒服,前胸后背疼得打滾,坐在椅子上就像坐在針尖上,臥室關上門拉上窗就會覺得喘不動氣。她做了無數次檢查,幾乎把全身都查了個遍,但診斷書上都顯示四個字:一切正常,那她到底怎么了?
很多人無數次聽過類似的場景,甚至成為很多人熟悉的“經歷”。這些是抑郁癥帶來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除了這些,它還會讓人情緒低,怎么都高興不起來,郁悶、想哭,感到生活沒有意思,生活的一切看上去都暗淡無光,甚至不想活;讓人感到腦子反應變慢,“就像生了銹的機器似的,轉不動”,記憶力也不好;讓人變懶,“什么也不愿意做,就想躺在床上”;讓人興趣下降,家門不出,電視不看。還有讓人吃飯不好、體重下降、失眠、心煩、心慌、坐立不安等。
軀體不適的反應癥狀臨床比較多見,鄭占杰見過各種軀體不適的患者,而且疼痛的癥狀五花八門,舌頭疼、耳朵疼、腳后跟疼,而且他們是真的感受到疼痛,并非臆想。所以當這種真實感襲來,又無法確診解決時,患者本身充滿了痛苦,曾經一位患者對鄭占杰說:“大夫,別治了,治不好,反正沒有希望,我也不想活了?!碑斔麄冞@樣說也并非矯情,而是真的充滿了痛苦。所以如果你身邊的老人出現這些癥狀并持續(xù)2周以上,一定及時帶他到醫(yī)院就診。
我們知道抑郁癥卻并非真正了解它,正因此很多人至今對它仍然存在誤區(qū),從臨床統(tǒng)計主要有六個方面:認為抑郁癥不是病,僅是心理的問題;認為抑郁癥不需要吃藥;認為抑郁癥治不好;病好了就可以立刻停藥;認為藥物有依賴,一輩子也停不了藥;對藥物副作用的過分夸大,其實很多新型藥物副作用都很小。
前面提到,人的一生中有三個抑郁癥的高發(fā)期:青少年、40歲左右、60歲以后,青少年發(fā)生抑郁的原因主要是內在因素、40歲的中年人主要跟生活工作造成的壓力有關,那60歲之后的老年人呢?鄭占杰解釋,這個時候的老年人,有的剛剛離退休,對于非自愿退休且業(yè)余愛好不廣泛的人而言,不及時調整,就會導致抑郁,這部分人群目前正在減少。有的是因配偶病重或喪偶或婆媳不和等家庭問題。還有的擔心自己生病給子女生活造成不便,甚至造成經濟問題,經濟問題造成的老年人抑郁比例正在迅速增長,比如有的老人去購買保健品被騙,還有的老人去投資理財失敗。
除了這些,鄭占杰重點提到了空巢老人??粘怖先酥傅氖巧磉厸]有子女照顧的老人,包括獨居和夫妻二人同住。主動空巢是指老人獨立性比較強,感覺自己居住比較自由,主動選擇不和子女同住。被動空巢的原因很多,如和子女不睦、居住條件不允許、子女外地工作、失獨、喪偶等。據了解,空巢老人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高達60%,其中達到疾病程度、需要治療的占到10—20%。被動空巢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特別是失獨及獨居老人。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有生活中遇到現實困難和情感慰藉的缺乏。
在分析諸多原因時,鄭占杰還強調:“并非每一個抑郁癥都有原因,有些是內源性的。當確診抑郁癥后,不要去較真到底是為什么,而是怎樣解決?!?/p>
老年抑郁癥怎樣治療?藥物+心理+物理。治療時要有耐性,有的患者剛吃了一周的藥就著急為什么還不好轉,藥物在服用兩周左右才開始起效。只要得到及時專業(yè)的治療,老年抑郁癥并不可怕,70%的患者都能好轉,50%的患者甚至還能回到正常生活。
1.適當運動
2.保持樂觀情緒:人生不如意事很多,每個人都會碰到。但如意與不如意,有時是看問題的角度問題,“塞翁失馬,焉知非?!?。同樣的事,換一個角度,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進而導致不同的心情。
3.學會適應社會:目前的社會發(fā)展很快,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都與原來差異很大, “代溝”就是與這種差異有關。老年人是難以阻擋這種變化的,只有適應這種價值觀的變化,讓自己的思想跟上時代潮流,才能求的心理上的平衡。
4.調整社會角色: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都會有不同的社會角色:20多歲是學生,30多歲是骨干,40、50歲是領導,60歲后要退休并享受晚年。這是人生的規(guī)律。要意識到自己角色的變化,接受這種變化,并用新的行為模式來順應這種變化。
5.發(fā)展興趣愛好,學會自娛自樂:“笑一笑,十年少”。興趣是可以尋找的,也是可以培養(yǎng)的。興趣無好壞之分,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6.保持適當的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退休以后呼朋喚友、登高遠足甚或吹牛聊天,都有利于心理健康。
現在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角色和所擔任的位置都逐漸與日俱增,也增加了其心理壓力。據衛(wèi)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約3.5億抑郁癥患者,而其中女性抑郁癥患者是男性抑郁癥患者的2倍,大約有53%的女性患者癥狀比男性要嚴重。
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癥?從生理構造上說,女性大腦中鏈接左右腦的胼胝體比男性的更為厚大,神經通路更多,在情緒的捕捉、覺察、表達上天生就比男性敏感。女性一生要經歷月經、妊娠、分娩、絕經等環(huán)節(jié),體內的激素水平一直處在較為“波動”的狀態(tài)。這些原因使得女性比男性更加情緒化。從社會角色看,一名女性要扮演很多角色,在公司是普通的職員,在家庭里要扮演妻子、母親、兒媳等角色。多重角色導致女性承擔的工作(生活、工作)比男性多很多,因此生理和心理上感覺更加疲累。從遺傳因素看,據相關數據統(tǒng)計,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女性患抑郁癥的幾率比男性高達50%。另外,關于抑郁癥的基因突變也只有在女性中才會出現,其中一個與女性激素的調節(jié)關系密切。從先天心理上看,女性容易患得患失,既要擔心自己容顏老去,又要擔心婚姻問題,這許多的擔憂便引發(fā)了一些心理問題,而抑郁癥便首當其沖。
城市信報記者 宮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