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近代中國史的屈辱,很多人都把罪狀歸咎于清末朝政的無能和慈禧獨攬政權(quán)的身上,清末的確做出了許多可笑、愚昧的事情。清政府的國際地位也從神壇上摔落,在清末民怨四起之際,太平天國興起一時之間東南大半落入其手。
左都建(作者)《湘軍如龍行天下 憾搖霹靂震山河》
為了擊退太平天國,慈禧對曾國藩委以重任,曾國藩也不負眾望辦起了“團練”,組織起了“湘軍”,實際上就是自己的“私人軍隊”。最終的湘軍成功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起義。不過湘軍這種“私兵”的習慣也就延續(xù)了下去,以至于李鴻章的“淮軍”、小站的“新軍”甚至“北洋軍”和民國時期的“軍閥軍隊”都是這種“私兵”的形式。這種“兵為將有”的形式也為清朝的滅亡打下了制度可能性。
能夠鎮(zhèn)壓太平天國,曾國藩是晚晴最大的功績
1864年7月19日,最終由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率領(lǐng)湘軍吉子營攻陷了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現(xiàn)在南京)。前后花了14年才徹底消滅太平天國,清廷封曾國藩榮封一等毅勇侯,曾國荃容封一等威毅伯。這是在吳三桂之后漢人得到的最高封賞。
太平天國當時的疆域
其實從曾國藩在衡陽起兵時就開始有人勸他“謀反”了。
第一次是一個叫王闿運青年學子對他說:“逐鹿中原,鹿死誰手,尚未可知?!?/p>
第二次當朝顧命大臣肅順請王闿運當說客,勸曾國藩能夠派兵逼慈禧太后歸政與皇帝。
第三次是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等好友、親信,左宗棠送給曾國藩一副對聯(lián):神所依憑,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彭玉麟對他說:東南半壁無主,滌丈豈有意乎?
第四次是以其九弟曾國荃為首的湘軍軍官,在打下金陵后的勸進,
這時的曾國藩,手握三十萬兵力,湘軍勢力也是遍及南方各省,全國8個總督3個出自湘軍,15個巡撫7個出自湘軍,而且江南五省都是富庶之地。
曾國藩不愿謀反
而清廷這時卻是主少國疑、慈禧專權(quán)、治國無方,國家是如此的內(nèi)憂外患。滿清的依仗八旗、綠營兵雖有百萬但卻都是紙糊的擺設。無論從國家民族大義、個人霸業(yè),還是權(quán)力的誘惑,曾國藩都應該學習“趙匡胤”同學來一場“黃袍加身”的戲碼,發(fā)動兵變。如果可以高舉義旗、振臂一呼一定會諸多相應。但是他卻揮筆寫下對聯(lián)“倚天照?;o數(shù) 流水高山心自知”以表心志。
為什么曾國藩甘心做滿清的鷹犬,不愿做民族的英雄呢?打敗了太平軍,東南半壁無主,卻不取而代之?這個問題確實是老問題。但今天還是要談一下我的看法。
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
雖說儒家本來就有”王無道,可取而代之“的說辭,但是曾國藩在招兵建軍的時候可是打著“保衛(wèi)名教(儒教)報銷君王”的口號。我們看看曾圣人是怎么說的:“歷世圣人持扶名教,敦敘人倫,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特紓君父宵旰勤勞,且慰孔、孟人倫隱痛?!?/p>
當時天下大亂,太平天國信奉的“拜上帝教”與儒教沖突,很多讀書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投奔到曾國藩的帳下,而且湘軍軍官大半部分都是讀書人。如果曾國藩真的造反,那自己也就成了個無父無君、不仁不義的亂臣賊子,之前寫的文章都成了笑話。那么他手下的大多數(shù)人很可能都會和他分道揚鑣,甚至會對他群起而攻之。
電影《投名狀》就是發(fā)生在當時
清廷真正開始對地方失去控制力,大概是在1884年之后才開始顯現(xiàn)的,完全和地方大員撕破臉要到1900年了。而曾國藩1872年的就死了,也就是說他如果當年想造反。其實各地封疆大吏還都是擁戴清廷的。而且,清政府當時還作為西方洋人的談判對象,也可以說是利益傀儡不會輕易的讓曾國藩謀反。
歷史上雖然兔死狗烹的前車之鑒很多,放棄兵權(quán)也未必平安。但作為曾國藩個人而言還是不愿意謀反。一部分是因為曾國藩受理學影響,綱常倫理束縛,不愿造反。曾國藩本身就趨于保守,且害怕承擔失敗。
湘軍的主要人物
更重要的事,曾國藩如果造反無論是否成功都無法將自己家族的利益最大化。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有君子之風學問做得好,但并不是梟雄式的任務。而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卻好勇斗狠,曾國藩如果起事很可能會被弟弟來個斧聲燭影,叔侄相殘。當時曾國藩的地位已經(jīng)是位極人臣,還能全身而退,這樣的結(jié)局已經(jīng)很好了
湘軍最大的問題是“團練”起家的,對于士兵基本上都是為了發(fā)財才拼命的。這已經(jīng)是士兵的最大承受極限了,攻下南京之后,都準備享受賞銀了。你告訴我說要造反?
當時的湘軍來源很多都是吃不飽的人
士兵早就通過搶劫、賞銀口袋里有錢了,已經(jīng)不是光腳的了。怎么會再去過那種刀口舔血的日子。士兵都要帶著搶來的財產(chǎn)老婆孩子熱炕頭回家了。
清廷對漢族大臣的防范實際上從未減弱過,曾國藩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期間。清廷也早已在江北進行了布防,僧格林沁率領(lǐng)了一支精銳騎兵北邊虎視眈眈。
東南地區(qū)已經(jīng)不是曾國藩可以有效指揮的了。雖然左宗棠和李鴻章曾經(jīng)都在曾國藩賬下做事,但漸漸兩人也被提拔并且組建了“楚軍”和“淮軍”。而且他們本身就存在這矛盾,左宗棠一向不服曾國藩,人所共知。而且李鴻章與曾國藩的利益也有偏差。
其實湘軍內(nèi)部并不統(tǒng)一指揮
早在曾國藩帶兵與太平軍作戰(zhàn)時,咸豐皇帝一開始并沒有授予曾國藩地方實權(quán)。當授予給曾國藩實權(quán)后,又加緊扶植李鴻章左宗棠等人,令其自己建軍,左宗棠還被任命為總督,達到內(nèi)部分化的作用。
左宗棠和李鴻章
雖然湘軍有兵力20萬,但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已經(jīng)獨立,其他各路將領(lǐng)也只顧著自己的小算盤。真正聽命于曾國藩的,只有嫡系部隊五萬人。戰(zhàn)爭考量方方面面,曾國藩沒有必勝的把握。
而且他的湘軍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過程里,很多經(jīng)費都是依靠搶劫得來的。在江南地區(qū)曾國藩的湘軍是很不得人心的。據(jù)《太平天國》一書統(tǒng)計,僅江浙一帶,幾年之內(nèi),被湘軍所殺的,就有287萬人之多。
《投名狀》中將軍屠殺降兵可能都不如曾國藩做的血腥
這樣的謀反基本上就失去了后勤的保障,如果一擊不中那下場就不是一般的慘了。中國歷經(jīng)了14年的戰(zhàn)亂,人口損失千萬,財富不計其數(shù),現(xiàn)在是迫切需要鑄劍為犁,大興建設的時候。
其實在曾國藩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里可能始終懷揣著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美好理想。曾國藩以湖南一小地主家庭的書生,做到一品大員、一等侯,不能不說是朝廷的厚恩,曾國藩以宋明理學立世,不愿做忘恩負義的狼心狗肺之徒。
曾國藩雖然在后世背上了“清狗”的罵名,也避免了中華大地的再一次血雨腥風。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清廷的掘墓人正式從他開創(chuàng)的“兵為將有”的“湘軍”模式開啟了。自他以后,朝廷對地方的控制越來越弱,直到1911年,繼承他衣缽的袁世凱,終于把曾國藩鐵心保護的清朝送進了墳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