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堂百科>小知識、多看點學(xué)堂百科>
歷史大學(xué)堂 出品
文:計白當(dāng)黑
編輯:莉莉絲
四年一屆的雅加達亞運會備受矚目,參加亞運會的運動員超越自我,突破極限,刷新紀錄。而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辛勤勞動之余,同樣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體現(xiàn)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展現(xiàn)了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
射藝
早在三千年前,周王室興辦的官學(xué),要求學(xué)生把射藝作為基本才能之一,全面掌握,熟練運用。射藝不僅是滿足溫飽的謀生技能,還是殺敵衛(wèi)國的戰(zhàn)爭手段,甚至是修身養(yǎng)性的體育運動。正因如此,射藝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清代的射藝_圖
唐代,武則天創(chuàng)造性地設(shè)立武舉制度,將射箭列入了考核標(biāo)準(zhǔn),要求應(yīng)試者進行長跺、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項目測試。明清時期,由于火器的出現(xiàn),傳統(tǒng)的射藝受到?jīng)_擊。射藝演變成以手搶、步搶等熱兵器實彈射擊運動,以及射箭、射弩和彈弓等傳統(tǒng)體育項目。
而孔子對射藝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他在《論語》中認為:“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彼X得君子沒什么可以爭的,一定要一爭高低,就以試箭法,比賽前要尊重對手,比賽后舉杯祝賀,這才是君子之爭。孔子將射藝提高到禮儀文化的高度。
舉重
中國古代有很多關(guān)于舉重的記載。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翹關(guān)”和“扛鼎”來衡量人的力量大小。翹關(guān)是種體育運動,用來測試人的力量。翹關(guān)的代表人物非孔子莫屬。人們一直以為孔子是個文弱書生,其實他是個翹關(guān)力士。史書中記載:“孔子之勁,能招國門之關(guān)?!眹T之關(guān)說的是諸侯城門的大木栓,長約四五丈,少說也得幾十斤。孔子能一只手握住木栓的一端,把木栓舉起來,可以說他確實有很大的力量。
舉鼎_圖
如今,“扛鼎”是流行的廣告語,在古代,扛鼎可是地道的力氣活。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扛鼎”有具體的描述:“扛,橫關(guān)對舉也,從手工聲?!币馑际窃诙Χ鷮Υ┮桓茏樱瑑扇撕狭μ饋?,有一人單獨手提橫杠,把鼎穩(wěn)穩(wěn)的舉起來。這是一項集力量和技巧于一身的運動。
秦武王因扛鼎力竭,鼎身壓碎膝蓋,血流不止,最終不治身亡。到了東漢,“扛鼎”演變?yōu)殡s技節(jié)目。不論是翹關(guān)還是扛鼎,是勞動人民練力的手段。軍事家吳起對力士有很深認識,他認為:“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抗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將,必有能者?!笨梢娏κ康闹匾裕怯辛塑娛碌男枰?,舉重才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
騎術(shù)
騎術(shù),又稱為馬術(shù)、御,古代“六藝”之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體育運動。騎術(shù)最早出現(xiàn)于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商周時期,中原地區(qū)開始重視訓(xùn)練騎術(shù)和駕馭馬車的技能。而著名的“田忌賽馬”發(fā)生在春秋時期,說明當(dāng)時騎術(shù)不僅是時尚的娛樂活動,駕馭馬匹的技術(shù)已經(jīng)達到很高的水平了。
古代的騎藝_圖
古人的騎術(shù)進步的同時,玩出了新的花樣。同樣是春秋時期,馬戲開始出現(xiàn)了。很多出土的壁畫中,都描繪了當(dāng)時馬戲的驚險和熱鬧的場面。與馬戲不同,馬球是一項群體性運動,稱為“擊鞠”。幾個騎手相互配合,用球桿傳球,將球打入球門得分,得分最多的一隊獲勝。
曹魏時期,曹植在《名都篇》中就描寫了打馬球的場面。到唐代,馬球更是風(fēng)行一時,著名的唐玄宗就是一名馬球高手。在唐朝軍隊,對騎術(shù)同樣有很高的要求,騎手必須經(jīng)過一項名為“透劍門伎”的訓(xùn)練項目。具體說來,就是騎手要穿過布滿刀劍的門中,飛快地穿行而過。這考驗的是騎手的技術(shù),更是對心理的巨大挑戰(zhàn)。明清時代,騎術(shù)運動依然軍隊和民間廣泛開展?,F(xiàn)在,奧運會中仍然能看到盛裝舞步、超越障礙賽和三日賽等三項馬術(shù)運動,是唯一由動物參與的體育項目。
跑步
無需特殊的場地,沒有過高的技術(shù),跑步是人們最常見的體育運動之一。古人將跑步作為強身健體、放松身心的重要手段,大文豪蘇東坡就是個跑步達人。他每天要跑五公里,直到出汗為止。為此,他還將跑步心得寫了下來;“是故善養(yǎng)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于寒暑之變,然后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笨磥硖K東坡把跑步作為重要的養(yǎng)身手段了。
傳說中最能跑的 夸父_圖
跑步是人的本能,不過跑步的速度卻是因人而異的。古代有很多人因善于跑步而名留青史。據(jù)《吳越春秋》記載,慶忌“勇為人所聞,走及奔馬”。
有研究表明,馬的平均時速是20公里,而人最高時速能達到44.722公里。慶忌能和馬跑得一樣快,這一點也不奇怪。然而還有人比慶忌更牛的。《太平御覽》記錄了一位叫諸葛郎的人,他跑步的速度超過了東晉名將桓溫的一匹名馬。諸葛郎跑得很快,但是有人跑得比他更快。在《北史》中,一位叫楊大眼的人留下了這樣一段記載:“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痹跅畲笱鄣陌l(fā)髻上系一根三丈長的繩子,他跑步的時候繩子筆直如箭,連馬都追不上。北魏的一丈約2.45米,三丈有7.35米,能讓這么長的繩子在腦后筆直飛舞,沒有奧運會百米賽跑冠軍的實力,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捶丸
捶丸,是古代用球杖擊球入穴的運動項目。捶丸起源于唐代馬球的步打球,這是一種類似于現(xiàn)代曲棍球的運動。到了宋代,人們對步打球進行了改良,降低了對抗性,將球門改成球穴,名稱也改為“捶丸”。 由于“捶丸”趣味性強,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北宋有個叫膝甫的官吏,自幼“愛擊角球”,他的舅父范仲淹“每戒之不聽”。 在明代杜堇的《仕女圖》中,貴族婦女玩“捶丸”的形象栩栩如生,不僅如此,“至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梢哉f,“捶丸”是宋、金、元時期一項高雅的貴族運動。
明宣宗行樂圖 捶丸_圖
“捶丸”的場地要求起伏不平,場地內(nèi)設(shè)置若干個球穴,球穴旁豎立彩旗。捶丸使用的球杖分為“攛棒”、“杓棒”、“樸棒”、“單手”、“鷹嘴”等,人們根據(jù)不同的地形,選擇不同的球杖。捶丸使用的球是用樹木的結(jié)瘤制作,質(zhì)地緊密,久擊不壞。根據(jù)參賽人數(shù)的多少,設(shè)定了“大會”、“中會”、“小會”、“一朋”、“單對”等名稱。在比賽中,每人有三次擊球機會,三次球均入穴,就能贏得一籌,所贏的籌由輸家給。按籌的多少,可以分為20籌(大籌),15籌(中籌),10籌(小籌)。比賽中先到得分數(shù)者為勝。這樣的規(guī)則是否覺得很熟悉???嗯,捶丸就是現(xiàn)代高爾夫球的鼻祖。
木射
唐朝,出現(xiàn)了一種名為“木射”的球類運動。在室內(nèi)一端放置15根筍型立柱,另一端參賽者輪流用球撞擊立柱。這項運動始于唐朝,興于唐朝。為此,唐人陸秉寫了一本《木射圖》的書,詳細講解木射運動。
擬唐代木射_圖
木射使用的立柱是木質(zhì)的,上窄下寬,底部平坦。立柱分為兩類,一類為10根紅色立柱,立柱上分別刻上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字,第二類為5根黑色立柱,同樣刻上慢、傲、佞、貪、濫等字。比賽時,以擊中紅柱為勝,反之為負,最終以擊中紅柱最多者為勝方。將傳統(tǒng)的封建倫理與普通和球類運動結(jié)合,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游戲方式,發(fā)明這項運動的古人真是煞費苦心??!
“生命在于運動”是貫穿古今的真理。古代的體育運動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但能增強體質(zhì),加強交流,還可以寓教于樂,戍邊安民。古人真會玩??!如今,習(xí)慣低頭玩手機的親們,趁亞運會這股“熱”風(fēng),快加入運動的行列吧,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說聲:“再見!”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