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秋君
粉底,腮紅,睫毛膏……看夠了現(xiàn)在的網(wǎng)紅臉,所以2000年前的美女才是真正的純天然?
NO!
2200多年以前《韓非子· 顯學(xué)篇》中就出現(xiàn)“脂澤粉黛”?;瘖y這點(diǎn)小心機(jī),老祖宗能不會嗎?
果然女人對于美的追求是永恒的!
@彌秋君
不過今人有成套的化妝品可供挑選,古人卻沒有,那么,古代美女是怎么裝扮自己的呢?
雖說古人沒有今人的便利,但是,古代美女,也有自己的一整套裝扮自我的流程。
妝粉
和今人類似,化妝的第一步是妝粉。
擦妝粉的意義是什么?今人主要是為遮瑕,古人則是為了美白。
既然為了美白而擦,那么原料就必得和“白”相關(guān),古人看來看去,覺得“米粉”比較適合,于是將“米粉”碾成粉末或做成固體的形狀,使用的時候就能涂成個大白臉。
@彌秋君
古人對白的追求,有些已經(jīng)到了變態(tài)的程度。
據(jù)唐書記載,唐明皇每年賞給楊貴妃姐妹的脂粉費(fèi),高達(dá)百萬兩!但別以為百萬兩用的脂粉是對人無害的“米粉”,并不是,而是對人體有害的“鉛粉”。
@彌秋君
“鉛粉”雖然有害,但是美白程度明顯比“米粉”高,在當(dāng)時畸形審美的趨勢下,仍舊有大批婦女涂抹“鉛粉”。清初戲劇家李漁曾批判這種現(xiàn)象說:
“大有趨炎附勢之態(tài),黑上加之以白,白者可使再白”
可是,誰能抵擋住白的美呢?
黛粉
化妝的第二部,就是畫眉。
畫眉在中國古代女子之中,是最重要的一步,甚至比妝粉還重要。因?yàn)橹袊舜蠖嗝济”?,顏色偏暗淡,就非常需要黛粉的加持?br>在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生性傲慢的趙敏對張無忌的第三個要求,便是一生一世為她畫眉,足可以見女子畫眉的重要性。
@彌秋君
在戰(zhàn)國時,還沒有特定化眉毛的材料,女人們都用柳枝燒焦后涂在眉毛上。直到出現(xiàn)了一種藏青色礦物“黛”的時候,才開始使用黛粉畫眉。
黛粉的種類有很多,有螺子黛、遠(yuǎn)山黛等,不同的黛顏色輕重不同,階品不同?!墩鐙謧鳌分?,眾嬪妃就曾因?yàn)檫M(jìn)貢的螺子黛不夠分而產(chǎn)生嫌隙。
黛的使用非常講究,在用黛畫眉之前,要將其放在石硯上磨成粉狀,然后加水調(diào)和。
古人不僅用黛講究,眉型也講究。
@彌秋君
《西京雜記》中寫道:
“司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遠(yuǎn)山,時人效畫遠(yuǎn)山眉。”
意思是說司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喜好把眉毛畫成長長彎彎青青的,觀之如遠(yuǎn)山一樣秀麗。
后世便用遠(yuǎn)山眉來形容狹長且彎的眉型。
除了遠(yuǎn)山眉之外,古人還有許多眉型可供選擇。
@彌秋君
在《長恨歌》,白居易描畫楊貴妃的眉型時說:“芙蓉如面柳如眉”。由此可知,楊貴妃所畫的眉型是柳葉眉。
遠(yuǎn)山眉和柳葉眉之外,名見經(jīng)傳的眉型還有鴛鴦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煙眉、倒暈眉等,不可計(jì)數(shù)。
胭脂
古人的胭脂用途很廣,可用于口紅、腮紅、眼影等。
根據(jù)文獻(xiàn)記載,胭脂誕生于商朝,原料是一種叫“紅藍(lán)”的花朵,將這種花朵采集搗碎后,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可制成一種稠密的脂膏,脂膏封盒后,就成為了胭脂。
胭脂自古以來就飽受女性的喜愛。
@彌秋君
《唐書·百官志》中記載:
“臘日獻(xiàn)口脂、面脂、頭膏及衣香囊,賜北門學(xué)士,口脂盛以碧縷牙筒。”
其中的碧縷牙筒,也就是雕花象牙筒,在古代是極為珍貴的一種物品,用它來制作“口紅管”來盛胭脂,可見胭脂的珍貴!
由于中國歷來的審美是“櫻桃小嘴”,因此涂胭脂也只能涂“櫻桃小口一點(diǎn)點(diǎn)”,“朱唇一點(diǎn)桃花殷” 一般,是為上乘。
@彌秋君
古人除了喜愛朱紅色,還喜愛檀色。
北宋詞人秦觀在《南歌子》中歌道:
“揉蘭衫子杏黃裙,獨(dú)倚玉欄,無語點(diǎn)檀唇。”
檀唇指的就是涂了檀色的口紅,所謂檀色就是淺絳色。
花鈿
關(guān)于花鈿的起源,據(jù)宋高承《事物紀(jì)厚》引《雜五行書》說:
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經(jīng)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因故稱之為“梅花妝”或“壽陽妝”。
汪藻在《醉花魄》亦吟:
“小舟簾隙,佳人半露梅妝額,綠云低映花如刻。”
古人做花鈿非常輕巧,蜻蜓翅膀也能用來做花鈿!宋人陶谷所著《潸異錄》上說:
“后唐宮人或網(wǎng)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古人心思清奇,今人無法得知,用蜻蜓翅膀做成的花鈿,是怎樣的一番美?
額黃
額黃,又叫鴉黃,是在額間涂上黃色。
南朝簡文帝《美女篇》云:
“約黃能效月,裁金巧作星?!?br>這里說的約黃效月,就是指額黃的化妝方式。
關(guān)于鵝黃,李商隱曾寫實(shí)贊頌道:“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
簪釵
講完了化妝,再來講講配飾。古人盤發(fā),配飾是必不可少的,發(fā)髻沒有配飾,如同衣裳不配美玉,其美是乏味的。
簪釵是配飾中的重頭戲。
@彌秋君
簪釵是中國古代婦女束發(fā)美發(fā)的工具,簪的本名稱“笄”(《說文》:“笄,簪也。”)是中國古代束發(fā)的工具。
釵,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頭飾。用來綰住頭發(fā),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fā)上。
@彌秋君
五代五縞《中華古今注·釵子》:
“釵子,蓋古笄之遺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為之,敬王以玳瑁為之,始皇又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br>釵與簪是有區(qū)別的,發(fā)簪作成一股,而發(fā)釵一般作成兩股。
步搖
《釋名》曰:“步搖,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
簪插步搖者多為身份高貴之婦女,小家碧玉是不插步搖的,唯有大家閨秀,才擔(dān)得起步搖的分量。
@彌秋君
周錫保先生曾寫文贊嘆步搖的優(yōu)美姿態(tài):
步搖乃以黃金為首,如桂枝般相纏,下垂以珠,用各種獸形繞以翡翠為花勝。而陳祥道則以為漢代的步搖是以金為鳳,下有鴟,前有笄,綴五彩玉以垂下,行則動搖。
因步搖上有垂珠,再加以翡翠金玉之飾,益臻行步動態(tài)之美。
華勝
華勝,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狀插于髻上或綴于額前。
《釋名·釋首飾》:
“華勝,華,象草木之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fā)前為飾也?!?br>
@彌秋君
漢時在華勝上貼金葉或貼上翡翠鳥毛,使之呈現(xiàn)閃光的翠綠色,這種工藝稱為貼翠。
古人裝扮自己,先涂妝粉,再涂黛粉,其次是胭脂,化妝結(jié)束后,將頭發(fā)梳成發(fā)髻,先后插上簪釵亦或者步搖,最后在額間畫上額黃或者花鈿后,整個裝扮的流程就結(jié)束了。
和今人相比,過程更顯復(fù)雜。
不過古人化妝多長時間都沒關(guān)系,反正又不是朝九晚五(天天加班)的上班族,既然這樣,當(dāng)然要精心畫一個完整的妝容,再出門見人啊。
本文圖片版權(quán)屬于
微博@彌秋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