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2016.06.15
民族戲曲—文山壯劇篇
作為瀕臨消失的少數(shù)民族藝術,壯劇于2006年入選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提起壯劇-民族精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流行于廣西地區(qū)的南路壯劇、北路壯劇和壯族師公戲。但是,你不得不知的是,文山州也是壯族同胞的聚集地,富寧、廣南等地的壯劇也是民族瑰寶的精粹哦!
文山樂西壯族土戲—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每年春節(jié)期間,文山市西北部48公里處的德厚鎮(zhèn)樂西村,老村公所院心里的土戲臺上總是上演“百年壯劇”—樂西土戲。這是當?shù)貕炎逋麨榇迕窈突丶疫^年的人精心烹制的春節(jié)“文化大餐”。樂西土戲是云南三大壯劇的分支劇種之一,文山壯族布傣人自稱“戲布傣”,被國家文化部專家汪效禹譽為“中國戲曲后花園中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云南富寧土劇
流行于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支系土族聚居的富寧縣一帶,名“土劇”。1919年從廣西流入富寧壯族地區(qū)后,被壯劇藝人吸收、融化,成為富寧地區(qū)極具特色的土劇。劇目有《螺螄姑娘》、《換酒牛》、《窮山巨變》等。
云南廣南壯劇
流行于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廣南一帶,名“沙劇”。系由沙族歌舞受漢族戲曲影響發(fā)展而成。劇目有根據壯族歷史傳說改編的《儂智高》,民間生活小戲《瞎子鬧店》、《李元慶舂碓》,移植漢族戲曲劇目《薛平貴》、《金紗帕》,以及新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戲《萬年樹》、《曲折的水溝》等。
歷史記憶—文山村寨篇
文山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眾多的地州。從普者黑的仙人洞村,到壩美景區(qū)的壩美村,這些地方都是為世人所熟知。你或許沒有聽過下面幾個村落,但是你需要知道他們。
歷史文化名村—麻栗坡城寨村
城寨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董干鎮(zhèn)。村內文化遺存比較真實完整的彝族支系白倮人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即語言、口傳文學、音樂、舞蹈、美術、建筑藝術、祭祀、禮儀、傳統(tǒng)節(jié)日、風俗習慣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2009年城寨村被列為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保護區(qū))。
最后的穴居村落—文山峰巖洞村
巖洞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境內南屏鎮(zhèn)。巖洞村起源于清末時,始祖李氏為躲避戰(zhàn)亂逃到這里安居,300年來,峰巖洞又陸續(xù)接納多姓人家,現(xiàn)已繁衍了九代300余人,現(xiàn)成為如今世界之最的洞穴村落。位于文山峰的這個獨特村落依山洞地形、地勢而建,與正常村落無別。1999年,村民全部搬出峰巖洞后,這個完整的穴居文化遺跡被保存下來,成為一個活的民俗博物館。2001年,峰巖洞村是作為現(xiàn)存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連續(xù)居住時間最長、惟一穴居的村落而被記入吉尼斯世界記錄。
戰(zhàn)爭記憶、老山第一村—小坪寨
小坪寨村,是云南省文山壯族自治州老山腳下一個瑤族村寨,是當年收復老山戰(zhàn)斗時官兵的出發(fā)地。因為那場戰(zhàn)爭,老山名揚天下,小坪寨村卻因此承受了家園被毀和生命財產受損的巨創(chuàng),時至今日,小坪寨村的后山上立的“雷區(qū)禁行”碑,告訴世人當年的那場戰(zhàn)役是多么的殘酷。
小坪寨是一個充滿獨特的民族韻味的小村莊,處處彌漫著濃郁、神秘的瑤族風情。古老的水碓、水車,穿著民族服飾的瑤家少女,還有路兩旁成排的芭蕉林,山坡上成片的竹子,一排排的梯田,讓你仿佛走進一片原始的凈土,靈魂傾刻間超越塵世的煩瑣,在靜謐中升華。而新修建的老山支前參戰(zhàn)紀念館更像一條歷史的玉帶,把小坪寨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連成一首優(yōu)美的詩篇,大量的文字、實物、圖片、影像和模型,記錄和傳承著的是瑤族同胞家園被毀的痛苦、瑤家兒女燦爛悠久的文化,同時也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老山精神的真實寫照。
風情文山—民俗歌舞篇銅鼓舞—古老的歌舞藝術
銅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彝族民眾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古老舞種之一,分布于廣南、麻栗坡、富寧、西疇、馬關、邱北等縣的壯、彝村寨,而以廣南縣壯族、彝族和麻栗坡縣新寨鄉(xiāng)和富寧縣木央鄉(xiāng)幾個彝族白倮支系的銅鼓舞最具代表性。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春節(jié)期間,文山地區(qū)眾少數(shù)民族扛起銅鼓,來到紅水河岸胖的山頂賽銅鼓。
弦子舞—硯山彝族文化符號
硯山縣是彝族弦子舞之鄉(xiāng),現(xiàn)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亦稱跳弦,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群眾性、自娛性民間音樂舞蹈,深受彝族人民的喜愛,因而流傳面最廣,普及面最寬,幾乎所有的彝族支系的人都會彈會跳,且世代經久不衰,百跳不厭,故有“是人不跳弦,白活幾十年”,“阿哥的弦子響,阿妹的腳板癢”等民間諺語流傳。
草人舞—“行版”壯族舞蹈
“草人舞”主要流行于硯山縣壯族聚居區(qū),舞蹈只在每年正月屬豬日舉行“開年節(jié)”時跳。其調度也是無拘無束,可隨意發(fā)揮。草人舞只能在開年節(jié)上跳,故至今仍保持原始風貌。
節(jié)事習俗—文山節(jié)慶篇苗族花山節(jié)(農歷正月初三)
苗族“花山節(jié)”是丘北、馬關苗族節(jié)慶活動,節(jié)日時間正值春節(jié)長假期間。“花山節(jié)”是在每年的春節(jié)大年初三至初五不等舉行,節(jié)慶活動主要有男女山歌對唱、踢腳架、爬花桿、斗牛等。
壯族“三月三”(農歷三月三)
壯族“三月三節(jié)”叫祭龍也叫祭“竜”(竜即神靈之意),是壯族民間最隆重的節(jié)日,主要節(jié)慶內容有祭龍、壯族民間歌舞表演、服裝展示、對歌比賽等。內容精彩豐富,時間在農歷三月。節(jié)慶活動的時間在清明小長假前后,活動上充分展示壯族特色歌舞和民族風情,還可一嘗壯家的特色飲食。
彝族“花臉節(jié)”
“花臉節(jié)”是丘北彝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由彝族民間傳統(tǒng)的“祭龍節(jié)”演變而來的。主要活動內容有祭祀活動、抹花臉狂歡、男女青年對歌等。。花臉文化成為普者黑旅游的文化品牌,海內外游客,只要知道普者黑,都知道普者黑有一個花臉文化。特別是彝族的“花臉節(jié)”是云南省最具影響力的民族文化精品之一,節(jié)日期間恰逢普者黑萬畝荷花爭奇斗艷、競相開放,景區(qū)還在節(jié)日期間舉辦釣魚大賽、龍舟賽、摸魚比賽等系列活動,場面十分熱烈。
彝族白倮人“蕎菜節(jié)”
麻栗坡縣的原始密林中,居住著一群自稱倮人的神秘彝族支系。他們至今保留著很多古老的做法:不與外族通婚,房屋不用玻璃,沒有現(xiàn)代的門鎖...“蕎菜節(jié)”是彝族白倮人最為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每年農歷四月第一個龍日舉行。近幾年,“蕎菜節(jié)”在麻栗坡縣城寨村舉行。節(jié)日期間全村男女老少身著傳統(tǒng)服飾聚集村頭宰牛喝酒,并伴隨著鼓點跳銅鼓舞、蕎菜舞、龍袍舞、月亮舞、竹竿舞等傳統(tǒng)舞蹈。
本文轉載自云風攝影旅游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