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時期,長沙地區(qū)先屬揚越,后屬楚國。
秦時,置臨湘縣,治所在今長沙市,為長沙郡治。
東漢建安中,置瀏陽縣,治所在今瀏陽市官渡鎮(zhèn)。
臨湘縣、瀏陽縣屬湘州長沙郡。
隋朝時期,廢瀏陽縣入長沙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臨湘縣為長沙縣,治所在今長沙市,屬潭州。
唐景龍二年(708年),復(fù)置瀏陽縣,治所在今瀏陽市。
長沙縣、瀏陽縣屬江南西道潭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置長豐縣,治所在今長沙縣上杉市村。
北宋開寶中,廢長豐縣入長沙縣。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析長沙縣玉潭鎮(zhèn)置寧鄉(xiāng)縣,治所在今寧鄉(xiāng)市。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置善化縣,治所在潭州城(即今長沙市)。
長沙縣、瀏陽縣、寧鄉(xiāng)縣、善化縣屬荊湖南路潭州。
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瀏陽縣為瀏陽州。
長沙縣、善化縣、寧鄉(xiāng)縣、瀏陽州屬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天臨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fù)降瀏陽州為瀏陽縣。
長沙縣、善化縣、瀏陽縣、寧鄉(xiāng)縣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長沙府。
清朝時期,長沙縣、善化縣、瀏陽縣、寧鄉(xiāng)縣屬湖南省長沙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善化縣、長沙縣入長沙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長沙府,復(fù)置長沙縣;長沙縣、瀏陽縣、寧江縣屬長寶道。
民國三年(1914年),改長寶道為湘江道。
民國十一年(1922年),撤湘江道,轄縣直屬湖南省。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析長沙縣城區(qū)置長沙市,為湖南省會。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長沙縣、瀏陽縣、寧鄉(xiāng)縣屬湖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長沙市并入長沙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復(fù)置長沙市。
1949年,長沙解放,為湖南省轄地級市,湖南省會,轄城東區(qū)、城南區(qū)、城西區(qū)、城北區(qū)、文藝區(qū)、金盆區(qū)、岳麓區(qū)、會春區(qū);長沙縣、瀏陽縣屬湖南省長沙專區(qū);寧鄉(xiāng)縣屬湖南省益陽專區(qū)。
1950年,設(shè)郊區(qū)。
1951年,析長沙縣置望城縣,屬長沙專區(qū)。
1952年,改長沙專區(qū)為湘潭專區(qū)。
1953年,設(shè)水上區(qū)。
1955年,改城東區(qū)、城南區(qū)、城西區(qū)、城北區(qū)為東區(qū)、南區(qū)、西區(qū)、北區(qū)。
1956年,撤文藝區(qū)、金盆區(qū)、岳麓區(qū)、會春區(qū)、水上區(qū)。
1958年,長沙縣、望城縣改屬長沙市。
1959年,撤郊區(qū);望城縣并入長沙縣。
1962年,復(fù)設(shè)郊區(qū);寧鄉(xiāng)縣改屬益陽專區(qū)。
1977年,復(fù)設(shè)望城縣。
1983年,瀏陽縣、寧鄉(xiāng)縣、湘陰縣改屬長沙市,湘陰縣旋又改屬岳陽地區(qū)。
1993年,改瀏陽縣為省轄縣級瀏陽市,由長沙市代管。
1996年,改東區(qū)、南區(qū)、西區(qū)、北區(qū)、郊區(qū)為芙蓉區(qū)、天心區(qū)、岳麓區(qū)、開福區(qū)、雨花區(qū)。
2011年,改望城縣為望城區(qū)。
2017年,改寧鄉(xiāng)縣為省轄縣級寧鄉(xiāng)市,由長沙市代管;長沙市轄芙蓉區(qū)、天心區(qū)、岳麓區(qū)、開福區(qū)、雨花區(qū)、望城區(qū)、長沙縣,代管瀏陽市、寧鄉(xiāng)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