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將是我黨我軍有名的將領,他一生戎馬,獲得了無數(shù)的勝利,即使從未上過一天軍校,但絲毫不比那些受過專業(yè)軍事教育的將領差。粟裕將軍的軍事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他年紀輕輕就走上了戰(zhàn)場,在炮火中得到新生,在對戰(zhàn)中得到成長。從普通的戰(zhàn)士到名聲顯赫的開國大將,他完成了人生的逆襲。1984年,粟裕將軍走完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享年77歲。
粟裕將軍的心中一直牽掛著以前的戰(zhàn)友,那些和他一起戰(zhàn)斗過的戰(zhàn)士,那些犧牲在各個戰(zhàn)場的英烈,是他一生的牽掛。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仍然不忘要跟戰(zhàn)友們團聚,于是他囑咐妻子楚青,將他的骨灰撒到那些他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地方,他不想孤獨地躺在革命公墓,而是想要去陪伴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聽到他的遺愿之后,妻子和戰(zhàn)友們都極為感動,這樣義薄云天的大將,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楚青非常愿意幫丈夫完成遺愿,但是憑她一人之力很難完成,于是她向組織請求幫助。
楚青轉述了丈夫的遺愿,組織上表示深切的贊同,并且愿意派人幫助楚青一起去完成這件有意義的事情。畢竟粟裕將軍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地方非常多,遍及多個省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楚青女士一個人,如此遙遠的路途難免會遇到困難。最終組織決定,讓粟裕將軍曾經(jīng)待過的南京軍區(qū)來負責此事,里面有許多粟裕的故交,想必大家都很愿意幫他完成心愿。其中與粟裕將軍關系最好的就是王必成將軍,他曾在粟裕麾下,兩人不僅是上下級關系,更是親密的朋友,早已建立了深深的戰(zhàn)友情。即使是在粟裕不得志的那段時期里,王必成對他也是不離不棄,足以看出兩人的關系有多好。
當王必成得知好友去世的消息時悲痛欲絕,主動幫忙處理身后事,并且他還放下了工作,向組織申請去完成老首長的遺愿。就當他陪著楚青女士準備出發(fā)離開南京軍區(qū)的時候,聽說軍區(qū)有一名少將拒絕前來送喪,王必成頓時火冒三丈,立刻就打電話過去,還痛罵對方忘恩負義。這名少將就是張文碧,他曾是劉英的部下,而當時劉英和粟裕有過一些矛盾,為此張文碧的心里也對粟裕產(chǎn)生了誤解。
后來他成為了粟裕麾下的將領,名為效力實為監(jiān)視,粟裕知道他心中對自己的芥蒂,也知道他不是真心投奔,但仍然不計前嫌厚待他,即使對方犯了錯誤也總是寬容對待。正是因為粟裕的寬容大量,張文碧才得以在軍中扎根,并且多次得到提拔,張文碧也一步步高升最終成為了開國少將,這一切的成就都離不開粟裕將軍的栽培。而如今對于自己有恩的老首長,張文碧居然連最后一程都不肯來送,也難怪王必成要罵他狼心狗肺。
張文碧回想當初,自己確實深受粟裕的照顧,他當初因為相互之間的誤解做了許多出格的事情,粟裕都沒有和他計較,依舊將他帶在身邊重用,足以看出他的寬宏大量。而如今自己做得確實不厚道,不想去送喪其實也是不敢去,但被王必成這么一罵,心中也是幡然悔悟,于是趕緊到了火車站,與戰(zhàn)友們一起送別老首長。
粟裕大將戰(zhàn)功赫赫,是新中國的英雄人物,在解放戰(zhàn)爭中,誰人不知華東粟裕,他所領導的部隊所向披靡,在戰(zhàn)場上堪稱無敵。他的功績和才能都足以讓他成為元帥,但因為名額問題,粟裕讓出了元帥的頭銜而成為了第一大將,這也足以看出他的謙遜。榮譽對于粟裕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他覺得這些都應該屬于那些倒在黎明之前的先烈們,因此粟裕將軍才會選擇在自己死后魂歸故里,以此告慰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