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詩詞,亦有最精美的配圖
古人在浪漫這件事上,真的是不遺余力,比如12個月,有12種花語,每一種花,都有無數的詩詞歌詠。
而春夏秋冬四季,也都有自己的雅稱,同樣,關于四季的古詩詞,皆是無比精美。
比如李白的“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一首《清平樂》把冬天雪景描繪得奇思遐遠,意境悠長。
再比如秦觀的“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一首《春日》三言兩語,就把“春雨露花頭,枝若美人腰”的景象,呈現得淋漓盡致。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四季的雅稱,看一看各自的背后,都有哪些美妙的古詩詞和典故。
春季:在古代有三春、九春、青春、艷陽、蒼天、蒼靈、淑節(jié)、昭節(jié)、韻節(jié)、陽節(jié)等雅稱。
在民間,人們根據節(jié)氣,又分別將正月稱為孟春、早春、首春、元陽、正陽等;二月為仲春、酣春、大壯、中和等;三月為季春、暮春、三春、晚春等。
“蒼靈”即為青帝,是古代的司春之神。
黃巢曾在《題菊花》中寫: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這是他起義之前所作,含義是:他朝我要是成為司春之神,一定要讓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開,讓蝴蝶也能采到菊花蜜。實際上,這是黃巢在感慨自己不得志,希望能親手改變命運,后來他也做到了。
朱淑真嘆《落花》時,也寫過這樣的詩:愿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而日常生活中,關于春天的描繪,使用最多的則是“艷陽”。
杜牧在《紫薇花》中寫: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杜牧這首詩,亦不是單純的“詠花”,當時牛李黨爭正處于激烈時期,杜牧身在其中,用詩來表達自己不趨炎附勢,故杜牧素有“紫薇舍人杜紫薇”之稱。
夏季的雅稱,一般有朱明、昊天、炎節(jié)、三夏、九夏、長夏,以及槐序。
而“槐序”也是我最喜歡的夏季雅稱,出自于王晏的《和徐孝嗣詩》:槐序候方調。
清代詩人沈皞日曾有詞《摸魚子》:
聽新蟬、吟風吸露,愁人驚過槐序。
夏云海近蓬壺出,早見奇峰堪數。
誰待渡。笑捉鼻、東山草暗圍棋墅。
西溪舊住??创渖w凌波。
而“昊天”則為中國文化中上帝的簡稱,華夏文明圈的至高神,釋天云:春為蒼天,夏為昊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
秋天的雅稱很好聽,如:白藏、西陸、商秋、勁秋、素秋、金秋等,亦稱爽節(jié)。
高適在《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群官》中有詩句:爽節(jié)在重九,物華新雨馀。清秋黃葉下,菊散金潭初。
當然,我還是更喜歡“白藏”,愛新覺羅玄燁曾有詩:
白藏新素節(jié),碧澗洗心泉。
爽籟鳴楸葉,纖云罩野田。
而“金秋”則是我們最常用的,記得小時候寫“詠秋”的作文,第一句總是“十月金秋”,現在想想很好玩。
清代魏源曾有《華山詩》:金秋嚴肅氣,凜然不可容。
而描寫秋景的詩句,依然還是最喜歡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span>
冬季的雅稱很別致,分別有:玄英,隆冬、三冬、九冬、嚴冬等,最喜歡的當屬“玄英”。
唐代詩人魏徵在《道觀內柏樹賦》中寫:涉青陽不增其華,歷玄英不減其翠。
陸游在《登北榭》中寫:
香浮鼻觀煎茶熟,喜動眉間煉句成。
莫笑衰翁淡生活,它年猶得配玄英。
而古人描寫冬天的古詩詞,其中最多的還是“詠梅”和“詠雪”,比如楊萬里的: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當然,提起“詠雪”,那自然不能不提《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至此,四季雅稱的解釋就結束了,你都記住了嗎?
夏季馬上就來了,最后附一首元稹的《詠廿四氣詩》,此時讀來應情應景:
欲知春與夏,仲呂啟朱明。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
簾蠶呈繭樣,林鳥哺雛聲。漸覺云峰好,徐徐帶雨行。
- END -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