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上提起關于心衰的治療,多數(shù)情況下,會選擇溫陽利氣的方式,那么今天我為何會說心衰還要治肺呢?
原因很簡單,證型不同!對于心肺氣虛、心血瘀阻的心衰患者,自然不能采用以往通用的辦法。
我有一名患者就是如此,在初診的時候,自述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治了很多次,情況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且癥狀也越來越嚴重,即便吃了很多的中藥和西藥,也未得到緩解。
我看了他之前的藥物,都是按照以往慣用的方式進行治療。雖說由陽虛水泛引發(fā)的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療當以溫陽利水為常法。
然而隨著病情的的發(fā)展,多有變動,若單純以陽虛不化來解釋其病機,顯然有一定片面性。
在《中醫(yī)內(nèi)科學》中其實并未有心衰這個詞,但根據(jù)心衰引起的相應癥狀,可以將其歸屬為胸痹、心悸等范疇。
而心陰與肺陽本身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心陰能夠使得氣陽血化,肺部通暢。肺陽則可以為心陰所用,肺陽得心陰而肺自靜。
中醫(yī)認為,外邪火痰飲久留于肺,導致肺部功能障礙,因此會出現(xiàn)氣喘、咳嗽的癥狀,導致肺部變形。心主血脈,肺主氣,并居于上焦,也就是血氣相隨。
一旦氣虛,心陽也就無力帶動血液運行,故有心悸、氣短,甚至氣血陰陽衰竭。
心、肺兩者相輔相成,治療時,要了解清楚病機,別顧頭不顧尾,折騰了一番,最終也沒見落個好!
那么說了這么多,這位患者應該怎么治?
患者自述心悸、胸悶,并且我看他咳喘氣促、舌質紫暗、脈象滑數(shù)、白眼發(fā)紅、苔白膩、手掌紫紺。
說明他陰血不足、血行不暢。
處方:人參、黃芪、茯苓、白術、桂枝、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葶藶子、甘草、大棗。隨癥加減。
用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用。
我為何要用這個方子?
他的病機在于心肺氣虛、痰瘀阻滯。首先就要把他的氣給補足了,其中黃芪、人參就是補氣的好藥。
黃芪偏于走表,人參可益氣固脫。兩者相搭配,把肺部的氣給補足,之后才能帶動血液的運行。
茯苓、白術可健脾益氣,這兩種藥材我已經(jīng)不只提到一次了,可以作為益氣的得力扶手,讓氣在體內(nèi)更加鞏固。
桂枝就比較溫和了,心主陽,而桂枝可溫心陽,主力大軍有了,不適癥狀就自己慢慢消退了。
剩余的桃仁、川芎、赤芍、紅花可以緩解患者血瘀的情況,痰淤阻滯,氣再多,血液也無法正常運行,把這個關塞打開,氣血運行也就更加通暢!
當歸、大棗可補血,氣血虧虛,當然得把缺失的補足,血液充足,也可緩解胸悶的癥狀。葶藶子、甘草作為最后的鞏固,使得肺部正常運行,這樣,諸藥合用,能夠很大程度上改善因肺部疾病引發(fā)的心衰!
連續(xù)服用5劑后,二診時,證情有所好轉,喘悸均有緩解。
連續(xù)服用8劑,鞏固治療。后不適癥狀也未再發(fā)作。
講這個案例,是為了跟說明,心功能不全不可概論為陽虛水泛,主要在證候之辨。
比如這位患者的慢性支氣管炎久治不愈,長期如此累及心臟,就會導致肺心病,比如說長期患風濕,侵蝕瓣膜,心臟功能肥大,就會導致風心病等等。
喘促氣短,陽虛者可致之,陰虛者也同樣會發(fā)生。
提醒:中醫(yī)向來提倡一人一方劑,因此我并未給出通用劑量,也不可自行用藥,以免藥不對癥,如有需要,我可以為大家調(diào)方。
我是@心內(nèi)科蘇主任,你可靠的中醫(yī)朋友!若有疑慮,可在評論區(qū)留言,不忙的時候,我會為大家一一解答!
#心健康信科普##健康科普大賽##長城心血管健康周##健康真知計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