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于1962年4月15日開始發(fā)行的。與第二套人民幣比價相等,并在市場上與之混合流通。這套人民幣與第二套人民幣相比,取消了3元紙幣,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金屬幣。紙幣中“中國人民銀行”六字是由馬文蔚先生所書寫。票面上兩方印章分別為“行長之章”和“副行長章”。紙幣背面印有用漢語拼音、蒙古文、維吾爾文、藏文、壯文書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
第三套人民幣中的紙幣貳角、貳圓的“貳”字都把“二”寫在左上角。所有漢字皆采用繁體字及舊字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jīng)過10年的建設,科學技術(shù)有一定的發(fā)展,具備設計和印制一套技術(shù)水平較高的新版人民幣的能力;1958年在市面上發(fā)現(xiàn)有多起1元假幣,提高印制水平有助減少造假;當時流通中3、5、10元人民幣都是蘇聯(lián)代印的,有必要自己印制;加上第2套人民幣中的1角和5角券顏色區(qū)別不明顯,容易錯用,而10元券則過大,不便攜帶。因此,1959年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向國務院上報人民幣更換新版的請示。
幣值 | 圖案 | 說明 |
1角 | 150px150px | 正面為教師與勞動生產(chǎn)相結(jié)合圖,棗紅、桔黃藍綠色調(diào);背面圖案為國徽、菊花,棗紅、大紅、綠色調(diào);分空心五角星水印及無水印兩種。該幣于1962年4月20日發(fā)行。1971年11月20日開始只收不付。俗稱“紅一角”。 |
1角 | 正面為教師與勞動生產(chǎn)相結(jié)合圖,深棕、淺紫色調(diào);背面圖案為國徽、菊花,深棕、淺綠色調(diào);分空心五角星水印及無水印兩種。該幣于1966年1月10日發(fā)行。1967年12月15日開始只收不付。俗稱“背綠”。 | |
1角 | 正面為教師與勞動生產(chǎn)相結(jié)合圖,深棕、淺紫色調(diào);背面圖案為國徽、菊花,深棕、淺紫色調(diào)。分空心五角星水印及無水印兩種。該幣為1962版的換色版,以區(qū)別于2角人民幣,于1967年12月15日發(fā)行,1992年2月4日開始只收不付。 | |
2角 | 正面為武漢長江大橋圖,綠色調(diào);背面圖案為國徽、牡丹花,綠色調(diào)色調(diào);無水印。該幣于1964年4月15日發(fā)行。1992年2月4日開始只收不付。 | |
5角 | 正面為紡織工廠圖,紫、桔黃色調(diào);背面圖案為國徽、棉花和梅花,紫、桔黃色調(diào)色調(diào);分古錢五角星水印及無水印兩種。該幣于1974年1月5日發(fā)行。1991年3月1日開始只收不付。 |
幣值 | 圖案 | 說明 |
1元 | 正面為女拖拉機手圖,深紅色調(diào);背面圖案為國徽、放牧圖,黑、黃、紅、藍色調(diào);分古錢五角星水印及國旗五角星水印兩種。該幣于1969年10月20日發(fā)行。1996年3月1日開始只收不付。 | |
2元 | 正面為車床工人圖,深綠色調(diào);背面圖案為國徽、石油礦井圖,黑、紅、綠色調(diào);分古錢五角星水印及國旗五角星水印兩種。該幣于1964年4月15日發(fā)行。1991年3月1日開始只收不付。 | |
5元 | 正面為煉鋼工人圖,淺棕、咖啡、黑色調(diào);背面圖案為國徽、露天媒礦圖,黑、綠色調(diào);國旗五角星水印。該幣于1969年10月20日發(fā)行。1992年2月4日開始只收不付。 | |
10元 | 正面為人民代表走出大會堂圖,黑色調(diào);背面圖案為國徽、天安門圖,黑、紅色調(diào);天安門圖景固定水印。該幣于1966年1月10日發(fā)行。1996年3月1日開始只收不付。 |
幣值 | 圖案 | 說明 |
1角 | 直徑為:20mm。正面為國徽及國名;背面為齒輪、麥穗、面額及年號。色澤為金黃色,材質(zhì)為銅鋅合金,幣外緣為間斷絲齒。該幣于1980年4月15日發(fā)行。 | |
2角 | 直徑為:23mm。正面為國徽及國名;背面為齒輪、麥穗、面額及年號。色澤為金黃色,材質(zhì)為銅鋅合金,幣外緣為間斷絲齒。該幣于1980年4月15日發(fā)行。 | |
5角 | 直徑為:26mm。正面為國徽及國名;背面為齒輪、麥穗、面額及年號。色澤為金黃色,材質(zhì)為銅鋅合金,幣外緣為間斷絲齒。該幣于1980年4月15日發(fā)行。 | |
1元 | 直徑為:30mm。正面為國徽、國名及年號;背面為長城及面額。色澤為鎳白色,材質(zhì)為銅鎳合金,幣外緣為間斷絲齒。該幣于1980年4月15日發(fā)行。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