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一觀念在中國古已有之,但從不被主流所認可。中國歷史上選擇的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越到高處,越是憂國憂民。雖避免不了奸佞權臣,但輿論還是一邊倒的支持大公無私的精神。
但是為何到了近些年,“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卻大行其道,成了大部分人信奉的準則,大公無私的行為卻成了愚蠢的行為?
中華民族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集體主義所主導的社會,社會中每一個成員都有一種責任,就是傳承和發(fā)展,小到家,大到民族和國家,都需要每一個人去承擔自己那份相應的責任,很多時候個人的得失需要讓位于集體的利益,以保證整個集體的生存和發(fā)展。任何損集體利益而自肥的行為,都會受到懲罰和鄙夷;大部分為公而犧牲自身的行為,又會得到獎勵和贊揚。人,不止有物質的需求,還有精神的需求,尤其是自視高人一等的上層和精英階層,尋求的多是萬古流芳的精神境界,所以他們才會讓利于民,為國家,為民族,兢兢業(yè)業(yè),不遺余力。也正是這樣的歷史淵源,成就了中華民族的集體主義。
隨著革命的勝利和改革開放的進行,越來越多其他文化的內容開始進入到了我國。其中就包括消費主義和利己主義,也就是個人主義。個人主義講求的是個人權利神圣不可侵犯,個人的利益至上。其他的任何因素,包括家庭的、社會的、民族的、國家的都不能侵犯個人的權利。在保證個人利益的前提下,才是維護其他的利益。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完全是背道而馳,難以調和。跟個人主義一起進入的,還有消費主義,就是完全的追求物質享受,盡可能的獲得更多的金錢與物質,來滿足個人欲望。人生的意義,也成為了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念,使意志不堅定者產(chǎn)生了混亂,感到了迷茫,在整個放縱欲望的社會中失去了自我。
個人主義也使部分精英階層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為了追求更大的個人利益,這類人往往會毫不猶豫的出賣自己的祖國,并以此為榮。
個人主義使人們變得自私,變得利己。君不見,很多高校培養(yǎng)的頂級科研人才成為了敵國的專家,專門遏制我國的發(fā)展。不要說科學無國界,無國界的時代還沒有來臨呢!這群人只會考慮自身的利益,把一切的資源視為自己前進的墊腳石,誰會在意墊腳石的未來?這就是最好的資源打造出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既想要特權,又不想承擔責任,世間哪有如此好事?既然消耗了資源,就要有回饋!不要把國家的資源算成自己的,這樣容易被查,還是要好自為之。如果你說用的都是自己個人的資源,那我說你牛逼,您隨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