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楚江鎮(zhèn)第一完全小學 覃玲君
摘要 本研究采用教育行動研究法,在石門縣楚江一完小二年級234班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課外閱讀自主性培養(yǎng)研究,通過實施低調(diào)熱身、親子共讀、班級圖書等“六部曲”培養(yǎng)模式,顯著提高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自主性,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 小學生 課外閱讀自主性 “六部曲”培養(yǎng)模式
一、課題的提出
自主性是個性的一個方面,主要是指一個人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即不依賴他人,自己主動負責的個性特征。本課題中所指的課外閱讀自主性就是學生能夠主動地獨立地在課外獨立進行閱讀活動,并形成習慣。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在總目標中具體而明確規(guī)定了課外閱讀的總量,其中小學一至六年級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如果學生缺乏課外閱讀的自主性,那么課外閱讀就是一句空話。因此,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對保證閱讀的實效具有重大意義。
通過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高年級學生在課外主要沉溺于電視、電腦中,課外閱讀自主性極差,90%的同學屬于被動性閱讀,根本就沒有自主課外閱讀的意識,當然更談不上課外閱讀質量;即使老師有要求,家長有督促,大部分學生也會打折扣。通過對二年級234班71名同學進行調(diào)查,完全具有課外閱讀自主性的為0。基于這些情況以及對課外閱讀自主性培養(yǎng)意義的認識,我提出了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的課題。
二、理論依據(jù)
1、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在閱讀方面要求第一學段即小學低年級學生具體做到:喜愛圖書,愛護圖書;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
而現(xiàn)代學生學習的自我監(jiān)控研究表明,如果學生沒有課外閱讀的自主性,那么就不能按質按量達到相應閱讀目標。因此,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自主性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2、據(jù)行為科學家研究:一種行為重復21天,就會形成習慣性行為;重復90天,就會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因此在課題中我依據(jù)這個原理來幫助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自主課外閱讀習慣。
3、據(jù)心理學的研究,自主性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考察:獨立需要、自我感情、自我的確立。獨立需要指擺脫外部強制的自由需要。自我感情主要指自信的自主感情。自我的確定即思維的獨立。因此在課題中我滲透了這三個方面。
三、研究內(nèi)容和目標
(一)探討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培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形成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培養(yǎng)的初步模式。
(二)增強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具體達到以下幾點目標:
1、喜愛圖書,喜歡閱讀,喜歡并能夠獨立自主閱讀;
2、能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能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
3、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四、 研究對象、方法與過程
1、研究對象:二年級234班。
2、研究方法:以教育行動研究法為主。
3、本研究周期為一年,分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08年5月):制定研究方案,培訓課題教師,開展實驗前測。
第二階段(2008年6月--2009年3月):根據(jù)研究方案的總體思路和程序開展研究,不斷優(yōu)化研究措施。
第三階段(2009年4月):效果檢測與總結。
五、研究措施
(一)在第一階段,主要是進行專題理論學習,通過自學、向他人請教等方式來提高課題教師的理論水平,同時開展實驗前測,擬定研究方案。
(二)在第二階段,主要是開展“六部曲”系列活動,輕技巧指導,重興趣引導,循序漸進,把握時機,初步形成增強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的模式。從“第四部曲”開始,在不讓學生產(chǎn)生煩躁、畏難情緒的前提下,鼓勵學生進行適當?shù)慕y(tǒng)計、書面積累。
1、無痕教育
一位教育專家曾說:當學生意識到你在教育他時,那你的教育就是失敗的。為了達到學生最終養(yǎng)成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習慣的目的,我不是首先就大談特談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要他們多看課外書等等,而是“教育無痕”,按照一定的步驟,實施一定的行動,讓學生們不知不覺從內(nèi)心親近書,不排斥書。
首先是示范教育。低年級的孩子最可愛,最喜歡并擅長模仿,一般來說,老師喜歡的他們也喜歡,起碼不會排斥。不管工作任務有多繁重,我每天都會在講臺前看十分鐘以上的“課外書”,讓我班的學生經(jīng)常都能看見我在看書,甚至圍觀、詢問、觀察、模仿。久而久之,學生們的潛意識里就會覺得書是一種好東西。
實施一個月的示范教育后,同時進行故事教育。我常在語文課堂上給學生講故事。講作者的故事,講主角的故事,結合班級突發(fā)事件講故事,結合當?shù)責狳c大事講故事等等,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特別是進行作者介紹以及補充主人公的故事時,我常象征性地拿著一本書,假裝翻到某一頁再開講。久而久之,學生們恍然大悟:原來故事是從書上來的,書上有故事。這也為下一步的無痕教育做好了鋪墊。
榜樣教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除了教材的作者等等外,身邊的榜樣更是不可忽視。比如我的兒子在同一所學校讀五年級,是大隊干部,常到我們班上檢查學生日常行為等常規(guī)工作,學生們對他這個“三道杠”非常羨慕。他作文也寫得好,偶爾還得個獎,學生們更是崇拜不已,我就常有意識地在班上夸我的兒子愛看書。并且我兒子訂的課外書一到,我就派不同的學生去給小哥哥送書,被選上的學生更是興奮不已。這樣,書又一次次地在學生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烙印。
2、低調(diào)熱身
書已經(jīng)給學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這時還不能操之過急,只能開展活動進行低調(diào)熱身,讓學生離書更近。具體活動是:“嗨!我聽的故事很有趣!”這個活動持續(xù)一個星期,要求學生們回家后聽家長講一個有趣的故事,聽了以后自己再講一講,要講完整,講得有趣,必要時可以要求家長重復。到校以后,安排專門的時間,每四人一組說說自己的故事(注意,不進行評比),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故事帶給自己的快樂。
3、輕松登場
至此,可以安排一個活動,讓帶給學生諸多美好感受的書閃亮登場。這個活動叫:“嗨!我讀的文章很不錯!”這個活動根據(jù)實際情況持續(xù)一兩周左右,即布置學生回家后在課外書上找一篇自認為很吸引人的文章,在工具書和家長的幫助下,讀正確、流利、有感情,第二天仍然四人一組共同分享,同樣地,也不進行評比。這樣,讓書不經(jīng)意地輕松地正式走進學生的生活。
4、親子共讀
此時,進入了二年級第二學期,應該開始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行為科學家研究得出:重復21天,就會形成習慣性動作;重復90天,就會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習慣形成的三個階段是:
第1階段:1-7天左右,“刻意,不自然”,提醒改變;
第2階段:7-21天左右,“刻意,自然”,不留意就會回到以前;
第3階段:21-90天左右,“不經(jīng)意,自然”,習慣穩(wěn)定期。
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穩(wěn)定的習慣,我設計了三個不同階段的活動,第一個階段的活動就是親子共讀,借助家長的力量,讓學生度過習慣養(yǎng)成艱難的第一階段。
二年級的家長都比較年輕,素質較高,年紀大點的代理家長也比較開明,在開學初的家長會上,我讓家長認識到了學生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短期、長期的意義,和家長達成了共識,取得了家長的配合。家長同意了,還要讓學生樂意。我問學生們:你們希望家長在你們放學后玩牌、跳舞嗎?他們當然不愿意,我就假裝給他們介紹一種方法,那就是和家長們一起買書、讀書,并統(tǒng)計字數(shù),積累好詞好句。學生們覺得很劃算。于是,在親子共讀短短的七天中,家長和學生一起找書,一起讀書,一起統(tǒng)計字數(shù),一起進行積累,學生覺得最幸福,樂此不疲,第二天到校后就比字數(shù),比積累,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家長們也找到了別樣的幸福與責任感。學生在收獲親情的同時鞏固了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一舉兩得。
5、書屋創(chuàng)建
這個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課外閱讀穩(wěn)定性的關鍵期。在這兩個星期中,必須有一種新鮮的、輕松的、略帶強制的手段來引領學生,那就是建班級圖書角。先是組織學生給圖書角取名,大家興致極高;接著是捐書,為了便于管理,我規(guī)定不能捐多,每人只能捐一本,且必須交給我審核后才能上架,以保證趣味性、科學性、健康性,讓學生愛讀、讀了以后直接有所得,且保護學生的閱讀品味不被破壞。兩天中,書基本到位,人員安排基本到位,小圖書管理員像模像樣,學生真如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早上到校后,課間十分鐘,大課間活動,閱讀活動時間,都忙著借書,還書,自發(fā)地討論。沸騰的兩個星期,學生完全沉浸在書的海洋里。
6、多樣交流
此時進入真正的穩(wěn)定期。結合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一些活動,其間不時換口味,邊實踐,邊反思,邊調(diào)整,邊總結,以達到增強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的目的。
每日小讀。每天到校后,由班上的同學輪流設計、板書具體的短小的內(nèi)容,并領讀。
班級讀書會。由教材決定,如我們學了與《西游記》有關的兒歌,就全班共讀《西游記》,說人物性格,說武器,說菩薩,說九九八十一難等學生感興趣的方面。班級讀書會的內(nèi)容符合學生的興趣,接近學生水平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他們興趣盎然,意猶未盡。
課前三分鐘。某段時間,每節(jié)語文課開始,我就讓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交流,或背或讀或講,反饋讀書的情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促使學生更好地去閱讀。
還有如詞語接龍比賽、朗讀擂臺賽、智力問答、講故事比賽、背古詩比賽、手抄報比賽、朗讀會等。
六、研究效果的檢測
1、檢測內(nèi)容:課外閱讀自主性、積累本、語文課堂上的表現(xiàn)
2、檢測方法:統(tǒng)計、觀察、訪談、問卷、提問。
七、研究結果與分析
1、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顯著增強。
通過和家長溝通、問卷調(diào)查得出,二年級234班喜愛圖書,喜歡閱讀,完全具有課外閱讀自主性的學生有59人,在家長的監(jiān)控下能進行課外閱讀的為10人,其它為2人。
2、通過訪談、統(tǒng)計得出:234班學生完全能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能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并有一定的積累意識,積累最多的已經(jīng)有兩本32開100頁日記本,有記錄的課外閱讀總量遠遠大于5萬字。
通過在語文課堂上提問,學生心中已有真、善、美的種子,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環(huán)保等自然問題,關心人與動物、植物的生命,對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并敢于表達,樂于交流。
3、探究出了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的途徑和方法,探索出了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的“六部曲”模式,即:無痕教育,低調(diào)熱身,輕松登場,親子共讀,書屋創(chuàng)建,多樣交流。
八、討論
(一)關于“六部曲”模式的可操作性及操作要點
1、“六部曲”模式的可操作性
“六部曲”模式明晰,專業(yè)技術含量較低,操作簡單。可操作性的強弱取決于家長的配合、教師的耐心。
2、“六部曲”模式的操作要點
教育要無痕,熱身要低調(diào),登場要輕松。在這前三部曲中要注意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要把握好一個度,即不使他們產(chǎn)生畏難情緒。
在后三部曲中,要注意及時掌握情況,包括學生的閱讀、統(tǒng)計、積累以及情緒等,以及時調(diào)整策略,保持學生的激情,最終保證學生穩(wěn)定自主性的形成。同時,要注意圖書的選擇,注意學生的閱讀品味。
另外,“六部曲”結束后,考慮學生年齡小的特點,可適當放慢節(jié)奏,增加深度,繼續(xù)開展與課外閱讀有關的活動。
(二)關于“六部曲”模式的可推廣性
“六部曲”課外閱讀自主性培養(yǎng)模式具有可推廣性。首先,從理論層面看,課外閱讀自主性培養(yǎng)對促進學生熱愛學習、發(fā)展語文能力具有重大意義。特別是其中的“親子共讀,書屋創(chuàng)建,多樣交流”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克服學生的遇難而退、半途而廢,更具科學性。
其次,從實踐層面看,增強學生課外閱讀自主性,保證新課標中規(guī)定的閱讀總量和質量,是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石門縣楚江一完小234班的成功實踐就證明了它的可推廣性。
(三)本研究的缺陷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1、本研究“六部曲”模式的實驗樣本不大,有待在全校范圍內(nèi) 進行較大樣本研究。
2、班級圖書的捐贈具有科學性、趣味性、健康性的同時也具有隨意性,為進一步增強可推廣性,有待進行專門的選編。
九、結論
1、“教育無痕,低調(diào)熱身,輕松登場,親子共讀,班級圖書,多樣交流”這“六部曲”能顯著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自主性。
2、“六部曲”模式能促使學生的閱讀達到新課標中相應學段的閱讀質量、閱讀總量。
參考文獻:
1、丁家永,《建構主義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新發(fā)展》,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5)。
2、岳 偉,《自主性學習及條件的建構》,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2001-08-27
3、梁 穎,《在區(qū)域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性》,《兒童社會化》2005年第2期(總第30期)
4、董奇等,《自我監(jiān)控與智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