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感知事物中忘我,或者全然投入行動中。比如在欣賞一朵花的美麗,驚嘆夕陽的壯觀,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或者投入的做一件手工藝品,乃至完全的投入勞動和工作時,這時候是沒有“我在做”的感受的,只是沉浸在行動中。包括嗅到花香但尚未生起真好聞(更沒有我在聞)的想法,品嘗美味但沒出現(xiàn)真好吃的念頭,只是沉浸于其中時。
二、將平時認同是我的這個身體當作為他者(他、她)。真正的你撤到了旁邊去觀照這個他。比如原先你認為是自己在走路(說話),現(xiàn)在是他在走路(說話),原先認為是自己很難過(開心),現(xiàn)在是在看著他在難過(開心)。原先認為我生病了,現(xiàn)在是“他”生病了。你是那個在旁邊觀察的無形的意識。
三、一切皆是我。將主客二元世界觀的主體一方擴大,“我”不僅僅是作為身體的個體我,而是我所見、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我。所以凡是被我所感知的一切行動都是我在做。在開始這可能是一個想法,但是后來會變成一種體驗,在感受上真的如此。你可能會說某人的行為并不符合我的意愿,怎么能是我在做呢?或者某件事情太難了、太高超了,怎么會是我能做到的呢?這些都只是你頭腦中的想法,只要帶著一切皆是我在做的視角去感受,你會發(fā)現(xiàn)世界在你的感知中也變得不同,你與世界的互動也會不同。
四、沒有做者,也沒有受者,有的一切只是行動和感知在發(fā)生。行動既不屬于你的行動,也不屬于某個人的行動。這就像我們看電影里的行為和動作,但電影里的人并不是真的存在的。那只是屏幕上的一些影像,所以這些行動并不屬于電影里的哪個人物(如果說屬于,只屬于放映鏡頭)。只有行動在發(fā)生,你做為真我是感知這些行動在發(fā)生的意識(純粹覺知、覺性)。
關于焦慮
作者:純?nèi)坏目铡⑶迩?、無有
最近,和朋友聊天時,我們談到了焦慮。
焦慮感簡直是生存的標配。焦慮金錢,焦慮工作,焦慮健康,焦慮容貌,焦慮身材,焦慮身份,焦慮人際關系,焦慮孩子,焦慮父母,焦慮感情,焦慮未來,等等。生老病死,一切似乎皆可焦慮。
焦慮感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恐慌、緊張、急躁、擔憂、害怕、失控、不安全、不踏實、不確定。對現(xiàn)代人來說,焦慮感幾乎如影相隨,如果哪一天忽然不焦慮了,那簡直就是人間極樂。
那么,焦慮是如何產(chǎn)生的?焦慮是從何時開始的?
我們剛生下來的時候,什么都不懂,根本就沒有焦慮這種情緒。作為孩子的我們,快樂地生活在當下,不去考慮明天會怎么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
“別玩了,快回來學習,小心將來找不到工作,只有當乞丐!”
“你是女孩子,要文靜一點,不要整天在外面瘋跑,小心將來嫁不出去!”
“你是男孩子,要陽剛一點,不要整天哭哭啼啼的,小心將來娶不到老婆!”
“你要是不聽話,沒有人會喜歡你!”
“這么簡單的事你都做不好,簡直一無是處!”
“隔壁的小朋友又聰明又懂禮貌,不像你,一點都不討人喜歡!”
……
于是,我們的頭腦中被植入了“應該怎樣才會擁有良好的將來”的概念和判斷比較的標準,也被埋下了“對不良結果的恐懼”的記憶種子。我們開始為了還沒有發(fā)生的“明天”的“不良結果”而擔憂和焦慮。
然而,這個“將來”的“不良結果”是一種想象中的狀況,大多是一種不理智的推斷。究竟有多少我們想象中的、令人恐懼的事真正發(fā)生了呢?如果我們放下“應該”,暫停對后果的想象,理智地分析一下,我們所焦慮的事,有一大部分是會直接消失的,因為這根本就是不必要的想象;另一小部分也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解決的;而剩下的,如果無法解決,擔憂又有什么用呢?
舉例來說:一個挺能干的人,工作收入不錯,工作之余還開了一個小網(wǎng)店,也有不錯的收入,卻總是擔心自己失業(yè),失去經(jīng)濟保障,總是問別人:“怎么辦呀?我要餓死了?!比绻碇堑胤治觯骸澳阏娴臅I死嗎?你沒有存款嗎?假如你明天就失業(yè)了,你的存款不夠支撐你找到新的工作嗎?”答案多半是:有存款,足夠支撐。于是,焦慮消失了。
除了理智分析之外,只能拋棄關于“明天”和“應該”的概念,放下恐懼的記憶,擺脫目的性,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要管結果,“活在當下”,因為明天究竟會怎樣?沒有人知道。計劃不如變化快,種種意外事件總是會破壞人的計劃。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探索,因此,如果我們回歸孩子般的心性,保持對未知的好奇,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隨順生活,也就不會焦慮了。
然而,這只是從相對層面來說的?!叭藷o遠慮,必有近憂”,只要還站在“個體”的視角,就必然會有關于“生老病死”的基本生存隱憂。焦慮感不可能完全清空。因為在冥冥之中,我們感覺到,自己是無法掌控什么的,仿佛命運是被注定的。
這種“被注定”的無力感、宿命感,讓我們踏上了尋找生命意義,尋找真我的旅程。
從絕對層面來說,只有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真實身份時;只有當我們認識到生老病死是身體的表象時;只有當我們認識到“我不是身體,我是大我”,大我永遠不會受到傷害的時候;只有當我們認識到“我不是身體,我是大我”,大我永遠不會死去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從焦慮感中解脫出來,不再焦慮。
那么,要如何認識到“我不是身體,我是大我”呢?在這里就不贅述了,請閱讀《“我是大我”的冥想》。
2022年3月14日
“我是大我”的冥想
作者:純?nèi)坏目?/strong>
有緣點開這篇文章的同學,如果你還沒有領會到大我,如果你想初步領略大我的滋味,那么,請暫時清空你的頭腦,暫時拋棄你所知的、關于靜心冥想的一切知識和觀點,請跟隨我的思路,一步一步地進行冥想。如果有緣,那么,你將初步領會到“我是大我”。
冥想前的準備:
在尋找真我的道路上,你不需要對別人負責,也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什么,你只需要對自己負責,畢竟,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解脫。而解脫意味著什么?沒有痛苦。
你的心中是否還有痛苦,只有你自己知道。因此,這條道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請對自己真誠。
第一步:明晰你的動機或動力
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最初,你是如何走上這條尋找真我之路的?是為了解除極度的痛苦,是為了好奇或興趣,還是僅僅為了融入你身邊的人?無論起因是怎樣的,你是否足夠堅定?足夠堅持?足夠有毅力?
總之,你必須具有足夠強烈的動機,必須具有足夠真摯且堅定的尋求真理之心,才會擁有足夠的力量支撐你,才能夠走完這條艱苦的道路,才能夠真正拋棄小我,找到大我(或真我)。
第二步:看清自我感的基礎
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誠實地問問你自己:
我是否真正產(chǎn)生過“我是誰”的疑惑?我是否真正想知道“我是誰”?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可以關掉本頁面了。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請繼續(xù)慢慢看下去。
通常,我們的自我認知或自我感,也就是我們的“我是誰”的感覺,是建立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之上的。例如:假如我很會畫畫,我成為了一名畫家,于是,我對自己的認知便是“我是畫家”。也就是說,身體和頭腦或個體意識所做的事,所能做的事,是自我感的基礎。換言之,正是“我能”和“我做”,即:個體做者感支撐起了自我感。
讓我們產(chǎn)生自我懷疑的,讓自我感產(chǎn)生動搖的,往往是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痛苦。正是不以個體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不可抗力所導致的、無法改變的事,讓我們感到極度挫敗——因為我們對此“做不了”什么。
“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感覺,讓我們感到人生極度灰暗和痛苦,產(chǎn)生了人生的無意義感。而當產(chǎn)生了“我不能”和“我做不到”的感覺時,自我感就搖搖欲墜,甚至消失,也就是說,痛苦敲碎了你的做者感。
于是,“既然我什么都做不了,我還活著干什么?”這樣的念頭自然產(chǎn)生了。注意,“我還活著干什么”的想法中,已經(jīng)認定了,“我”活著就是為了做點什么的。換言之,“我”已經(jīng)認定,“我”人生的意義等于“我”做的事。
第三步:“我是誰”的冥想
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誠實地問問你自己:
為什么我的存在一定要有意義?為什么我一定要做點什么才能活著?如果我什么都做不到,如果我沒有成家立業(yè),如果我沒有取得成就,如果我沒有賺到很多錢,如果我沒有成為名人、大人物或被某些人認可,如果我沒有獲得所謂的覺醒,如果我什么都不是,如果我在別人眼中沒有任何價值,我就不能活了嗎?為什么我要向別人證明我是誰?誰又能判斷我是誰?我為什么要在乎別人眼中的我是誰?我真的知道我是誰嗎?那么,我是誰?
所有的問題都歸結為“我是誰”?或者說,我究竟是什么?
第四步:探究“我念”的起源
想到“我”的時候,你的腦海中是否毫不猶豫地浮現(xiàn)了鏡子中你的形象,也就是你的身體?或者,你是否覺得“我”是身體里的、具有感知力的那個個體意識?
但是,所有的身體都自稱“我”,所有的個體意識都自稱“我”?!拔摇备揪蜎]有任何特殊性?!拔摇敝徊贿^是一個第一人稱代詞。
我剛生下來的時候,連“我”的概念都沒有,更不用說“我是人”,“我要做怎樣的人”,“我的人生必須有怎樣的意義”之類的想法了。
我所擁有的關于“我應該怎樣”的全部念頭,都來自后天的灌輸和教育。父母和老師“為了我好”,給我灌輸了無數(shù)“我應該怎樣”的觀點,也就是“我念”,而我也不加辨別地接受了,因為我什么都不懂。到了后來,我自己也一直在不知不覺間用“我應該怎樣”的觀念要求著自己,限制著自己,并因此而感受著達不到要求的痛苦。
我這張本初的白紙被染上了各種各樣的顏色,以至于我自己都忘記了,我本來是一張白紙,我以為自己就是這個五顏六色的“我”,這個有著獨特個性的“我”。
然而,事實上,“我”只是一團“我念”的聚合體,里面充滿了“我應該怎樣”的觀念。
這就好像我的身體或我的個體意識這臺生物化學機器人,被裝上了“我念”的操作系統(tǒng)。這個操作系統(tǒng)里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我念”程序。
然后,“我”這臺生化機器人受到不同環(huán)境條件的刺激,即:被輸入指令,被觸發(fā)各種不同的“我念”程序,從而產(chǎn)生了相應的輸出——身心反應,即: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做出了各種各樣的事。
由于我的所作所為都是根據(jù)程序輸出的結果,所以,“我”根本就沒有自主性,根本就沒有自由意志,也根本就不是“我”在做事。可以說,“我”的一切就像化學反應一樣——在特定的條件下,必然會產(chǎn)生特定的反應。你能說化學反應的時候,各種反應物做了什么事嗎?它們只是根據(jù)自身被賦予的特性,被放在一起,就順應一定的規(guī)律而產(chǎn)生化學反應罷了。也就是說,反應物不是“做者”。
因此,“我不是做者”,我是無我的,不存在“我能”和“我做”。
同理,其他“人”也和“我”一樣,不是做者,也是無我的。
由此可見,一切眾生都是無我的。換言之,“我”不存在,“眾生”不存在。
然而,這個“我不存在”的說法,指的是“個體做者或個體行動者”的不存在。
但是,主宰個體做出行動的程序、化學反應機制或規(guī)律是存在的。
第五步:認出“我是大我”
我們看到,不以個體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規(guī)律主宰著一切——天地萬物,包括日月星辰、山河湖海、四季,乃至所有的植物、動物、昆蟲、人類,都在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規(guī)則、法則或能量而生滅和運作。
換言之,真正存在的正是這客觀規(guī)律本身,也只有這規(guī)律存在,有形的一切都是表相。而這規(guī)律本身是無名無形的,所以,我們可以用任何名字來稱呼祂。
這規(guī)律也確實有很多名字——大我、真我、整體、意識、源頭、本體、梵,等等。
于是,可以說,“我”與“眾生”這些顯而易見的表面?zhèn)€體,其本質(zhì)正是大我,即:真正的“我”與“眾生”就是大我。
如此,“我是誰”的答案出現(xiàn)了。
我是大我
如此,我解脫了,我自由了,我圓滿了,我沒有必須要做的事,我也沒有必須不做的事,因為我已經(jīng)是萬事萬物。
于是,我是平靜的,我是無欲的,我只是存在,我順其自然地生活著,或者說,生活發(fā)生著。
第六步:“我是大我”的冥想
認識到我是大我之后,需要安住于大我中,也就是牢記——“我不是做者,我不是身體、頭腦或個體意識,我不存在,眾生不存在,我是大我,一切都是大我”。
這就是“我是大我”的冥想。
“我是大我”的冥想,根據(jù)裝載的“我念”程序的深度,換言之,根據(jù)大我的安排,將需要消耗不同的時間。而這樣的冥想往往需要經(jīng)年累月的堅持,甚至終身的堅持。當然,能不能堅持住,也要看大我的安排。
如果你在不經(jīng)意之間又回到或陷入了小我或“我念”中,陷入了身心反應程序或機制中,也沒有關系,一旦發(fā)現(xiàn)了陷入,只需要回歸“我不是做者,我不是身心,我是大我,一切都是大我”的冥想即可。
實際上,這個冥想的過程是在持續(xù)不斷地清空“我念”,直到你徹底清空所有的概念和觀點之前,直到“有任何事物不同于大我”的念頭都消失之前,你都不可能真正安住于大我之中,于是,你將不得不繼續(xù)堅持這個冥想。因為只要還有一丁點的分別心,就還會有細微的痛苦。換言之,只要你的眼中還有“我”和“眾生”,只要你還認為“我”與“眾生”有些許不同于大我,也就是,只要你還有個體做者感,痛苦就不會停止。于是,這個冥想就不得不一直繼續(xù)下去。
第七步:冥想的終結
最終,當你徹底走出“我是做者,我是身心,我存在,眾生存在”這類念頭的桎梏,完全回歸大我時,“我是大我”的冥想也就不需要了。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