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克爾凱郭爾:不幸與苦難的詩意生存
哲學人 2022-02-17 08:06

作者鄭繼芳 轉(zhuǎn)自慧田哲學公眾號 ID: Philosophiecool

索倫·奧碧·克爾凱郭爾是19世紀上半葉丹麥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和神學家。

他與“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是同時代的人,但比安徒生小8歲,他不像安徒生那樣生前就名滿天下,盡享殊榮;而且在安徒生去世之前20年就在痛苦、孤獨、絕望中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克爾凱郭爾在其生前和死后的很長時間內(nèi)都被人忽略,一直默默無聞,但是到了20世紀世人終于石破天驚地“重新發(fā)現(xiàn)”了他。

克爾凱郭爾是當代公認的存在主義哲學之父,基督教新正統(tǒng)主義之父和后精神分析大師,由于他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不止限于這三大領(lǐng)域,而且延伸到它們的交匯處,因而,他又被人稱為“三位一體”的大師。他生前沒有職業(yè),既不是哲學教授,也不是文學教授,但今天全世界的哲學系與文學系,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寫作風格;他終生未婚,但他的情感卻極其豐富細膩。他的思想與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卻開啟了一扇拯救人類精神的大門:“存在主義”哲學。

克爾凱郭爾于1813年5月5日出生在丹麥幽蘭半島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家庭中。在眾多兄弟姊妹中他是最年幼的一個。父親是農(nóng)奴出身,后來靠經(jīng)營貨物貿(mào)易并繼承了一大筆遺產(chǎn)而成為富甲一方的“暴發(fā)戶”。克爾凱郭爾從小體質(zhì)虛弱,因患佝僂病導致微跛??伤闹橇O為發(fā)達,思維敏捷,才華橫溢,這種身心極不均衡的發(fā)展使他深感自己有異于常人,因而自小就孑然孤立,認為自己是個孤獨的“例外”,養(yǎng)成了孤僻內(nèi)向,行為怪誕的性格。

在父親的影響下,克爾凱郭爾終生都為有罪和受懲的宗教情感所支配,他的生活基調(diào)是悲苦的,但聰穎過人的他卻不愿意讓人有所察覺,為此,青年克爾凱郭爾一度刻意以一付輕浮浪蕩的花花公子形象示人,20歲出頭的他,打扮得油頭粉面,灑上香水,手執(zhí)紳士拐杖,風度翩翩地流連于劇院、舞會、酒吧和咖啡館;甚至出入青樓妓院,一擲千金,花錢如流水。他本想以此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空虛和苦悶,可是,最后他退卻了。

因為這種放蕩生活讓他充滿了罪惡感和恐懼心,于是懷揣著絕望逃向了上帝和哲學。他的奇特之處在于,從童年起,他就不可思議地“成為精神”了,他不由自主地逃避著人群,他不屬于精神生活以外的任何一種生活,包括物質(zhì)生活、人群生活和肉體生活。

克爾凱郭爾的哲學是極其個性化的,他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性格、心理、情感、理想和追求都深深地滲透在他的哲學思想里,或者說,正是因其個人對“孤獨”與“例外”有著深切感受,他才得以創(chuàng)造出自己關(guān)心的哲學——存在主義。

我們在閱讀他的著作時需要使用一種與通常不同的詮釋方式,克爾凱郭爾強調(diào)哲學家要探討現(xiàn)實的人生問題,應(yīng)當利用我們?nèi)粘I钪凶詈唵蔚摹⒏行缘?、具體的方法來理解自己的存在,以消解自己內(nèi)心的苦悶與荒謬。

他認為所謂“存在”乃是指此時、此地、此人的存在,是有血有肉的個人存在。僅靠語言、理性和邏輯是無法揭示每一個人獨特的個性心理的,當然也就無法揭示人的真正存在;換言之,必須經(jīng)由個人喜怒哀樂的情感活動才能體驗到真正的人生,個人真實的存在只能依靠每一個人本身內(nèi)在、獨特的主觀體驗來實現(xiàn)。

就克爾凱郭爾而言,他就是一種為恐懼、顫栗、悲觀、絕望等消極情緒所支配的個人存在,這種悲觀、消極的情緒是他對自己的生存最本質(zhì)的體驗。也正是這種情緒驅(qū)使他采取行動,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那個孤獨者”這是他為自己題寫的碑銘,這既概括了他的思想,也濃縮了他的一生。

克爾凱郭爾孤獨地生活,卻不斷地和周圍的環(huán)境發(fā)生沖突、與人產(chǎn)生矛盾,從而在他的生活中激起一陣陣波濤。研究者大都注意到對克爾凱郭爾一生思想發(fā)展和著述活動影響最大的有四件事:作為兒子與父親的緊張關(guān)系,從猜疑,對立到和解;作為戀人與未婚妻關(guān)系破裂到解除婚約;作為作家與報刊的論戰(zhàn)以及作為一個反叛的基督徒與教會之間的沖突。是他的人生軌跡與性格特征形成了他復雜的思想,從而對存在主義哲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了先導作用。

克爾凱郭爾賦予孤獨以深刻的存在意義:“孤獨”,就是斷絕與人的交流——語言、判斷、理性等都在這里失去了作用,只有孤獨的人才能懂得什么是永恒,孤獨的人不是與人照面,而是直接與神“對面”。

一個不曾獨處的人是找不到只屬于他自己的純粹性的,那就相當于說他從來沒有以“個人”性的方式活過,而我們的存在難道不正是要活出“個人”的味兒來嗎?思想亦是這樣,最豐富、最有靈感的思想,一定是精神孤獨時才會產(chǎn)生并獲得。

克爾凱郭爾正是這樣一個純粹的理念之人。他說,不幸和苦難是人的罪,是對人的錘煉,也是人之得救的前提??梢哉f,他是用自己的整個生命過程,詮釋著“孤獨”這兩個字的深刻內(nèi)涵?!蔼毺帯闭撬纳娣绞?,這是他創(chuàng)造的一種詩化的境界。

相對于普通人來說,克爾凱郭爾或許是非正常的,但正是這種非正常狀態(tài)決定了他能夠抵達精妙的精神世界。這種人是人類的瑰寶,是上帝給予人類的一份特殊的恩賜,這種恩賜是以犧牲這個人為代價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克爾凱郭爾就宛如一塊荒漠中的石頭,目睹、經(jīng)歷并證明著一切,卻被人群永遠放逐。

克爾凱郭爾始終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如果要簡單地概括他的哲學主題思想,那就是“如何去做一個基督徒”。他旨在以個人生活的體驗論證個性原則和對上帝的信仰。他認為存在就是由痛苦、煩惱、孤獨、熱情、情欲和絕望等情緒構(gòu)成的個人的存在,情緒的體驗使個人得以不斷地超越自身而趨向上帝。

他認為,人們不能透過客觀性獲得真理,真理只能透過主觀性才得以呈現(xiàn),所以他反對傳統(tǒng)哲學將真理當成客觀知識那樣去追求,故不愿將自己的思想寫成哲學論著,而是以文學作品的形式予以表達,他的獨特的創(chuàng)作由變幻莫測的各種觀點和訓誡所構(gòu)成,作品樣式包括:

審美小說、文學評論、心理學著作和哲學“碎片”與基督教教義、訓導書以及回顧性的自我詮釋;其修辭手法更有諷刺、反諷、戲謔、幽默、論戰(zhàn)與間接交流的辯證方法,這些都用來加深和強化讀者的激情,以深化其根本的存在主題。克爾凱郭爾的一生,實際上是努力超越自身的不幸與罪過的一生。

是他努力地要成為一個人、一個基督徒的一生,是一個殉教者的一生。他認為辯證法不僅意味著思想的能力,更意味著存在的能力,即在自身的存在中辯證地重復自己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克爾凱郭爾的思想是依靠生存而來,依靠“重復”而來。他活出了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因此,你若不從他的人生入手體察他的不幸和苦難,你將無法理解他的精神與思想之路。

“所有的天才身上往往都有著瘋狂的成分。如果說天才是上天的恩賜的話,那么瘋狂便是上天的嫉妒。”事實上克爾凱郭爾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精神不正常者。他之所以形成那種悲觀、消極、敏感、孤僻的氣質(zhì),其所處生活環(huán)境應(yīng)該是原因之一。北歐寒冷潮濕的氣候和短暫的日照造成了非常嚴峻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也造就了極其虔誠而認真的基督教傳統(tǒng)的氛圍。

據(jù)研究表明,太陽光照的缺乏容易誘發(fā)人的抑郁情緒;此外,他生活的時代正處于丹麥歷史上非常黑暗的時期。然而,外部的環(huán)境因素顯然并非是克爾凱郭爾性格形成的主因,根本原因在于他身上“流著抑郁的血”。

傳說中他的父親馬可·克爾凱郭爾就是一個有著很強抑郁癥傾向的人,他的老父承認自己“從很早的時候起就和一個又一個痛苦緊緊地連接在一起,直至瀕于瘋狂的邊緣”,而在他們家族中許多人都有著程度不一的精神疾患,早逝和自殺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父親精神分裂的癥狀差不多全都遺傳給了克爾凱郭爾,在日常生活中他與父親一樣,因為害怕陽光,總是把窗戶遮蔽得嚴嚴實實,他對火有一種近乎歇斯底里的恐懼,經(jīng)常莫名其妙地擔驚受怕,還大量出汗、渾身顫栗。也正是遺傳因子的作用,致使高度發(fā)達的智商和脆弱而敏感的神經(jīng)在克爾凱郭爾身上奇妙地合而為一了。

克爾凱郭爾的憂郁性格源于他深深的絕望情緒。他那個出身卑微、靠經(jīng)商起家的暴發(fā)戶父親篤信基督,治家甚嚴。他對子女們從小就進行嚴格的宗教教育,向孩子們灌輸人生而有罪的思想,教他們要敬畏上帝。耶穌的慈悲就在于為人們承擔罪惡,被釘在十字架上來為人贖罪,這種基督教思想在克爾凱郭爾幼小的心靈上就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使他終生成為一名虔誠的基督教信徒。

然而,也是這種嚴苛的宗教教育在他內(nèi)心深處播下了叛逆的種子。他這個早熟的兒童以特有的敏感覺察到,他父親表面的宗教虔誠背后掩蓋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秘密,那是一種有罪的負疚感在折磨著父親??藸杽P郭爾在《日記》中寫道,他父親是他所見過的世上“最憂郁的人”。

有一次父親站在兒子面前,瞧著他,感到他處在很大的苦惱之中,他說:“可憐的孩子,你是生活在無言的絕望中啊!”父親的隱私究竟是什么?有一次他從父親醉酒后吐露的真言中多少知道了一些事情的真相,克爾凱郭爾并未明說,我想那大概與他父親強奸家中女傭并生下兒子有關(guān)。

他對父親的道德行為和宗教信仰之間的矛盾深感困惑和痛苦,這種對父親的猜疑和不信任成了他沉重的精神負擔,給他的一生蒙上了陰影??藸杽P郭爾曾痛心疾首地說,“我的出生是犯罪的產(chǎn)物,我是違反上帝的意志而出現(xiàn)于世的?!?/span>

心理上帶著沉重負罪感的克爾凱郭爾生前幾乎沒有任何朋友,曾經(jīng)有過一個訂婚的女友,后來也被他解除了婚約。他喜歡獨來獨往,在心靈的苦澀中品味孤獨的人生。不過他并沒有向痛苦屈服,沒有像很多人那樣選擇自殺,也沒有試圖通過滿足其他欲望來麻痹自己。他認為孤獨的感覺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享受,而排除心中苦悶的出路應(yīng)該是屬于思想的層次。

他在放棄對德國傳統(tǒng)哲學精神追尋的同時,改而探求面向現(xiàn)實世界的人生哲學,人生的苦悶、悲觀與孤獨,終于使他領(lǐng)悟出了影響世人的“存在主義”。這是一種令人敬仰的基督教式的英雄精神,那是“是冒著危險成為自我,作為個體,明確的特殊的個體,帶著他驚人的努力、擔負著巨大的責任,一個人,面對上帝。”在克爾凱郭爾孤獨的抗爭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正是這種孤獨的英雄主義使他的思想與眾不同,他說:“最根本的事情,是找到我的真理,找到我可以為之活又可以為之死的真理?!?/span>

如果說,克爾凱郭爾的哲學中也蘊含著一種“美德”的話,我以為,正表現(xiàn)在他對人的生存在狀態(tài)的英雄主義探索中。他要撥開那些籠罩在人性之上的不幸與苦難的迷霧,找到一種詩意的生存。當然,“即便找到了所謂的客觀真理,它對我又有什么用呢?” 當代哲學中那個富有特征的概念“存在”正是出自克爾凱郭爾的創(chuàng)造。

他一再看到自己被置于自我毀滅的問題之前,因為他的整個生活就是一種充滿折磨的痛苦,在克爾凱郭爾的著作中,我們透過那些語法正確但缺乏邏輯的精致語言,可以讀到的一個天才思想的靈光乍現(xiàn)和一個精神分裂者的思維破裂。

存在是一種荒謬,人在荒謬中的的心情是遭受自我磨難。孤獨、絕望、焦慮、厭倦、無聊等是詞語難以表達的,其典型的心理特征極具個性,唯此一份,此痛苦非彼痛苦??藸杽P郭爾堅信真實存在的只能是個人的內(nèi)心體驗,這些荒謬的心情,它不但使人更堅強,而且更年輕。是激情讓我們保持一顆天真的心——對還不能理解的事物保持敏感和熱情。絕望的時候我們感到思想在發(fā)抖。

這種純粹的內(nèi)心體驗亦即人的內(nèi)在性,就是最基本的“存在”。存在的狀況是按照“或此-或彼”的方式進行,要么是這樣,要么是那樣。孤獨、絕望和對死亡的恐懼是人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宿命。所以,個體存在的本質(zhì)是孤獨;存在的根本任務(wù)是選擇;選擇即選擇孤獨,或孤獨的選擇??藸杽P郭爾的這一思想在他的《非此即彼》一書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克爾凱郭爾所說的“存在”乃是指生活的荒謬,面對一個雖然還存在但已經(jīng)失效的世界,克爾凱郭爾主張完全退回到自身存在的內(nèi)在性當中。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在最深刻的意義上是一個不幸的個體,從最早期開始就被牢牢地釘在種種直至與瘋狂相臨界的痛苦之上,這種痛苦更深刻的原因必定在于我的靈魂和我的肉體的不和諧;因為(而這是很奇怪的事情)我的肉體與我的精神毫無關(guān)系,而我的精神則相反,它也許通過這種靈魂與肉體的緊張關(guān)系得到了一種張力,不管這是多么少見。

從這一刻時,我作了選擇。我將那種可悲的不和諧狀態(tài)連同它的痛苦(它們無疑會使絕大多數(shù)重新有足夠精神來理解全部不幸的人成為自殺者)看成我的肉中刺、我的界限、我的十字架……。在腳上這根刺的幫助下,我比任何一個有著一雙健康的腳的人跳得都高?!?/span>

克爾凱郭爾認為只有人才可能“存在”,其他萬物則是“存而不在”,或者僅僅是“在那兒”。人的存在實際上是指“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此處的“存在”不再是名詞,而是一個動詞:

一個人可以選擇成為自己,可以選擇不成為自己(扮演別人眼中的角色),也可以不選擇成為自己(根本不作選擇),但只有第一種才符合人的責任,因而才擁有人的尊嚴。克爾凱郭爾的存在主義思想涵括了兩大要義,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質(zhì)的理念。意即人的生存是被動的、命定的,——人之出生是男是女都不能由自己決定,可是人可以利用自己命定的這種存在,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本質(zhì)。

所以人之高貴,并非由于他有一個命定的存在,他的歷史淵源與家庭出生背景,而在于人有選擇自己的本質(zhì)的自由,他如何選擇做自己想要做的人,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這就是人的本質(zhì)。其二是“存在”分為三個層次。

即感性存在、理性存在和宗教性存在,這也被稱為“人生的三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感性階段,這是一種追求“輕薄”人生的存在方式,從維持生命到追求享樂,是人的一種自私而短視的存在;第二個階段是道德階段,這是一種比較嚴肅而盡責的人生,力求以理性的、哲學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并對別人盡到倫理責任,是人合乎道德的存在;第三個階段是宗教階段,這是一種祈禱(懺悔)和愛的生活,由于對神的自覺與崇敬,人的精神有所寄托,所以這是人生擁有信仰與希望的存在。這種辯證的生活層次其實是一個圍繞著詩意生存展開的過程,人從“群體”的思辨逃向“個體”的詩意,而人的自我主動的詩意又發(fā)展成為在上帝面前的被動詩意。

克爾凱郭爾認為,蘇格拉底的反諷是醫(yī)治時代弊病的一劑良藥。他對詩人或許感到厭惡,因為浪漫主義讓人們擺脫了思辨的桎梏,卻又陷入了詩意的泥沼。但他并不因此而否定“詩意生存”,而是親自投身到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中去,他在小說《重復》中通過一個詩人投身基督教信仰的過程,呈現(xiàn)了從浪漫主義詩意走向圣經(jīng)里約伯那被動的詩意,期望借著“重復”而抵達永恒的人生至境。對于詩人而言,生活就是流浪,就是將傷痕累累的心放逐到蒼茫的大地上,去尋找,去馳騁,去皈依,生活永遠在別處。

克爾凱郭爾認為,人在面臨抉擇時會引發(fā)焦慮,而做出決定在精神上是一種跳躍的動作,那是無法通過邏輯方法來推演。人的墮落就是一種非理性的跳躍,另一種跳躍是“信仰的跳躍”,它雖然同樣不能從處境中推演出來,可當人面臨致死的疾病或是無法擺脫的焦慮時,信仰卻能幫助人去克服它。在克爾凱郭爾的理論中,與人生三種存在方式相對應(yīng),信仰的跳躍也有三個階段,即是指“審美的”、“道德的”和“宗教的”三個階段。

在審美的感性階段,人耽于及時行樂,沒有道德責任感,也不能洞察存在的真理;在道德理性階段,人遵守固定的道德準則,他理性地生活,卻不能避免沖突與痛苦,所以仍然不能到達真實的存在;在宗教信仰階段,人擺脫了世俗的束縛,他只作為自己而存在,面對的只是上帝,憑信仰而生活。人借著選擇的決心,也就是信仰的跳躍,以內(nèi)心的熱情擁抱真理??藸杽P郭爾說:美學英雄通過征服而偉大,宗教英雄則通過忍受而偉大。

克爾凱郭爾哲學的使命在于關(guān)注自己,關(guān)注人性,關(guān)注精神。人只有獲得精神的解脫才能達到完美的自由。我們應(yīng)該如何獲得“精神的解脫”?那就是懺悔(祈禱),因為誰也進不去我的內(nèi)心世界,所以要借助于超越的力量,直接與神進行不對稱的“對話”。懺悔或者祈禱就像是孤獨者在自言自語,那不是對著人說話,而是面對神,以拯救自我的靈魂。在精神的最深奧處,激發(fā)我的靈感,自我的痛苦和幸福全在那一席對話里了。

這是絕對孤獨的力量,借助它,人的信念和心情在瞬間完成了驚人的一跳:心靈跳出苦海??藸杽P郭爾說,也許我做過很多錯事甚至是罪過,可是通過懺悔精神仍然得以解脫。唯有精神解脫才有真正的精神自由,缷下心靈的枷鎖,精神就不再處于負債狀態(tài)。于是“完美的折磨”升華為“完美的自由”。這是一種擱置、一種放棄,面對事情本身的過程,達成了精神或心情的純粹性。

古希臘德爾斐神廟門楣上的題銘是“認識你自己”,克爾凱郭爾則提出“選擇你自己”。這是他面對生活所保持的一種姿態(tài),他為人類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的,他是一個孤僻、悲觀而痛苦的人,面對世界他飲盡了人生那份曠世的孤獨。

這個世界拒絕超越,拒絕鮮活的生命,致使雷同、相象、平庸被一代又一代復制出來,而且我們習慣地認為只有這樣才是正常的,而對于那些敢于沖出人群,沖出世俗,沖出傳統(tǒng)的人來說,災(zāi)難是不可避免的??藸杽P郭爾是那種悟透了人生的人,這也是他恐懼和絕望的主要原因,越是明了生命荒謬的人越是痛苦,悲劇色彩也越濃。

大部分過于聰明的人,被這種絕望淹沒了。可是,克爾凱郭爾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絕望中掙扎,頑強地釋放他那超出常人的智慧之光。克爾凱郭爾是可悲的,也是可愛的,更是可敬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克爾凱郭爾在哲學領(lǐng)域的影響有多大?
克爾凱郭爾
《一本書讀懂西方哲學史》,肯定個人存在的先驅(qū)克爾凱郭爾(34)
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
在一個不真誠的時代,如何真誠地活著?
克爾凱郭爾審美生存思想研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