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泰州有個很有名的學者,他的名字叫朱恕。朱恕小時候家境貧寒,以砍柴為生。他非常勤奮好學,因家貧不能上學,只好在砍柴的間隙里千方百計地找書來讀。
在朱恕的鄉(xiāng)里有個學者叫王艮(gèn),他是大學者王守仁的弟子,為人清高,不愿做官,便在鄉(xiāng)里開了一所學堂。朱恕每天打柴的時候,一定要擠出時間在學堂外偷聽一會兒,這樣日積月累,朱恕從王艮那里偷學了不少知識。
一天,朱恕又去偷聽講課。隔著窗戶,他看見幾個有錢人家的孩子不專心聽講,有的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覺,不禁為他們深感惋惜。由這些紈绔子弟,他想到自己砍柴的經(jīng)驗,用它編成一首山歌,挑著柴擔,邊走邊唱:“離山十里,薪在屋里;離山一里,薪在山里。”提醒那些不專心學習的學生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正在講課的王艮聽到后很受震動,知道這位偷聽的樵夫用心良苦,便把他請進了學堂,對大家說:“這是我新收的學生。他每天砍柴,尚且能認真聽講,你們更應該加倍努力才對!”
從此,朱恕再也不用隔著窗戶偷聽了,他編的這首山歌也廣為流傳。它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艱難的環(huán)境能促人奮發(fā),而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卻容易使人懈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