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4月29日,東映京都工作室最新的特效電影《恐竜?怪鳥の伝説》(恐龍·怪鳥的傳說)上映。
今天看起來十分老套的尼斯湖水怪大戰(zhàn)翼龍劇情,配合上不明所以的爵士樂,但卻是那個時代最新奇最時髦的怪物大片。
就在前兩年,人們對尼斯湖水怪的熱情空前高漲,有學者用聲吶探湖,傳出拍到了9米長的怪獸輪廓的消息,因而尼斯湖水怪大熱。
大多數(shù)日本觀眾還流連于怪獸電影帶來的感官沖擊,卻不知道他們自己即將碰上史上證據(jù)最多的一次海怪事件。
就在這部電影首映的4天前,日本一艘拖網(wǎng)漁船“瑞洋丸”在新西蘭附近的海域行駛著。
就和往常一樣,這艘巨大的遠洋漁船貪婪地嗅著魚群的味道,期待著滿載而歸。
這天早上10點40分,瑞洋丸的這一拖網(wǎng)似乎有收獲頗豐,船員甚至能從絞車收網(wǎng)時的轟鳴中聽出一絲疲憊來。
漁網(wǎng)收緊漸漸被提出海面,可是網(wǎng)中的東西不是船員們期待的鯖魚大豐收,而是被一大團白花花不成型的爛肉占據(jù)。
這坨肉有多大?根據(jù)船員們的測量,這團爛肉足有10米長,重達2噸。
當時生產(chǎn)主任矢野先入為主地就認為這不過就是一具腐爛的鯨尸,于是他也就這么給船長匯報了。
實際上,撈到一些奇形怪狀的腐爛海洋生物尸體是這些遠洋捕魚人見怪不怪的事。
在捕鯨業(yè)第一次大繁榮時期,由于當時捕鯨和加工技術有限,大量鯨魚的尸體只被割去了大部分皮下脂肪,剩下的尸體很多就成了白花花的爛肉。
這種爛肉通常沒有眼睛沒有頭部甚至沒有可辨認的骨骼結(jié)構(gòu),因為60年代的塔斯馬尼亞尸體事件而被統(tǒng)稱為“globster”,目前中文還沒有很合適的翻譯。
1896年在佛羅里達州發(fā)現(xiàn)的圣奧古斯丁怪物
瑞洋丸號撈上來的這具尸體,雖算不上巨大,但也遠超普通海洋生物的體型。加上白色的體表,很容易讓人想到脂肪含量非常高的鯨類。
但是當船員用起重機吊起這個奇怪的東西,矢野突然懷疑起之前的判斷來。
矢野發(fā)現(xiàn)它沒有鯨類任何顯著性的標志特征,比如須鯨巨大下頜骨,齒鯨的牙齒,以及所有鯨都有的骨骼。
這個不明物體還留有大量的骨骼,看起來不像任何海洋哺乳動物。矢野覺得自己之前的判斷太過天真,于是問過了其它約17名在場的同事,沒有人知道它是什么。
39歲的矢野道彥是從山口海洋高中畢業(yè)的,在當時學歷也算可以,對各種海洋生物也算是熟悉非常了。見到這么一個神秘的尸體,他下意識想到的是“科學發(fā)現(xiàn)”,并極力建議船長保留下來。
然而,這坨不明物體散發(fā)出的腐壞惡臭以及不斷滴落的令人作嘔的油脂。這對滿船價值2億日元的漁獲來說絕對是不可容忍的。
在丟棄前,矢野借來照相機拍下了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5張珍貴照片,并且大概測量了一些數(shù)據(jù),還在鰭處取下一塊樣本。
所有的資料都被矢野記錄在案,包括繪制尸體的二向視圖(不準確且?guī)в邢喈敵潭鹊囊軠y),以及一些難以通過照片展示出來的關鍵信息。
6月10日,瑞洋丸號返回日本,此時那部《恐竜?怪鳥の伝説》已經(jīng)上映一個多月。矢野帶著當時拍下的5張照片和筆記回到公司,全然不知道人們對海怪的興趣有多熱烈。
公司高層首先展現(xiàn)出盎然的興致,他們觀察了照片里的不明生物,小頭和長頸這兩個特征顯示這是一種與現(xiàn)存生物全然不同的怪物。
他們甚至請來了當?shù)氐囊恍W者辨認照片中的尸體,但所有人都表示沒有見過。既然沒有權(quán)威給出確定的答案,那猜測聲就肯定會不絕于耳。
一個月之后,矢野所在的水產(chǎn)公司召開了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了這個新科學發(fā)現(xiàn)。隨后日本的幾家大報社立馬頭版頭條刊登了一些聳人聽聞的報道。
結(jié)合當年大熱的尼斯湖水怪研究熱潮以及相關影視作品的宣傳,絕大多數(shù)人都將這個小頭長頸的不明尸體與尼斯湖水怪相提并論。
因此這個無名尸骸也有了一個新名字——新尼西(尼西是尼斯湖水怪的昵稱)。
比起對湖里霧里看花的尼斯,新尼斯顯然更像一頭孑遺的水生恐龍。
照片里的新尼西有一個相對身體而言較小的頭部,頸部長度約占體長三分之一,胸鰭寬闊。
這些特征都讓人聯(lián)想到被認為已滅絕的蛇頸龍(嚴謹?shù)卣f蛇頸龍并不能歸入恐龍,但為了表述方便下文不再重申)。
新尼西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是湊足了天時地利人和。
所謂天時,即新尼西被發(fā)現(xiàn)時正處于日本熱衷研究水怪的絕佳時期,前文已經(jīng)作過解釋了。
1970年日本學者首次前往尼斯湖調(diào)查
而人和,即矢野這個關鍵人物的穿插,不僅留下了頗為珍貴的5張彩色照片,還記錄了大量價值巨大的信息。
至于地利,說起來還最嚴謹,要知道當初尼斯湖水怪事件中的蛇頸龍假說中最難以自圓其說的就是湖的環(huán)境限制。
尼斯湖能否容納最小種群數(shù)量的體型蛇頸龍存活至今?蛇頸龍又是如何進入淡水湖的?
在南太平洋被發(fā)現(xiàn)的新尼西則沒有這種難以辯解的毛病,蛇頸龍本就是大洋生物。
發(fā)現(xiàn)孑遺物種也并不是不可能,有一個最著名的例子:與陸生脊椎動物起源有關聯(lián)的腔棘魚類。
腔棘目最早出現(xiàn)在3.77億年前,其近緣的扇鰭魚亞目被認為是所有陸生四足動物的祖先。
1938年,同樣也是一艘拖網(wǎng)漁船在南非海域捕獲了一條長2米的大魚,雖然覺得奇特但沒有人給予這條怪魚任何特殊待遇,它被放在市場上出售。
一位在博物館工作的拉蒂邁女士碰巧見到,出于職業(yè)敏感她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了這條有“四肢”的怪魚的樣子。
經(jīng)過與魚類專家的討論,拉蒂邁女士得知這很可能是一條腔棘目的古老魚類,但遺憾的是那條魚早已被漁民們吃掉。
直到1955年,科學家在印度洋發(fā)現(xiàn)了至少15條這種魚,后確認這是腔棘目下的矛尾魚屬,此前它們被認為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了。
矛尾魚的故事講完,道理就是孑遺物種真的可能存在,而蛇頸龍恰好與腔棘魚在同一個時期滅絕。
順著孑遺物種的邏輯,還能解釋為什么新尼西的頸遠比蛇頸龍要短。如果蛇頸龍真的存活至今也經(jīng)歷了數(shù)千萬年適應環(huán)境的演化,況且蛇頸龍在滅絕前也出現(xiàn)了頸部縮短的趨勢。
一種短頸蛇頸龍的骨骼結(jié)構(gòu),注意頸部脊椎骨數(shù)量與矢野筆記的對比
日本人異常期待這次重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的最終結(jié)果,那股狂熱的勁頭猶如我國當年全民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熱潮。
1977年,正值日本科學博物館成立100周年紀念,當時發(fā)行的紀念郵票中有一張就是以蛇頸龍為主題的。
如果按現(xiàn)在大家對這個著名海怪事件的認知,恐怕會認為當年日本的全民研究是無果的。不然到今天也不會有那么多獵奇網(wǎng)站一直攪渾水,仍然不會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那么1977年日本瑞洋丸海怪事件究竟有沒有定論?有,而且是在1978年就基本有了定論。
既然稱得上是證據(jù)最多的海怪事件,肯定少不了科學家們系統(tǒng)嚴謹?shù)难芯俊?/span>
一個最有力的證據(jù)來自與怪物的膠原帶白總氨基酸分析,別忘了矢野當時還取下了一塊胸鰭樣本。其中氨基酸分析的結(jié)果顯示新尼西與姥鯊十分相似,差異指數(shù)(difference index)極低,僅有0.95。
基本認定怪物就是某種鯊魚,而最有可能是姥鯊。
姥鯊
姥鯊是已知第二大的鯊魚種類,僅次于鯨鯊,平均體長6.7-8.8米,最大個體超過12米長,重19噸。和鯨鯊一樣,姥鯊是一種濾食性魚類,以浮游生物為食,長有巨大的下顎。
當姥鯊死亡并腐壞,因為鯊魚骨骼鈣化程度低,尸體通常容易丟失大量組織。對于姥鯊而言首當其沖的便是巨大的下顎,下顎缺失讓尸體的頭部看起來非常小,形態(tài)有些類似海龜。
仔細觀察矢野拍下的照片,不難發(fā)現(xiàn)新尼西擁有鯊魚特有的V形骨,以及被忽略的背鰭。矢野在筆記中的一些信息實際上與事實相沖突,這也是前文指其“充滿個人猜測”的原因。
當確定怪物極可能是姥鯊的研究方向之后,越來越多原本的疑點也被一一解開。例如怪物的白色皮下脂肪以及紅色肌肉,這些都是姥鯊區(qū)別于其他鯊魚的獨特解剖學特征。
大白鯊的骨骼解剖圖,注意胸鰭處骨骼
最極端的,來自高津先生親手制作新尼西的照片。早在1977年末,高津?qū)⒉东@的姥鯊當作實驗體,割除其下顎去除內(nèi)臟以及腹部,再用吊機將姥鯊尸體吊起。
結(jié)果幾乎完美重現(xiàn)了矢野在瑞洋丸號上拍下的場景。
結(jié)合多方面的研究以及證據(jù),1978年有相當多的學者發(fā)表報告,基本得出“不明生物體是一種嚴重腐爛的鯊魚,很可能是姥鯊”的結(jié)論。
在事件過后許多年,陸續(xù)有一些嚴重腐爛的姥鯊尸體出現(xiàn),其形態(tài)基本都與新尼西相似,進一步肯定了大多數(shù)學者的結(jié)論。
然而,大多數(shù)日本人并不關注嚴謹?shù)目茖W報告,仍堅信新尼西是未知的怪物或孑遺的恐龍。他們不僅在1978年之后仍熱衷于給新尼西事件尋找“更合理”的假說,還將新尼西當作一種文化搬進了各色作品當中。
編者結(jié)語:
目前針對此事,研究者比較傾向于打撈上來的“怪獸”其實是姥鯊,但畢竟年代久遠,未來會有新的結(jié)論也未可知。也許人們?nèi)绱藷嶂运衷掝},正是因為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全面,還有太多未知等待我們探索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奇妙,有時正是激發(fā)想象力的源泉。
參考資料:
霍郁華,崔仁淑.太平洋里的怪獸—依然是謎[J]. 自然雜志, 1978(07):446-450.
南海の怪獣「ニューネッシー」. UMA(謎の未確認動物), http://www.nazotoki.com/newnessie.html
Glen J. Kuban. Sea-monster or Shark?An Analysis of a Supposed Plesiosaur Carcass Netted in 1977. Reports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 May/June 1997,Vol.17,No.3,pp.16-28.
Von Danny Kringiel. R?tsel um 'Seeungeheuer'-Funde Der gro?e Blob. http://www.spiegel.de/einestages/globster-raetselhafte-monster-funde-am-strand-a-1058720.html
ニューネッシーの夢に“斷”――免疫検査でも'ウバザメ'確認. 朝日新聞, 1978年6月5日付朝刊、第13版、第22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