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取信于民,是一個國家非常寶貴的財富。孔子說:“自古以來,人都免不了死亡,如果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國家便無法安立?!?/div>
126.君之任臣,如身之信手;臣之事君,亦宜如手之系身。安則共樂,痛則同憂。其上下協(xié)心,以治世事,不俟命而自勤,不求容而自親。何則?相信之忠著也。(卷四十八 典語)
【注釋】系:聯(lián)綴,歸屬。俟:音sì。等待。求容:取悅。
【白話】領(lǐng)導(dǎo)人任用下屬,就像身體信任自己的手;下屬服務(wù)于領(lǐng)導(dǎo)人,也應(yīng)當(dāng)像手歸屬于身體。安適則共同歡樂,疼痛則一起憂愁。上下協(xié)同一心,共同來治理國家事務(wù),下屬不用等命令就會勤勉努力勞作,領(lǐng)導(dǎo)也不用取悅就會來親近下屬。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彼此信任非常深厚的表現(xiàn)。
127.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行乎哉,言不可行也?!弊訌垥T紳。紳,大帶也。(卷九 論語)
【注釋】蠻貊:音mán mò。古代稱南方和北方未開化的部族。亦泛指四方未開化的部族。州里:古代兩千五百家為州,二十五家為里。本為行政建制,后泛指鄉(xiāng)里或本土。紳:古代士大夫束于腰間,一頭下垂的大帶。
【白話】子張問做事情怎樣才能行得通??鬃诱f:“一個人只要說話忠實(shí)守信,行為厚道恭敬,即使到了邊遠(yuǎn)的未開化的部族,也無往而不可行。假如說話不忠實(shí)守信,行為不厚道恭敬,即使在自己的家鄉(xiāng),難道就能行得通嗎?”子張把孔子的話恭恭敬敬地寫在衣帶上,以便隨身記誦,依照實(shí)行。
12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無信,其余終無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大車,牛車。輗,轅端橫木以縛軛者。小車,駟馬車。軏,轅端上曲鉤衡者也。(卷九 論語)
【白話】孔子說:“一個人若無信用,我不知道他還能做些什么?正如牛拉的大車沒有了連接牛與車的木頭,馬拉的輕車沒有了鉤住馬和車的鉤子,如何使車子行走呢?”
129.信不可知,義無所立。(卷五 春秋左氏傳中)
【白話】如果信不能明顯可見,義便失去了依之而立的基礎(chǔ)。
五、正己
130.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卷一 周易)
【白話】君子以恭敬持重來端正自己的內(nèi)心,以正當(dāng)適宜來規(guī)范外在的事物。能夠做到內(nèi)心恭敬、處世適宜,他的德業(yè)就廣博而不孤立(眾人也會以敬、義回應(yīng)他)。
131.子曰:“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卷九 論語)
【白話】孔子說:“果真能夠端正自己本身,從事政治何難之有?若不能正己,如何正人?”
132.天覆之,地載之,圣人治之。圣人之身猶日也,夫日圓尺,光盈天地。圣人之身小,其所燭遠(yuǎn),圣人正己,而四方治矣。(卷三十六 尸子)
【注釋】盈:充滿。燭遠(yuǎn):光照遠(yuǎn)方。比喻澤及遠(yuǎn)方。
【白話】上天覆蓋萬物,大地承載萬物,圣人治理萬物。圣人就好像太陽一樣,太陽看起來只像周圍一尺那么大的圓,卻能光明普照天地萬物。圣人的身體雖小,卻能光照千里,恩澤遠(yuǎn)方。圣人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天下就能得到治理。
133.孔子,匹夫之人耳,以樂道正身不懈之故,四海之內(nèi),天下之君,微孔子之言,無所折中。(卷十九 漢書七)
【注釋】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微:如果沒有。折中:取正,用為判斷事物的準(zhǔn)則。
【白話】孔子,不過是個普通百姓,因?yàn)椴恍傅刈非笫ベt之道端正自身的緣故,如今四海之內(nèi),天下的君主,如果沒有孔子的言論,就沒有辦法調(diào)和太過與不及,以使處世得當(dāng)合理。
134.故不仁愛則不能群,不能群則不勝物,不勝物則養(yǎng)不足。群而不足,爭心將作。上圣卓然,先行敬讓博愛之德者,眾心悅而從之。從之成群,是為君矣;歸而往之,是為王矣。(卷十四 漢書二)
【注釋】上圣:猶前圣。指前代的帝王與圣賢。
【白話】所以,不仁愛,就不能形成和睦的群體,不能形成和睦群體就無法善用外物,不能善用外物,人們生活所需就會不足。組成了群體而生活所需不足,爭斗之心就會產(chǎn)生。前代的圣人高遠(yuǎn)地率先躬行敬讓博愛之德,人民就心悅誠服地跟隨他。跟隨他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了群體,這個人就成了首領(lǐng);遠(yuǎn)近的人都爭著前來歸附他,這個人就成為王者了。
135.修厥身,允德協(xié)于下,惟明后。言修其身,使信德合于群下,惟乃明君。先王子惠困窮,民服厥命,罔有弗悅。言湯子愛困窮之人,使皆得其所,故民心服其教令,無有不欣喜也。奉先思孝,接下思恭。以念祖德為孝,以不驕慢為恭也。視遠(yuǎn)惟明,聽德惟聰。言當(dāng)以明視遠(yuǎn),以聰聽德。(卷二尚書)
【注釋】允德:誠信之德。協(xié):協(xié)和。子惠:慈愛,施以仁惠。子,待如己子,慈愛。奉先:祭祀祖先。?聽德:謂聽用有德之言。
【白話】注重自身修養(yǎng),以誠信之美德協(xié)和民眾,這才是英明的帝王。先王像愛護(hù)子女一樣愛護(hù)困苦貧窮之人,人民都順從他的命令,沒有不高興的。奉祀祖先,必心存孝敬;接近臣民,必心存謙恭。能夠看得長遠(yuǎn),才叫作眼明;能夠聽從有德之人的善言,才叫作耳聰。
136.未有身治正而臣下邪者也。……未有閨門治而天下亂者也?!从凶笥艺俟偻髡咭??!从泄p得于前,眾賢布于官而不治者也?!从械潞窭袅级衽险咭?。(卷二十 漢書八)
【注釋】閨門:宮苑、內(nèi)室的門。借指宮廷、家庭。畔:通“叛”。違背,背離。
【白話】不曾有君主自身修治中正而臣下奸邪的?!辉芯鲗m廷內(nèi)修整得很好而天下混亂的。……不曾有左右近臣正直而百官不正的。……不曾有論功行賞實(shí)行在前,眾多有才智的人安置在官位上而國家不太平的?!辉芯鞯滦写竞?、官吏賢良,而百姓叛亂的。
137.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斯言信矣。(卷二十六 魏志下)
【注釋】重裘:厚毛皮衣。重,音chóng。
【白話】諺語說:要防止寒冷,沒有比穿上厚皮衣更有效的了;要止息謗言,沒有比修養(yǎng)自己的德行更好的了。這話真是不虛??!
六、度量
138.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君子好人之為善而弗趍(趍作趣,音促也),惡人之為不善而弗疾也,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而成人之美。(卷三十五 曾子)
【注釋】趍:音cù。同“趨”。催迫,催促。說:后作“悅”。喜悅,高興。
【白話】君子自己德行良善,也歡喜別人德行良善;自己有才能,也歡喜別人有才能。君子喜歡別人行善卻不催促逼迫,討厭別人作惡卻不疾惡如仇,不先料想別人品行不好,不懷疑別人不守信用,不對別人的過錯感到幸災(zāi)樂禍,而是成全別人的善心善行。
139.故曰:“記人之功,忘人之過,宜為君者也?!比擞泻竦?,無問其小節(jié);人有大譽(yù),無訾其小故。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卷四十八 體論)
【注釋】記人之功,忘人之過,宜為君者也:語出《周書》。訾:音zǐ。詆毀,指責(zé)。
【白話】所以說:“記住人的功績,忘記人的過錯,這樣的人適合當(dāng)君主?!币粋€人如果具有淳厚的美德,就不要追究他的小節(jié);一個人如果擁有很大的聲譽(yù),就不要指責(zé)他的小過失。從古自今,沒有品行十全十美的人。
140.漢高祖,山東之匹夫也,起兵之日,天下英賢奔走而歸之,賢士輻輳而樂為之用,是以王天下,而莫之能御。唯其以簡節(jié)寬大,受天下之物故也。(卷五十 袁子正書)
【注釋】匹夫:普通人。輻輳:車輻會聚于轂。形容人物的聚集和稠密。
【白話】漢高祖原是崤山以東的一個普通人,起兵之時,天下的英雄豪杰爭先恐后地歸順?biāo)?,賢良之人群聚而樂于為他所用,所以能夠統(tǒng)一天下,沒有人能夠抵擋他。這僅僅是因?yàn)樗喡詫挻螅馨萏煜赂黝惾瞬牛ㄗ屗麄兏髯园l(fā)揮所長)。
七、謙虛
141.夫自足者不足,自明者不明。日月至光至大,而有所不遍者,以其高于眾之上也。燈燭至微至小,而無不可之者,以其明之下,能照日月之所蔽也。(卷四十七 劉廙政論)
【白話】自以為完備的人其實(shí)并不完備,自以為聰明的人其實(shí)并不聰明。太陽和月亮極其明亮巨大,但是也有照不到的地方,因?yàn)樗鼈兏邞矣谌f物之上。燈燭的火焰極小極微弱,但沒有不能去照的東西,因?yàn)樗谙旅嬲?,所以能照到陽光、月光照不到的地方?/div>
142.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保ň硪弧≈芤祝?/div>
【白話】孔子說:“辛勤付出而不自我夸耀,有功績而不自認(rèn)為有功,這是敦厚到了極點(diǎn)??!這是說君子雖有功勛而能謙下對人?!?/div>
143.子路進(jìn)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子曰:“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之道也!”(卷十 孔子家語)
【注釋】被:覆蓋,遍布。損之又損之:日益去除華偽以歸于淳樸無為。引申指盡可能謙抑。損,降抑,克制。
【白話】子路上前問道:“請問夫子,想要保持盈滿卻不傾倒,有辦法嗎?”夫子說:“聰明睿智,而又能保持敦厚若愚的態(tài)度;功蓋天下,而又能保持禮讓不爭的態(tài)度;勇力足以震撼世界,而又能保持小心畏懼的態(tài)度;擁有四海的財富,而又能保持恭敬謙遜的態(tài)度。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損之又損之’之道??!”
144.蓋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矣。附之者眾,則安之征也;去之者多,則危之診也。(卷五十 抱樸子)
【注釋】去:離開。診:癥狀。
【白話】大凡有功勞卻仍謙遜的人,歸附他的人就多;驕狂傲慢的人,背離他的人就多。歸附的人多,是平安的征兆;背離的人多,是危險的信號。
145.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知己之有榮貴。當(dāng)守之以污濁。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流下有入字)深谷也。(卷三十四 老子)
【注釋】谷:水流匯集的地方。
【白話】知道自己高貴光榮之處,卻能守住謙虛卑下的態(tài)度,善盡本分,這樣,自然會眾望所歸,如世間百川所匯的深谷一般。
146.夫以賢而為人下,何人不與?以貴從人曲直,何人不得?(卷三十一 六韜)
【白話】自身賢德而能謙恭待人,誰會不跟隨他呢?地位尊貴而能聽從接納他人的是非判斷,又有什么人才感召不到呢?
147.夫能屈以為伸,讓以為得,弱以為強(qiáng),鮮不遂矣。(卷二十六 魏志下)
【注釋】不遂:不順利。
【白話】人如果能夠以屈為伸,以讓為得,以弱為強(qiáng),就很少會有不順利的。
148.自尊重之道,乃在乎以貴下賤,卑以自牧也,非此之謂也。乃衰薄之弊俗,膏肓之廢疾,安共為之?可悲者也?。ň砦迨”阕樱?/div>
【注釋】自牧:自我修養(yǎng)。膏肓:古代醫(yī)學(xué)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比喻難以救藥的失誤或缺點(diǎn)。
【白話】自尊自重之道,就在于以尊貴的身份謙虛對待低賤的人,用謙卑來修養(yǎng)自己,而并非這種驕傲的態(tài)度。這種(驕傲的)做法,乃是衰敗的弊俗、是嚴(yán)重的社會弊病,大家怎么能都做這樣的事呢?真是可悲?。?/div>
149.德盛弗狎侮。盛德必自敬,何狎易侮慢之有也。狎侮君子,罔以盡人心;以虛受人,則人盡其心矣。狎侮小人,罔以盡其力。以悅使民,民忘其勞,則盡力矣。(卷二 尚書)
【注釋】狎侮:輕慢侮弄。君子:此處指官員。小人:此處指百姓。
【白話】君王德行隆盛就不會輕忽侮慢他人。輕忽侮慢官員,就沒有人替您盡心;輕忽侮慢百姓,就沒有人替您盡力。
150.能自得師者王,求圣賢而事之。謂人莫己若者亡。自多足,人莫之益,己亡之道。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問則有得,所以足也;不問專固,所以小也。(卷二 尚書)
【注釋】莫己若:以為別人都不如自己。自用:自行其是,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白話】能自己去尋求圣賢并以之為師者可以稱王,認(rèn)為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人終究會滅亡。謙虛好問,才智就充足;自以為是,見識就狹隘。
151.是故聰明廣智守以愚,多聞博辨守以儉,武力勇毅守以畏,富貴廣大守以狹,德施天下守以讓。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卷三十五 文子)
【注釋】德施:德澤恩施。
【白話】所以,聰明多智之人應(yīng)以愚鈍自守,博聞善辯之人應(yīng)以收斂自守,勇武剛毅之人應(yīng)以畏怯自守,富貴地廣之人應(yīng)以狹小自守,恩德施及天下之人應(yīng)以謙讓自守。這五點(diǎn),就是古代圣明君王守住天下的原因。
八、謹(jǐn)慎
152.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危則難安,微則難明,故戒以精一,信執(zhí)其中也。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無考無信驗(yàn)也,不詢專獨(dú)也。終必?zé)o成,故戒勿聽用也。(卷二 尚書)
【注釋】詢:問。庸:用。
【白話】人心(人的欲望)是危險的,道心(倫理道德)是微妙的,只有勇猛精進(jìn),住于一心,才能真正把握中正(無過之、無不及)之道。沒有經(jīng)典為根據(jù)的話不要聽信,沒有征求過賢明之人的謀略不要采納。
153.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yīng)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fā)乎邇見乎遠(yuǎn)。言行,君子之樞機(jī),樞機(jī),制動之主。樞機(jī)之發(fā),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可不慎乎?”(卷一 周易)
【白話】孔子說:“君子處在自家的庭院中,發(fā)出言論之后,如果言論是美好的,那么千里之外都能得到回應(yīng),何況是近處呢?處在自家的庭院中,發(fā)出言論之后,如果不是美好的,那么千里之外也會背棄它,何況近處呢?言論從他本身發(fā)出來,影響到民眾;行動發(fā)生在近處,卻顯現(xiàn)在遠(yuǎn)處。言論和行動,對君子來說好比是門戶的轉(zhuǎn)軸或弓箭上的機(jī)關(guān)一樣,門軸和機(jī)關(guān)的發(fā)動,關(guān)系到的是得到稱贊還是羞辱。言論和行為,是君子能夠影響天地萬物的因素,怎能不慎重呢?”
154.無競維人,四方其訓(xùn)之。有覺德行,四國順之。無競,競也。訓(xùn),教也。覺,直也。競,強(qiáng)也。人君為政,無強(qiáng)于得賢人。得賢人,則天下教化于其俗。有大德行,則天下順從其政。言在上所以倡道之。敬慎威儀,維民之則。則,法也。慎爾出話,敬爾威儀,無不柔嘉。話,善言也,謂教令也。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玷,缺也。斯,此也。玉之玷缺,尚可磨鐻而平,人君政教一失,誰能反復(fù)之也。(卷三 毛詩)
【注釋】競:強(qiáng)盛,強(qiáng)勁。威儀:莊重的儀容舉止。白圭:亦作“白珪”。古代白玉制的禮器。玷:玉的斑點(diǎn),瑕疵。?鐻:古同“鋸”。
【白話】國家的強(qiáng)盛在于擁有賢德之人,四方之國才都會接受其教化。君王具備了純正的德行,四方諸侯才能夠齊歸于麾下。恭敬謹(jǐn)慎、舉止莊重,天下百姓都會效法。依循古人的常道把教令來頒布,言行舉止務(wù)求優(yōu)美合度。白玉之瑕,尚可琢磨;政令之失,再難彌補(bǔ)!
155.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禁,猶謹(jǐn)也。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弊,則民謹(jǐn)于言,而慎于行。稽,猶考也?!保ň砥摺《Y記)
【白話】孔子說:“君子以言語教導(dǎo)人們向善,以身作則防止人們作惡,所以每說一句話之前,必定先想到它的后果,每做一件事之前,必定先考慮到它可能會造成的弊端,這樣人民才會說話謹(jǐn)慎而行事小心?!?/div>
156.激電不能追既往之失辭,班輪(輪作輸)不能磨斯言之既玷。雖不能三思而吐情談,猶可息謔調(diào)以杜禍萌也。(卷五十 抱樸子)
【注釋】失辭:亦作“失詞”,言辭失當(dāng)。班輸:春秋魯國的巧匠公輸班。一說班指魯班,輸指公輸般,“班輸”為兩人的合稱。
【白話】快速的閃電,也追不回說過的錯話;魯班這樣的能工巧匠,也磨不去不當(dāng)言辭留下的污點(diǎn)。一個人即使不能時時做到三思而后言、說出得體的話,但是停止說戲謔嘲弄的話語,以杜絕災(zāi)禍的萌生,則是完全可以的。
157.言而不可復(fù)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復(fù),行而不可再者,有國者之大禁也。(卷三十二 管子)
【白話】說一次而不可再說的話,君主就不說;做一次而不可再做的事,君主就不做。凡是不可重復(fù)的話,不可再做的事,都是君主最大的禁忌。
158.天子之尊,四海之內(nèi),其義莫不為臣。然而養(yǎng)三老于大學(xué),舉賢以自輔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諫。故尊養(yǎng)三老,示孝也;立輔弼之臣者,恐驕也;置直諫之士者,恐不得聞其過也。(卷十七 漢書五)
【注釋】養(yǎng)三老于大學(xué):三老,古代設(shè)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禮養(yǎng)之。大學(xué),即太學(xué),我國古代設(shè)于京城的最高學(xué)府。大,音tài?!疤钡墓抛?。
【白話】以天子的尊貴,在全國之內(nèi),按道理來說,沒有人不是他的臣子。然而天子還在太學(xué)(以尊敬父親之禮)奉養(yǎng)三老,選拔賢能之人來作為自己的輔佐,訪求修身正行之人(讓他們)直言規(guī)諫。所以尊養(yǎng)三老,是顯示孝道;設(shè)立輔助之臣,是擔(dān)心自己驕縱;設(shè)置直言勸諫的官員,是擔(dān)心聽不到自己的過失。
159.夫?yàn)檎?,輕一失而不矜之,猶乘無轄之車,安其少進(jìn),而不睹其頓躓之患也。夫車之患近,故無不睹焉;國之患遠(yuǎn),故無不忽焉。知其體者,夕惕若厲,慎其愆矣。(卷四十七 劉廙政論)
【注釋】矜:謹(jǐn)守,慎重。轄:音xiá。車軸兩頭的金屬鍵,用以擋住車輪,不使脫落。夕惕若厲:朝夕戒懼,如臨危境,不敢稍懈。若,如;厲,危。愆:過錯,罪過。
【白話】治理政事的人,輕忽一個錯誤而不慎重對待,就猶如乘坐沒有車軸兩頭金屬鍵的車子,滿足于少許的前進(jìn),而看不到顛仆的禍患。車子的禍患很近,所以誰都看得到;國家的禍患很遠(yuǎn),所以人們就都疏忽了。了解了這種情形,就會終日朝夕戒懼,如臨危境,時刻謹(jǐn)慎,不敢犯絲毫錯誤。
九、交友
160.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方有類,物有群,則有同有異,有聚有分也。順其所同則吉,乖其所趣則兇,故吉兇生矣。(卷一 周易)
【注釋】方:品類。
【白話】天下人各行其道而以類聚集,物各有其群而以類相分,同于善同于君子的就吉,同于惡同于小人的就兇,這樣,吉祥與兇險也就產(chǎn)生了。
161.孔子曰:“居而得賢友,福之次也。”(卷四十六中論)
【注釋】次:泛指所在之處。
【白話】孔子說:“所居之處有賢德之人為友,這是福氣之所在?!?/div>
162.夫人雖有性質(zhì)美而心辨智,必求賢師而事之,擇賢友而友之。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wù)邎蛩从頊酪?;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身日進(jìn)于仁義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卷三十八 孫卿子)
【注釋】質(zhì)美:淳樸美善。辨智:明辨事理,有才智。靡:引申為潛移默化,沾染。
【白話】人雖然有淳樸美好的稟性和清醒明白的智慧,但一定要選擇賢師學(xué)習(xí),選擇善友而交往。得到賢師而去學(xué)習(xí),則所見聞的都是堯舜禹湯的圣王之道;得到善友而交往,則所見聞的都是忠誠信實(shí)恭敬禮讓之善行。自身日益進(jìn)步于仁義之道而自己并不覺知,這就是因?yàn)闈撘颇挠绊懯蛊淙绱恕?/div>
163.人之交士也,仁愛篤恕、謙遜敬讓,忠誠發(fā)乎內(nèi),信效著乎外,流言無所受,愛憎無所偏,幽閑攻人之短,會友述人之長。有負(fù)我者,我又加厚焉;有疑我者,我又加信焉。患難必相及,行潛德而不有,立潛功而不名。孜孜為此,以沒其身,惡有與此人交而憎之者也?(卷四十五 昌言)
【注釋】閑:防止;限制。
【白話】人與人交往,要做到仁愛、寬恕、謙遜、禮讓,忠誠發(fā)自內(nèi)心,信用顯揚(yáng)于外,不聽信流言蜚語,愛憎沒有偏私,私下相處謹(jǐn)防指責(zé)別人短處,聚會多說別人長處。有負(fù)于我的人,我對他更加寬厚;懷疑我的人,我對他更加誠信。別人有禍患災(zāi)難一定相幫,暗中施恩于人而不圖回報,暗中成就好事而不求人知。勤勉不懈于此,終身不改,哪有與這樣的人結(jié)交還憎惡他的呢?
十、學(xué)問
164.今人皆知礪其劍,而弗知礪其身。夫?qū)W,身之礪砥也。(卷三十六 尸子)
【注釋】礪砥:磨礪。本為磨刀石。粗者為礪,細(xì)者為砥。
【白話】今天人們都知道磨礪自己的劍,卻不知磨礪自己的身心。修學(xué),就是對自己身心的磨礪。
165.君子博學(xué),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卷三十八孫卿子)
【注釋】?。阂魓ǐng。反??;檢查。知:同“智”。聰明;智慧。臨:由上看下,居高面低。先王:指上古賢明君王。⑤遺言:猶古訓(xùn)。
【白話】君子要廣泛學(xué)習(xí)圣賢教誨,而且要(效法曾子那樣)每日多次反省自己的身心行為有無過錯,照這樣下去,就能夠成為一個智慧明達(dá)而行為沒有過失的人了。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俯視深谷,就不會知道地有多厚;沒有聽聞古圣先王的教誨,就不知道圣賢學(xué)問之道的博大。
166.古之學(xué)者耕且養(yǎng),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jīng)文而已。是故用日約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經(jīng)立也。(卷十四 漢書二)
【注釋】大體:重要的義理。玩:反復(fù)體會。約:少,省減,簡約。蓄德:修積德行。
【白話】古代的學(xué)者一面耕作勞動,一面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學(xué)問,三年通曉一部經(jīng),一般是掌握其中的要義,反復(fù)體會經(jīng)文罷了。所以花費(fèi)的時間少而蓄養(yǎng)的德行卻多,到三十歲就能通達(dá)五經(jīng)了。
167.君子既學(xué)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xí)也;既習(xí)之,患其不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讓也。君子之學(xué),致此五者而已矣。(卷三十五 曾子)
【注釋】習(xí):復(fù)習(xí)。知:省悟。這里指理解。
【白話】君子學(xué)習(xí)圣賢教誨后,唯恐自己所學(xué)不淵博;所學(xué)的教誨淵博了,唯恐自己不能時時溫習(xí);已經(jīng)溫習(xí)了,唯恐自己不能夠理解;已經(jīng)理解了,唯恐自己不能按照道理去落實(shí);已經(jīng)按照道理落實(shí)了,又唯恐自己做不到謙虛退讓。君子求學(xué),若能做到這五個方面就行了。
十一、有恒
168.《彖》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得其所久,故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言各得所恒,故皆能久長也。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天地萬物之情,見于所恒也。(卷一 周易)
【白話】《彖傳》說:天地的運(yùn)行規(guī)律是永恒運(yùn)行,沒有停息。日月得到天的承載,而能長久照耀天下;四季往復(fù)變化,所以能永久生成萬物;圣人長久地推行其道義,所以能教化天下以成盛世。觀察其所以長久之理,天地萬物的情況便可以知道了。
169.圣人貴恒,恒者德之固也。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未有不恒而可以成德,無德而可以持久者也。(卷五十 袁子正書)
【注釋】恒者德之固也:出自《易經(jīng)·系辭傳下》。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出自《易經(jīng)·恒卦》。
【白話】圣人貴有恒,有恒方能使德行堅固。圣人長久堅持德教,天下的教化才可成功。沒有不長久堅持而可以成就德教的,也沒有無德而可以長治久安的。
170.夫節(jié)士不能使人敬之,而志不可奪也;不能使人不憎之,而道不可屈也;不能令人不辱之,而榮在我也;不能令人不擯之,而操之不可改也。(卷五十 抱樸子)
【注釋】節(jié)士:有節(jié)操的人。奪:用強(qiáng)力使之動搖、改變。亦謂由于強(qiáng)力而動搖、改變。擯:音bìn。排斥;棄絕。
【白話】有節(jié)操的人,不能使人尊敬自己,但他的志向不會受強(qiáng)迫而動搖;不能使人不厭惡自己,但他的道德準(zhǔn)繩不會被折服;不能令人不侮辱自己,但人格的尊榮永遠(yuǎn)保存在自身;不能令人不排斥自己,但他的節(jié)操始終不變。
十二、處世
171.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卷一 周易)
【注釋】嘉:善,美好。
【白話】君子體察并踐行仁道,就足以領(lǐng)導(dǎo)眾人;妥善成就美好的聚會,就發(fā)揮禮的教化;施利于他物,就合乎道義;堅守正道,就可以辦好事務(wù)。
172.子謂子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子產(chǎn),公孫僑也。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卷九 論語)
【白話】孔子評論子產(chǎn),說:“他有四種德行,皆是君子之道:他自己做人很謙恭,他事奉君主能敬其事,他用恩惠養(yǎng)民,他使用民眾(為公家之事服務(wù))能得其宜?!?/div>
173.子曰:“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fēng)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保ň硪弧≈芤祝?/div>
【白話】孔子說:“這是比喻同樣的聲音能夠產(chǎn)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交感,水總是流到濕地上,火總是先燒干燥處,龍吟然后景云就會騰升,虎嘯之處就會有谷風(fēng)相隨,圣人興起,萬民都來仰望他、親近他,接受他的引導(dǎo)和教化?!?/div>
174.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各止其所。不侵官也。(卷一 周易)
【白話】艮卦,君子體察此卦的現(xiàn)象,而抑制內(nèi)心欲望,所思所慮不超越其身份(安守本分,尊重主事者職權(quán))。
175.貴而下賤,則眾弗惡也;富能分貧,則窮乏士弗惡也;智而教愚,則童蒙者不惡也。(卷八 韓詩外傳)
【白話】地位高的人能夠謙虛對待地位低的人,那么眾人就不會厭惡他;有錢的人能經(jīng)常接濟(jì)貧窮的人,那么貧窮的人就不會厭惡他;有智慧的人能夠教導(dǎo)愚昧的人,那么愚昧的人就不會厭惡他。
176.孔子曰:“以富貴而下人,何人不與?以富貴而愛人,何人不親?發(fā)言不逆,可謂知言矣?!保ň硎】鬃蛹艺Z)
【白話】孔子說:“身處富貴而能待人謙下,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和他在一起呢?身處富貴而真心關(guān)愛他人,又有誰不愿親近他呢?說話不違背事理人情,可以說是會說話的人了。”
177.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卷九 論語)
【白話】難忍一時之怒,便忘記了自身的安危和父母家人的禍福所系,不是太糊涂了嗎?
178.故有理而無益于治者,君子不言;有能而無益于事者,君子弗為。君子非樂有言,有益于治,不得不言;君子非樂有為,有益于事,不得不為。(卷三十七 尹文子)
【白話】自己的想法雖有道理,但對治理國家沒有益處的,君子絕對不說;自己雖有能力,但對成就事業(yè)沒有好處的,君子也絕不去做。君子并不喜歡多話,因?yàn)閷χ卫韲矣泻锰?,所以不得不諫言;君子并不喜歡多事,因?yàn)閷Τ删褪聵I(yè)有好處,所以不得不去做。
目 錄
《群書治要》序 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優(yōu)惠券還有10:00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