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百家以老子道家為尊,花開百枝,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流派。在那個思潮澎湃的時代里,各種學說都在探討國家、王權、人民之間的關系,提出各自的治理國家的辦法。
這其中,老子對舊制度是完全失望的,批判甚至放棄努力;儒家則希望自上而下進行改革,維護不合時宜的舊制度;墨家與儒家針鋒相對,反對宗族禮法的“血統(tǒng)政治”;法家則主張制度管理,忽略對人性和人情的關懷,嚴酷無情。
而法家代表人物就是李斯和韓非子。他們都是荀子的得意門生,這說起來好像是有些背出師門的意思。
實際上這是后世上帝視角的疑問。
一來當世之時,只是以老師來分學派,并沒有確定的儒家、法家之分,只要是適合自己需要的,能夠激發(fā)本人思維活力,得到統(tǒng)治者認同的觀點,大家都可以學習。
還有一點就是學問上的百家,并不像我們后來臆造的江湖流派,不能背叛。何況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才流動,良禽擇木而棲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并沒有思想局限。
荀子這個人的思想比較復雜,雖然自認是孔子傳人,但是他和孟子意見相左。儒家學問在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實踐后,也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陷,開始為適應社會發(fā)展著手改良。孟子是“性本善”的代表,而荀子則是“性惡論”的代表人物。他們都提倡儒家的道德教化規(guī)范統(tǒng)治,但是孟子重在教,而荀子重在規(guī)。
所以,荀子的思想底色就充滿了對人性的不信任,相信只有法才能約束人向善。
雖然目的都是為了禮教和諧社會,但是達到目的所用手段和方式完全不同。
而李斯,韓非子等人到荀子門下求學,也許就是為了給法家尋找理論基礎。他們可能在投入荀子門下之前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只是在荀子門下作個研究生罷了。
提出人性本惡的荀子認為只能依法治來強硬管理,這個就基本上拋棄了全民修身,民貴君輕的那一套。完全站到了統(tǒng)治階級那一邊,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
雖然說荀子算是儒家出身,但是他的性惡論為法家提供了直接的理論基礎。所以說,荀子雖然不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是也不能算是儒家。他的理論相當于是屬于儒家的修正主義,也就是儒家文化變異的一個重要原因。
也正因為如此,李斯、韓非子不會去追隨孔孟這些純正的先秦儒家,卻肯對荀子行師禮。
因為他們的底層思想是相同的。
人性本惡,嚴法治之。
不過荀子是為了社會大同,韓非子是為了學問,而李斯是為了王圖霸業(yè)和自己的未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