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列表:
一、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594年至659年),字輔機,為行軍典簽,后征討有功封上黨縣公。隱巢平(即玄武門之變,唐高祖武德九年事。因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死后分別追謚為隱太子與巢剌王,故玄武門之變又稱隱巢之亂),以功進齊國公。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趙州刺史,國于趙,辭不就。進司徒加太子太師(貞觀十七年事),遙領揚州牧(長孫無忌于唐高宗顯慶四年被武后爪牙許敬宗逼迫自縊而死)。
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畫像
二、司空、河間王(李)孝恭(591年至640年),西平懷王安(即西平懷王李安,其父為蔡烈王李蔚,唐太祖李虎第七子,李世民祖父唐世祖李昺為唐太祖李虎第三子,因此李孝恭按輩分來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族兄)次子也,以擊朱粲、蕭銑(均為武德四年事)有功封趙郡王,擒輔公祏、平江南(均為武德七年事)以功進左仆射、揚州大都督。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觀州刺史,王河間,辭不就。年五十,贈司空、揚州都督及謚(李孝恭于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去世)。
司空、河間王(李)孝恭畫像
三、司空、萊國公杜如晦(585年至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初封建平縣男兼文學館學士(武德四年事),遷兵部尚書,封蔡國公(武德九年事),食三千戶,別食益州千三百戶。攝吏部,進右仆射。年四十六,贈開府儀同三司加司空,謚曰“成”。貞觀十三年(639年)贈密州刺史,國于萊(杜如晦于唐太宗貞觀四年去世)。
司空、萊國公杜如晦畫像
四、司空、太子太師、鄭國公魏征(580年至643年),字玄成,魏州曲成(今河北晉州)人。初拜尚書右丞兼諫議大夫(貞觀元年事),以秘書監(jiān)參豫朝政(貞觀三年事)。進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貞觀六年事)。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宋州刺史,國于梁,辭不就。拜太子太師,贈司空、相州都督,謚曰“文貞”(魏征于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去世)。
司空、太子太師、鄭國公魏征畫像
五、司空、梁國公房玄齡(579年至648年),字喬,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人。典簽天策府,即封臨淄侯。隱巢平,論功第一,封邢國公(武德九年事),食邑千三百戶。進左仆射,監(jiān)修國史。更封梁、魏二國(貞觀三年改封魏國公,十一年又改封梁國公),加太子太師,居宰相十五年(貞觀元年至十五年任宰相職位)。年七十一(此處有誤,應為70歲),贈太尉、并州都督,謚曰“文昭”(房玄齡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去世)。
司空、梁國公房玄齡畫像
六、司徒、并州都督、申國公高士廉(575年至647年),名儉(士廉為其字,高士廉以其字號聞名于世),齊清河王岳(即北齊清河王高岳,為北齊神武帝高歡從父,北齊名將,后因功高震主被北齊文宣帝高洋下令賜死)之孫。平隱巢亂,封義興郡公(武德九年事)。出為益州大都督(貞觀元年事),治蜀有績,進吏部尚書,封許國公(貞觀五年事)。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申州刺史(此處有誤,應為貞觀十二年事),國于申,辭不就。加特進,進攝太傅(貞觀十九年事),同掌機務。年七十一(此處有誤,應為73歲),贈司徒、并州都督,謚曰“文獻”(高士廉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去世)。
司徒、并州都督、申國公高士廉畫像
七、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585年至658年),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名恭(敬德為其字,尉遲敬德以其字號聞名于世)。累征有功,以平隱巢亂授右武大將軍,封吳國公,食封千三百戶(武德九年事)。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宣州刺史(此處有誤,應為貞觀十一年事,貞觀十三年是出任鄜、夏兩州都督),國于鄂,辭不就,歷鄜、夏兩州都督。年七十四,謚曰“忠武”(尉遲敬德于唐高宗顯慶三年去世)。
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畫像
八、特進、衛(wèi)國公李靖(571年至649年),字藥師,京兆三原(今陜西三原)人。破荊郢,封永康縣公。平江南,進行臺、兵部尚書,實封四百戶。定襄有功,封代國。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濮州刺史,國于衛(wèi),辭不就,加開府儀同三司。年七十九,贈司徒、并州都督,謚曰“景武”(李靖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去世)。
特進、衛(wèi)國公李靖畫像
九、特進、宋國公蕭瑀(575年至648年),字時文,后梁明帝子也(即西梁明帝蕭巋)。九歲封新安王,國除后歸唐(此處有誤,應為歸隋,隋文帝開皇七年西梁國被隋文帝廢除,蕭瑀遂同其兄西梁靖帝蕭琮被迫一同趕赴隋都大興城)。擊薛舉有功進光祿大夫,封宋國公。王世充平,加右仆射、特進、太子太師,封六百戶。年七十四,贈司空、荊州都督,謚曰“肅”,以其性忌(性忌,即性格嫉妒,任宰相期間曾因嫉妒房玄齡、杜如晦兩位宰相而多次誣陷彈劾此二人)改謚“貞褊”(蕭瑀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去世)。
特進、宋國公蕭瑀畫像
十、輔國大將軍、褒國公段志玄(598年至642年),齊州臨淄(此處有誤,應為武威郡姑臧縣)人。破竇建德、平東郡(均為武德四年事),以功進左驍衛(wèi)大將軍,封樊國公(武德九年事),實封九百戶。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金州刺史(此處有誤,應為貞觀十一年事),國于褒,辭不就,加鎮(zhèn)軍大將軍(貞觀十四年事)。贈輔國大將軍(貞觀十六年事,段志玄病逝后追贈),謚曰“莊肅”(一說謚號為“忠壯”,段志玄于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去世)。
輔國大將軍、褒國公段志玄畫像
十一、輔國大將軍、夔國公劉弘基(582年至650年),雍州池陽(今陜西涇陽縣)人。平京師有功(大業(yè)十三年事),授右驍衛(wèi)大將軍。破宋(金)剛,封任國公(武德二年事)。戰(zhàn)駐蹕山有功(貞觀十九年事,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之戰(zhàn),時間在他被封為朗州刺史以后),加封千一百戶(唐高宗永徽元年事,同樣也是在他被封為朗州刺史以后)。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朗州刺史(此處有誤,應為貞觀九年事),國于夔,辭不就。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謚曰“襄”(劉弘基于唐高宗永徽元年去世)。
輔國大將軍、夔國公劉弘基畫像
十二、尚書左仆射、蔣國公屈突通(557年至628年),昌黎徒何(今遼寧錦州)人。初歸唐,即授兵部尚書,封蔣國公(大業(yè)十三年事)。以平王世充功進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加左光祿大夫(武德四年事)。年七十三(此處有誤,應為72歲),贈尚書左仆射,謚曰“忠”(屈突通于唐太宗貞觀二年去世)。
尚書左仆射、蔣國公屈突通畫像
十三、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鄖國公殷開山(6世紀至622年),名嶠(開山為其字,殷開山以其字號聞名于世),世居江南,徙居京兆為樗人(今陜西戶縣人)。破衛(wèi)文升(大業(yè)十三年事),賜爵陳郡公。平薛仁杲(武德元年事),進陜東道行臺、兵部尚書(武德二年事,應為吏部尚書而非兵部尚書)。討王世充有功,封鄖國公(武德二年事)。贈右仆射,謚曰“節(jié)”,永徽中加贈司空(殷開山于唐高祖武德五年去世)。
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鄖國公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鄖國公殷開山畫像
十四、荊州都督、譙國公柴紹(588年至638年),字嗣昌,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人。以破宋老生及平京師封臨郡公(大業(yè)十三年事)。東征有績,進封霍國公(武德四、五年事)。平梁師都(貞觀二年事)有功改封譙國公(貞觀七年事)。贈荊州都督,謚曰“襄”(柴紹于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去世)。
荊州都督、譙國公柴紹畫像
十五、荊州都督、邳國公長孫順德(?至貞觀年間),無忌(即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族叔也。定陜功多,進左驍衛(wèi)大將軍,封薛國公(武德九年事),食千二百戶,貞觀十三年(639年)改封邳國公(此時長孫順德已經去世,此為追封)。贈荊州都督,謚曰“襄”(長孫順德于貞觀年間去世)。
荊州都督、邳國公長孫順德畫像
十六、洛州都督、鄖國公張亮(?至646年),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人。屢從征討有功,及平隱巢亂,封長平郡公(武德九年事)。隨進封鄅國公(貞觀五年事),食益州五百戶。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禮州刺史(此處有誤,應為貞觀十一年事),國于鄖,辭不就,進工部尚書(張亮最終于唐太宗貞觀二十年因謀反罪被唐太宗下令處死)。
洛州都督、鄖國公張亮畫像
十七、吏部尚書、陳國公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陜西旬邑)人。從征有功,封全椒縣子,拜左衛(wèi)將軍。平隱巢亂,進封潞國公(武德九年事),食邑千戶。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陳州刺史(此處有誤,應為貞觀十一年事),國于陳,辭不就,進吏部尚書(侯君集最終于貞觀十七年因謀反罪被唐太宗下令處死)。
吏部尚書、陳國公侯君集畫像
十八、左驍衛(wèi)大將軍、郯國公張公謹(594年至632年),(字)弘慎,魏州繁水(今河北魏縣)人。以平隱巢亂授左衛(wèi)侯大將軍(此處有誤,應為左武侯將軍),封定遠郡公(武德九年事),實封千戶。佐李靖建定襄之績(貞觀四年事),進封鄒國公、襄州都督。年四十九(此處有誤,應為39歲),贈左驍衛(wèi)大將軍,謚曰“襄”,又追封郯國公(張公謹于唐太宗貞觀六年去世)。
左驍衛(wèi)大將軍、郯國公張公謹畫像
十九、左領軍大將軍、盧國公程知節(jié)(589年至665年),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今山東東平)人。以平宋老生、竇建德、王世充有功封宿國公,實封七百戶。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晉州刺史(此處有誤,應為貞觀十一年事),國于盧。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程知節(jié)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去世)。
左領軍大將軍、盧國公程知節(jié)畫像
二十、禮部尚書、永興郡公虞世南(558年至638年),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人。初授散騎侍郎、弘文館學士(武德四年事),改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子(貞觀七年事)。隨進封縣公(貞觀八年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年八十一,贈禮部尚書,謚曰“文懿”(虞世南于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去世)。
禮部尚書、永興郡公虞世南畫像
二十一、戶部尚書、渝國公劉政會(?至635年),滑州胙(今河南滑縣)人。初為劉武周所擒,時密表賊情于唐。及武周平,進光祿大夫,封邢國公(貞觀元年事),轉洪州都督。贈民部尚書,謚曰“襄”(劉政會于唐太宗貞觀九年去世)。
戶部尚書、渝國公劉政會畫像
二十二、戶部尚書、莒國公唐儉(579年至656年),字茂約,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初定京師,封晉昌郡公(大業(yè)十三年事)。劉武周平,進禮部尚書,封莒國公(武德三年事),仍為益州都督,食綿州六百戶。遷民部尚書(貞觀五年事),加特進。年七十六(此處有誤,應為78歲),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謚曰“襄”(唐儉于唐高宗顯慶元年去世)。
戶部尚書、莒國公唐儉畫像
二十三、兵部尚書、英國公李世勣(594年至669年),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人。本姓徐,李其賜姓也(武德二年徐懋公被唐高祖李淵賜姓李)。以積石山之戰(zhàn)功封英國公,平劉黑闥進封濟陰王(武德四年事),勣固辭,改封舒國公,實封九百戶。貞觀十三年(639年)命為蘄州刺史(此處有誤,應為貞觀十一年事),仍國于英,辭不就。永徽中諭高麗,進太子太師,贈食邑千一百戶。年八十六(此處有誤,應為76歲,86歲為《新唐書 》的說法,并不準確),贈太尉、揚州大都督,謚曰“貞武”(李世勣于唐高宗總章二年去世)。
兵部尚書、英國公李世勣畫像
二十四、左武衛(wèi)大將軍、胡國公秦叔寶(571年至638年),名瓊(字叔寶,秦叔寶以其字號聞名于世),齊州歷城(今山東歷城)人。征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俱有功,封翼國公。以平隱巢亂進左武衛(wèi)大將軍(武德九年事),實封七百戶。贈豫州都督,改封胡國公(秦叔寶于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去世)。
左武衛(wèi)大將軍、胡國公秦叔寶畫像
最后問一句,諸位讀者心目中的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會是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