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喀什的行程,乘K9720次去往庫車。預計12小時的行程,因為下雨晚點14個,應該3號中午11:20到,推遲到了第二天凌晨1:20,藝龍上預訂的酒店沒有保留,半夜三更的,又是相對維吾爾族聚居的地區(qū),安全起見,隨便在火車站附近的賓館住下。庫車是原龜茲國所在地,是聯系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文化遺存甚多,尤其是佛教??梢姰斈攴鸾淌⑿辛讼喈旈L的時間,隨著11世紀初的傳入,它以強大的生命力吞噬了佛教的生存空間,很多佛教建筑被廢棄,加之千百年來兵燹匪患,佛教遺跡殘破不堪。目前僅存幾處千佛洞窟以及蘇巴什古城及破敗的城垣可看。9月4號第一站--蘇巴什佛寺遺址,租車前往,花費60大洋。
蘇巴什佛寺位于庫車縣城西北30公里處確爾達格山南麓,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蘇巴什佛寺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作為新疆現存的最大的佛教文化遺址,蘇巴什佛寺在歷史上曾經沿用近千年。它在漢唐時期絲綢之路上著名的龜茲古國享有盛譽,自魏晉至唐宋時期,一直是西域重要文化中心之一,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發(fā)揮過十分重要的作用。該佛寺遺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它的建造技法基本上涵蓋了土遺址的不同建造形式,是我國西北干旱區(qū),乃至中亞地區(qū)土遺址的典型代表。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巴什佛寺始建于魏晉時期,中國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的龜茲高僧鳩摩羅什曾在此開壇講經。此寺至隋唐達到繁盛,僧侶曾多達萬人,香火甚盛,唐玄奘西去天竺取經路經此地,亦駐留兩個多月 。7世紀中葉(公元658年),唐朝“安西都護府”移設龜茲后,內陸高僧云集,該寺佛事興隆,晨鐘暮鼓,幡火不絕,直至9世紀被戰(zhàn)火摧毀。14世紀,伊斯蘭教進入塔里木盆地后,此寺徹底廢棄。該佛寺遺址在歷史上曾先后被稱作雀離大寺、雀梨大寺、昭怙厘大寺等,現稱蘇巴什佛寺遺址,俗稱蘇巴什古城。蘇巴什是維吾爾語,意為“水頭”或“龍口”,此處遺址遺址是魏晉到唐時期龜茲乃至西域的佛教文化中心。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實至名歸。
蘇巴什古寺為魏晉時代的佛寺遺址,殘跡宏大,分東、西二寺,分布于銅廠河東西兩岸,互相對望。整個遺址以佛塔為中心,四周建有廟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筑物,保存較為完整。河道橫貫其間,遺址分布在河道東西兩岸的土丘上,稱為西寺和東寺,主要建筑集中在西寺。目前僅西寺開放,下圖為西寺衛(wèi)星圖?,F遺址主要包括西寺大殿、僧舍、西寺中部佛塔幾個部分。需沿棧道參觀,游覽路線:售票處-西寺大殿-其他僧舍-西寺中部佛塔-南部小塔-售票處
遺址南部寺院氣魄宏偉,其建筑遺跡大部分暴露于地面,遺址略呈方形。大寺四周有圍墻。東墻和東南墻都已塌毀,西墻及北墻保存較好。
位于遺址中部,周長 300 余米,內由佛塔、殿堂及數間房屋組成
西墻完整,南墻遺留一部分,甕城部分位于南墻
南墻
佛殿
大殿東側的佛塔
斷壁殘垣
回到主干道,繼續(xù)北行,前面是僧舍遺址
拉近看僧舍遺址
由僧舍遺址看西面的中部佛塔
僧舍遺址
此處類似烽燧樣的建筑
西寺中部佛塔應該算是蘇巴什佛寺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佛塔坐北朝南,塔身方形,土坯壘砌,分五層。
以下兩圖為由佛塔遺址回頭拍攝的僧舍遺址
西寺中部佛塔
北側有地宮入口
西北方向拍的佛塔
回頭看僧舍遺址
由西南方向拍中部佛塔
由南側拍攝的佛塔遺址,可見此處原有一斜坡走道,頂端有塔室,據介紹塔室內壁遺有龜茲時期的壁畫。據傳此為中國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的龜茲高僧鳩摩羅什開壇講經之處
僧舍
拉近拍的僧舍
銅廠河東岸的東寺,未開放
盡管已經廢棄了近千年,陽光下蘇巴什佛寺殘存的建筑依然令人震驚。那矗立在廣袤的戈壁灘上,反射著金色光芒的高高的佛塔,無言地向人們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東大殿
僧舍
中部佛塔特寫
遺址東南角的一處小塔,應為蘇巴什古城遺物
銅廠河
林基路大壩的那一側為東大寺遺址
東大寺的佛塔,轉了一圈,不得去途,遂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