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我一次一次走進歷史空間、與時間對話的,是史跡背后的文化底蘊。
不是盲目的行走,而是在行走中感悟歷史和人文。
前陣子一座長城敵臺因為被大泥巴堵住了登樓口,一度成為熱搜,這座敵樓叫鎮(zhèn)寧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戶外安全與文物保護問題老聲常談,但泥巴堵門、鐵柵欄或者玻璃封擋這些,都不是善待歷史、保護文物最有效有利的辦法。
上圖:左云鎮(zhèn)寧樓
明長城在左云縣境內,根據文物部門給出的數據,長約八十六華里,墻體大部分為黃土夯筑,而這座鎮(zhèn)寧樓為燒磚砌筑,是明長城由河北張家口入山西大同境內的外長城磚樓里,保存最好的一座。整座敵臺由條石砌基、青磚砌墻,空心,樓南有門,門額上嵌有石匾,陰刻楷書“鎮(zhèn)寧”二字,匾外四周有磚雕圖案。不僅保存的好,鎮(zhèn)寧樓也是整個山西境內相對高度較高的一座敵樓(高約17米),磚樓周圍有夯土建筑的圍城。
以上圖:鎮(zhèn)寧樓及周圍環(huán)境
打開地圖細觀左云縣境內的長城走向:由保安堡向南過徐達窯,轉向西偏北至威魯堡,然后經三臺邊村至八臺子村,再轉向西北方向,經馬市樓、十二窯抵二十邊,出二十邊繼續(xù)向西北四華里出左云縣入朔州市右玉縣界。境內的墻體連貫且完整,除了修公路有人為破壞的痕跡,多是自然風沙擾動出的溝壑。
鎮(zhèn)寧樓所在的位置,離山西與內蒙古兩省的交界處很近,鎮(zhèn)寧樓到八臺子,是整個左云縣長城最經典的穿越路線。八臺子村位于左云縣城北約20公里,說到八臺子,其標志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從八臺子村沿長城翻越摩天嶺就能看到此教堂,教堂原名圣母堂,初創(chuàng)于1876年,是一位德國神父所建,1900年庚子之亂被毀,1916年復建??谷諔?zhàn)爭和解放后再度被毀,現在連地面的磚石也被拆沒了,只剩下塔樓,石砌磚雕充滿了異國風格。
上二圖:晉蒙交界界碑
上二圖:八臺子教堂
寧魯堡距離八臺子兩公里,原名“寧虜堡”,是“邊墻五堡”盛名下的五堡之一,屬大同鎮(zhèn)左衛(wèi)道所轄北西路,現堡門已不存,原高大的城墻殘缺不全。
行走在被歷史風雨洗滌過的滄桑堡壘之中,頃刻間,思緒飛向金戈鐵馬的時代……
“殺虎口”是一個歷經千年風雨仍舊巍然的關隘,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參合陘”,到隋唐時的“白狼關”……它真實記錄了漢伐匈奴、唐戰(zhàn)突厥、宋驅契丹、明御內蒙古等數千年的金戈鐵馬與烽火狼煙;也演繹著多元文化的交融的歷史,孕育過晉商的誠實守信與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傳奇故事,這些戰(zhàn)爭與和平的變遷,為后人留下了嘆為觀止的遺跡。
以上圖:右玉長城殺虎口
“殺虎口”是雁北外長城最重要的關隘之一,位于晉北與內蒙古的邊緣,是內蒙古南下山西中部或下太行山所必經的地段。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經由此地。且殺虎口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在兩山夾峙之中,有蒼頭河縱貫南北,形成約有三華里寬的河谷開闊地。《朔平府志》記載:殺虎口“其地內拱神京,外控大漠,實三晉之要沖,北門之扃鑰也”,“扼三關而控五原,自古倚為要塞”。走進殺虎堡(古時叫平集堡),便想起了那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句……一曲“走西口”,出塞幾人還?
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zhàn)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帶著些許悲壯的氣氛,有人說這就是最早的走西口的吟唱。
當年關內的漢子們一步三回頭的惜別之地,也是他們幾番夢中回首的地方,橋上的有些石獅,至今依舊保存尚好。歷史中那萬騎云屯,金戈鐵馬的壯偉場面不見了;那舟車輳輻、商幫結隊繁華的情景沒有了;那老樹昏鴉的意境也漸漸遠去;許多碑刻銘文已斑駁,關城邊墻坍塌荒廢,甚至蕩然無存。
殺虎口與它身后不遠處的右玉老城,以及數個營寨,構成了一個防區(qū),歷史上多有戰(zhàn)爭折磨。不巧的是,我們來到右玉城的時候,古城已完全翻建,滄桑的古韻已蕩然無存??滴醵拍暧H駕西征,走的就是殺虎口,這也是走西口在清代時的演繹。
以上圖:右玉長城平集堡
上二圖:右玉長城博物館
當時山西官商鼎力后勤,提供兵馬糧秣,不但集合山西全部的富足以竭力保障,還派出商販隨軍提供日常用品。康熙龍顏大悅,遂賜晉商權力,可以在殺虎口外任何一地經商,允許他們先富起來。精明的晉商又怎會忽略這一數百年難逢的機會?就把商業(yè)發(fā)展到了不但蒙古,還有歐洲一帶。
也許,這才是歷史上的晉商,肯投入,又不辭辛勞,所以才有古時山西的發(fā)達。
如今,殺虎口外修建了關于這段歷史的博物館,起名右玉長城歷史博物館。
行走在這段長城上,用足跡尋找歷史的痕跡,耳邊聽著猶如戰(zhàn)場上戰(zhàn)士奮勇沖殺的風聲,眼中滿是這留存著歷史的印記。
時間真是世上最溫柔的刀子,會磨平所有的棱角,把那種最強韌的偉大變?yōu)闇嫔:陀篮恪?o:p>
夕陽照在殘破的城墻上,更顯其滄桑無比。
備注:本文全部照片拍攝于2015年6月端午節(jié)假期,蓮蓮與小伙伴們晉北尋訪拍攝所得。今日發(fā)文,是為緬懷之前自然生態(tài)下此段明長城古樸的風貌。據說現在有些段落地面都貼地磚了,終有弱水替滄海,再無相思寄巫山……歷史終究遠去,嘆一段流年與變遷。
相關學習,支持反復回看
訪古利器,斯飛坐標
助你馳騁在中華大地遍訪頂級史跡
微信小程序,點進去5058處國保直接導航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