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都曾經(jīng)歷過孩子不聽話、不配合的時刻,當舍不得打罵又無可奈何,常常就會拿出一個“絕招“——嚇唬。比如:
“你再不吃飯,媽媽就不要你了”;
“再不聽話,大灰狼就會把你抓走;
“晚上不刷牙的話,三更半夜會被老鼠咬嘴巴”;
······
因為這種方法百試百靈,所以家長就習慣性地常用。
網(wǎng)上甚至應運而生了很多嚇唬小孩子的視頻:
一名穿著護士裝的女性,手里拿著一個注射器,面前放著一大瓶藥。
“護士”一邊推著注射器,一邊說:
“今天沒有好好吃飯的孩子,都給我?guī)У结t(yī)院來。不吃飯就吃藥、打針!要不要好好吃飯?”
這類的“嚇?!币曨l還有很多,除了護士版,還流傳著警察版等版本。
這些打著“教育孩子”的旗號實則“嚇唬孩子”的視頻是認真的嗎?這樣嚇唬自己的孩子確定不會讓小孩留下什么心理陰影嗎?
并且很多人把視頻轉(zhuǎn)發(fā)到媽媽群,推薦給其他家長,大家都稱贊這種方式管孩子很有用。
的確,家長們往往欣喜地看到,被嚇住的孩子立刻停止那些不好的行為,變得乖順起來,就誤以為恐嚇很有效,很成功。
殊不知,這種恐嚇式教育,對孩子長遠發(fā)展而言,是非常不可取的!
這些做法會帶來什么樣的危害呢?
2
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小時候,當我不聽話或者是哭鬧時,奶奶總是會對我說:「你現(xiàn)在不聽話,等到了我晚上,妖怪就會把你抓走」。
然后,我就會嚇得偃旗息鼓,不敢再哭鬧了。
這是老一輩人哄孩子最常見的方式,偶爾用一次無傷大雅,次數(shù)多了,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
于是,那些鬼怪啊就成為了我童年最大的心理陰影,每晚躺在床上總是會不自覺地想象它的樣子,越想越怕,關(guān)燈睡覺的時候,習慣蓋住頭。
說真的,大人們的隨口一句恐嚇,可能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都會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不安的種子。
當他每天都覺得身邊是不安全的,還會導致害怕去跟別人交流、玩耍,進而人際關(guān)系就非常緊張,孩子的整個社交都成問題。
用暴力來掩飾自己的脆弱
還有的經(jīng)常被嚇唬的孩子,會用暴力排斥與人接觸。
比如:有的孩子只喜歡一個人玩兒,當別的孩子靠近時,她就會用推、打、踢的方式,讓對方走開。
其實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他們因為被恐嚇的多了,內(nèi)心不安全,害怕與別人接觸,就會出現(xiàn)這種看似強大,內(nèi)心卻很脆弱的行為。
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
很多父母都忽視了,拿警察嚇唬孩子,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被警察'抓走',遇到危險要么不敢尋求幫助,要么躲著。
孩子怕醫(yī)生亦是如此,父母的嚇唬,強化了孩子的錯誤認知。
2018年12月,江蘇淮安一名8歲女童與家人走散,民警趕來后,想把孩子先帶回警務站,孩子卻被嚇得大哭:“我不要去!”
2018年9月,安徽宣城民警想幫助一個走散的小女孩時,小女孩卻哭著拒絕,害怕警察是來抓她的。
孩子寧愿親近陌生人,卻不相信警察,這些都與父母平常的行為脫不開關(guān)系。
在醫(yī)院,這種現(xiàn)象就更普遍了。每座城市的兒童醫(yī)院和疫苗接種站,都是一個個“大型嚎叫現(xiàn)場”。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的一位兒科護士就坦言:現(xiàn)在的小孩,看見穿白大褂的就害怕。
長此以往,這些職業(yè)在孩子們心中就會被妖魔化,潛意識里就會很討厭他們,很多孩子本該向他們求助,最后卻選擇了放棄。
演員馬伊琍就曾發(fā)微博呼吁:
所以呀,家長朋友們可別用警察、醫(yī)生、護士嚇唬孩子了,這些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而存在的職業(yè),要教會孩子,有困難,找警察叔叔,醫(yī)生護士都是白衣天使!
3
有心理專家指出:經(jīng)常性的恐嚇會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而一旦恐嚇內(nèi)化,就會導致孩子形成膽小、焦慮、敏感、壓抑等性格,對成年造成影響。
孩子可能因恐嚇而暫時順從,但是這招用多了,就會變成“狼來了”,起不到任何效果,不僅會扭曲孩子的價值,混淆孩子的認知,影響親子關(guān)系,還會使家長的教育越來越無力。
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明辨是非,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良行為帶來的相應后果,然后改正,而不是讓孩子在驚恐畏懼中乖乖聽話。
顯而易見,在教育孩子時,“嚇?!笔且粋€“下下之策”。
那么當孩子不聽話時,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辦法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只是立竿見影的辦法沒有,大部分都要花點耐心和時間。
給孩子表達的權(quán)利。哪怕在你眼里這只是無理取鬧,了解他的核心訴求,并想辦法去解決。
允許孩子哭。如果在公眾場合怎么都安撫不了孩子,影響了其他人,盡快把他帶離,帶到安靜的角落,讓他把情緒宣泄出來。
孩子惹禍犯錯,頑劣哭鬧,的確讓爸媽心煩意亂,但是在失去耐心前,我們得先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能讓簡單粗暴的“恐嚇式”“狠話”拋向孩子。
自己先冷靜下來,才能以平和的態(tài)度,跟孩子作良性的溝通。
跟孩子訂立相關(guān)的行為規(guī)則,比如要做完作業(yè)才能出去玩,要洗了手才能吃東西等等,心平氣和去正面引導他成長——而不是毫無教育效果地靠“嚇?!眮碜尯⒆印岸隆?。
教育不是恐嚇,它應該是堅定中蘊含著愛的。
孩子是我們愿意拿生命去愛的人,切莫因為你的無知而害了孩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