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翡翠真假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鑒定。
1、 它的原料是否真的屬硬玉?還是其他類似玉的礦物質或其仿制品?
2、如是硬玉(即翡翠),需要看它有沒有經過人工化學處理?
3、這翡翠的顏色是天然的還是人工染成的?
在選擇翡翠首飾時要特別小心玻璃仿制品。在市場上有好多種玻璃質的仿制品,行家稱為“料”,有的玻璃很易識別,二有的看起來像高檔翡翠。普通玻璃往往含有氣泡,而且比重較輕,斷口為貝殼狀,但若鑲嵌起來則比較難觀察?,F在更有一些玻璃是不含氣泡的,比如日本制造的Meta Jade顏色翠綠均勻,無氣泡,最好的識別方法是在透視燈下用放大鏡觀察可見它具有羊齒植物的葉脈構造,這是由于部分重結晶作用結果而產生的,其比重也比翡翠輕為2.65左右,折射率在1.5左右,這種玻璃也有人稱之為日本玉,實際上應加上“Meta Jade”以免與日本所產的翡翠混在一起。
還有一種是“魔谷玉”。它看起來非常鮮艷而且透明,仔細觀察,粗看上去具有粒狀結構,用顯微鏡觀察原來不是粒狀鑲嵌結構,沒有一點翠性,再用比重水測定,比重很輕,用2.88的比重水它就浮起來了,原來是一種玻璃。鑒別這類翡翠要非常小心,要用很多種方法測試后才能下結論。
二、怎樣分辨假料
所謂“假料”或“料翠”,是民間通稱,指假料類的非翡翠物質。較常見的“料”是玻璃料、塑膠料、松香料和其他燒料。
尤其是玻璃料(與“老坑玻璃種”的高檔翠玉有天壤之別,切勿因有“玻璃”二字而混淆),是舊翠玉中常見的一種偽造品,以玉鐲、珠鏈與戒指蛋面為多。一般說來,同等大小的首飾,真翠玉的手感較重,假料明顯較輕,特別是塑料,更感輕飄飄的。
真翠玉是硬玉,在光照下工人有質感。假料則無,并由于硬度甚低,只要用手使勁摩擦,假料的表面即易起毛;真翠玉的表面愈摸愈光潤,不起毛。
我們可以放在強光下(或把大電筒開亮放其后方)照照,假料有氣泡俗稱為“料泡”或“豬鬃毛眼”,多數頗為明顯,有些還可以見流紋,用放大鏡可以看的更清楚,應無所遁形。
我們可用手指蘸清水,把水珠滴在拋光面上。如果是假料,水珠會立即散開(塑膠料除外),真翠玉則不會散開的。
假料色必呆板,色帶藍而不均勻,而且無“翠性”(晶狀顆粒結構),有色與無色之接觸點很明顯地截然分開。
三、切爾西濾色鏡可辨C貨
在翡翠的鑒別上有種“照妖鏡”,正式名稱應為“切爾西(CHELSEA)濾色鏡”,日本人稱為“祖母綠鏡”,因為本來是用來鑒別“祖母綠”的,故英國貨的鏡套上注明是“EMERALD FILTER CGL”,意思就是“祖母綠濾色鏡”。
這種“照妖鏡”是翡翠是否染色的主要工具,它是一片特制的灰綠色玻璃,能夠吸收黃綠色光,透射深紅色光和少量深綠色的光。因此,用來照看“祖母綠”這種寶石時,鏡片就吸收了它透過的黃綠色的光,只允許紅光透過(也有例外的)。因石本身含有天然的鉻元素(CHROMIUM),故會泛出紅光。
染色的次生翠玉(C貨),就是用人工方法逼進鉻的成分或鉻的染色粒;因此透過濾色鏡便一如“祖母綠”那樣變成紅色、粉紅色或紫色等色層來(所顯示的色層就不同牌子的濾色鏡而定,應先看清楚說明書)。真正原色而并非人工染色的翠玉,則因為沒有逼進鉻元素,本身是鈉和鋁的矽酸鹽,含鐵元素,故呈灰、綠、白等色素,用切爾西濾色鏡照出來仍是灰綠;本來是濃陽的翠玉則顯得更灰,因為真正翠玉透射的大部分是綠光,紅光很少或是沒有。但是用這個方法“照妖”仍非絕對可靠,因為更現代化的染色C貨,連“照妖鏡”也照不出來。
有的人會問:“會不會用‘祖母綠’來冒充翠玉呢?”“祖母綠”是貴價寶石,有的比翠玉還貴重,而且通透,色調不同,故應該不會拿來冒充翠玉。奸商多以石英巖加工染色。
四、光譜分析儀與比重水
現今B貨、C貨的作偽技術高超,尤其是前者的“造底貨”,并非只憑肉眼或經驗便可一下子分辨出來。很多人買翠玉最易犯的毛病是以為“亮麗”就迷人,誰知是壽命不長的B貨,因而受騙。
昂貴的“老坑玻璃種”其實應有鑒別證明,等于買珍貴鉆石也應索取“出世紙”,作為保證。一般有經驗的人判斷翠玉真?zhèn)?,會看翠色顆粒走勢是否自然,抑或凌亂渙散,并使用聚光電筒與放大鏡等,但這也未必是百分之百的準確。
除了用“照妖鏡”之外,還可以用光譜分析儀(或稱為“分光器”(SPECTROSCOPE))。每種寶石,包括翡翠在光譜分析儀下皆有不同的光譜。凡是褪黃褪黑、“入膠”的造底B玉與染色(熗綠)的C貨,在光譜分析儀下會出現色帶或暗影,特別在紅色的光譜附近,更呈現寬吸收帶,A貨的真翠玉則沒有。
另一個方法是比重水。翠玉為硬玉,比重應為3.33,最小也介乎3.22~3.24之間,故只需用3.32的比重液測試,真翠玉會沉下,玻璃、松香、塑料等偽裝貨會浮面。
五、折射儀有助鑒別
鑒別翠玉也可以利用折射儀。光線射到翠玉或假玉上時,部分被反射,部分進入其中。由于玉石為較空氣致密的介質,故光線在其中的進行速度比在空氣中慢,并會偏向,這種偏向就是“折射”。
不同石質的折射率都不同,而A貨翠玉的折射率平均應為1.66。經加熱、加壓的C玉和用強酸褪去雜質的B玉,皆會影響玉本身的折射率,因為經膨脹和加入了外來物質。故平均折射率與1.66有差別的,大多數都有問題。比如有些翠玉件用折射儀測試出來的折射率是1.56或1.71,皆非A貨翠玉,可能是其他石染色冒充,象綠色螢石的折射率就只有1.43,鉻玉髓約為1.54,鈣鋁石石榴石為1.72。使用雷納折射儀,要在平臺鉛玻璃表面滴上甚少的油,作為接觸液。這種油與鉛玻璃一樣,折射率皆為1.81。
上述所示的折射率是指單折射,也有所謂雙折射。但翡翠因為屬于單斜晶系、雙光軸礦物,故雙折射沒有那么明顯。
有些已經鑲好的翠玉首飾表面為圓弧形,凸起而不平整,故難用上述標準法測看;那么就要改用“遠視法”(或稱為“點測法”),接觸液不但要少,還要先用脫脂棉抹凈。要把眼睛后移,與目鏡距離二十五公分,才能照到暗影邊緣的數據。
六、其他幾種鑒別法
以下補充幾點在鑒別時也應注意的事項:
1、 若把A貨“老坑玻璃種”(不超過一公分厚)放在有字的紙上,置于較強的光照下,可透明見底;其他玉種均很難透見文字。若屬B玉,因本來不大通透,只不過經酸蝕后填入水晶膠,就更難透見紙上的字。
2、 在用“照妖鏡”分辨時,可視乎玉的透明度決定光源應在玉的上方或下方。水頭短的或透明度低的,光源宜在上方;水頭較長的,也可放在光源和濾鏡之間來看。
3、 翠玉還可以新仿古,除形制和紋飾刻意模仿外,還用煙熏、火燒、腐蝕等偽裝手法;應細看表面的氧化層是否自然氧化。
七、非洲玉
“非洲玉”是一種致密狀的綠色石榴子石。它的折射率為1.74(翡翠的折射率應該是1.66),所以它不是翡翠,而是含有鉻的綠色塊狀石榴子石(HYDROGROSSULARITECARNET),也有人稱之為非洲玉(TRANSVAAL JADE),在濾色鏡下會轉變?yōu)榧t色,由于含有鉻的原因,常見黑色磁鐵礦包裹體。
八、南洋翠玉
澳洲玉又稱南洋翠玉,實際上是一種綠玉髓。其特點是呈蘋果綠色,顏色太過均勻,令人感到好像是塑料制品,份量也比翡翠輕得多,它是一種瑪瑙質,不具翡翠的結構。不過因為含有鎳(Ni)因此產生一種綠色,其比重為2.65~2.70左右,折射率為1.53左右,用比重水很容易將它識別。
九、東陵玉
東陵玉又叫印度玉(INDIA JADE)學名為AVENTURINE,它是一種石英質。但是由于含有成片狀的鉻云母,因此產生一種翠綠色,它的質量好壞差別很大,若它所含的鉻云母很粗,一眼便可看出,但有時鉻云母非常細,肉眼看不見,很難分辨出來。它的特征是無翠性,在濾色鏡下看轉變?yōu)榧t色。因為是石英質的原料,它的比重與玉髓無多大區(qū)別,比重一般在2.65~2.67,折射率1.55左右,這種東陵玉當然比翡翠便宜的多了。
十、馬來西亞玉
馬來西亞玉其實是一種粒狀變晶結構的石英巖。用濾色鏡觀察,綠色會轉成紅色,其折射率為1.50~1.52,比重也只有2.40~2.50。
十一、蛇紋石玉
在中國大陸出產很多的蛇紋石玉,它是一種含水的鎂硅酸鹽,由于含有不同雜質,呈現出不同色調的綠色,最常見具有蛇皮狀青綠色斑紋,故稱為蛇紋石玉。蛇紋石玉往往成細片狀集合體,表面滑潤,硬度為2~3.5級,另有一種稱為硬蛇紋石玉,硬度可達5.5級,顏色也較均勻,在古代大量被用來做玉器。由于蛇紋石玉產于中國不同省份,所含雜質也有不同,因此有不同的顏色。一般根據其產地而命名,東北岫巖縣大量出產硬蛇紋石玉被稱為“岫玉”,而在廣東出產含雜質較多的蛇紋石玉則被稱為“南方玉”,現在一般把蛇紋石玉總稱為“新山玉”。
美國有一位博士叫鮑文DR•BOWEN,他錯誤地將中國蛇紋石玉定為軟玉,所以習慣上也稱蛇紋石玉為鮑文玉(BOWENITE),這在寶石學上已通用了。
河南南陽獨山出產的獨山玉,由于色彩分布像翡翠,曾被俄國專家錯定為翡翠硬玉,一直到七十年代才被中國礦物學家鑒定為一種含有斜長石、黝簾石等礦物的集合體,稱之為獨山玉(SAUSSERITE)。由于它所含的斜長石、黝簾石比例不固定,其物理性質則決定于這兩種礦物的含量。一般講比重為3~3.20,折射率為1.57~1.66,其透明度差異也很大,質量好的獨山玉,白色透明度極高的基底上分布著翠綠色的斑紋,看上去像質量好的白底青翡翠,但若仔細觀察,應該可以看出,獨山玉的白色部分再透明也往往呈現奶白色渾濁狀,不可能很清,另外最重要的是沒有翠性。當然,獨山玉的價值要比翡翠低得多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