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早的東漢時期開始,筆法就在師徒、家族之間流傳,之后由“二王”把筆法運用到臻化之境,到了隋代“二王”筆法傳給了智永和尚,之后智永在一眾弟子里面選中了虞世南,在他的天賦與努力加持下,很快虞世南走上唐代書壇的主流位置,指導(dǎo)了歐陽詢、陸柬之等名家。
陸柬之繼承的“二王”筆法,又流傳到了張旭手中,張旭對前人的草書進行加工改造,創(chuàng)造出狷狂恣意的狂草,用筆詭譎奔放,驚艷了整個大唐,成為唐代的“三絕”之一,這種盛名很快傳到了顏真卿的耳中,于是20歲的顏真卿來到長安,兩拜張旭請教筆法。
但是張旭沒有將精髓之處教給他,后來在35歲顏真卿辭官之后,他鐵了心要向張旭學(xué)到魏晉筆法,兩次前往拜訪張旭,都遭到回絕,于是顏真卿等眾人走后,小聲的詢問張旭是否可以把筆法傳給他,張旭生氣的說:“沒有筆法,書法就要多練習(xí)”,但是顏真卿依然堅持的詢問。
張旭看中了他的才華跟沉穩(wěn)堅持的品格,于是在顏真卿走時拍了他一下,顏真卿恍然大悟,夜里來到張旭家中得到了筆法傳承,經(jīng)過一年的學(xué)習(xí),功力有所大漲,同時他在取學(xué)過程中,曾將張旭教習(xí)他的方法詳細記錄在冊,所以后來他以問答的形式,對這些筆記進行整理歸納。
寫出一卷《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點破了晉唐的筆法“秘訣”,卷中的用筆延續(xù)了顏真卿的強勁渾博之風,點畫醇厚磅礴,筆力強勁沉著,結(jié)字端莊堅實,有著龍騰虎躍之感,展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張力,毫無拘禁束縛之態(tài),盡顯直率自然之感,筆筆真情流露,猶如一首大提琴演奏會。
舒緩悠遠,意境深厚悠長,同時此作不僅有精絕的書法技藝,還有浩瀚的理論知識,卷中十二意指的是“橫、直、均、密、鋒、力、轉(zhuǎn)、次、決、損、巧、稱”,這幾種方法,在橫畫的書寫上要有起伏,就算是楷書也不能單純的追求平直規(guī)整,這樣會產(chǎn)生僵硬死板之氣,沒有生命力。
下筆要干脆利落,筆勢富有彈性跟曲度,行筆上緩急也有個變化,營造出豐富的意趣,豎畫也是如此,與橫畫搭配和諧,前后兩筆一定要有連貫性,改變狀如算子的弊端,對于墨色的處理上要以自然和諧為主,不能因展現(xiàn)渾厚之力過濃重,也不可追求輕靈之美,寫出輕浮虛空之氣。
對于用筆上一定要干脆果斷,切不可猶猶豫豫,出鋒時要精神氣十足,猶如拉開的弓箭,蓄勢飽滿強勁,以上這些技法只是卷中的冰山一角,對于當代學(xué)者來說,在學(xué)習(xí)書法之前,一定要將此作弄懂,這樣才能打下一個穩(wěn)健的鋪墊,之后臨摹實操時就能有所依據(jù),不會脫離規(guī)范法度。
您對顏真卿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有何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