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從產(chǎn)生、發(fā)展到成熟,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漢字形體亦由最初的符號,逐步演化為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不同的書體。而承載這些書體表現(xiàn)形式的媒介,因時代與地區(qū)的不同,也一直在變化,于是便出現(xiàn)了龜甲獸骨上的鍥刻、青銅器上的鑄刻、碑碣摩崖上的鑿刻、木牘簡帛上的書寫、瓦當磚甓上的模鑄等形式。由于文字載體的不同,影響了書體的演變及風格的呈現(xiàn),也就造成了我們今天賞讀與審美感受的巨大差異。
隨著時空的轉(zhuǎn)換,人們的認知與審美發(fā)生了變化,原來不被重視的碑額題記、瓦當磚文等文字開始活躍于人們的審美視野之中,因此也給書法、篆刻研習者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新感受、新模式,使書法、篆刻創(chuàng)作在原來風格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古意與樸拙。為了滿足廣大書法篆刻學習者及書法篆刻家求新求變的需求,我們選輯了這套圖本資料,以期更好地為讀者,特別是篆刻學習者提供可資參照的樣式。我們選輯的圖本文字,以篆書為主,既有篆書的變形,也有篆隸字體的結(jié)合,其內(nèi)容包括墓志蓋、碑額題記、封泥、瓦當、磚文等,同時我們也為肖形印愛好者選輯了一本佛造像,以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
· 佛造像
墓志專為記述逝者姓名、籍貫、生卒年月、生平事跡等內(nèi)容,是當時人們生死觀與喪葬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墓志蓋,顧名思義,就是墓志的蓋子,上多有題字。本書名曰“墓志蓋”,其實指的就是墓志蓋上的文字。墓志蓋上的文字有多種書體,但以篆書居多。因其銘文少有人關(guān)注,所以未引起學術(shù)研究領域的重視。我們將墓志蓋銘文整理出來,既為篆刻學習者提供學習資料,也期望引起專家學者的關(guān)注和研究。本書共收錄墓志蓋90件。
大隋東宮故內(nèi)司食赫連山妃墓志銘記
磚文是指中國古代建筑保存下來的古磚上的文字。古磚最早見于戰(zhàn)國晚期,戰(zhàn)國晚期至唐代均有傳世。古磚的形制有長方形等。有的磚上有陽文或陰文的刻字,字體主要以篆書為主,也有篆隸的變體。其書風率意,古樸稚拙。字形變化豐富,對我們當今的篆刻創(chuàng)作極具借鑒意義。由于製模者水平不同,有些磚文在圖中是反的,我們亦作為正文釋之;還有的磚文僅作圖飾,或無法釋解,我們只釋磚文的主體文字。謹此說明。本書共收錄磚文78件。
瓦當,“屋瓦皆仰,兩仰瓦之間,上覆半規(guī)之瓦”,也叫“瓦頭”“筒瓦”。上有文字,稱之為瓦當文。其字體多為篆書,亦有隸書。字形變化豐富,多隨勢屈曲,挺拔遒勁。字數(shù)少者僅一字,多者數(shù)十字,內(nèi)容多為吉祥語。瓦當?shù)男沃萍拔淖值牟季质菚ㄗ虒W習較好的參照圖本。 本書共收錄瓦當文148件。
長樂未央
與華無極
碑額題記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碑額,即碑頭的通稱,又名碑首,一般指碑石上端的額部,多有大字碑題及邊飾的額頭部分。本書的碑額指的就是刻在碑額處的文字。二是題記,指在刻石的旁側(cè)、末尾或造像上的題字,如摩崖碑刻題記、造像題記。其字體有篆、隸、楷、行等。碑額題記將多種碑額題記匯集成冊,可以窺見風格各異的書體風貌,是研究、學習書法和篆刻較好的資料。本書共收錄碑額題記69件。
郁平大尹馮君孺人畫像石墓題記(一)
郁平大尹馮君孺人畫像石墓題記(二)
封泥又稱“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中國古代用于封緘并加蓋印章的泥塊。由于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邊框。后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啟示、借鑒,從而擴大其篆刻藝術(shù)取法的范圍,豐富其篆刻藝術(shù)的審美情趣。本書共收錄封泥222件。
北宮私丞
中郎將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