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含義:
干:古字形,象叉子一類的獵具、武器,本是用于進攻的,后來用于防御。所以,干的本義:盾牌,防御的武器。象形。
革:金文字形,中間為像防御的武器“干”的形狀,但不是筆直的,所以不是真正的“干”;兩邊用雙手抓住,代表兩側(cè)被控制??;上部一橫為嚼子(橫勒在牲口嘴里的小鐵鏈,兩端連在韁繩上,以便駕馭)。所以,革的本義為:轡(pèi)首,即套在馬頭上帶嚼子的籠頭。象形。干是防御敵人進攻的武器,革是防御馬不聽使喚的工具。因為籠頭的韁繩是由動物皮制作的,所以,“革”假借為動物的皮。
勒:套在馬頭上帶嚼子的籠頭。象形。右邊還有一個長長的駕馭繩索。
以下為“干”字的詳細(xì)解釋,摘自網(wǎng)上的[漢
[康熙字典](部分):
*[說文]干,犯也。[左傳.文四年]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lì)。[晉書.衛(wèi)玠(jiè)傳]非意相干,可以理遣。
*[爾雅.釋言]干,求也。[書.大禹謨]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論語]子張學(xué)干祿。
*盾也。[揚子.方言]盾,自關(guān)而東或謂之〈盾支〉,或謂之干,關(guān)西謂之盾。[書.大禹謨]舞干羽于兩階。[詩.大雅]干戈戚揚。
*司干,官名。[周禮.春官]司干掌舞器。
*[爾雅.釋言]干,捍(hàn)也。[註]相捍衛(wèi)。[疏]孫炎曰:干盾,自蔽捍。[詩.周南]公侯干城。[疏]干城者,言以武夫自固,為捍蔽如盾,為防守如誠然。
*國郊曰干。[詩.邶(bèi)風(fēng)]出宿于干。[傳]干言國郊也。
*[韻會]若干,數(shù)未定之詞,猶言幾許也。[禮.曲禮]問天子之年。對曰:聞之始服衣若干尺矣。[前漢.食貨志]或用輕錢百加若干。[注]師古曰:若干,且設(shè)數(shù)之言也。干猶個也。謂當(dāng)如此個數(shù)耳。
*自甲至癸為天干。[皇極經(jīng)世]十干,天也。十二支,地也。支干,配天地之用也。[皇極內(nèi)篇]十為干,十二為支。十干者。五行有陰陽也。十二支者,六氣有剛?cè)嵋病?/span>
*闌干,橫斜貌。[古樂府.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
*[韻會]闌楯(shūn)間曰闌干。[李白.清平調(diào)]沉香亭北倚闌干。
*[韻會]目眶(kuàng)謂之闌干。[正韻]闌干,淚流貌。[談藪(sǒu)]王元景使梁,劉孝綽(chuò)送別,泣下。元景無淚謝曰:別后當(dāng)闌干。[白居易詩]玉容寂寞淚闌干。
*蘭干,纻(zhù)也。[后漢.哀牢國傳]蘭干細(xì)布,織成文章如綾錦。[華陽國志]闌干,獠(lǎo)言纻也。
*干將,劍名。[吳越春秋]干將者,吳人也。莫邪,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劍,莫邪斷發(fā)翦爪投于爐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干將,陰曰莫邪。
*干遮,曲名。[司馬相如.子虛賦]淮南干遮。[注]干遮,曲名也。
*射干,木名。[荀子.勸學(xué)篇]西方有木,名曰射干。
*草名。[本草圖經(jīng)]射干,花白莖長,如射人之執(zhí)干。[后漢.??寵傳]陽氣始萌,十一月有蘭,射干,蕓(yún)荔(lì)之應(yīng)。
*獸名。[司馬相如.子虛賦]騰遠射干。[注]射干,似狐,能緣木。又野干,亦獸名。[法華經(jīng)]野干,體瘦無目,為諸童子摘擲,受諸苦痛。
*發(fā)干、蘭干、余干,??縣名。[后漢.郡國志]東郡有發(fā)干縣,漢陽郡有蘭干縣。[隋書.地理志]鄱(pó)陽郡有余干縣。
*長干,地名。[左思.吳都賦]長干延屬。[注]建業(yè)南五里有山岡,其間平地,吏民雜居。東長干中有大長干,小長干,皆相連。地有長短,故號大小長干。韓詩曰考盤在干。地下而黃曰干。
*姓。[左傳.昭二十一年]宋有干犫(chōu)。[劉向.別錄]有干長,著天下忠臣九篇。又段干,干己,??復(fù)姓。[史記.老子傳]老子之子名宗,為魏將,封于段干。[注]段干,應(yīng)是魏邑名,而魏世家有段干木,段干子。田完世家有段干朋。疑此三人是姓段干也,本蓋因邑為姓。[何氏姓苑]漢有干已衍,為京兆尹。
*捍也。[詩.周南]公侯干城。
*[篇韻]音寒。國名。[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荊有佽(cì)飛,得寶劍于干對。[注]干國,在今臨淄,出寶劍。
*[韻會]通作奸。[前漢.劉向傳數(shù)奸死亡之誅。
*通作忓(gān),干預(yù)也。[唐書.萬壽公主傳]無忓時事。
*[韻會]通作竿。[后漢.董卓傳]乘金華青蓋,瓜畫兩轓(fān),時人號竿摩車,言其服飾近天子也。[注]竿摩,謂相逼近也。今俗以事干人者謂之相竿摩。
[詳細(xì)解釋] (部分):
本義:盾牌。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類的獵具、武器,本是用于進攻的,后來用于防御。[方言]九:盾,自關(guān)而東或謂之干。[禮記.祭統(tǒng)]朱干玉戚以舞大武。注:“朱干,赤盾。”[周禮.春官.序官]司干。[禮記.儒行]禮義以為干櫓。注:“干櫓,小楯大楯也。”[禮記.檀弓下]能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韓非子.五蠹(dù)]乃修教三年,執(zhí)干戚舞,有苗乃服。又如:干羽(盾牌和雉羽,供樂舞之用);干革(干即盾;革即甲胄(zhòu)類。泛指兵器);干櫓(小盾大盾);干戎(兵戎。通稱兵器、軍隊)。
*天干。如:干支(天干地支,實際上是“幹枝”的一種比喻說法)。
*姓。
*捍衛(wèi)。又如:干害(捍護)。
*觸犯;冒犯;沖犯;沖。[楚辭.七諫.謬諫]轍恐犯忌而干諱。[書.胤(yìn)征]以干先王之誅。[公羊傳.宣公十二年]以干天禍。[國語.晉語四]若干二命以求殺予。又:[]則上下不干。[史記.管蔡世家]乃背晉干宋。[國語.晉語五]趙孟使人以其乘車干行,獻子執(zhí)而戮之。[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干國之紀(jì)。[左傳.文公四年]君辱貺(kuàng)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lì)。[商君書.定分]故吏不敢以非法遇(對待)民,民不敢犯法干法官也。唐.杜甫[兵車行]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又如:干瀆(冒犯。干:干犯;抵觸;煩擾);干觸(冒犯;觸犯);干凌(干犯欺凌);干典(違犯法典);干命(違犯命令);干行(指沖撞軍列);干戾(lì)(觸犯法令而獲罪)。
*立,建立。[水滸傳]后知張順干了功勞。
*求,求取。[荀子.議兵]皆干賞蹈利之兵也。[莊子.徐無鬼]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宋.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明.馬中錫[中山狼傳]時墨者東郭先生將北適中山以干仕。又如:干名(求取名位);干求(求取功名);干謁(為謀求祿位而謁見當(dāng)權(quán)者);干進(營謀官職地位);干索(索要;強取);干進(謀求仕進);干請(請托)。
*干預(yù);干擾。[后漢書.蔡邕(yōng)傳]皆婦人干政之所致也。[韓非子.用人]明君使事不相干。
*關(guān)涉;牽扯。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又如:干己(關(guān)系,責(zé)任);干累(連累;牽連);干紀(jì)(關(guān)系;職責(zé));干屬(關(guān)系);干惹(牽涉,關(guān)連)。
*怠慢,慢待。如:主人走了,把我們干起來了。
以下為“革”字的詳細(xì)解釋,摘自網(wǎng)上的[漢
[康熙字典]:
*[說文]革,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注]徐鍇曰:皮去其毛,染而瑩之曰革。[韻會]皮熟曰韋,生曰革。呂氏曰:革者,去毛而未為韋者也。[書.禹貢]齒革羽毛。[傳]犀(xī)皮。[詩.召南]羔羊之革。[傳]革,猶皮也。[疏]獸皮治去其毛曰革。對文言之異,散文則皮革通。[周禮.天官]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疏]革須治用功深,故冬斂之。
*[正字通]人與獸皆曰革。[禮.禮運]膚革充盈。[注]革,即膚內(nèi)厚皮也。
*[禮.明堂位]革車千乘。[注]革車,兵車也。[周禮.夏官.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zhēn)質(zhì)者。[注]革,革甲也。
*[玉篇]革,改也。[易.革卦]天地革而四時成。[書.堯典]鳥獸希革。[傳]革,改也。[疏]毛羽希少改易。[洪范]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改更。[管子.山權(quán)數(shù)]丁氏歸革筑室。[注]革,更也。
*[爾雅.釋器]轡(pèi)首謂之革。[詩.小雅]鞗(tiáo)革沖沖。[傳]鞗,轡也。革,轡首也。[疏]馬轡所靶之外,有余而垂者,謂之革。
*[詩.小雅]如鳥斯革。[傳]革,翼也。[箋]如鳥夏暑希革張其翼時。[釋文]革,如字。韓詩作勒,云翅也。
*軍禮曰兵革。[禮.中庸]袵(rèn)金革。[注]革,甲冑(zhòu)之屬。
*[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páo)、竹。[注]革,鼓鼗(táo)也。
*[揚子.方言]革,老也。南楚江湘之間代語也。
*姓。[廣韻]漢功臣表有煑(zhǔ)棗侯革朱。
*音殛(jí)。本作?。急也。[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注]革,急也。
*音極。義同。[禮.檀弓.釋文]又音極。[集韻]或作亟。
[詳細(xì)解釋](部分):
*皮的總稱。[易.遯卦]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周禮.天官]掌秋斂皮,冬斂革。[史記.貨殖列傳序]江南出梓、姜、桂、金、錫、連、丹沙、犀、瑇(dài)瑁(mào)、珠璣、齒、革。又如:人造革;革帶(皮帶);革笥(sì)(用皮作的甲胄(zhòu));革船(用皮革縫制的船)。
*用革制成的甲胄(zhòu)。[孟子.公孫丑下]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車前的飾物。[禮記.明堂位]革車千乘。又如:革車(戰(zhàn)車)。
*通“勒”(lè)。馬絡(luò)頭。有嚼口的叫勒,沒有的叫羈。[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馬不能行十里,故共之。
*姓。
*變革,更改。[書.堯典]鳥獸希革。[漢書.任敖傳]故因秦時,本十月為歲首,不革。[漢書.嚴(yán)助傳]愿革心易行。[呂氏春秋.執(zhí)一]天地陰陽不革而成。[國語.周語下]厲治革典。[鹽鐵論.非鞅]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李德裕[次柳氏舊聞]革故鼎新。[明史.海瑞傳]瑞銳意興革,清浚吳淞、白茆(máo),通流入海,民賴其流。又如:革心(改變心意,不再為非作歹);革面(改變舊面貌,轉(zhuǎn)變立場);革正(改正)。
*免除或丟掉。[魏書.食貨志]今革舊從新,為里黨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煩即簡之要。又如:革舊從新(指除去舊的章法,遵從新的制度);革去(除去)。
以下為“勒”字的詳細(xì)解釋,摘自網(wǎng)上的[漢
《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 楞入聲?!墩f文》馬頭絡(luò)銜也。從革,力聲。一說馬轡也,有銜曰勒,無曰羈。《釋名》絡(luò)也。絡(luò)其頭而引之?!队衿否R鑣銜也?!肚皾h.匈奴傳》鞍勒一具。
又《增韻》抑也?!队衿芬?,勒也。
又刻也?!抖Y.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物勒工名,以考其誠?!蹲ⅰ房堂谄鳎詡淇简?。
又《廣韻》石虎諱勒,呼馬勒為轡。
[詳細(xì)解釋](部分):
*本義:套在馬頭上帶嚼子的籠頭。象形。
《說文》勒,馬頭絡(luò)銜也。
《周禮.巾車》勒面績總。
《漢書.匈奴傳》。案勒一具。注:“馬轡也?!?/strong>
《后漢書.烏桓鮮卑傳》弓矢鞍勒。
《儀禮.既夕禮》纓轡貝勒。
*又如:馬勒;勒面(古代馬面飾)
*對數(shù)能量損失,中子能量損失的一種量度,等于中子初始能量與在慢化過程中任一點上能量之比的自然對數(shù)值。
*勒克司的簡稱(照度單位)
*姓。
*約束;收緊韁繩以止住馬騾等或使馬轉(zhuǎn)身。
勒騏驥而更駕兮,造父為我操之?!冻o.九章.思美人》
揚桴上隴坂,勒騎下平原?!菔滥稀冻鋈?/strong>
*又如:勒馬;勒帛(系帛作腰帶);勒限(給一定的期限);勒口(套上帶嚼口的籠頭);勒子(婦女用的,由形如兩片葉子連接起來的帽圈)
*雕刻。如:勒功(把記功文字刻在石上);勒石(刻字于石);勒銘(勒碑,勒石。鐫刻銘文),勒巧(把記巧文字刻在石上),勒碑
*統(tǒng)率
勒兵,下令軍中?!妒酚?魏公子列傳》
*又如:勒兵(治軍,操練或指揮軍隊,陳兵。檢閱軍隊);勒卒(部署、操練士卒);親勒六軍
*強迫;強制。如:勒?。◤娦兴魅。?;勒迫(強迫);勒停(強制停止;勒令停職)
*割,劃
宋江按住那婆娘,右手卻早刀落,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鮮血飛出?!端疂G傳》
*勒索。如:勒掯(掯勒、累掯。勒索,克扣)
*挑動,挑逗。如:勒戰(zhàn)(挑戰(zhàn))
*[口]:捆??;套住;或捆住或套住后再用力拉緊(多單用)。
擅直勒死平民?!P(guān)漢卿《竇娥冤》
*又如:勒緊褲帶。
*同“嘞”
[房錢]現(xiàn)在漲到五十塊了,聽說還要漲勒?!徒稹敦i與雞》
厲明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