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的臭豆腐,聞聞臭,吃吃香。然而,雪白嬌嫩的豆腐,緣何“臭”味實足,頗讓不諳紹興風俗的外地朋友糾結。其實,制作臭豆腐的秘方,竟來自于霉莧菜梗的鹵汁。
去年夏天,我家買了一捆新鮮的莧菜梗。“這是綠色食品,沒有施過化肥,用霉莧菜梗下飯,能多吃幾碗飯。”我在付錢時,賣菜的70多歲老伯爽朗地說。
(種植的莧菜梗)
小時候,經(jīng)??吹礁改鸽缰泼骨{菜梗,我自然耳濡目染地學會了霉莧菜梗的腌制方法。先把莧菜梗,切成寸段,用水浸泡。等水起白沫,即把莧菜梗撈起,洗凈并瀝干,放入壇內(nèi)蓋好。
數(shù)日后,我忍不住啟蓋,聞之有股縷縷奇香。又過了十余天,莧菜梗色綠如碧,用手觸摸,感到軟乎。哇,我家的霉莧菜梗做成了。
我忙把霉莧菜梗裝碗,撒上鹽,淋上油,用猛火蒸熟。因為,霉莧菜梗含有亞硝酸鹽成分,一定要腌透蒸熟,方可食用,否則易中毒。
當霉莧菜梗入口的一瞬間,清咸爽口,一股奇異的鮮味,沁人肺腑。果如老伯所言,那天我確比平常多吃了一碗米飯。至今,臭莧菜鹵用壇盛裝,密封存放,可作為今年腌制莧菜梗的老鹵。
關于霉莧菜梗的來歷,有一個傳說。
相傳,勾踐“臥薪嘗膽”時,越國百姓皆以野菜充饑。有一老者,在紹興蕺山上采得野莧菜梗,食用其嫩莖、葉后,又老又硬的菜梗一時無法煮熟,棄之又覺可惜,便藏于瓦罐中以備日后再煮。不久,罐內(nèi)竟散發(fā)出陣陣香氣,老者取而蒸之,竟一蒸即熟,其味又遠勝于莖葉,百姓聞之,紛紛效仿并取名為霉莧菜梗。腌制霉莧菜梗的習俗,至今仍流傳在江浙一帶。
清代范宣在《越諺》中“莧菜?!睏l云:“莧見《易夫卦》,其梗如蔗段,腌之氣臭味佳,最下飯”。周作人的散文《莧菜?!酚校骸敖諒泥l(xiāng)人處分得腌莧菜梗來吃,對于莧菜仿佛有一種舊雨之感?!?/span>
紹興的一些土特產(chǎn)名稱前,常被人冠之“霉”或“臭”,如霉干菜、霉莧菜梗、霉千張、霉豆腐、臭豆腐、臭咸菜……,但這并不讓紹興人生氣。
據(jù)稱,“臭菜”是中國菜的一大特色。從某種角度而言,“霉”或“臭”,是助食物發(fā)酵的方法,實質(zhì)調(diào)理原有食物的口感風味,有開胃助消化、增進食欲的效果。因為“臭菜”中含刺激性元素,容易激活人體內(nèi)分泌,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huán)。
國家商務部在SB/T 10527-2009《臭豆腐(臭干)》中界定,臭豆腐(臭干)是指以大豆為原料加工成型的豆腐坯塊經(jīng)臭鹵浸漬后制成的非即食性產(chǎn)品。臭鹵為用蔬菜、香辛料等植物為原料,經(jīng)加工、配制、發(fā)酵而成的汁液,具有特異的植物發(fā)酵醪液風味。
時下科技發(fā)達,各種添加劑粉墨登場,極個別利欲熏心的缺德廠商,把其胡亂地摻入到食品中,故添加劑“惹禍”的食品安全危機事件屢屢曝曬。這反而令那些原汁原味的食品傳統(tǒng)制作方法,盡顯純正本色。
以前,農(nóng)歷立秋前后,無論在紹興城里,還是在農(nóng)村,家家戶戶差不多都腌制霉莧菜梗,吃完壇內(nèi)霉莧菜梗后,其殘留的臭莧菜梗鹵汁,斷不會貿(mào)然扔掉。
這時,臭莧菜鹵儼然成了“大染缸”,人們往往把各類蔬菜及豆制品扔進臭莧菜鹵汁中,撈取后便成了風味迥異的臭豆腐、霉冬瓜、霉南瓜、霉絲瓜……,經(jīng)濟又實惠,是盛夏佐餐的肴饌,而臭莧菜鹵仍保持著原汁原味。
當然,為阻遏臭莧菜鹵繼續(xù)發(fā)酵,采用往鹵中加鹽來達到防腐霉變的效果。這些是流傳紹興數(shù)千年的民風習俗。
正宗的紹興臭豆腐,就是把壓板豆腐浸入霉莧菜鹵里,10多分鐘后撈起瀝干,即可油炸,便成了聞之淡臭,吃之酥香的奇特美味。不過,現(xiàn)在有文化的年輕人,不愛吃霉莧菜梗,覺得不衛(wèi)生,捏鼻嗤之,但在紹興魯迅故里一條街上,啃吃臭豆腐者,卻不乏年輕人。
臭莧菜鹵的淳樸、淡定,是一種風韻。惟讓人感慨的是那些浸入臭莧菜鹵后,搖身一變的臭豆腐、霉冬瓜、霉南瓜、霉絲瓜……,真可謂晉·傅玄《太子少傅箴》中所言:“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大凡做人沒有立場,與人交往隨波逐流,莫不過如此,欣賞臭莧菜鹵的獨善其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