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在《人為什么活著》中寫了一篇《關于貧窮》的短文,其中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講一位老先生七十多歲了,是農村出來的,年輕時肯定受過窮,老了以后,這種生活又在他身上復蘇了。每天早上五點,他準要起來把全大院的垃圾箱搜個遍,把所有的爛紙揀到他門前。他的門前頓時變成了一片垃圾場,飛舞著大量的蒼蠅。這位師傅哪里都不想去,成天依戀著這堆垃圾,撥拉撥拉東,撥拉撥拉西,看樣子還真舍不得把這些破爛賣出去。熏得別人住不下去。
除了撿垃圾,老師傅還在門前種了些韭菜,把全家人的尿攢起來,經過發(fā)酵澆在地里。每回他澆過了韭菜,王小波就要害結膜炎。而且他撿垃圾有個不好習慣,每次垃圾都在箱里,他去過之后,就全到了外面,別人對此很是討厭,常有人來門前說他,他答之以曖昧的傻笑。另外,他搜集的紙板不全是從垃圾里撿來的。有些是別人放在樓道里的紙箱,人家還要呢,也被他弄了來。物主追到他這里來說他,他也傻笑上一通。其實他有錢,但他就是喜歡揀爛紙,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蕭伯納的《英國佬的另一個島》里,有一位年輕人這么說他的窮父親:“一輩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豬,結果自己也變成了一片土、一只豬。”要是一輩子都這么興沖沖地弄一堆垃圾,我在想最后老人是不是也會變成一堆垃圾。
我一直以為窮人始終是窮人,最大的問題根本不是錢,而是缺乏挖掘自己潛能的能力,他們寧愿一輩子干同一件事,也不愿意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上文中的老大爺,一輩子只知道撿垃圾,即使有錢了,他也改變不了這種習慣。
《貧窮的本質》就指出問題關鍵:我們眼中的窮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機遇的土地。我們會好奇,為什么他們不把買那些東西的錢攢下來,將錢投入到真正能使他們過得更好的地方?然而,窮人會更加懷疑那些想象中的機遇,懷疑其生活產生任何根本改變的可能性。他們的行為常常反映出這樣一種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變都要花很長時間。說到底他們缺少不是機遇,不是人脈,也不是資本,而是不斷進步的決心,改變生活的勇氣,及承受困難的壓力。壓垮他們的是一個人的見識,還有自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