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漢字》
魯,“魯魚亥豕”的典型(訛誤篇)
甲骨文“魯” 金文“魯” 小篆“魯”
晉·葛洪《抱樸子·遐覽》云:“書字人知之,猶尚寫之多誤。故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此之謂也。”又,《呂氏春秋·察傳》云:“子夏之晉,過衛(wèi),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酉脑唬骸且?,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劣跁x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以上兩個(gè)典故組成一個(gè)成語“魯魚亥豕”,特指因字形相似而致使傳寫訛誤的狀況。
世上有些事情說來也巧,拿來嘲諷寫字訛誤的“魯魚亥豕”,打頭的“魯”字本身就有訛誤。此話怎講?聽筆者慢慢道來。
“魯”的部首是什么?按現(xiàn)在的字形,有人說是“曰”;也有人說是“日”。
說“魯”字的下面那部分是“日”的,恐怕不太站得住腳——“魚”在“日”上,豈不是說“魯”字的意思是曬魚干。
說“魯”字從“曰”的,依據(jù)不少。《釋名》云:“魯,魯鈍也。國多山水,民性樸魯也?!?/span>《論語·先進(jìn)篇》曰:“參也魯?!?/span>何晏注:“魯,鈍也。曾子性遲鈍?!睋?jù)此得出結(jié)論,“魯”之義猶如魚兒叫喚起來嘰哩咕嚕,表示說話遲鈍笨拙。此說仿佛是言之鑿鑿的。
可是,小篆“魯”的下部是“白”?!墩f文》曰:“魯,鈍詞也。從白,鲝省聲?!?/span> [ 筆者注:“鲝”讀作zhǎ ,義為腌魚。亦作“鲊”。] 然而,這里說的“從白”,實(shí)際上是從“自”。許慎特地指出:“白,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從鼻出,與口相助也?!薄恫渴子啞吩疲骸?span lang="EN-US">......白亦鼻之古文,鼻上紋理無定,多少隨便,故造字有繁簡?!北娝苤?,“白”字有“道白”之意,所以,“魯”才解釋為“鈍詞也”。
如此說來,“魯”的部首是“白”,應(yīng)當(dāng)作為定論了。且慢!再看一下金文“魯”,不對了,它下面是個(gè)“甘”(口里含一),字義應(yīng)理解成嘴里的魚味道鮮美了。再看一下甲骨文“魯”,更不對了,它下部的形狀是“口”。林義光《文源》認(rèn)為:“魯本義蓋為嘉,從魚入口,嘉美也。”但是,李孝定說“口”是盛魚的器具,他在《甲骨文字集釋》里說:“契文不從白,從口,即去盧。字在卜辭有嘉也厚也之誼;金文用魯亦有厚福之意?!惫P者以為,古人造“魯”字之初衷是寓意魚兒滿筐,喜獲豐收。
從“口”到“甘”;從“甘”到“白”;再從“白”到“曰”,一個(gè)“魯”的字形變化如此之大,怎不令人扼腕唏噓。
聯(lián)系客服